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化学品安全知识简介,教师: 安林坤 lssalk zsuanlk 中山大学药学院,2,课程设置,3,关于成绩,说明! 1)考试内容为客观题。 2)总评超过80%(包括80%)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3)无故旷课超过2学时,总评为“不合格”。,4,本课程的内容,一、简介 二、化学品危害程度的评估及量化 三、化学危害的控制 四、化学危险品的分类及操作安全 五、有机溶剂的安全使用 六、化学品安全资料的来源 七、紧急事故的应急措施 八、化学废弃物的回收、存放及处理,5,一、 简介,6,1.1 危险物的定义,中国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86)从运输的角度对危险货物定义为:
2、凡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均属于危险货物。 通常把危险性特别大的物质称为危险物(dangerous substances or hazardous materials)。 化学、药化实验室所用的溶剂及试剂一般都具有易燃、有毒、腐蚀等性质,7,相关名词(一),活性化学品(reactive chemicals):具有易发生火灾爆炸性的化学品。其危险性来源于本身具有的热能,大多具有不安定的结合,在不太高的温度下,就能开始发热分解,因此也称为不安定物质(unstable substances)。如乙炔在高压
3、下易分解,而引起爆炸。,不相容配伍(incompatible combination):将两个以上的活性化学品混合而具有更大能量危险性的配伍,称作不相容配伍。如酸和碱的配伍。,8,相关名词(二),混触发火(hypergolic ignition):混合时立刻发火的现象。如氧化剂和可燃物的配伍 自燃(spontaneous ignition):在常温或略高于常温的温度下,可能会引起自燃发火。如黄磷、碱金属。,9,1.2 必要性,随着科技的进步,化学品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10,工作及生活中接触的化学品:,溶剂 油漆 塑料 胶水,燃料 杀虫剂 铅烟雾,人体难以分清它们的异同,11
4、,必要性,它们是一把“双刃剑”。 化学品具有各种各样的性质。 丰富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使生活多姿多彩 可能具有危险的性质,如毒性、易燃、易爆等,12,有毒物(危险)品无处不在,超市货架上的商品:油漆、清洁剂等 办公室用品:涂改液、黏合剂等 化学实验室:各种化学品 意想不到的物品:焊接棒、有毒金属物品等 压缩气体,化学废弃物对于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13,危险事故,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4月到2001年11月,我国共发生化学品重大事故364起。 在化学实验室,操作人员与各种化学品“亲密接触”,极易受到危害。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化学实验室突发事件日益增多。,14,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故(一
5、),可能原因: 实验室通风效果不好,聚集了大量的溶剂蒸气,高温或者明火导致爆炸 设备(工程)原因,事故: 在实验室大量浓缩有机溶剂时发生 爆炸,15,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故(二),事故: 实验室下水道破裂,喷射污水,事故原因: 有机废液被倒入下水道,密度大,不溶于水而聚集在下水道,腐蚀塑料管。 行政管理不到位,16,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故(三),在关闭窗户(密闭)的通风橱内蒸馏乙醚,使用电热套加热。,结果:爆炸,可能原因: 1)乙醚蒸气浓度达到爆炸点,高温引爆 2)不能及时发现蒸馏瓶内液体的残留量,液体量过少,生成的过氧化物易爆炸 3)人为因素,17,因此,对初次进入化学实验室人员,在操作化学实验
