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产业经济学 教学课件,目录,第1章 :P3-17 第2章: P18-46 第3章: P47-67 第4章: P68-110 第5章: P112-135 第6章: P136-155 第7章: P156-176 第8章: P177-P197 第9章: P198-223,第10章 :P224-274 第11章: P275-311 第12章: P312-335 第13章: P336-361 第14章: P362-453 第15章: P454-479 第16章: P480-516 第17章: P517-544 第18章: P545-596,第1章 企业:目标、结构与组织,第一节 企业的本质,一、交易成本
2、与企业的性质 交易成本的存在,导致了单纯依靠市场的价格机制很有可能导致市场参与者在某些方面产生很高的成本,从而影响生产和交易的效率,如获取相关的价格信息、根据信息签订合约并有效执行合约以及规避市场风险等。企业通过内部交易来取代市场交易,以此来减少交易成本,这就是企业会存在的根本原因。,二、企业的边界 企业的边界问题包含两层含义:横向边界和纵向边界。所谓横向边界,就是指企业生产特定产品的数量及其产品种类,而纵向边界,则是指企业内部生产流程中不同生产阶段的数量。,第二节 企业的目标,一、内部的监督激励机制 现代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制度安排,使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在利益上可能存在冲突。尽管企业
3、董事会通常会拥有任命和解雇管理者、确定管理者的薪酬并保留在必要的时候干预企业经营的权利,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管理者往往要比股东及其代表董事会成员更加了解企业的运作,股东或者董事会成员很难对管理者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尤其是在股份制企业中的小股东,他对于企业管理者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二、外部的市场机制 外部的市场机制主要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劳动力市场机制 第二,产品市场机制 第三,资本市场机制,三、企业短期经营目标的异化 企业短期不计利润的各种竞争战略和竞争行为,与企业的长期经营目标并不冲突,企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面临着不同的任务,在短期偏离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也是为了能在激烈地市场竞
4、争中先存活再去谋发展。换句话说,企业的长期竞争战略永远是为了利润最大化服务,但是作为长期竞争战略一个组成部分的短期竞争手段,短时间的偏离最终目标也是允许甚至是必须的。,第三节 企业的结构,一、常见的企业结构 业主制企业结构 合伙制企业结构 股份制企业结构,二、股份制企业内部结构 U型组织结构 H型组织结构 M型组织结构 其他结构,三、股份制企业的组织结构及其演化 扁平化组织结构是企业在对纵向层级结构进行优化和整合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的管理技术和手段,重新建立的一种组织结构。,第四节 国有企业,一、国有企业:概念与性质 国有企业(state-owned enterprise)是由国家或者政府所有的
5、企业。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将国有企业定义为“由政府代理人所有、控制或经营的企业”。 世界银行把国有企业定义为,政府(包括政府部门)拥有或者(不管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实际控制的经济实体。在国际惯例中,国有企业是指由一国的中央政府或者联邦政府投资或者控制的企业。在我国,国有企业也包括由地方政府投资或者控制的企业。,二、中国国有企业 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国有企业比重的变化,以及其它转型国家国有企业发展经验可知,市场经济必然要求私营企业的蓬勃发展与之相适应,而计划经济则必然要求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与之相适应。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必然会伴随着国民经济的经济成分以国有经济为主向民营经
6、济为主的转变。,三、国有企业的绩效 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还可以通过(不限于)如下措施来实现: 首先是组织改革 其次是增加竞争 再者是促进政府和行政改革,第六节 非营利组织,一、非营利组织:定义与特征 非营利组织(non profit organization)是指政府部门和私人企业之外,以实现一定的社会价值为目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志愿性、公益性活动的组织。 为理解非营利组织的特征,我们将其和一般的商业企业以及政府机构进行比较。 首先,非营利组织和政府组织共同地方在于这两部门主要向社会提供公共品,诸如教育、医疗保健等。 其次,和私人企业或者商业企业相比较,非营利组织也是一种广义的企业。,二、
7、非营利组织存在的原因 首先,政府失灵 其次,市场失灵 再次,企业家精神 最后,利他主义和奉献精神,三、非盈利组织的功能 第一,配置社会资源 第二,增加就业 第三,增加社会危机应对能力,第2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本章内容,第一节 不完全竞争市场形态 第二节 垄断 第三节 寡头垄断 第四节 垄断竞争,第一节 不完全竞争市场形态,“不完全竞争”(Imperfect competition)的市场及需求曲线,垄断,“垄断”(Monopoly),是指某种商品市场中只有一个生产企业的状况。 如果某种商品市场中有两个以上的有限个供给企业时,则称市场为“寡头垄断”(Oligopoly)。 中的企业个数正好是两个
8、时,就称这种寡头垄断为“双头垄断”(Duopoly)。,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较为接近的概念是“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这是指在同类商品的市场上,有许多生产企业,各企业在安排生产时与完全竞争相同地、不考虑其他企业的产量,但是各个企业的产品不同质,具有差异化的特点,各自对应的市场需求曲线都是向右下方滑行的。,不完全竞争的结构特征,不完全竞争的结构特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描述: 1.卖者的数量和规模分布。 2.买者的数量和规模分布。 3.产品差异化。 4.进入条件。,“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即SCP)分析范式,第二节 垄断,垄断企业存在的原因 垄断企
