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1,神经重症患者护理常规,a,2,一、患者入室前的物品准备,床旁常用物品: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泵、吸氧、吸痰装置 急救设备:插管设备、简易呼吸器、呼吸机、除颤器 检查设备:移动式CT机、血气分析机、颅内压监护仪 紧急操作用物:脑室穿刺包、大静脉置管包、气管切开包,a,3,二、危重症患者护理评估,肢体活动,a,4,护理风险评估: 导管滑脱风险 液体外渗风险 坠床(跌倒)风险 压疮风险 营养评估 疼痛评估 导管相关感染评估,a,5,三、监测护理生命体征,体温,心率,血压,呼吸,高 热 体温低,中枢性 非中枢性,过高 过低,过快 过慢,a,6,三、监测护理颅内压监测,体温,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颅内
2、感染 保持监测管路通畅、误打折 注意安全防范,躁动患者加以 约束,防止传感器拔出 动态观察记录颅内压才能及时 发现病情变化 注意随时调整及保持调零的位 置在外耳道水平处 观察有无并发症出现,如感染、 颅内出血等,a,7,三、监测护理持续脑电监测,体温,告知患者行视频脑电图检查目的、上机时间,将监 测要求解释清楚,以便患者配合监测 妥善固定外漏电极导线,监测时正确保持体位(平 卧或侧卧位) 经常巡视监测患者,保持电极导线连接可靠 癫痫发作时,详细记录发作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间、 抽搐开始部位 视频监测时关闭手机、电脑、电玩等设备,以免影 响脑电图检查的准确性。,a,8,四、颅内压增高的护理,体温,
3、一般护理,1、抬高床头30度,给氧,做好生活 护理 2、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 3、维持体温、血压在正常范围 4、严密观察出入量,适当限制入液量, 观察脱水效果,a,9,四、颅内压增高的护理,体温,防止颅内压骤升,1、严格卧床休息,抬高床头30度,避免情 绪激动 2、严格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减少刺激性 操作 3、保持呼吸道通畅,完善人工气道护理 4、保持大、小便通畅,避免便秘 5、及时控制癫痫发作 6、做好躁动患者的镇静护理,a,10,五、镇静、镇痛护理,体温,a,11,护理要点,a,12,六、营养支持护理,体温,A,B,肠外营养(PN),胃肠道功能障碍的重症病人 由于手术或解剖问题胃肠
4、道禁止使用的重症病人 存在有尚未控制的腹部情况,如腹腔感染、肠梗阻、肠瘘等,肠内营养(EN),胃肠道功能存在(或部 分存在),但不能经口 正常摄食的重症病人, 应优先考虑给予肠内营 养,只有肠内营养不可 实施时才考虑肠外营养 重症病人在条件允许时应 尽早开始肠内营养,a,13,肠外营养,体温,a,14,肠内营养,a,15,七、中枢性感染护理管理,观察重点: 观察伤口局部有明显的红肿、压痛及脓性分泌物; 观察有无高热或伴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甚至出现抽搐等症状; 观察血液、脑脊液及其他体液的检验及培养。 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 各种引流管要妥善固定好,防止脱出,扭曲、打
5、折,应低于头部 注意引流袋的高度,脑室引流、腰大池的引流的引流装置固定高度为高出脑室 平面15cm左右;硬膜外、皮下引流时引流袋高度与头颅平齐 交接班时要有标记,不可随意调整引流袋的高度,a,16,七、中枢性感染护理管理,物理降温措施,头部给予冰枕、冰帽,使患者脑部处于低温环境,降低脑细胞的代谢和耗氧量。将脑温维持在35时对脑组织的保护最有利,酒精擦浴,擦浴过程中在腋下、腹股沟、腘窝等处停留时间长一些,直到表面潮红为止,使用控温毯降温,将控温毯的温度设定在35-35.5之间时患者体温下降最快,治疗120小时以后,调整控温毯温度为36.5持续2天,可以使颅内压得到有效控制并防止反弹,a,17,八
6、、癫痫患者护理,护理评估: 了解癫痫发作的过程与形式,既往史和用药情况 了解癫痫的发作类型,发作前先兆症状 了解有无意识、瞳孔、肢体活动等异常,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安全护理: 及时松解病人衣服、衣扣、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 使用压舌板、毛巾、筷子等置于患者上下臼齿之间防止舌咬伤 床单位必须加床档,以免发作时坠床 患者意识未清醒前禁食水,避免窒息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床旁常规准备氧气、压舌板、口咽通气道、急救插管箱等急救物品 保留静脉通路,备好安定、丙戊酸钠等抗癫痫药物,a,18,九、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a,19,十、人工气道管理,固定牢固,湿化充分,吸痰彻底,a,20,十、人工气
