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合肥 巢湖 各种历史故事传说_第1页
安徽 合肥 巢湖 各种历史故事传说_第2页
安徽 合肥 巢湖 各种历史故事传说_第3页
安徽 合肥 巢湖 各种历史故事传说_第4页
安徽 合肥 巢湖 各种历史故事传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历史故事:巢湖地域是古人类最早的发源地之一。距今三十万年的“和县猿人”、二十万年的“银屏智人”和五千年前“中国最早的城 市”凌家滩文化遗址,印记了人类祖先从猿人到智人再到现代人一步步进化的历史,展示了从旧石器期到铁器时期直到新石器时期人类创造的最早的古代文明居巢区旗鼓山,是项羽谋臣范增的故土。这里“鼓打旗摇凤点头”的青山秀水,向人们诉说着两千年前历史的辉煌与遗憾:正是由于“当年亚父出居巢”,辅楚反秦,项王才得以完成千秋大业;但也正由于项羽后来不听从他的计谋,在他导演的“鸿门宴”上没有杀掉刘邦,才出现自刎乌江的悲剧结局。 秦汉之后,巢湖又是三国争雄的古战场。曹操占据巢湖水乡,与吴国孙权在这里展开

2、长达数十年的“拉锯战”,周瑜英勇善战,与曹操十战濡须河,终使曹操“四越巢湖而不成”。周瑜和小乔之墓今犹在,“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的千古佳句,以及周郎墩、都督山的传说至今为民间广泛传诵。 巢湖是“巢湖水师”的发源地。元朝末年,居巢人俞廷玉父子并廖永安弟兄,为保护乡里聚兵巢湖,在湖心姥山岛建水寨,修船圹,训练水师。正是这个水师,在裕溪口打败元军,救出朱元璋,并相助朱元璋挥师渡江,为明朝建业建立了卓越功勋,俞氏父子四人因此被册封为“两公两侯”。俞府宗祠和姥山南圹遗址,至今印记着这个鲜为人知的历史功绩。 巢湖是“淮军文化”的摇篮。李鸿章在巢湖中庙水域集中编练中国淮军,一批著名爱国将领庐

3、江籍“五大督抚”丁汝昌、吴长庆、吴赞成、刘秉璋、潘鼎新,肥西籍的刘铭传,正是从这里走向疆场,走向台湾,在抗法战争、甲午战争和抵抗八国联军三大战争中屡建奇功。淮军在巢湖的遗存很多,以中庙镇的淮军“总祠堂”昭忠祠、李文公祠、姥山的文峰塔,烔炀镇的李鸿章当铺为中心,从庐江的吴长庆故居、武壮公祠、潘鼎新祠、刘秉璋墓,到居巢区、无为县的丁汝昌的故居和墓园,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淮军文化圈,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军事价值和建筑艺术鉴赏价值,而且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 巢湖是现代革命的纪念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雄的巢湖儿女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光荣传统,在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积极参军,

4、踊跃支前,为保卫祖国浴血奋战。农民在这里组织暴动,新四军在这里打响了抗战第一枪,中国人民解放军从这里“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留下了罗家咀和六洲暴动、新四军七师司令部和新四军江北指挥部、蒋家河口战斗和渡江战役等很多旧址及纪念塔、纪念碑、纪念馆等,成为当今红色旅游的重要去处。 神话故事:一、湖泊神话传说“湖天第一胜境”的中庙 中庙矗立在凤凰台赤砂礁岩上,三面临水。该庙建于东吴赤乌二年。以后迭遭兵燹,几次修葺。它背倚朝霞,面对老姥,东顾巢伯,西望蜀秀,现存殿阁为晚清建筑,有三进七十余间。巢湖志对中庙描绘得十分细腻:“红色庙墙,陡峭错落,赤迹凤台,直抵湖中,波涛冲刷,纹丝不动。湖浪吞吐,飞流喷珠,