9、业的目标:利润最大化 垄断企业面对市场上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滑行的 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应该满足以下等式: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收益的表达,边际收益为: p/y是需求曲线的斜率,用p=b-ay代入之,边际收益MR就等于b-2ay。如果我们注意到需求的价格弹性为ed= -(y /p)(p/y), 改写成边际收益为:,垄断程度衡量,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倒数m=1/ed表示了垄断程度,被称为“垄断度”。,价格对边际成本的偏离度,在完全竞争的时候,各企业的总收益TR=py,边际收益为p,m等于0。 垄断度又可以写成: 可以用来表示价格对边际成本的偏离度。 案例:新经济时代的微软反垄断案,垄断的福
10、利损失及其衡量,垄断扭曲资源分配,把收入从消费者向生产者进行转移和再分配,同时降低社会的总体经济福利。,需求的价格弹性与差异价格,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测量一种商品的需求对于其影响因素变化做出反应的敏感程度。即:价格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垄断市场分成两个市场时的定价,如果将垄断市场分成两个市场,如何定价?,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所以下式成立: 于是就有: ed1 ed2 p1 p2 这就表示在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的市场上价格较高。 案例:根据不同的需求弹性分割市场-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的应对,自然垄断,将规模收益递增的企业,也就是长期平均成本递减的企业的垄断,称为“自然
11、垄断”(natural monopoly)。,第三节 寡头垄断,古诺模型 古诺模型假定某种产品市场只有两个供给者,并且相互间没有任何勾结行为,但相互间都要知道对方将怎样行动,从而各自怎样确定最优的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古诺均衡”(Cournot equilibrium),双寡头垄断,比较,多寡头垄断,将古诺模型拓展到由n个企业形成的寡头垄断市场。 每个企业的产量: 当企业数量n变大时趋向于完全竞争:,伯川德模型,在伯川德模型中,假定各厂商在制定自己价格时,必须对市场中其他厂商制定的价格做出预测,并认为对手将这个价格水平保持不变。 四个前提条件 ( 1)市场中只有两家寡头企业,产品是同质的;
12、 ( 2)生产的单位边际成本相同,无固定成本,并且企业可以无限生产; ( 3)企业之间只进行一次竞争, 并且同时进行定价决策; ( 4)没有其他企业进入市场。,伯川德模型的均衡点,价格领先,“卡特尔”(Cartel) 卡特尔失败的原因是因为: 各企业之间取得默契,其中一个企业提高价格,其他企业都随之提价,这在欧美和日本等市场经国家的实际经济运行中经常可以看到,在西方经济学中,称这样的做法为“价格领先”(Price leadership)的协调行动。,寡头垄断价格的刚性,垄断竞争,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垄断竞争市场的企业行为,1. 广告行为-突出产品的核心价值 2. 产品行为-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
13、3. 研发行为-确保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垄断竞争市场的优缺点,垄断竞争市场的优点 (1)规模经济。 (2)在产品市场没有竞争者。 (3)长期中获得超额利润可以促进生产新产品的垄断企业或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垄断竞争市场的缺点,垄断企业获得的超额利润被视为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垄断竞争时,不但产品价格高于最低平均成本、产量低于最低平均成本所对应的产量,而且厂商为了形成产品差别,在提高产品质量、进行广告促销等方面有着额外支出,使产品成本上升,造成资源的浪费。,第3章 市场结构与市场势力:实证研究,目录,第一节 市场势力及其福利效应 第二节 市场结构分析 第三节 市场结构与市场势力:计量检验,第一节 市场
14、势力及其福利效应,1.市场势力的含义 2.市场势力的测量 3.市场势力的福利效应:实证分析,一、市场势力的含义,市场势力(Market Power)是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概念 市场势力是一个企业在长期内能够将价格提高到边际成本以上而获取超额利润的能力 对比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两种极端情形,使我们理解市场势力的基本方法。,D,Pm,O,E,Pc,S,S,D,MR,Qm,Qc,Q,G,F,图3-1 竞争、垄断与市场势力示意图,表3-1 市场结构与市场势力的基本关系,二、市场势力的测量,1.贝恩指数 (Bain),2.勒纳指数 (Lerner),3. 托宾Q (Tobin),三、市场势力的福利效应,市场
15、势力所导致的社会福利的损失到底有多大? 其后果有多严重? 政府是否需要采用严厉的公共政策打击市场势力? 1.Harberger的最低限估计 2.Cowling 和Mueller的最高限估计 3.Leibenstein的X非效率 4.中国行政垄断的社会福利成本估计,第二节 市场结构分析,1.市场结构的概念与测度 2.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一、市场结构的概念与测度,1.市场结构的含义 市场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特征,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买方之间的关系; 二是卖方之间的关系; 三是买卖双方之间的关系; 四是市场内已有的买卖方与市场潜在进入的买卖方之间的关系。,一、市场结构的概念与测度,2