6、之前进行安全培训十分必要。,18,注意!,本课程仅就在实验室中可能遇到的化学品所造成的危害进行简单的阐述。 如需更详细信息,请查阅相关资料。,19,二、化学品危害程度的评估及量化,毒性 (量化内容) 化学品的种类 (决定伤害性) 数量 物理状态 操作特点 操作时限 接触途径,20,2.1 化学品的毒性与其进入人体的途径有关,* 这些就是毒理学家所指的“进入人体途径”,不包括故意行为,如注射。,最常见,常见,与个人习惯有关,21,2.2 化学品的危害程度,没有好与坏的化学品 任何化学品在一定的剂量内都具有毒性, 如酒精等,剂量决定程度,22,剂量越高风险越大,23,致命剂量各有不同(一),24,
7、致命剂量各有不同(二),毒性可以相差109倍,25,2.3 毒性的分类,26,按照反应速度分类(一),急性中毒: 反应很快,很快会不省人事(几秒钟至几天),包括: 1,简单窒息: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如N2浓度过高) 2,化学窒息:身体里的氧气无法正常循环(如CO代替氧气进入血液) 3,麻醉作用:许多有机溶剂会引起这种症状 4,腐蚀作用:酸、碱对肌体的腐蚀 5,过敏和刺激作用:,27,按照反应速度分类(二),慢性中毒: 反应很慢(几个月至几十年) 经过一段时间,自己才会发现,包括: 1,致癌作用:如丙稀腈、石棉、苯和氯乙烯是已知的致癌物质 2,诱变作用:改变细胞基因 3,致畸作用:威胁正在发育的
8、胎儿,使胎儿变成畸形 4,生育系统中毒作用:破坏生殖系统 5,具体器官中毒:破坏具体器官,如CCl4能引起肝脏的损坏,28,2.4 职业卫生标准,一、时权平均容许浓度(TWA) 在每星期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情况下,悬浮于空气中化学品浓度的时间加权平均数称为时权平均值。 在一个8小时的工作日内,任何人所暴露其中的化学品浓度必须低于职业卫生标准时权平均容许浓度(OELTWA),职业接触限值 (OEL: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29,计算时权平均值的例子,时权平均值正确的计算方法: (10 X 1) + (20 X 1) + (5 X 6)
9、 / 8 = 7.5 单位,如一位工人在以下的工作时间暴露于化学品”X”,30,图例1,污染物浓度,工作时间,OEL-TWA,工厂TWA,实测浓度,结论: TWA MAC 表示超标,MAC,测得浓度高于MAC,35,职业接触限值的例子(百万分),36,三、化学危害的控制,3.1 工程控制措施 通气 通风橱(柜) 隔离/密封 手套箱 应急设备 灭火器、淋浴器等 远距离遥控,37,工程控制措施的优点,工程控制措施是最可取的 运作成本低 容易操作 防护性能最强,38,3.2 行政管理措施 安全操作程序 设备安全程序 培训 警告标志与警示装置 将危险品分类存放,人为因素起到决定性作用,防护性能不及工程
10、控制措施,39,3.3 个人防护装备(一) 安全眼镜 手套 面罩 实验服 鞋*,40,个人防护的优缺点,3.3.1 优点: 可以防护身体的每一个部位 装备便宜 3.3.2 缺点: 个人因素起到决定性作用,由于不舒服、不方便及效率低等因素,不进行个人防护 保护性能差 需要严格监督 佩戴适当的保护设备,41,3.3.3 安全眼镜的防护功能,42,3.3.4 耐化学物质的防护手套材料性能参照表(一),物质名称 浓度() 氯丁橡胶 腈橡胶 聚氯乙稀 天然橡胶 丁基橡胶 氟橡胶 1)酸类/矿物质 铬 F F F NR P E 氯化氢(HCL) 10 G G G _ _ _ 氯化氢(HCL) 36 F F
11、 P F E E 氟化氢 10 G G G F G G 盐酸 G G G G E _ 硝石 10 G F G F F G 硝石 20 F F F P F G 硫磺 10 E E E G G E 硫磺 20 E E E F G E,E:耐化学物质性能强,F:耐化学物质性能一般,G:耐化学物质性能较强,P:耐化学物质性能弱,NR:不推荐此材料,43,3.3.4 耐化学物质的防护手套材料性能参照表(二),物质名称 浓度() 氯丁橡胶 腈橡胶 聚氯乙稀 天然橡胶 丁基橡胶 氟橡胶 2)酸类/有机酸 乙酸 84 F F E G G P 柠檬酸 G G G G E E 甲酸 G F G G E F 乳酸