5、湖潮入洞,犹如钟鸣。”游人临其境,仰视楼台,重檐飞出,灰色楼顶,宛如丹凤之冠,夕阳西照,熠熠生辉,给人以凌空欲飞之感。庙内梁横匾额,殿供神龛,壁描神鬼,廊画天兵。游客誉之为“人间蓬岛”、“别有湖天”、“云护仙坛”之胜境。 庙内供奉的女神是碧霞元君。与中庙遥遥相望的是茫茫湖面上的一座湖岛,远望犹如一只巨大的海龟,漂浮在白浪滔滔的湖面上;近观,好似老妇托腮凝神望子,这就是充满神话色彩的姥山岛。传说很久以前,巢湖是个盆地,盆地中有一座城池叫巢州。某一天,一位渔人捕捉了一条千斤大鱼,运到城内廉价出售。全城人争相购买食鱼肉,唯独一老妇焦姥和女儿玉姑不食。一叟者过闾对焦姥说:“此鱼系吾儿,汝母女不食,必有

6、厚报。见城东石鱼目赤,城将陷。”果然不久的一天,焦姥见东门石鱼目赤,请全城百姓避灾,然后才携女欲行。忽然晴天一声巨响,大雨如注,洪水横流,巢州下陷。焦姥母女被浊浪冲散淹溺。正在危急之时,小白龙急施法术,从湖内长起三座山,将其母女和焦姥失去的鞋托出水面。后人为颂扬焦姥的德行,又将巢湖取名焦湖,将湖中的山取名姥山、姑山和鞋山。巢湖银鱼传说银鱼喜欢在水草丛生、水温较高的湖水中产卵,产卵方法叫“破娘生”。传说:从前,水晶宫龙王身边有一对童男童女,男的叫银果,女的叫银花。龙王 派它俩到人间查看生物生长情况。在人间,它俩看到人们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十分羡慕。它俩的感情日益深厚,于是结为夫妻,过着男耕女织,

7、相敬相爱的自由生活,再也不 愿回水晶宫了。龙王知道了,认为违犯令条,罪不能容,将银果、银花打出水晶宫,永为全身透明的小鱼。银花在人间有身孕了,肚子日渐大起来,游动也很 缓慢。银果为银花寻找食物。龙王顿时大怒,不许出生。银果、银花一听,悲痛万分。银花便游向碎石,破腹产卵而死。银果一见银花死去,它安置 好卵子,也很快死去了。这是一段神话故事,不足为信。但银鱼的生命只有一年,确为事实。 渔民们捕获的银鱼,不论大小,都是当年的鱼。各种故事:巢湖水产丰富,特产有银白鲜嫩的白米虾、体大肉肥的金甲红毛蟹。小小的银鱼是鱼中珍品,说是孟姜女千里寻夫,途经巢湖,泪珠滴落湖中变成。湖中还产毛刀鱼,相传鲁班建中庙时,

8、撒下的刨花。姥山是巢湖第一胜境。相传巢湖将陷时,有一焦婆先知,备船救民。后船上人满,焦婆恐船翻,自己跳入湖中化成一山,后人称为姥山。舍己救人的焦毋化为姥山,女儿化为姑山,母女可望不可及,女儿昼夜伤心啼哭,泪如泉涌。巢湖水涨,百姓纷纷逃离。吕洞宾云游至此,对焦氏母女十分同情,对玉帝陷巢州非常不满。遂使法术,使骇浪淘天的巢湖变得平静清泓,焦姑的眼泪变成了串串银鱼,浮游姥山与姑山之间,传递母女的爱文峰塔高七层,共100多级,为条石青砖砌成,每层风铃8只,塔内有砖雕佛像和石刻匾额题词。塔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清代李鸿章倡议重修。据民间传说,李鸿章为清代重臣之后,正“挡浪”(合肥方言,即有权有势)时,有位地

9、理先生对他说:“合肥地势好,出了不少人。只是府门对着巢湖姥山,姥山平了些,不能出人头地,所以合肥出不了状元。如果塔修好,起名叫文峰塔,就可以应一句谣谚:姥山尖一尖,合肥出状元。”第二年,李鸿章的子侄正是考期,他委托江苏补用道吴毓芬募了一笔钱又续添了三层。可是这“尖一尖,中状元”的消息不知怎么让工匠知道了,他们不满李鸿章这种“假公济私”的做法,就找个借口没有把塔顶装上,姥山并没有“尖一尖”,这样合肥也就没有出状元六安建置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夏属皋陶后裔封地英(今金寨、霍邱境)、六(今六安市北)故六安城又称皋城。楚汉相争,项羽(前206年)封六地人英(黥)布为九江王,都六(今六安市北西古城)。汉

