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渡自然公园_第1页
关渡自然公园_第2页
关渡自然公园_第3页
关渡自然公园_第4页
关渡自然公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賞鳥路線,大同電子站下車後,關渡宮前水門,過401巷48號後即進 入中八仙堤防,由對面朝籟橋右側 承德路七段401巷進入 ,左側為排水鋸渠。,下八仙段堤防前段隔著堤防外道路旁,有一段已被廢土堆成一排小丘;過後即為熟悉的馬廄、苗圃、小水門段,此段堤防內範圍遼闊,找鳥、辨識,皆需功力。,交通介紹,搭聯營公車 217、218、266、269、302、308,新店客運淡海線,大同電子站,地理位置,台北市關渡地區,基隆河與淡水河交會右側處,關渡房堤防內自然公園,北至大度路,西至中港河,東至八仙堤防間稻田,草澤區。,春季的4、5月是關渡水島過境的最高潮月份,大多數水鳥在此時北返繁殖地,鷹斑鷸和紅領辮足鷸在

2、3月中旬抵達,是本月份的主角,家燕在3月中開始過境,小型的過境候鳥加巫類及鶯類也在本月數量大增,4月份往往可記錄到九十餘種鳥類,鷸科及珩科是本月的主角,本月開始扺達的有翻石鷸,金斑珩、蒙古珩,尖尾鷸,黃足鷸,紅胸濱鷸,小青足鷸,反嘴鷸等多種鷸科:田鷸數量激增,而度冬的小環頭珩及東方珩則因北返而數量大減,在本區待最久的黑腹濱鷸則在4月下旬全部北返,黃鶺鴒在4月中旬開始過境,家燕則為本月份在關渡數量最多的過境鳥。,紅胸濱鷸在4月下旬數量大增,和5月上旬大量湧至的尖尾鷸是4、5月份關渡的兩位主角,5月份記錄到六十餘種,彎嘴濱鴻數量增加,尖尾鷸大量湧至,寬嘴鷸及赤足鷸也出現了,大葦鶯在本月下旬北返,而

3、白翅黑燕鷗與黑腹燕鷗本月則相當普遍,鷹斑鷸,中名:鷹斑鷸 學名:Tringa glareola 英名:Wood Sandpiper 體長 21Cm,體上部灰色參雜細碎之黑色斑塊,各羽緣為白色,構成一優美圖案,體下部為白色,有白色眉斑。每年8、9月關渡堤防內水塘、水田、草地聚集覓食,偶見其尾部上下擺動或類似打隔動作頗富趣味。警覺性高,稍近其棲地,即整群呼嘯而去且起飛時會發出似匹-匹-匹的聲音,飛行時其腰、尾部白色,末端有深色橫紋為辨識特徵。,紅領瓣足鷸,中名:紅領瓣足鷸 學名:Phalaropus lobatus 英名:Red-necked Phalarope 體長 l9cm,頭部為石板黑色,頰

4、及喉部為白色,背部為灰色有粟色縱班,頸及上胸部為赤粟色此為雌鳥特徵;雄鳥體色較淺,頸及上胸為淺栗色。本種極不怕人,喜歡棲息在深水塘或水田中,用其特殊瓣足在水底划動,水面形成一圈圈小漩渦,嘴不停啄食甚為有趣。飛行時白色翼帶明顯。關渡沼澤曾大量族群過境,現因傾倒廢士,堤防內水田消失,現僅少數零星與鷹斑鷸北返時光臨。本種由雄鳥負責抱卵育雛。,金斑珩,中名:金斑珩 學名:Pluvialis dominica 英名:Gloden Plover 體長 24cm,體色有明顯冬、夏之分。夏天時,背部金黃色斑點,腹部深黑色,額至頭側連成一白色寬帶,使整體色彩顯得亮麗耀眼。冬天時,黑色部份褪為白色,金黃色斑點變淺

5、。每年8月至11月及翌年 4、5月間關渡普遍之過境鳥,喜在河灘、沼澤活動覓食,而 10一11 農作收割後,留下短草莖轉成黃色,形成一個良好的庇護場所,常見較大族群集中棲息,長時間靜止休息,遇入干擾驚起而飛,飛行時無任何翼斑且發出連續圓潤哨音。,黃足鷸,中名:黃足鷸 學名:Tringa brevies 英名:Asian Wandering Tattler 體長 25Cm,頭、頸及背部為暗灰褐色,有明顯白色眉斑及黑色過眼線,嘴黑色、腳黃色。夏羽時體側有濃密的灰褐色細波浪狀橫紋;冬羽時無橫紋。關渡地區每年8月至10月零星散佈,翌年5月底可發現大群聚集在沼澤、沙洲為此時沼澤區主要為群;當其大批離開後,

