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摄影专业).ppt_第1页
视听语言(摄影专业).ppt_第2页
视听语言(摄影专业).ppt_第3页
视听语言(摄影专业).ppt_第4页
视听语言(摄影专业).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视听语言,摄影专业,2,目 录,3,4,视听语言=蒙太奇(镜头、剪接) 电影:1、是造型和叙事 2、是空间和时间,视听语言,5,视听语言,一、单镜头时期 1889 乔治.伊斯曼 50英尺 / 1895 卢米埃尔 技术主义爱迪生 基本特征: 1、抓住了物体运动这个特征; 2、摄影选择的角度是电影化的; 3、出现了故事片(事件片)来自生活,有头有尾的事件; 4、全部是单镜头。 电影的最大特征:记实性(人为的参与降到最低选择),6,视听语言,二、戏剧性分镜头的时期 梅里爱 1896 把杂耍、魔术与电影结合,把戏剧引入电影 / 镜头分切(技术上的失误) / 电影特技 基本特征: 1、发明了电影特技

2、(停机再拍、慢动作、快动作、倒放、叠化);建立在真 实基础上的假定性; 2、乐队指挥式的机位、死板的全景; 3、开始拍摄长故事片,开始戏剧式分场、分镜头; 4、题材广泛(科幻、神话)审美上酷爱人工环境; 依靠外来的艺术形式创造审美“表现美学”二十年代高潮 卡里加里博士、水手奎赖尔; 5、有系统地把绝大部分舞台的东西搬到银幕上来 (剧本、演员、化妆、布景、分场、分幕、字幕); 6、开始商业操作; 7、电影的另一大特征出现:假定性和故事性(不是事件),7,视听语言,三、电影的结构方式出现 1904 鲍特 火车大劫案 分场景 十四场戏 出现了分镜头、特写 特征: 1、多个空间、多场景完成了叙事; 2

3、、平行蒙太奇; 3、出现了类型片(西部片),8,视听语言,四、完整的视觉语言的形成 格里菲斯 出现系统的镜头 一个国家的诞生制作10万美元、12本、1200多镜头 (中国现今故事片 9本 600-800镜头) 特征: 1、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把戏剧化的矛盾因素融入到平行中) / “最后一分钟营救”最电影化的一种手段 / 党同伐异; 2、景别作为一种电影手段被广泛采用(广泛而交叉使用); 3、社会问题进入电影的讨论范畴 一个国家的诞生 种族歧视 电影的本体(文本)与泛文本 / 泛文本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哲学、政治、经济等; 4、哲学问题进入电影的讨论范畴 党同伐异 / 传达理念的方式比较机械和理

4、性、对概念的抽象理解、情感的介入,9,视听语言,五、蒙太奇学派的形成 普多夫金和爱森斯坦 1、普多夫金:结构性剪辑(抒情、渲染) 把格里菲斯的分镜头理论系统化,并加入抒情蒙太奇,更注重叙事和情节的渲染 / 母亲 圣彼得堡的末日; 2、爱森斯坦 战舰波将金号 纯粹技巧方式 提出蒙太奇概念,10,视听语言,六、未来电影语言倾向 1、视听语言的发展依赖于技术和技术密不可分 电影的诞生 光学镜头、感光材料、机械革命; 分切的出现 停机再拍; 声音的出现 同步声音的出现; 色彩的出现和胶片的革新 2、电脑在电影中的应用 工具式 三维电脑三维电脑可以改变很多东西,但不能改变电影的本质写实(物质现实的复原)

5、,11,视听语言,七、关于电影的视听语言 1、电影视听语言在形成期就有两种不同的追求 纪实性和表现性: 纪实性电影真实性写实主义传统法国电影为主要中心;形成视听语言艺术品内涵艺术创作观念真实; 表现性电影假定性技术主义传统美国好莱坞电影; 发展至对电影本身的研究转向对导演的研究。 2、早期的电影史就是视听语言的发展史 电影语言在建立中转入电影内涵及泛本文的研究; 早期电影化问题是指怎样区别电影和其它艺术形式电影纯文本范畴,电影怎样再现生活; 第四代叙事;第五代造型;第六代状态。,12,视听语言,人物塑造/光影特点 故事架构/社会批判意义,作品赏析: 红领巾,13,14,蒙太奇概念的扩大 大蒙太