10、高祖三年(前204年)英布叛楚投汉。西汉行郡国制,初属衡山国和淮南国。淮南国仍都六。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汉高祖刘邦立少子刘长为淮南王,徒都寿春。今地区辖地,先属九江国,后屈淮南国。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以原淮南地封刘安、刘勃、刘赐等三人为淮南、衡山、庐江王。今寿县和六安北属淮南国,金寨、六安、霍山、霍邱属衡山国,舒城县属庐江国。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淮南王安、衡山王赐谋反案发,二王自杀。元狩二年武帝取衡山国内六县、安风、安丰等县首字,别衡山国为六安国,兼有“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六安之名由此始。以后郢国交错,迭经兴废。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全国设十三刺史部,六安地

11、区统属扬州刺史部,今六安市和六安、霍邱、金寨属六安国,析置六县、蓼县、安风、安丰、阳泉等县,国都六县(今六安市北);霍山、舒城属庐江郢,置潜县、龙舒二县,郡治舒县(庐江县两南);寿县和六安县南部部分地区属九江郡,置寿春、博乡、成德三县,郡治寿春。东汉分属九江郡、庐江郡。九江郡置寿春、成德二县,庐江郡置六安、潜县、安风、阳泉、安丰、云娄、龙舒等县,统归扬州刺史部管辖。三国时期,分属魏淮南郡、庐江郡、安丰郡。淮南郡,置寿春、成德二县,郡治合肥;庐江郡置六安、博安、阳泉县,郡治六安;安丰郡置安风、蓼、安丰、云娄等县,郡治安风(今霍邱河口附近)。西晋时期,今寿县和六安县北部部分地区属淮南郡,置寿春、成

12、德县,郡治寿春,州治先在寿春(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后迁建邺(晋武帝太康三年);今六安、霍山、舒城以及寿县安丰塘西部和霍邱县城东湖东部的淠河两岸,属扬州庐江郡,置六县、潜县、阳泉、舒县、龙舒五县,郡治舒县(今舒城);今霍邱、金寨属豫州安丰郡,置安风、松滋、蓼、安丰、云娄等县,郡治安风(今霍邱县邵岗乡许集)。东晋十六国时期,今辖地属东晋,寿县属淮南郡,郡治寿春,六安、舒城、霍山以及寿县安丰塘西部和霍邱县城东湖以东淠河两岸,属庐江郡,郡治舒县(今舒城),两郡统属扬州,州治建康(今南京市);霍邱、金寨属豫州义阳郡,郡治弋阳(今光州)。南北朝时,今六安地区先属南朝宋,宋大明八年(464年)属

13、南豫州,州治当涂。继属南朝齐,齐建武四年(497年)寿县、霍邱、金寨以及六安县北部地区属豫州,析置开化、蒙县、雍丘,安丰、北樵、小黄、松滋七县,舒城、霍山、六安市和六安县的南部地区属南豫州,置潜县、舒县、州治当涂。再属南朝梁,梁武帝天监六年(507年),寿县属豫州,州治梁郡(寿县城),霍山、舒城、六安市和金寨,六安的大部地区属新置霍州,州治岳安郡(今霍山县城)。霍邱县属安丰州,州治安丰郡(今霍邱县河口附近)。继属北朝魏、齐。隋朝,开皇初年(581年)改岳安县为霍山县,十九年置霍邱县,分束淮南郡、庐江郡,淮南郡析寿春、安丰、霍邱县,郡治寿春;庐江郡置六安、舒城、霍山、淠水、开化五县,郡治合肥(今

14、合肥市)。唐朝,分属庐州和寿州。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析合肥、庐江县地置舒城县。二十七年新置盛唐县,治在驺虞城(今六安市)。舒城县属庐州。寿州置寿春,霍邱、盛唐、安丰等县。五代十国,先属吴国,继属南唐,后属后周。北宋分属淮南西路寿州和庐州。寿州领寿春、安丰、六安、霍邱等县,州治下蔡(今风台县城)。庐州领舒城县,州治合肥(今合肥市)。重和元年(1118年)升六安县为六安军,直属淮西路。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降六安军为县,升安丰县为安丰军,领原寿州境地,治所寿春。舒城县属庐州。端平元年(1234年)废六安县;景定五年(1264年)恢复六安县、升设六安军,直属淮西路。元朝,分属河南行省安丰