16、.市场结构的测度 (1)市场集中度(Concentrate Ratio,CR) 市场集中度是在市场中规模处于前n位的企业在市场中的份额总和。 其计算公式为:,(2)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和基尼系数(Gini Factor) 洛伦兹曲线方法通过一个矩形图直观反映产业内企业数量与规模之间的关系。 基尼系数是建立在洛伦茨曲线基础之上的度量指标,它能够把洛伦茨曲线所反映的不均匀程度用量化的指标体现出来。 基尼系数的值等于对角线和洛伦兹曲线之间的面积与对角线下的三角形面积之比,即A/(A+B)。,(3)赫芬达尔指数(Herfindahl Index,HHI) 赫芬达尔指数是反映市场集中度
17、的综合性指标。假设产业内共有n家企业,为产业的总规模,Xi为第i位企业的规模,赫芬达尔指数(HHI)计算公式如下:,(4)熵指数(Entropy Index,EI) 熵指数借用了信息理论中熵的基本概念来测量市场集中度。假设市场中有n个企业,xi为第i个企业的市场份额,熵指数的计算公式具体如下:,二、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1.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指的是随着产品生产规模扩大,企业平均成本趋于降低的情形。 具有规模经济特征的产业,企业生产规模越大,生产效率就越高,竞争的结果是大企业将占据更大的份额,大企业打击弱小低效企业以及阻止潜在企业进入的能力也就越强,市场也就越趋向集中。,首先是大规模生产对固定成本
18、的节约; 也可能来自于其他方面的成本节约; 还可以来自于组织管理方面的效率 Stigler对最小最佳规模(Minimum Efficient Scale of Production, MES)的估计,二、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2.产品差异化 企业在产品生产和销售上倾向与其他企业产品相区别的现象。 产品差异化可以体现在质量、款式、性能、销售方式以及服务等多个方面。,产品差异化影响市场集中度。 产品差异化形成市场进入壁垒。 产品差异化在不同产业中程度不同。,二、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3.进入与退出壁垒 进入壁垒是指企业准备进入或正在进入某产业时所遇到的阻碍或不利因素。 (1)规模经济壁垒 (2)必要资
19、本量壁垒 (3)绝对优势壁垒 (4)产品差别壁垒 (5)阻止进入行为,退出壁垒,指的是企业在退出某个行业时所遇到的阻碍。 (1)资产专用性和沉没成本 (2)退出处置壁垒 (3)政策法律壁垒 (4)契约等其他退出壁垒,二、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4.绝对成本优势 绝对成本优势是在规模差异以外,在位厂商相对于潜在进入者,在任何产出水平上都具有的成本优势。 绝对成本优势往往与金融市场的融资特征相关:,(1)金融体制约束 (2)准入条件导致的融资成本差异 (3)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4)机会主义动机,三、市场集中度的决定:实证研究的例子,第三节 市场结构与市场势力,1.早期的跨部门研究 2.产
20、业内及企业层面的典型性研究 3.对集中度-利润率关系的效率解释,2020/6/28,第4章 产品差异化,4.0 引言,前几章我们在商品无差异化的假设下讨论特定市场的竞争与垄断问题。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相互竞争的产品之间往往不是同质的,而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化。 产品差异的存在使得企业能够建立起特定的客户群,并且允许企业对这些相对固定的客户享有某些市场势力。企业此时面临的需求曲线不再是水平的而是倾斜往下,从而企业能够在不失掉全部消费者的情况下,把价格提高至竞争对手的价格水平之上,这是产品差异最重要的经济学含义。,本章共分六节重点讨论两个问题:产品差异化条件下价格决定问题;寡头垄断企业的产品定位
21、问题。 第一节介绍产品差异的定义、产生原因及常见类型。 第二节节介绍了一个经典的横向产品差异模型即霍特林模型。 第三节讨论产品定位问题,我们将会看到产品差异化受市场结构的制约。 第四节考察了圆形城市模型,从中可以看到在自由进入的情况下,市场上可能存在过多的企业,从而造成固定成本损失。 第五节在垄断竞争模型基础上,我们将重点讨论产品种类的决定及其福利分析。 最后是一个简单的小结。,4.1 产品差异化的定义和类型,产品差异化 产品差异化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宽泛的讲,只要消费者认为两种产品之间存在差别,彼此之间不能完全替代,那么这两种产品就是异质的(Heterogeneous),或说存在产品差
22、异化(Product Differentiation)。 产品差异化的概念本质上讲是从消费者角度定义的。不管两种商品之间是否存在真实的产品特征差异,只要消费者认为两者是不同的,产品差异就存在。,案例4-1:并非所有的水都是相同的 传统上,很少有人认为作为产品的水是可以差异化的。然而经过巧妙的营销,企业可以说服消费者使其相信水实际上是一种差异化产品。 2000年,人们消费了50亿加仑的瓶装水(仅为碳素饮料消费量的1/3),销售额是60亿美元。到了2002年,销售量超过了77亿美元。在不同的细分市场中出现了许多品牌的瓶装水,销售价格也不尽相同。 资料来源:Cabral (2000)。 从表中可以看
23、出,不同品牌的瓶装水在产地、包装规格和价格上有很大的不同,由此导致其市场销量表现出很大差异。最近,瓶装水的生产商为了进一步差异化产品而加入了不同口味的香料。这些不同风味的水进一步增加了瓶装水市场的差异化,其所占的市场份额也不断增加,其销量在19992002年间增长了10倍。,产品差异的来源,产品差异产生的原因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产品本身的客观属性差异和消费者的主观认知差异。 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不断创造和衍生出新的产品,从而为产品差异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技术基础。 即便是在同一技术水平上,厂商也在不断通过细微的技术改动,或者通过附加无形服务等方式来创造产品差异。 售后服务是厂商创造产品差异的重要方式,
24、尤其是对于技术上比较复杂的产品,如智能手机、电脑、汽车等。,信息不完全是造成消费者主观认知差异一个重要原因。信息“搜寻成本(Search cost)的存在,阻碍了消费者对产品信息的广泛收集和充分了解,因而不同消费者对同一产品的认知和评价往往有很大的差异。 转换成本也是造成不同消费者对同一种商品评价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 现实经济生活中,广告是企业制造产品差异的重要手段。广告营销能够从信息传输和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等方面形成产品差异化,使得物理上几乎相同的产品如洗衣粉等成功实现差异化。然而,关于广告对于产品差异化的作用是存在争议的。,横向产品差异、纵向产品差异和特征方法,很多时候,相互竞争的产品之间很