6、奇电影拍摄的技术、技巧的总称,是电影手段电影语言的总称; 小蒙太奇苏联蒙太奇学派(廿年代电影)或单纯指剪辑,是像苏联电影的东西。,15,视听语言,一、视听语言的概念 完整概念 1、是一种思维方式,作为电影反映生活的艺术方法之一;形象思维的方法;(文字、对白、旁白等形式不能摆脱的问题) 2、作为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叙事方式、镜头、分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和组合; 3、作为电影剪辑的集体技巧和方法:电影视听语言课主要研究思维方法;创作方法;基本语言;(镜头内部运动、镜头分切、镜头组合、声画关系)。,16,视听语言,二、以大众传播的角度看视听语言 1、电影所涉及的范围超出了艺术的范围,或者说电影不只是

7、艺术; 现代电影的三种形态: A.作为艺术的电影: 真诚讲述人类普遍情感的电影;(美好的愿望神与人的斗争,93年戛纳大奖) 开拓电影的技巧形式;(阿甘正传、戈达尔电影跳切、阿仑雷乃电影闪回,与蒙太奇的客观所不相容) 表达哲学观念;(野草莓、第七封印、8 1/2、暴雨将至、巫山云雨章明)现代的电影新概念完美作品(美丽人生)。,17,视听语言,B.作为商业娱乐的电影: 表现影像奇观;抓住社会焦点问题;(克莱默夫妇、致命的诱惑、费城) 技巧只是附庸的影片(歌舞片、绍拉的探戈)。 C.作为政治宣传的工具: 粉饰太平的电影; 歌功颂德的电影;(大决战、焦裕禄、孔蘩森、民警故事) 表达政治举措和政治观念的

8、电影;(政教合一的国家) 种族和宗教电影。 总结:后两种电影主旨都不是电影本身,是作为传媒的电影、不讨论电影的本体;最大特征:采取最为简单、保守和无障碍的沟通方式,采用最为使用的电影语言,采取相对独立能够沟通的规范化的语言,反对创新。大众传媒的三大功能:政治、经济、娱乐。,18,视听语言,三、从文化的角度去看视听语言 广义的文化概念: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狭义的文化概念:社会思想、意识形态等; 1、现代文化的范畴: 神人; 传统艺术以神为中心,现代艺术以人中心;电影永远是写人;古希腊、罗马:“原欲的放纵”中世纪基督教,神为主文艺复兴(人本主义)伦伯朗和巴赫外在技巧走入内心,人性的发展;古

9、典主义建立秩序;现代主义打破秩序;后现代主义对建立和打破的秩序无所谓;低俗小说用叙事的方式形成状态,平面而无深度。,19,视听语言,2、从视觉文化去看视听语言: 视觉文化是指人的现象能力和视觉创造能力而产生的文化; 发展:绘画(写实)摄影术电影声音、生活电脑。 3、俗文化: A.雅文化:关心世界的本质、本原,思考的是宇宙的终极问题;真正的雅艺术:常常是绝对的,视听语言的手段是固执的(长镜头、跳切)。 B.俗文化:关心生存,商业的运作永远是适度的、理性的、简单的;电影在很大的一部分是属于俗文化的;蓝风筝中景电影。,20,视听语言,四、关于电影的一些说法 a)电影是最昂贵的艺术;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10、 b)电影的艺术创作是群体劳动;个性的散失。 c)电影史技术的艺术。,21,视听语言,视觉元素应用/音乐特点 故事架构/美学价值分析,作品赏析: 电风扇和花,22,23,电影:光、色、人、物、景;,24,视听语言,一、光:是摄影的艺术; 光是构成电影的第一元素; 光分为:自然光与人工光; 光效分:戏剧性光效和自然光效; 戏剧性光效:黑白片时突出黑、白、灰关系,特点是主光除外,辅助光较多,真实性较差。 自然光效:强调光源,对光源与人物要非常细致的设计,主机位都是逆光或侧逆光。 1、光的强度: 胶片上完全透明绝对亮;胶片上无曝光黑暗;艺术指标是反差;局部光线的绝对强度和整体画面的相对反差;绝对的亮