15、路和庐州路。安丰路,领寿春、安丰、霍邱3县,治所寿春。庐州路领六安州、六安、霍山和舒城县,治所合肥。明朝,分属凤阳府和庐州府。风阳府,领寿州和霍邱县。庐州府领六安州(六安县入六安州)和霍山、舒城县。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设安徽省,分属凤阳府、颖州府和庐州府。寿州属凤阳府,霍邱县属颖州府,六安州、霍山县和舒城县属庐州府。雍正二年(1724年)六安州为直隶州,领霍山县。中华民国成立,改寿州为寿县、六安州为六安县,连同霍邱、舒城、霍山三县均隶属于省。民国3年至17年(19141928年),舒城、六安、霍山属安庆道,寿县、霍邱属淮三四道。随后,取消道的设置。民国21年(1932年)寿县、霍邱属安

16、徽省第四行政督察区,六安、舒城、霍山属第三行政督察区。同年10月析安徽省六安、霍山、霍邱,河南省商城,固始5县边境的55个保设立煌县,初属河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次年3月划归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27年7月,寿县、霍邱由第四行政督察区划入第三行政督察区,今全区辖境统属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7月,第三行政督察区改为第二行政督察区,驻地六安,辖区未变。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境内和西南边区相继成立多处县级革命政权。民国19年(1930年)4月成立首届霍山县苏维埃政府。民国20年,成立二届霍山县苏维埃政府和霍邱县苏维埃政府以及舒(城)桐(城)庐(江)边区、英(山)霍(山)边区,五县(六安、霍山、商城

17、、罗田、英山)边区苏维埃政府。民国21年,改霍邱县苏维埃政府为红城县苏维埃政府;合并英霍、五县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五星县苏维埃政府。民国23年成立赤城县和赤南县苏维埃政府。民国24年,成立舒(城)霍(山)潜(山)边区苏维埃政府。解放战争期间,民国36年10月成立皖西行署,创建皖西根据地,今地区辖地分属第二、第三两专区。同年9月划六安县西南部成立独山县,改立煌县为金寨县。10月,以户胡为中心成立霍固县。11月,以毛坦厂为中心成立舒六县,下旬将金寨县划为金西、金东两个县和金北办事处。12月,成立寿六合霍县。民国37年1月,划六安东南乡成立六合县,划霍山、英山、岳西三县结合部,以太平畈为中心成立太平

18、县。12月,划六安双河以东,合肥巢湖以西地区成立肥西县,与此同时,撤销舒六、独山、太平三个县。民国38年1月22日,皖西行署第三专署移驻六安城,相应成立六安市。4月,第三专署改称六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隶属皖北行政公署,辖寿县、霍邱、金寨、霍山、舒城、六南、六北、六安市。不久,六南、六北与六安市合并为六安县,至建国前夕,六安专区领六安、霍山、舒城、寿县、霍邱、金寨县。巢湖是历史名人的故里。从秦末谋略家范增,三国名将周瑜,到唐宋著名诗人张籍、张孝祥、杜默、杨杰;从清朝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福建巡抚吴赞成、四川总督刘秉璋、广西巡抚潘鼎,到现代“革命先驱”李慰农、陈原道,“民族之雄”戴安澜,“巢湖四上将”冯玉祥、张治中、李克农、温宗仁,以及当代书法大家林散之、画家童雪鸿、诗人田间、奥运冠军许海峰等,都出生在这块沃土上。他们不仅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还在家乡留下了诸多不可复制的历史胎记和现实外延,其中冯、张、李三上将故居定为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巢湖历来是政治家和文学家们的涉足之地。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从三国曹操,晋代王羲之,到唐代李白、杜牧、罗隐、刘禹锡,宋代欧阳修、王安石、米芾、陆游、杨万里;从明清朱元璋、李鸿章、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