25、难有公认的客观标准进行偏好排序,相反地,不同的消费者往往会因为自身偏好不同而对竞争产品存在不同评价,这种差异被称之为横向产品差异(Horizontal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而在有些情形下,相互竞争的产品之间,存在着一个公认的相对客观的评价标准;按此标准,绝大多数消费者都认可某一产品明显优于另一产品,从而存在着比较一致的偏好序列。这种产品差异被称作是纵向产品差异(Vertical Product Differentiation)。,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情况下的产品差异同时结合了横向和纵向产品差异两种要素。 这一事实促使经济学家发展出一套了解消费者需求的更一般的途径
26、:特征方法(Characteristic Approach)。这个方法假定消费者的需求不是针对产品,而是针对产品特征(Lancaster, 1966, 1979, 1990)。换句话说,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源于对产品特征的需求。从而,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是他对产品每一特征评价的总和。 特征方法为产品之间的比较提供了新的思路:不同产品之间的比较可以转化为具体产品特征的比较。,为了理解特征方法的性质和用途,让我们考虑一个简化的案例对汽车的需求 (Cabral, 2000)。 我们假定只存在两种不同的轿车(k):通用汽车公司的Geo(吉优汽车)和Porsche(保时捷)。 表4-1列出了两类轿车每种特征
27、的货币估值(单位千美元)。很自然,不同的消费者对每一个特征都有不同的评价。,假定只有两种消费者:类型A(“刚毕业的大学生”)和类型B(“首席执行官”)。表4-2中给出了每种消费者类型i对每种特征j的评价。,理性消费者会选择为他带来最大净效用的车型。这里,消费者i购买产品k的净效用为: 这里 是消费者i对特征j(j=1,2,3,4或J=4)的评价,而 是产品k所拥有的特征j的度量。 表4-3列出了按照此公式计算的净效用。比如说,大学毕业生购买Geo的净效用为4.8,而购买保时捷的净效用为-60.1,因此他更愿意购买Geo;而首席执行官购买Geo的净效用为26,而购买保时捷的净效用为36,因此他更
28、愿意购买保时捷。,产品需求的特征方法几个优点,它同时考虑了横向产品差异和纵向产品差异,因此它提供了一种更一般的处理产品差异的方法。 特征方法能够极大地简化对消费者需求的实证估计,从而显著改善对现有数据的开发和使用。 为商业战略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框架。,4.2产品差异和市场势力: 霍特林模型(Hotelling, 1929),考虑一座线性城市,该城市由一条长度为1的直线街区组成。假设存在大量消费者,以密度1均匀分布在0,1线性区间内,如图4-1。 在街区的左右两端,各有一家冰激凌店,分别记作商店1和商店2。两家店均以不变的单位固定成本c (c0),提供完全相同的冰激凌。两个厂商进行价格竞争,同时定
29、价,分别记作p1,p2,然后由消费者来选择卖者。 假定消费者对冰激凌具有单位需求,即消费者购买0或1个单位冰激凌,并从中获得 的消费者剩余。考虑一个处于位置x的消费者,其距商店1和商店2的距离分别为x和1-x。假定消费者单位距离的交通成本为t,那么消费者从商店1购买冰激凌所花费的总成本分别为:p1+tx,这是关于消费者位置x的一个函数。,图4-1:线性城市,图4-2 描述了特定价格p1的总成本函数。可以看到:当x=0时,总成本仅为价格p1;随着消费者远离商店1,总成本以每单位距离t的比率增加,从而位于商店2处(x=1)的消费者到商店1处购买的总成本为p1+t。同理,我们可以得到消费者从商店2处
30、购买冰激凌的总成本函数: p2+t(1-x)。 为了简化起见,现在我们假定 足够大,从而每一个消费者都要购买1单位的冰激凌(换句话说,此时市场被全覆盖)。这一假定意味着,1单位冰激凌是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最优消费数量,所以消费者不需要对是否购买做决策,只需决定从哪家店购买。由于两个店出售的冰激凌只是在位置上有所不同,所以消费者所要做出的选择仅仅是使其总成本(价格加交通成本)最小。,首先要确定对从哪家店购买无差异的消费者。对这样的消费者而言,无论从哪家店购买成本都是一样的,即: (4.1) 从而得到: (4.2)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两家商店所面临的需求函数: (4.3) (4.4),图 4-2:
31、 Hotelling 模型 进一步,我们可以得到两家商店的利润函数,分别为:,两家商店如何决定价格呢?对于线性运输成本,给定竞争对手j (j=2,1)的定价pj ,厂商i (i =1,2)要选择价格pi,以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即: (4.7) 容易得到,企业i的一阶条件是: (4.8) 且二价条件满足。 因为商店i和商店j在这一问题中地位是对称的,从而 , 代入(4.8)式我们可以得到Hotelling模型设定下的竞争性价格、需求和利润: (4.9) (4.10) (4.11),注意到由一阶条件(4.8)式,我们可以得到厂商i对厂商j的最优反应函数(Reaction Function): 显然
32、,价格组合 恰是两家厂商互为最优反应的定价策略,此时双方均无动机偏离这一均衡结果。 霍特林模型的均衡结果包含着有一系列有趣的事实。首先,从(4.3)式我们可以看到:即便企业1的价格高于企业2,它仍能获得正的需求(只要 即可),因此每家企业都面临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由此我们得出:产品差异的存在使企业获得了一定的市场势力。,其次,我们看到,与伯川德模型不同,Hotelling模型的均衡价格严格高于边际成本。如果交通成本很小,也就是说t值很小,那么每个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水平的,而且均衡价格与边际成本就会很接近。当t=0时,得到的恰恰是伯川德竞争模型的结果。反过来,较大的t值对应于较大的市场差异化