6、關渡水鳥亦告一段落。,青足鷸,中名:青足鷸 學名:Tringa nebularis 英名:Greenshank 體長 35cm,體上部為灰色,體下部為白色,整體色澤給予一種清澈剔透感。頭部及頸部有縱斑,嘴長微上翹,嘴基灰綠色,末端黑色,腳長為青灰色。喜歡小群停棲在清澈冰塘或草澤地,飛行時可見明顯的倒v字型在白腰及白色尾部,並發出高揚清脆連續哨音丟、丟、丟遠處可聞。,小環頸珩,中名:小環頸珩 學名:Charadrius dubius 英名:Little Ringed Plover 體長 16cm,體上部為灰褐色,體下部為白色,頭中央及眼前至耳羽有一黑色寬帶,頭至背部間有一明顯白色頸輪,胸部有一完

7、整黑色環帶,腳橙黃色,眼圈黃色。每年8月至翌年4月為關渡常見之冬候鳥,對棲息環境適應力較強,退潮後河灘、沼澤及農地均易見,喜歡在沙洲上以快速小跑步前進,成群覓食小蟲,如此反覆。在育雛期間有外來者侵入,雌鳥表現擬傷行為,引開入侵者,以免雛鳥受傷害,充份表現親子間感情。,黃鶺鴒,中名:黃鶺鴒 學名:Motacilla flava 英名:Yellow Wagtail 體長 17cm,體上部為黃綠色,體下部夏羽為鮮黃色,冬羽則顏色較淡或為灰白色,眉斑有白色或黃色。本種每年8月至翌年5月於低海拔廢耕地、溼地普遍可見,族群數較大,常 40一50隻在休耕農地聚集活動覓食。本種習性與灰鵪鴒相似,飛行時發出清晰

8、的鳴聲,尾部較為短,停棲時水平角度稍大些,翼都有兩條明顯白色翼帶。,赤足鷸,中名:赤足鷸 學名:Tringa totanus 英名:Redshank 體長 28cm,體上部為赤褐色,點綴濃密黑色織成;體下部為白色,頸側、胸及上腹有深色縱紋。嘴、腳色澤特別鮮明,嘴基紅色末端黑色,腳橘紅色。冬羽時背部灰褐色,有不明顯的軸斑,嘴及腳之色彩亦消褪。每年8、9月至翌年4、 5月間關渡有極少數族群為不普遍過境烏。,夏季是關渡鳥類最少的季節,6月份只可記錄到約三十種,白翅黑燕鷗在上旬大批過境:除了約二十種常見的留鳥外,其餘冬候鳥幾乎蹤跡難尋,只有屬夏候鳥的黃小鷺及栗小鷺活動較頻繁: 7月份記錄約二十五種,除

9、了磯鷸以外,幾乎沒什麼候鳥,偶爾可見青足鷸、鷹斑鷸,8月份記錄將近四十種,雖仍為盛暑,但鷸、珩類之冬候鳥己開始抵達:鷹斑鷸數量極多,為水鳥南下揭開序幕,金斑珩、田鷸、黃足鷸、赤足鷸、紅胸濱鷸陸續抵達,灰鶺鴒黃鶺鴒,紅尾伯勞等也開始出現。,磯鷸,中名:磯鷸 學名:Tringa hypoleucos 英名:Common Sandpiper 體長 21Cm,體上部為灰褐色,體下部為白色但腰部白色部份向上延伸至翼前成一似拇指狀斑清晰可見。在關渡每年除6月外,其餘時間均可發現在堤防外石塊、沙洲覓食,性喜單獨活動,偶見小群聚集,行動時尾部習慣性上下擺動,尤其從空中降落著地時更明顯,飛行時常貼水面作短距離移

10、棲,白色翼帶清晰可見,不時發出細弱的嘰-哩哩短促哨音。,灰鶺鴒,中名:灰鶺鴒 學名:Motacilla cinerea 英名:Gray Wagtail 體長 l8cm,體背為勻稱的鼠灰色,體下部夏羽為鮮黃色、冬羽為白色,但尾下覆羽為淡黃色,翼尾均為黑色。喜歡在 2800m以下山區,溪流附近或農耕地灌溉溝渠邊活動。通常單獨活動,稍具領域性,在烏來山區常發現其在同一地點出現。行進時上下擺動尾部,尾長比黃鶺鴒稍長,停棲時身體稍呈水平狀,飛行時呈大波浪狀,並發出一一 -一一或一、一一鳴聲。為普遍冬候鳥,每年9月4月可見。,紅尾伯勞,中名:紅尾伯勞 學名:Lanius cristatus 英名:Brow