11、度与相对反差的协调:理性分析画面的黑白关系。,25,视听语言,2、光的方向: 光位: 正、逆、侧逆、侧、底、顶、漫射光; 主光、辅光、修饰光(包括轮廓光、眼神光) 3、光的性质: 直射光和散射光;(唯美) 高色温光和低色温光;(冷暖调的运用,比例协调)多逆光的场面(素描感);现代电影生活的毛边;,26,视听语言,二、色:是美术的艺术 在常规情况下,色彩应是被摄物带来的,而不是摄影师布光带来的; 冷暖问题; 色彩是电影创作者最直接的风格定位手段; 色彩是比较常用的直接创造手段; 冷色调、暖色调的电影;Fargo、Harry & Jackie、Piano 纯色与复合色的电影;(后现代)三步杀人曲,

12、27,视听语言,三、人: 作为电影的拍摄对象,是视觉形象的主体: 人容貌的个性特征;人在电影中的行为姿态; 人形象、表情、装饰、动作、语言形象: 非人演的人化的电影;雅克阿诺熊 (日)狐狸的故事 人演的非人化的电影;实验电影;,28,视听语言,四、景: 1、人工景:摄影棚和场地外景,纪实与非纪实的美学特征; A.纪实:北影一条街,刻意追求每一效果、细节; B.非纪实:水手奎莱尔、暗恋、桃花源; 特点:随意布置、任意拍摄、可移动、真实性下降; 2、自然景:自然界山川河流及人类界一切;摄影机的改变与观念的改变(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艺术的真实性; 问题:是根据景写戏,还是根据戏写景; 3、根据操作需要

13、的划分:内景和外景; 操作时强调光的色温、光质、强度; 4、几种场景:传达电影戏剧化故事发生环境的景典型环境;为动作设计的场景:Home Alone 3;传达理念意味的景(哲学化):巫山云雨(章明)、兰陵王、红河谷、黄土地(高天厚土);人为参与,新的东西地多少;,29,视听语言,五、物: 细节,表现人物个性最有力的工具: 1、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细节;套马竿 2、贯穿全剧,起剧作作用的细节; 3、渲染情绪的细节,起叙事作用; 4、传达哲学理念的细节;,30,视听语言,创意与灵感/音乐特点 故事架构/电影幽默价值分析,作品赏析: 一部佳作的诞生,31,32,声音,音乐,音响,33,视听语言,一、人

14、声: 对白 表演;法、美的区别:法 表现状态,一只话筒;美 对白知识至上,为了叙事,降低动效(无线); 声音是一种表现手段,而不仅是一种叙事功能; 1、剧作中,对白的写作法:写废话,但承担着一种与主题有关、制造状态、渲染气氛的功能。增加场、戏的真实感。 2、台词中的方言; 3、叙事电影中的人声和状态电影中的人声;费城、侯孝贤再见南国,追求真实感,再现未格式化的生活,寻找生活的毛边; 4、默片与对白电影:画面的表现力,用画面讲故事;,34,视听语言,二、音响: 分为动效和环境声,是一种表现手段,增加真实感、刻画人物、渲染气氛;现代启示录旁白多、对白少、场面多;声音总谱:音乐对白动效环境声,表现力