33、。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更一般的结论:产品差异越大,市场势力就越强。 产品差异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伯川德悖论。 上述案例所显示的结果适用于更为一般的情形。它同样适用于这样的情况:卖者提供的产品在一些特征方面存在差异,这一特征的差异可标准化为0,1区间的几何分布。买者对这些特征的评价有所不同。,4.3 产品定位,如果企业能够自由选择其产品在产品空间中所处的位置,情况会是怎样的?这就涉及到一个产品定位(Product Positioning)问题。 产品定位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作这些选择时,厂商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位。这就引入了战略行为(Strategic Behavi
34、or)的概念。 在考察厂商的产品定位时,我们通常假定企业首先选择产品定位,然后在给定产品定位基础上再确定价格。这一假设背后隐含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产品定位是个相对长期的变量(短期难以改变)而价格是一个短期变量(易于改变)。这样,厂商的产品定位问题就转化为一个两阶段博弈问题:第一阶段厂商要选择自己的产品定位;第二阶段,给定对方的产品定位、定价的情况下,选择自己的产品价格。,当一家企业在选择自己的位置时,他必须考虑自己的选择会给对手带来什么影响及对手相应的反应行为是什么。这就需要考虑两方面(直接的和战略的)因素。 第一,在价格既定的情况下,企业1距离企业2越近,对自己产品的需求就越大,其利润也就越大。
35、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产品定位的直接效应(Direct Effect)。 图4-3解释了这种直接效应。在企业2位置既定(l2=1)和价格既定的情况下,可以发现企业1距离企业2的位置越近,对其产品的需求就越大。特别地,当企业1的位置由0变为l1时,对企业1的产品需求由x*增加为x。,2020/6/28,图4-3 产品定位的直接效应,然而,价格既定的假设并不正确:作为第一阶段位置选择的函数,价格是在第二阶段决定的。因此,我们必须考虑第二种效应,即策略效应(strategic effect):企业2在第二阶段制定的价格是企业1在第一阶段位置选择的函数。一般地,我们可以证明企业之间的距离越近,价格竞争越激
36、烈,从而会降低企业的利润水平。由此我们得到两个完全相反的作用:直接效应促使企业拉近距离,而策略效应则促使他们彼此远离。由此我们可以得到: 如果价格竞争激烈,那么企业倾向于远离对方(差异化程度高)。如果价格竞争不激烈,那么企业倾向于向中心靠拢(差异化程度低)。 接下来一个问题是,在实际决策时上述两种作用哪种效应占主导?对于这一问题没有一般的结论,要取决于交通成本和消费者的分布。,2020/6/28,一般地,我们假定:企业1坐落于a ( ) 的点上,企业2坐落于1-b,这里b0 。不失一般性,假定1-b-a0,即企业1在企业2的左边。容易知道,a=b=0,对应着差异最大化的情况;而a+b=1 则对
37、应着差异最小化的情形。在这里,我们进一步假定运输成本是二次方函数,即处于位置x的消费者去商店1和商店2购买冰激凌的运输成本分别为 和 ,参见图4-4。 按照上一节做法,我们可以得到: (4.12) (4.13),2020/6/28,在价格p1,p2下,企业1控制着自己的领地(a),同时吸引着处在两个企业之间靠近企业1的半数消费者(1-b-a)/2。而第三项则反映了消费者对价格差别的敏感程度。具体说,给定企业2的位置b和价格p1,p2,企业1选择靠近企业2时(a增大),从而会扩大自己的领地,增加自己产品的需求,这恰是我们前面所讲的产品定位的直接效应。然而,当a增大时,随着两家厂商位置的接近,两者
38、之间的竞争加剧,厂商2可能会把价格降至p1之下(p21越大,越超前;1越小,越落后。,290,二、产业结构联系分析法 (1) 结构相似系数 此系数是指同种产业结构的相近程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 S ij表现两种产业结构(i与j)的相似系数; X ik表示k部门在i种结构中所占比重; X jk表示k部门在j种结构中所占比重。,291,(2)霍夫曼比例 由大小,工业化程度加强。 表1 工业化过程四阶段,该比例值后面括号内的数字,表明作判断时所允许的误差。,292,三、产业结构效益分析法 (1)比较劳动生产率 =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劳动力相对比重 (2)产业结构增长波动分析法 其中:标准差; Xi分
39、析期内各年增长速度(标志值); n项数(分析期内年数); V标准差系数(离散系数); X平均数(平均增长速度)。,293,三、产业结构效益分析法 (3)技术进步率 综合要素生产率(TFP)来代表。 剩余法:TFP=Gi-kiGki-LiGLi (再配置效率),不仅仅技术进步的原因。 (4)出口商品竞争力指数: X出口值; i国家别,i=1,2,,m; j商品别,j=1,2,,n; Rij第i国第j项商品的外销竞争力指数。,294,第三节 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一、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规律 1.配第克拉克定理 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
40、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转移。 理论前提 使用三次产业分类法 运用各产业中劳动力的份额变化指标 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分析人均收入增长变化 缺陷:只是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趋向的粗略揭示,只使用了单一的劳动力指标,不能从更深入的层次上揭示产业结构演变的总趋向。,295,2. 库兹涅茨的A、I、S三部门分析 农业部门(A)实现的国民收入,随着年代的延续,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农业劳动力相对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工业部门(I)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然而,工业部门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如果综合各国的情况看,则是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41、。 服务部门(S)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差不多在所有国家中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却并不必然地与劳动力的相对比重的上升趋势同步,综合起来看是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296,2. 库兹涅茨的A、I、S三部门分析 结论:在人均GDP处于70300美元的组距内,A部门的产值份额下降显著,同时I和S部门的产值份额相应大幅度上升。A部门劳动力份额随人均GDP提高下降速度更为明确,I和S部门劳动力份额上升趋势也更加强烈。 在人均GDP处于3001000美元的时点截面上,A部门的产值份额和劳动力份额继续下降,而I及S部门则呈继续上升趋向,其中:I部门产值份额上升了15个以上的百分点,而S部门的产