11、n Shrike 體長l8cm,體上部為灰褐色,體側為黃褐色,頭部有白色眉斑及寬粗的黑色過眼線,嘴粗短而黑、尖端略向下鉤曲,為肉食性鳥類以昆蟲為主食、亦捕捉小型兩棲類、爬蟲類、獵捕食物有將先儲放於尖銳的枝椏或鐵絲上的特殊行為。 每年九月會大群遷移聚集南部、北部零星散布,喜停棲於獨立突出之枝椏、木椿上,搜尋獵物,尾巴不時抖動或作劃圓圈之動作。本省恆春民眾在坡地架設陷阱捕捉,這就境當地的烤小鳥,此不良行為影響國家形象甚鉅,全民應共同抵制。,秋季的9、10月是關渡水鳥南下過境的高潮月,9月份可記錄到五十餘種,鷸科增加了黑腹濱鷸、彎嘴濱鷸,小青足鷸,反嘴鷸,而珩科仍只有金斑珩及小環頸珩,大葦鶯己到達,

12、燕珩及紅領辦足鷸於下旬出現,鷸珩科幾乎全部對齊,但數量遠少於春季過境者。,lO月份記錄到約六十種鳥,鷸珩科均己漸離去,而雁鴨科,鷲鷹科及鷺科、巫屬則陸續抵達,且大多數為冬候鳥,雁鴨科以小水鴨最多,鷲鷹科可見澤鵟,紅隼,鷺科則出現大白鷺,中白鷺,黑臉巫開始在草叢中出現。,11月份可記錄到五十多種鳥,屬過境的水鳥己全部離境,只剩少數冬候鳥如小環頸珩,東方珩,磯鷸,田鷸、青足鷸,黑腹濱鷸等在本區過冬,小白鷺與牛背鷺數量明顯減少,但斑點柬,白鶺鴒,赤喉蟉、黑檢巫數量則相對增加,本月份是觀賞南下的掠鳥科及柬科最好的時候,濱鷸,中名:濱鷸 學名:Calidris alpinus 英名:Dunlin 體長

13、21cm,嘴粗長尖端略下彎為其特徵,羽色冬、夏明顯變化。夏羽時背部為紅棕色斑塊,腹部有一大面積黑色斑,極易辨識;冬羽時背部為灰色,腰部白色。本種群性強很少單獨活動,常可在寒冬退潮河灘成百聚集,忙碌地用長嘴戳進泥沼內覓食。警覺性強,稍受驚嚇即發起凌空、迴旋,飛行中方向變換迅速且動作一致雙翼灰白兩色不停翻飛有如一團雲忽白忽灰變化莫測,壯觀精彩嘆為觀止。現關渡棲地嚴重破壞此等景色已很少見,大葦鶯,中名:大葦鶯 學名:Acrocephalus arundinaceus 英名:Great Reed Warbler 體長18cm,體背黃褐色,胸腹部為灰白色,有淺色眉斑,前額隆起幅度平緩,有一種扁平頭感。每

14、年9月至翌年5月普遍之冬候鳥,喜棲息在蘆草叢中、性隱密不易現身,但其特殊鳴聲丫、Y、丫極易辨別。,小水鴨,中名:小水鴨 學名:Anas crecca 英名:Teal 體長 37Cm,為鴨群中族群數最大者,體型最小的鳥種。華江橋、關渡每年4一5千隻聚集,當整群在空中列隊飛翔,旋迴在紅樹林上空,常引起賞鳥者的興奮與歎悅。雄鳥頭部暗紅褐色,有一寬墨綠色眼罩,尾部有一黃色斑塊為主要特徵;雌鳥體色樸實以黑褐色為主。曾有人在華江橋違法張網捕獲2隻,用了大量米酒、蔥薑煮食,卻難以掩蓋其臭味而棄之,希望不要貪一時口慾,任意殘害野生鳥類。,紅隼,中名:紅隼 學名:Falco tinnunculus 英名:Com