7、道管理固定,气管插管的固定 胶布固定 寸带固定 专用固定带固定 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 寸带固定 专用固定带固定,a,21,人工气道固定注意事项,根据病人情况采用适宜的固定方法 约束病人双手,加强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取得他们理解与主动配合 病人躁动遵医嘱适当应用镇静剂 剧烈咳嗽时及时扶持气管导管与呼吸机管路 翻身、调整体位时脱开呼吸机,接用或脱开呼吸机时避免“旋扭”动作 每日更换固定胶布,分泌物浸湿胶布时随时更换,a,22,每班评估并记录导管外露长度,记录气管套管标志的钟点 位置(气囊细管位置6点钟位,9点钟位) ,并交班 固定寸带松紧适宜(宜适当紧些),并打死结,防止松脱 注意呼吸机管路重量过
8、大时要予以适当支持与固定 注意保护皮肤、黏膜,适当垫以棉球或纱布,防止皮肤、 粘膜损伤 易发生损伤的部位: 鼻孔周围、鼻翼、脸颊、耳廓上部、颈部,人工气道固定注意事项,a,23,人工气道湿化注意事项,重视人工气道的湿化:气候干燥或室内有空调、暖气时更要特别重视人工气道的湿化问题。 吸痰前、后均要进行气道湿化:痰液粘稠者,反复多次注入湿化液并反复吸痰。 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25003000ml/日。 严格无菌操作:滴注湿化液注意无菌操作,湿化气道后及时协助排除痰液。,a,24,人工气道湿化注意事项,开启呼吸机同时及时打开呼吸机湿化罐开关 根据痰液性质增减湿化液量 及时评估气道湿化情况:每班要评估
9、气道湿化情况和 痰液性质变化,及时准确记录气道湿化时间、次数、 湿化量 及时发现气道湿化不良情况:吸不出痰液时必须高度 重视有无湿化不良问题。,a,25,人工气道痰液排除,胸部叩拍,扣拍:手掌微屈成杯状,沿支气管走 向,频率1次/s 振动: 1、手法震动:双手掌交叉重叠(类似心 肺复苏时), 间歇施加一定压力振动 频率1015次/s,呼气时振动 2、排痰仪:呼吸时连续应用,a,26,人工气道痰液排除,负压吸引术,人工气道建立使会厌失去作用,咳嗽反射减弱,肺功能严重减退,全身衰弱,呼吸肌无力等,多数病人不能自行排痰,极易造成分泌物潴留而阻塞气道,时肺部感染加重。所以对人工气道病人都必须进行气道内
10、吸引吸痰。 吸痰方法与步骤:提高吸入气体氧浓度(吸纯氧)35min-气管内滴入湿化液-脱开呼吸机-吸痰-气管内滴入湿化液-接呼吸机吸纯氧3min5min-摆好病人体位-记录。,a,27,每日进行人工气道感染评估 每班进行肺部评估 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手消毒 无菌操作 口腔护理 一次性物品 气囊管理 程序化脱机,人工气道管理规范,a,28,密切观察胃内容物、大便的颜色、性状及量 严密观察面色、生命体征变化 关注各项化验检查,十一、应激性溃疡的护理,观察重点,处理措施,患者平卧或侧卧,头偏向一侧,预防窒息 出血患者禁食水,留置胃管并进行胃肠减压 定时冰盐水洗胃,胃管注入凝血酶粉等止血药物 出血量较大时,注意监测中心静脉压,防止低血容量的发生 做好患者生活护理、专科护理及心理护理,a,29,十二、监护室感控管理,卫生设施:缓冲间、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科技大学《运动处方》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房屋租赁协议样板
- 《魏晋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世界历史教案》
- 荀素的离婚合同书
- 耳聋护理学习
- 农业技术应用与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 市场调查合作协议版
- 农村社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协议
- 技术研发外包合同协议签署文件
- 战略合作协议之业务整合与资源共享条款书
- JJF 1915-2021倾角仪校准规范
- GB/T 15382-2021气瓶阀通用技术要求
- GA/T 1310-2016法庭科学笔迹鉴定意见规范
- 2023年本科招生考试
- 新入职护士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课本完整版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数学教学案例 教案
- 钝针穿刺法临床应用护理
- 水产养殖行业报告
- 锅炉MFT供电回路的分析
- 公共基础知识辅导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