12、88 G E E E E E 酢浆草酸 G G G G E E 3)醇类 苄基 G G G F G E 乙烷基 E E E G E G 甲基 G F F G E P 4)醛类 乙醛 G F G F E P 苯甲醛 P G F P E P 甲醛 G G E G E P,E:耐化学物质性能强,F:耐化学物质性能一般,G:耐化学物质性能较强,P:耐化学物质性能弱,NR:不推荐此材料,44,3.3.4 耐化学物质的防护手套材料性能参照表(三),物质名称 浓度() 氯丁橡胶 腈橡胶 聚氯乙稀 天然橡胶 丁基橡胶 氟橡胶 5)脂肪溶剂 矿物精油 E E E P _ _ 6)碱金属 氢氧化铵 26 G E
13、E G E G 氢氧化钾 45 G E E G E F 氢氧化钠 50 G E G G E G 7)芳烃溶剂 苯 P F P NR P G 斯托达德 G G F P P E 甲苯 P F P NR P E 二甲苯 P E F NR P E 8)含氯溶剂 四氧化碳 F F P NR P E 氯苯 P F P NR P E 全氯乙烯 P P P NR P E 三氯乙烯 P P F NR P E,E:耐化学物质性能强,F:耐化学物质性能一般,G:耐化学物质性能较强,P:耐化学物质性能弱,NR:不推荐此材料,45,3.3.4 耐化学物质的防护手套材料性能参照表(四),物质名称 浓度() 氯丁橡胶 腈橡
14、胶 聚氯乙稀 天然橡胶 丁基橡胶 氟橡胶 9)酯类 乙酰丁基乙酸酯 F F P P G P 乙酸乙 F F P P G P 10)胺类 二乙胺 G G G F G P 甲胺 F F P F G - 11)乙醚 乙基醚 G G P F G P 12)油类和脂肪 飞机液压油 F F P P P E 动物脂 G G G P G E 切削油 10% F G E F F E 亚麻籽油 F G F P G E 矿物油 G G F P P E 植物油 F G F F E E,E:耐化学物质性能强,F:耐化学物质性能一般,G:耐化学物质性能较强,P:耐化学物质性能弱,NR:不推荐此材料,46,3.3.4 耐化
15、学物质的防护手套材料性能参照表(五),物质名称 浓度() 氯丁橡胶 腈橡胶 聚氯乙稀 天然橡胶 丁基橡胶 氟橡胶 13)氧化物 二氧化碳 G G G G - - 一氧化二氮 F F G F - - 14)酮类 丙酮 F P P G E P 甲基乙烷基 P NR NR G E P 甲基异丁基 F P NR G G P 15)无机盐 硫酸铜 G G G G - -,E:耐化学物质性能强,F:耐化学物质性能一般,G:耐化学物质性能较强,P:耐化学物质性能弱,NR:不推荐此材料,47,3.4 最有效的防护措施,工程控制措施行政管理措施个人防护装备,48,四、化学危险品的分类及操作安全,易燃物(包括自燃
16、物质) 窒息气体 腐蚀性物质 酸 碱 氧化剂(过氧化物) 有毒物质,与水反应的物质 振动敏感物 光敏物 压缩气体 超低温液体 粉尘 辐射性物质,49,4.1 易燃物,易燃液体: 大多数有机溶剂 易燃固体: 钠以及粉末状固体,如镁、铝、铁、活性炭及硫磺粉等极易燃烧,并发生爆炸。 自燃物质:黄磷、硝化棉、金属硫化物以及各种催化剂等,50,燃点:对于液体来说,它的燃点就是这种液体释放出的气体与空气形成的可燃烧的混合物出现燃烧源的最低温度。 燃烧极限:每种可燃气体和液体(于气态下)在与空气混合的情况下,都有一个易燃蒸气浓度极限。包括较低极限和较高极限。,4.1.1 名词:,51,易燃物品在一定浓度范围
17、才会燃烧,52,易燃液体本身不会燃烧,它们的蒸气才会燃烧,但是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蒸气浓度必须在较低极限和较高极限之间 2)有氧气,或者空气 3)燃烧源,4.1.2 预防易燃液体的燃烧,53,预防易燃液体燃烧,1)避免蒸气浓度过高。良好的通风、在通风橱中操作。 2)避免燃烧源。明火、静电、热表面。 使用水浴、油浴、加热套、和沙浴给易燃液体加热。 注意! 多数可燃蒸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能够水 平移动相当远的距离。,54,注意可自燃的物质!,不要忽视催化剂的潜在危害!,55,4.2 窒息气体,可引起窒息的气体,例如:氮气、氩气、氦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氰化氢等。 排出了生命所必须的氧气。