42、值份额则维持基本不变的格局。与此同时,I部门和S部门的劳动力份额都有较大比例的上升,I部门上升比S部门更快。 对国民经济的非农业部门来说,在按人均GDP较低的组距内,虽然其产值和劳动力份额上升迅速,但其内部结构转变比较缓和;在人均GDP水平较高的组距内,非农部门(S+I)内部结构变化则较为显著。,297,2. 库兹涅茨的A、I、S三部门分析 将时间序列分析和横截面分析结合起来,可以归纳出表2: 表2 产业发展形态的概括(三部分构成) 资料来源:宫泽健一,产业经济学第57页。本表转引自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第4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298,2. 库兹涅茨的A、I、S三部门分析 由
43、表2得出结论: A部门的相对国民收入即比较劳动生产率在大多数国家都低于1,而I部门和S部门的相对国民收入则大于1。 I部门国民收入相对比重普遍上升,但劳动力相对比重是微增或变化不大。因此I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是呈上升趋向的。 S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是下降的,但劳动力相对比重却是上升的。,299,3.钱纳里的三次产业变动的标准模式,钱纳里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动的标准形式,300,二、 工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 (一)工业化及其阶段判定 工业化可以被定义为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可能最先发生于某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函数,然后再以一种支配的形态形成一种社会的生产函数而遍及于整个社
44、会,从已经工业化的各国的经验来看,这种基要生产函数的变化,最好是用交通运输、动力工业、机械工业、钢铁工业诸部门说明。,301,工业部门内部结构的高度化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核心特征 。 工业化的程度一般由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份额的增加来度量。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的划分,资料来源:根据H钱纳里等,1986年: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相关结果整理。,302,(二) 工业结构水平的高度化 工业结构水平的高度化,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轻工业为中心的发展向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发展推进。这就是所谓的重工业化。 修正的霍夫曼比例(重工业化程度系数K1)=消费资料工业总产值/生产
45、资料工业总产值 ()在重工业化的过程中,工业结构又表现为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的发展,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的发展推进。这就是所谓的“高加工度化”。 高加工程度系数K2=加工工业的总产值/基础工业的总产值 (3)工业资源结构的优化变动过程:工业化初期,纺织业低水准劳动密集;重工业化时,钢铁、石油、煤炭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变迁知识密集转移。,303,第四节 产业结构变化的动因,一、产业结构演变:需求与供给 第一,关于农业国民收入及劳动力的相对比重趋于减少的原因。 (1)农产品是解决人们的吃穿问题的消费资料,其需求收入弹性会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而逐渐降低。 (2)农业的技术进步速度低于其他部门特别是工业
46、部门。 (3)农业机械化、社会化的趋势,使农业自身的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304,第四节 产业结构变化的动因,一、产业结构演变:需求与供给 第二,工业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上升及劳动力相对比重趋稳定的原因。 (1)社会消费结构的转型,使工业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处于有利的地位。 (2)国民收入的支出结构特别是用于工业投资部分的增长,在不断地扩大着工业产品市场,支撑了工业的高的需求收入弹性。 (3)工业部门劳动力相对比重上升不大,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是工业化过程达到一定水平后出现的现象。 第三,服务业劳动力相对比重上升的原因。,305,二、产业结构演变:制度经济学分析 第一,产业结构变迁的根本原因之一,是
47、由于劳动分工制度安排的变化,具体包括了个人职业专业化、机器生产与标准化、交易费用等因素。 ()各产业部门劳动力就业份额的变化,是个人职业专业化和社会分工程度深化的结果。 ()机器化生产和标准化,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力量之一。 ()在生产和交易活动中,降低监督费用的制度创新的难易程度,直接决定了产业结构演变的先后次序以及结构转换的程度。 第二,生产率的进步在工业部门比服务部门高这一支撑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理论,在实证研究中并未充分地被证明。,306,二、产业结构演变:制度经济学分析 服务业增长的基本趋势,反映了劳动分工演进的必然结果,即随着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引起了交易费用的指数化扩张和知识生产部门