15、逐渐减弱;电影化逐渐增强;轱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三、音乐: 分为有声源(客观)、无声源(主观);有声源音乐往往和画面一起构成特定空间(典型环境);无声源音乐本质是非现实的,与现实创作有矛盾;邻居无音乐;因为音乐的主观性,体现出一种法西斯倾向;,35,视听语言,四、音乐与画面的关系 影视艺术作品中声音和画面的关系主要有三种: 1画面占主要地位,声音烘托画面。 2声音占主要地位,画面烘托声音(音乐电视、音乐题材的影片)。 3声音与画面同样重要,谁也离不开谁。 影视艺术作品剪辑中画面与声音的关系大致也分三种: 1声画同步。 2声画对位。 3声画分立。,36,视听语言,曾经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画面与声音

16、基本处于同步状态,画面要表达的主题、基调正是声音表达的主题、基调;声音所展现的情绪、情调也与画面要展示的情绪、情调如出一辙。 声画同步的处理手段是影视艺术作品中最常用的处理手段之一。 声音在其中产生的效果多半是一种烘托的效果。在故事性较强的影视艺术作品中它可以强化艺术效果,帮助画面来共同烘托、渲染主题。 如陈凯歌的影片和你在一起中的王志文饰演的老师给小春上最后一刻的片断和影片最后的车站相遇片断。其中在最后一课片断中,衣着整洁的老师坐在琴旁为小春伴奏,两个人沉浸在乐曲中。配合着音乐,观众看到了两人即将分离的不舍、老师对小春的爱和小春在音乐道路上的潜力和希望。在影片最后车站相遇的片断中,小春因为领

17、悟到父爱的珍贵在火车站大厅里激动的拉响了小提琴。带有感恩色彩的琴声配合小春带着泪水的脸以及中人激动的表情共同把影片推向高潮。,37,视听语言,电影声画艺术语言中,同样也出现了声画不同步的方式,这种不同步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声画分立;二是声画对位。 声画分立,就是影片的声音与画面各自按照自己的逻辑展开,声音与画面的关系是各自独立、互相补充,若即若离。在声画分立之时,声音一般不会来自画面之中,而以画外形式出现,但在总体情感、情绪上,又有一种相互映照的关系。 声画对位,意味着声音与画面在情感、内涵、情绪、情调、氛围、节奏恰好是错位、对立的,形成很大反差的。正是由于声音与画面的差异、对立、错位、相反,

18、才更有力地形成一种对比和对照,从而用一种反差的方式更强有力地表达出正面的意义、价值。,38,视听语言,声音的运用丰富并扩大了电影的时空。就视觉而言,观众只能看到银幕上出现的空间,而就听觉来说,观众完全可以听到不出现声源的声音。这样,就使得电影艺术作品中的场景、气氛得到无尽延伸。我认为声音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揭示主题思想、奠定影片风格、创造意境。属于电影声音范畴中的电影音乐所具有的揭示影片主题思想、奠定影片风格、创造意境的功能。欢乐、喜悦的画面,便伴以欢乐、喜悦的旋律;悲伤、忧郁的画面,便伴以悲伤、忧郁的乐曲。影片辛得勒的名单反复出现的忧伤的曲调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恐怖气氛,

19、以及主人公竭尽自己所能去救助犹太人但却阻止不了每天都有犹太人被残忍的杀害的事实。影片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中从头到尾都有一个优美平静的曲子作为铺垫。通过这种音乐我们能感受到影片中两位聋哑主人公无声的、浪漫的爱情,对冲浪运动充满韧性的执著追求;同样我们也能感受到从音乐中吹来的席席海风,以及海水咸咸的味道。黄贻钧为影片小城之春所写的音乐,风格和语言与影片结合得很贴切,还运用画内音乐的办法,演唱了民歌。有一种纯正的中国风格。,39,视听语言,2抒情功能、推动剧情发展。音乐的抒情是音乐最具感染力的功能。在影视中的音乐更充分的展现了这一功能,并且可以推动剧情的发展。我们经常能看到影视作品中的亲人、恋人、朋友久