18、冷冻气体的密度大,迅速下沉。 在密闭的空间内可引起危害,如: 小型实验室 地下室、储藏室,56,严重缺氧的情况,呼吸困难 头痛 恶心 神智不清 肌肉乏力 失去协调能力 视力、听力丧失 失去知觉、昏迷、死亡,轻微,严重,57,我们需要多少氧气,氧气浓度 作用 16% 感到头晕 15% 肌肉失去控制 12% 永久的大脑损伤 10% 可能引致瘫痪 7% 失去知觉 6% 6至8分钟死亡,58,注意,上述症状不一定都会出现,一个人可能慢慢地在不知不觉中昏迷过去,59,预防一般性窒息的方法,注意通风 避免压缩气体泄漏 在密闭的空间工作要加倍小心 进入长时间密闭的房间前,充分通风,60,一氧化碳尤其危险,一
19、氧化碳阻止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运输氧气,受害者皮肤通常会呈现鲜红色。 无臭、无色及无味气体,不易被察觉。,61,一氧化碳尤其危险,最低致死浓度(人体)4000ppm 最低毒性浓度(人体)800ppm 一氧化碳也属于易燃物,爆炸下限12.5,62,一氧化碳的预防措施,密封或排除一氧化碳 实验室的抽风橱 气体储存柜 未经使用的气瓶必须储存于通风的仓库内 恰当地设计及装置气体管道 使用一氧化碳时,必须远离火焰、火花或炙热物,63,氰化氢极其危险,氰化氢阻止氧气从血液运送到细胞组织(氰化氢与细胞结合在一起) 空气中含有270 ppm的氰化氢,通常已足以致命 氰化氢的爆炸性浓度在614之间,64,氰化氢的预
20、防措施,避免产生氰化氢气体(切勿将酸加入到氰化物中,注意含腈基有机物的分解,如乙腈) 确保适当的通风及排放 急救时,必须尽快 迅速将受害者从暴露区移走 及时寻求医疗救护,65,4.3 腐蚀性物质,腐蚀性物质的主要危害为: 灼伤人体组织 刺激眼睛、黏膜,吸入会中毒 破坏容器,引起火灾 实验室常见腐蚀性物质: 酸(注意氢氟酸) 碱 其他(如苯、苯酚等),66,腐蚀性化学品的安全使用,使用前了解化学品的性质 做好个人防护 护目镜 实验服 防渗透手套 鞋 接触后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 然后求医,67,举例:氢氟酸的危害,68,氢氟酸烧伤的症状及后果,“疼痛”是接触氢氟酸的关键词 接触低浓度氢氟酸的症状可能
21、是缓慢而不易被发现的 损伤通常是长期的 例如,手指甲缝的污染,不但可能会引起长期的疼痛,甚至会导致切除手指 受伤之后恢复通常很慢,69,氢氟酸的急救方法,1)皮肤接触氢氟酸 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在接触氢氟酸后数秒钟内) 冲洗时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物 只用5分钟冲洗,过多时间会延误治疗 戴上不渗透手套,用葡萄糖酸钙凝胶(2.5%)迅速反复擦拭烧伤处 应尽快求医,70,氢氟酸的急救方法,2)眼睛接触氢氟酸 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同时要揭开眼皮冲洗,由医护人员滴入葡萄糖酸钙液(浓度不超过1%) 立即求医,71,氢氟酸使用的特殊要求,所有有可能接触氢氟酸的工作人员都应接受有关氢氟酸事故急救措施的培训。
22、 在使用氢氟酸之前,应预先做好急救计划,在使用氢氟酸的场所须准备好可以随时取用的葡萄糖酸钙凝胶。,72,4.4 氧化剂,多为碱金属、碱土金属的盐或过氧化基所组成的化合物。 特点: 氧化价态高,金属活泼性强,易分解,有极强的氧化性; 本身不燃烧(有机物除外),但与易燃物作用能发生着火和爆炸 易分解,73,分类: 1)硝酸及其盐、亚硝酸盐:硝酸钾、钠和锂盐,亚硝酸钠等 2)卤素、氯氧酸及其盐、溴酸盐:氟、氯、溴、氯酸钠和次氯酸钠等 3)高锰酸盐:高锰酸钠和高锰酸钾等 4)铬酸盐:重铬酸钾和氧化铬等 5)氧气: 6)过氧化物:过氧化钠、过氧化钾、臭氧、有机过氧化物等 7)其他:浓硫酸等,74,氧化剂