15、mon Kestrel體長36cm為冬侯鳥每年9月至次年4月間低海拔農田、沼澤可見其飛越天際或停棲於空曠地的高壓電塔、電線桿上。雄鳥頭、頸鼠灰色,背部紅褐色,腹部淡褐色有黑褐色縱斑,尾灰色末端有一寬黑帶。雌鳥頭、頸及背部為暗褐色,面頰稍淺,腰部有黑褐色濃密粗縱紋,尾紅褐色有數條為橫紋。飛行時翼形尖、尾狹長、喜單獨活動,偶見其飛至高空原地鼓翼、體軀略後傾,尾羽開展成為形下壓,以銳眼搜索地面獵物,再急速俯衝攻擊、原地啄而食之或空中原地鼓翼進食。,大白鷺,中名:大白鷺 學名:Egretta alba 英名:Great White Egret體長 90Cm,每年9月至翌年4月間在關渡、大肚溪口等河口沼

16、澤出現的冬候鳥。全身白色,頭部特長呈明顯 S 形彎曲狀。夏羽時肩部有細長簑羽、嘴及腳黑色;冬羽時無飾羽、嘴為黃色。常在淺水、沼澤、沙洲佇立,頭部向前伸直,靜立20一 30分鐘,伺機急速將長嘴伸入水中捕食游魚。本種若將頸部緊縮至雙肩,則不易與中白鷺區別,此時可由其嘴角開裂深至眼睛稍後處來辨別。,小白鷺,中名:小白鷺 學名:Egretta garzetta 英名:Little Egret 體長約 61cm,為本省極普遍之留鳥,喜歡在低海拔水田,河口沼澤區活動,常在淺水中曼步輕移,激起水中游魚伺機捕食。本種全身白色,嘴及腳黑色,腳趾黃色。繁殖期後頭會出現2一3根細長飾羽,隨風輕揚甚為優雅。令人觀賞後

17、有一份詳和寧靜之美。運歡在相思樹,竹林或紅樹林築巢繁殖,為本省各鷺鷥巢之主體。,白鶺鴒,中名:白鶺鴒 學名:Motacilla alba 英名:Pied Wagtail 體長 l9cm,體型修長,全身體色由黑白兩色組成,對比強烈,常單獨出現在堤防、溪流邊、屋簷上或校園空曠水泥地上,不疾不緩碎步前行,時而上下擺動細長尾羽,神態優雅、甚為迷人,常令欣賞者發出讚美聲。飛行時呈大波浪狀,並發出清脆急促的嘁、嘁、嘁聲。台北仁愛路、光復南路菩提樹上有成百的白鶺鴒過夜景象。,冬季的關渡,雖然候島的種類減少,但數量卻不少,黑腹濱鷸是冬天的主角,12月份可記錄到五十餘種鳥,可見到上千的黑腹濱鷸在空中翻滾飛翔,赤

18、喉蟉、黑臉巫,斑點柬到處可見,白頭翁,麻雀滿天飛,小水鴨在沙洲上活動,短翅樹鶯出現了。,l月份記錄到約四十種鳥,與12月份類似,但紅嘴鷗與斑點柬出現頻率較高,關渡仍是黑腹濱鷸的天下。,2月份記錄到五十餘種鳥,春天要到了,關渡到處可聽見錦鴝,小雲雀,灰頭鷦鶯,褐頭鷦鶯的鳴唱聲,冬天的主角一黑腹濱鷸,數量開始減少,鷸珩類開始有零星過境者,加赤足鷸、紅胸濱鷸,金斑珩,紅冠水雞、緋秧雞出現頻率增加,夏候鳥的家燕數量逐漸增加,紅嘴鷗則停留在對面社子前的沙洲上。,白頭翁,中名:白頭翁 學名:Pycnonotus sinensis 英名:Chinese Bulbul體長 18cm,體上部為橄欖綠色,體下部為

19、白色,黑色頭部後方有塊大白斑,故名之。本種適應力強,凡公園、行道樹、果園、山區開墾地,很容易發現他們棲在樹林上層覓食漿果或發出嘹亮喧鬧鳴聲,常使得周圍環境顯得生機盎然,生性喜群居,常大群互相追逐嬉戲,繁殖期則成對出現且發出婉轉富變化之鳴唱聲。,小水鴨,中名:小水鴨 學名:Anas crecca 英名:Teal 體長 37Cm,為鴨群中族群數最大者,體型最小的鳥種。華江橋、關渡每年4一5千隻聚集,當整群在空中列隊飛翔,旋迴在紅樹林上空,常引起賞鳥者的興奮與歎悅。雄鳥頭部暗紅褐色,有一寬墨綠色眼罩,尾部有一黃色斑塊為主要特徵;雌鳥體色樸實以黑褐色為主。曾有人在華江橋違法張網捕獲2隻,用了大量米酒、