20、别重逢时响起的一段段煽情音乐。这时的音乐不但展现了抒情功能还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 3塑造人物形象。影视艺术作品中人物的形象不但通过演员的外形、形体语言、台词等来塑造,在人物声音方面塑造形象也时非常重要的手段。尤其是在中国的武侠、神话作品中,声音是非常重要的塑造人物的手段。猪八戒的声音象是从鼻子里哼出来的;悟空说话快;丑陋的妖魔鬼怪说话的声音十分刺耳;佛祖的声音永远是洪亮的,武侠片中鹤发童颜的大侠多半也是这样的。 4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悬疑片中经常用恐怖的音效来吸引观众的注意,激发他们的想象。 总之,影视艺术作品中的声音已经不仅仅是代替字幕、代替现场乐队的作用,声音几经成为影视艺术

21、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同样带给我们艺术的享受。,40,41,42,视听语言,一、景别: 被摄物在画面中占据的位置大小(主要指人);景别本身无意义(是指信息量),只是一个操作概念; 1、特写组:大的景别是什么意思?(大特;特 头,稍带肩;近 胸部以上) 特点: A.比较电影化、不正常,善于表现人的心理; B.消除观众与人物之间距离,易使人产生认同、同情; C.特写是一组镜头的重点; D.特写善于表现细节和人物视点; E.创造独特的视觉形象; F.近景特写常用于转场;,43,视听语言,2、中景组:中近景 腰以上,对话场面;中景 膝以上,小动作场面; 特点: A.数量最多,常规叙事

22、手法景别; B.全景与特写的过渡; C.同时兼顾景与人,中庸; 局限性: 人景两难全; 比较难产生感染力; 难于左右观众注意力、对白、动作;蓝风筝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客观;,44,视听语言,3、全景组:人全:人撑满整个画面,顶天立地;全: 一个场景或一群人的全貌;远:人物比例小,以表现环境为主; 特点: A.主要表现环境,表现人与景的关系; B. 创造意境,为故事展开开创气氛; C.展开群众场面和大场面一般为高机位; 局限性: 全景长度不能太短,信息量大; 节奏缓慢,不善于表现运动; 表现演员的戏有舞台化的倾向;,45,视听语言,46,视听语言,电影的景别观念: 全景式电影(强调“环境”和“人

23、”与“环境”的关系)和特写式电影(强调人的内心、人性) l:以全景为主的电影的几种形态: 客观写实,多反映社会现实问题,主要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小武;内容与创作方法,创作思想; 以反映意境为主的电影,景与人的交织是指唯美主义的交织,一般易反映意境;黄土地、悲情城市、流浪艺人希腊安格拉普洛斯; 主要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以特写为主的电影:(主观化倾向强) 深刻反映人物内心世界,表达人性主题;民事诉讼; 需要强烈视觉效果,靠大量特写形成电影节奏;战舰波将金奥德萨阶梯;好莱坞常用手段;,47,视听语言,二、角度: 位置、视点; 视角是态度,焦距是心理距离; 1、高度: 平: 存在,记录片常用,记

24、实性,表现力较弱,构图易死板,缺乏张力; 仰: 优势感,透视变形较大,效果太强烈,易形成公式化象征意义;疯狂英语邪教化,主观参与; 俯: 将人物变得更渺小,压抑,展示空间关系,场面,画面为全、中景多;例外:近景俯(特殊要求)费城;,48,视听语言,2、方向: 正:可表现物体特征,庄重而呆板; 侧:有透视感,但难以表现物体特征; 反: 出于特殊需要;美好的愿望希腊比尔奥古斯特 经典段落;,49,视听语言,现代电影的特征: 、中全景、齐腰(低机位): A.容易产生前景,运动中加强效果; B.易于表现空间,使画面具有三个以上层次; C.属于特殊机位,不正常,但最合理的视角; 、中近景、机位平视: A