23、的使用及防护(一),研究化学活泼性 减少使用量 实验区内不要摆放其他化学品 如果预计实验会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须采用适当的隔离措施 操作过程中确保足够通风,75,氧化剂的使用及防护(二),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配戴防护眼镜 戴防护手套(其种类取决于所要处理的化学品) 穿防护衣物(取决于周围环境) 配戴呼吸罩(其种类取决于周围环境及所要处理的化学品),76,氧化剂的使用及防护(三),正确的储存,特别是氧气和醚类 与其他碱或还原物质分开摆放 与其他有机化合物分开摆放(特别是易燃物) 使用抗腐蚀性的容器 使用溢盘,77,氧化剂的使用及防护(四),特殊对待可生成过氧化物的有机物,如醚及环醚放置后形成过氧化
24、物,易发生爆炸 记录可形成过氧化物的物质被放入实验室的日期(在18个月后没有打开使用,则应弃置) 记录物质开放的日期(使用3个月后,应测试是否产生了过氧化物) 当发现盖子上出现结晶体时,不要试图将容器打开 采用正确的储存方法(避光),78,4.5 有毒物质的使用安全,实验室常见的剧毒物质: 氰化物、砷化物、乙啶(EB)等 使用前了解该化学品的性质 做好个人防护,防止有毒物质进入人体(三种途径) 按要求处理废弃物(相关手册) 接触后迅速求医,79,例子,氰化物的使用: 在通风橱内操作,因为氰化物分解可释放出剧毒气体氰化氢(因此不要将氰化物与酸混合) 使用防渗透手套 实验结束后,用硫酸铁溶液清洗所
25、用用具 废液处理后才可丢弃,80,4.6 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的物质,固体 液体 碱金属 乙酰氯 碳化钙 氯磺酸 镁 四氯化硅 顺丁烯二酸酐 氯化锡 无水氯化铝 氯化硫 五氯化磷 二氯亚砜 五硫化磷 磺酰氯,81,使用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的化学品如何保护自己(一),使用小量 减少产生碎片 立即清理碎片并放入适当的容器内 清除明火来源 在惰性气体氛围内使用,防止接触水 避免金属或碎片的污染 避免在密闭空间内散布微小粉末 按要求处理该类化学品,82,使用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的化学品如何保护自己(二),碱金属 储存在远离腐蚀物的地方 储存在干燥、防火以及无喷湿器的房间 非自燃金属 储存在冷却剂或油内 储存在有盖
26、、不易燃烧的容器内,83,4.7 震动敏感物,例如: 硝基化合物: 苦味酸(三硝基苯酚) 硝酸酯: 硝化甘油、硝化棉 叠氮化合物: 叠氮化钠、叠氮化铅 高氯酸盐: 高氯酸钾、高氯酸铵,84,使用振动敏感化学品注意事项,识别振动敏感化学品的危害 只用小量的化学品 使用防护工具(屏障,护面罩) 使用特殊工作程序,谨慎操作,85,4.8 光敏物,溴 油酸 乙醚 银盐 柠檬酸铵铁 碘化钠 氢溴酸 汞盐 硝酸亚汞,86,如何处理光敏性物质,记录购入及接收日期 储存在有色的玻璃瓶內,放在黑暗、清凉而又干燥的地方 说明:光敏性物质对操作者的直接危害不大(不包括进入人体后的危害),87,4.9 压缩气体,危险性: 容器破裂造成气浪,甚至爆炸。 高速气流对人体造成伤害。 易燃、助燃气体易引发火灾,甚至爆炸。,88,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前台操作规范培训计划
- 2025高中政治一轮备考重点计划
- 2025年妇产科护理数字化转型计划
-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 小学乒乓球兴趣小组赛后总结计划
- 小学生控辍保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激励计划
- 三年级下期班主任亲子互动计划
- 小学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计划
- 苗木及主要材料现代仓储计划
- 2025年高强度超声聚焦肿瘤治疗系统项目发展计划
- 吸氧标准操作流程
- 抹灰施工人员培训方案
- 法律职业资格-客观卷二-执行程序
- 医院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奖励制度
- 皮肤科进修后汇报
- 铝的基础知识
- 自然灾害应急演练方案及流程
- 《铁路轨道维护》课件-混凝土枕硫磺改锚作业
- 2024年茶楼股份转让合同范文
- 智动全景云负载迁移方案最佳实践(详细版)
- 穴位贴敷治疗呼吸疾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