20、蔥薑煮食,卻難以掩蓋其臭味而棄之,希望不要貪一時口慾,任意殘害野生鳥類。,紅嘴鷗,中名:紅嘴鷗 學名:Larus ridibundus 英名:Black-headed Gull 體長40cm,體上部為青灰色,體下部為白色,紅嘴紅腳。夏羽時頭部黑褐色,冬羽時為白色有淡褐色斑。每年10月至翌年4月間關渡河口、華江橋沙洲皆可發現。飛行展翅時翼端黑色羽緣明顯清晰,停棲時雙翼併合剛好覆在白色尾羽上,常令人誤以為尾羽為黑色。喜浮在水面或沙洲上覓食。,灰頭鷦鶯,中名:灰頭鷦鶯 學名:Prinia flaviventris 英名:Yellow-bellied prinia 體長 l3cm,體色以橄欖褐色為主。

21、頭部為暗灰色,尾羽長,約體長一半。喜歡在700公尺以下濃密之草叢或沼澤地蘆葦叢單獨活動。每年2月繁殖期雄鳥常攀立芒草莖頂仰首展喉鳴唱,鳴聲為一連串長而漸次下降響亮婉轉之哨音、或發出似貓般叫聲;秋冬季節則行蹤隱密不易現身。本種警覺性高,稍有動靜即入草中或作短距離飛行,飛行時,細長尾部作規律性上下擺動,模樣可愛。,赤足鷸,中名:赤足鷸 學名:Tringa totanus 英名:Redshank 體長 28cm,體上部為赤褐色,點綴濃密黑色織成;體下部為白色,頸側、胸及上腹有深色縱紋。嘴、腳色澤特別鮮明,嘴基紅色末端黑色,腳橘紅色。冬羽時背部灰褐色,有不明顯的軸斑,嘴及腳之色彩亦消褪。每年8、9月至

22、翌年4、 5月間關渡有極少數族群為不普遍過境烏。,金斑珩,中名:金斑珩 學名:Pluvialis dominica 英名:Gloden Plover 體長 24cm,體色有明顯冬、夏之分。夏天時,背部金黃色斑點,腹部深黑色,額至頭側連成一白色寬帶,使整體色彩顯得亮麗耀眼。冬天時,黑色部份褪為白色,金黃色斑點變淺。每年8月至11月及翌年 4、5月間關渡普遍之過境鳥,喜在河灘、沼澤活動覓食,而 10一11 農作收割後,留下短草莖轉成黃色,形成一個良好的庇護場所,常見較大族群集中棲息,長時間靜止休息,遇入干擾驚起而飛,飛行時無任何翼斑且發出連續圓潤哨音。,紅冠水雞,中名:紅冠水雞 學名:Gallin

23、ula chloropus 英名:Moorhen 體長 32cm,體色黑色為主,嘴黃色,嘴基及前額為鮮紅色,體側有一細長白色斜斑,尾部下方有兩塊白色大斑,腳趾細長,喜歡在沼澤地、水田、池塘等環境活動,能跑、能潛、能游也能飛翔但飛行能力差,除非突然受驚嚇否則很少展露。生性害羞,非繁殖期隱密不易見,每年3-4月繁殖期常可見其成群忙進忙出覓地築巢。關渡沼澤終年可見。,紅嘴鷗,中名:紅嘴鷗 學名:Larus ridibundus 英名:Black-headed Gull 體長40cm,體上部為青灰色,體下部為白色,紅嘴紅腳。夏羽時頭部黑褐色,冬羽時為白色有淡褐色斑。每年10月至翌年4月間關渡河口、華江橋沙洲皆可發現。飛行展翅時翼端黑色羽緣明顯清晰,停棲時雙翼併合剛好覆在白色尾羽上,常令人誤以為尾羽為黑色。喜浮在水面或沙洲上覓食。,關渡沼澤區的植物相當豐富,有175種以上。堤防外自然保留區原來是水筆仔、蘆葦和茳茳鹹草的天下;但現在已因水筆仔快速繁殖取代茳茳鹹草的地盤,而發展成十分壯觀的紅樹林。,堤防內靠近關渡宮處早期原為耕地,由於颱風來臨常引起海水倒灌,不利農作,因此逐漸廢耕形成一大片綠油油的草地,此草地主要由舖地黍和雙穗雀稗組成;而低漥地區與水閘旁等處則隨地形、地勢形成一連串大小淺池,池中有水生植物與少數的蘆葦和茳茳鹹草。自然公園內部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