25、.现代电影要求在镜头视角上客观为主;形式、故事、人物表演; B.平视机位缺少透视,比较容易形成装饰感,仪式感;透视仪式(墙角是否存在),50,51,52,视听语言,二、摄法: 镜头的运动方式; 固定、摇、移、手持、升降、变焦距; 1、固定: 善于表现静止的人物,较客观、冷静,在一组镜头中间往往用于主、客观镜头的对峙和反应或镜头的组接;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较多用固定、空间变化小,主要变化在时间上;善于表现极端的角度:大仰、大俯;,53,视听语言,2、摇: 摄影机位置不动,镜头轴心做水平或垂直运动; 特点: A. 可表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视觉主体; B. 可维持空间变化的连续性;(长镜头、两个以上的

26、视觉主体、时空的真实连续) C. 被摄物由远及近,可产生空间变化的连续性; D. 该手法叙事性倾向较强,手法写实; 局限性: 避免空摇,用被摄物把空摇变成跟摇; 避免空间平,不要环形背景; 摇的时间长、信息量的安排;摇的属性是写实的、装饰感差,现代电影常被摇移替代; (落幅与起幅的装饰感若只能选择其一强调,一般是落幅),54,视听语言,3、移: 摄影机本身的运动,纵向和横向的运动; 推 沿视轴向前移动;A. 可模拟人视觉接近;B. 有心理式揭示感觉;C. 可改变景别;D. 往往是一组戏的开始; 拉 沿视轴做退运动; A.可模拟人的远离; B. 一组戏的结束; C. 从微观到宏观,信息量的介入;

27、 横移 横向运动; A.拍摄物体的有效方法; B. 表现物体侧面和轮廓; C. 能展示横向的空间变化;,55,视听语言,4、手持摄影: 运动自如,不受限制,展示较复杂的空间;晃动,与人自然状态不同;往往与移动结合,只能用广角; 5、升降: 35米大升降 较为普遍,比较主观化,表现力强;小升降 还算正常,构图需要; 前景:是否为运动,表现运动?前景使用非常重要;无前景的升降,会有一种晕眩感; 6、变焦距运动: 光学运动;特殊视觉效果;偷懒;企图用景别变化来表现心理距离的变化,是不真实的空间变化,焦距是心理距离而非景别的变化;视觉变化最大的运动方式是最不现实、最主观的;,56,视听语言,电影镜头的

28、运动特性: A. 物象运动:拍的东西是动的; B. 摄影机运动; C. 剪辑运动;(D. 心理运动;E. 情节、内涵的变化; 非视听语言的使用) 以上是否合理运用; 问题:布光,调度较难,自然光效的使用;起幅与落幅是运动的关键;,57,视听语言,现代电影运动的特征: 1、小的升降,移动的广泛使用,使画面美感增强,为构图而产生; 2、电影摄影机综合运动的程度,时空的衔接;让复杂的调度紧凑的组织在一起,又同时保持时空连续的可能;,58,59,视听语言,一、标准镜头: 指景物的距离感与人眼的正常感觉类似;120镜头 75mm;135镜头 4855mm;135相机镜头是58mm;电影的标头是50mm;

29、 二、特殊镜头: 广角 40mm、35mm、28mm;长焦 75mm、85mm、100mm、250mm、500mm、1000mm; 变焦距:35135mm,2880mm,70210mm;(相机最多三倍);,60,视听语言,电影主要是长焦,可达10倍; 定焦和变焦: 定焦 镜片少,光线损失少,光圈可设计很大,透视性强,透光率强高,清晰度高,色彩还原好; 变焦 镜片组多,特性相反,在景别变化上可保持机位不动,比较方便,偷懒的方法; 电视用变焦是因为清晰度、光感、质感真实还原上与胶片相差甚远;电视的凸面问题:遮幅或稍加广角; 1、电视剧用变焦改变景别;2、对话段落机位不动;,61,视听语言,三、关于特技: A. 演员:武打、舞蹈、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