48、的扩大,因此服务业的增长基本表现为交易部门的增长和有关人力资本部门的增长。 服务业中主要有三类部门。第一类是为消费者服务的部门;第二类是为提高交易活动效率的部门;第三类是为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价值生产有关的产业部门。,307,三、产业结构演变:知识经济的推动作用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或模式,与传统经济相比较,在推动产业结构的变迁方面,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显著特征: .它是一种信息化经济。知识经济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充分发展的产物,是信息社会的经济形态。 2. 它是一种网络化经济。 3.它是一种智能化经济。 4. 它是一种创新经济。 5.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经济。 6.它是一种非线性经济正反
49、馈机制下的产业发展路径。,308,第五节 产业结构变动的增长效应,一、产业结构转换的增长效应 把产业结构转换对现代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联系起来的最重要的媒介产量,是技术创新的速度与其扩散速度。产业结构转换的增长推动效应,基本上体现为技术创新的作用。具体来看就是: (1) 技术创新往往是在个别或少数行业中首先出现,通过市场竞争因素使其逐渐发育为新的增长中心和技术革新的中心,然后逐渐扩散,从某一生产分支逐步转至其他生产分支。对其他行业的增长产生强烈的拉动作用。 (2) 创新出新产品、新工艺的技术创新,逐渐地对社会现有的需求结构发生作用,需求结构的转移引致了产业结构的变换。,309,第五节 产业结构变
50、动的增长效应,一、产业结构转换的增长效应 (3) 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变化的直接影响表现在两方面:当技术创新创造出新的产品时,投资者预计从事该行业能取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社会资源就会迅速向其转移,支持该部门扩张。当技术开发创新出替代性产品,原有产品生产规模便有可能发生收缩,生产要素便有可能逐步从原有部门中撤出。 (4) 根据技术对生产要素使用的效应,可以把其分为三类:节约资本型的技术创新、节约劳动型的技术创新、中性的技术创新。,310,第五节 产业结构变动的增长效应,二、 二元经济结构改变与经济发展 所谓二元经济,是把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概括为两大部门:一个是主要使用劳动力生产的农业部门;一
51、个是主要使用资本生产的非农业部门。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都包含着从农业经济到二元经济,再从二元经济到现代经济增长这样两个过程。,311,本章小结,产业分类,是对构成国民经济的各种活动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解和组合,以形成多层次的产业门类的过程。 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性态、特征以及变化的因素综合起来大体有: 生产力增长的潜力和约束因素、需求结构的变化、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等。 产业结构的全面转变,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特征。一方面,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导致了生产结构的高变换率;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又是一个部门化的过程,产业部门间技术变化的差异、生产率上升的差异以及组织变化和制度创新的差异等因素
52、,导致了经济增长在部门间的差异和经济总体的增长特征。 工业化即经济发展中制造业逐渐成为主导部门的过程。 知识是凝聚在个人、群体或物品中的以信息为基础的能力或物化的能力。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经济加速增长的原因,在于实现了非均衡条件的结构转变以及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利用。,第12章 现代服务经济,第一节 服务业概述,服务的概念 Hill(1977):服务是指人或者隶属于一定经济单位的物在事先合意的前提下由于其他经济单位的活动所发生的变化。 Lovelock 而且可以发现距离本国该产业竞争力水平最近的高一级的分工定位,进而找到和积累具备进
53、入这种生产经营活动领域的竞争优势的途径和方法,为国际竞争力的递进跃迁指明了新的目标。,二、产业竞争力的来源,决定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因素: (1)经济发展阶段。 (2)资源禀赋。 (3)区位条件。 (4)政策环境。 (5)市场。 (6)技术与创新。,三、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对产业竞争力的评价,现有的研究基本趋向于两个方面:一是解析产业的竞争优势,从规范角度来分析;二是通过构建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收集产业各方面的统计数据来进行定量演算分析。 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可以设立两类指标:一类是显示性指标,它说明国际竞争力的结果;另一类是分析性指标,它解释为什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原因。无论显示性指标还是分析性指
54、标,都应该分别包含说明相对竞争优势和绝对竞争优势的两种性质的指标。,(一)显示性指标,相对竞争优势的指标: 贸易专业化系数指标(Trade Specialization Coefficient,简称TSC 指标) 出口绩效相对系数(Index of Relative Export Performance) 固定市场份额模型(The Constant Market Share Model,简称CMS指标)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简称RCA指标) 绝对竞争优势的指标: 市场占有率指标 销售利润率指标 价值增加指标或增值率指标,
55、(二)分析性指标,分析性指标反映的是,竞争力已经得到显示的解释变量或未实现的竞争潜力。从原因分析的相关性的贴近程度和它所包含的影响范围来看,分析性指标又可以分为直接原因指标和间接原因指标。 直接原因指标 与生产率有关的各项指标,如劳动生产率、成本、价格、企业模等 与市场营销有关的各项指标,如品牌商标、广告费用、分销渠道等 与企业的组织管理有关的各项指标,如售后服务网点和全球质量保证体系,间接原因指标 反映高等生产要素的若干指标,如申请技术专利指标、研究开发费用占生产总成本比重的指标、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以及职工队伍素质等指标 反映相对竞争优势的指标:相关产业的产值以及供货商的销售额在经济活动中的
56、比重可以视为其发展水平的指标。 需求因素方面,其理论分析的内容大多难于指标化,勉强可以设立的是产品系列化指标 从波特理论模型中关于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状态方面的因素中,可以推导出反映经营风险的企业或行业的负债率指标;反映企业或行业进入资本市场难易程度的资本结构指标;反映该行业市场竞争结构状况的一些指标,如该行业的企业数量与产出规模之比;反映该行业规模结构的指标,即按生产能力来划分所有企业的不同规模等级,第二节 产业升级,一、产业升级:现代经济发展的主题之一 二、提升生产率是产业升级的主线 三、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产业升级,一、产业升级:现代经济发展的主题之一,从中观和宏观的角度看,产业升级是指产
57、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状态向高新技术、高附加价值状态的演变趋势。两种形态的资源配置趋势:产业结构的均衡化、协调化和高级化;资产、劳动、市场和产值的集中化趋势。 产业升级的典型形态: 国民经济中劳动力结构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到达一定水平之后再由第二次产业向第三次产业移动。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升级。 行业(产品)结构的升级。 同一产业内部的企业通过兼并、接管、破产、倒闭等方法,寻求资源有效利用的途径。,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之间关系,加快产业升级不仅能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而且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这种从产业结构的演进中索取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的思想,是产业发展政策的核心和精髓。 正面
58、案例:日本的经济成长。一是充分地利用“后发性优势”,突出的是廉价而迅速地引进欧美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二是其发展机制形成了较强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能够不断地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其生产能力和供给结构。 反面的案例:沉沦的英国。传统的占统治地位的产业结构在面临后起工业化国家强有力的潜在和现实竞争时,没有能够及时地调整其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产业升级与中国的发展,当代国际经济竞争,谁胜谁负关键取决于产业升级的能力,这种能力展示了国家的盛衰荣辱的历史,体现了此消彼长的经济实力对比关系的变化。 发展中国家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增长过程的非均衡性。改善整个经济系统运行绩效需要依靠资源的再配置(即进行有效的结构升级)来实现 不完善的经济体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的阻隔,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在于资源移动的不顺畅和僵硬性所表现出来的经济结构矛盾。经济发展模式只有以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组织合理化为目标,才能真正地通过科技创新、组织制度创新等走向内含式增长轨道。,二、提升生产率是产业升级的主线,产业“转型”的两层意思:一是产业经济管理体制的转型,即把对产业活动的资源配置由政府主导转变为由市场决定;二是产业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媒体宣传与推广合作协议书详细
- 农民林业资源合作开发协议
- 聚焦2025年:融资租赁行业资产配置优化与业务拓展趋势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变压器安装与电力系统优化设计合同
- 2025版离婚协议书范本集与婚姻财产分割纠纷调解协议
- 2025版一次性餐具跨境电商采购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厂房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电网10KV配电安装工程专项合同
- 2025版避雷装置安装及雷电防护工程监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差旅服务与员工价值实现合同
- 河南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5篇(截至2024年)
- 麦秸秆环保板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加工厂股东合作合同范例专业版
- 市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手册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
- 山东某智慧农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新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24)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N1叉车司机考试试题(附答案)
- 新建自体血液回收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GB/T 45004-2024钢铁行业低碳企业评价指南
- 2024年鲜食玉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