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膝关节多发韧带重建 术后的康复训练,李爱玲 河南省关节镜诊疗中心 郑州市骨科医院运动创伤-关节镜外科,.,韧带是膝关节的稳定因素,侧副韧带、 关节囊韧带和交叉韧带损伤颇为常见。韧带断裂若失去早期修复的机会,常遗留下不同程度的膝关节疼痛和不稳。不稳定的关节容易反复受伤,导致肌肉萎缩或创伤性关节炎。,.,简介,合并多发韧带损伤的膝关节脱位是下肢最严重的创伤之一。 有关合并多发韧带损伤的膝关节脱位的治疗、康复、长期预后,文献上少有共识。,.,概念,膝关节韧带重建后 并不意味着膝关节功能就能够恢复 只标志着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开始,.,移植韧带,移植韧带韧带化(ligmentization)炎症反应、
2、血运重建、纤维化、重塑 强度变化: 强 弱 逐渐增强 因此,术后康复活动虽然有利于重建韧带的重塑,但是移植物受到的应力一旦超过其当时能承受应力的极限,就有可能发生断裂或松弛。,.,术后成功康复的关键,功能训练 移植韧带保护,.,主要康复内容,支具使用 活动度训练 肌力训练 本体感受训练 灵活性训练,.,支具使用,休息时于完全伸膝位固定伸膝位固定,以防止膝关节伸直障碍 行走时支具保护,防止膝关节过伸 用支具进行进行侧向控制 半蹲训练时用支具限制屈膝度为45,防止负重屈膝角度进一步加大造成韧带承受过度应力 韧带塑形期,进行伸屈活动限制(1090),.,支具使用,术后一月,将膝关节固定在伸直位,固定
3、在半屈膝位容易造成伸膝受限,.,交叉韧带 新生骨 疤痕组织,固定在半屈膝位容易造成伸膝受限,支具使用,术后近期,休息时将膝关节固定在伸直位,髁间凹抢位,.,支具使用,膝关节过伸会造成韧带与髁间凹顶部撞击,从而造成韧带松弛,行走时支具保护,防止膝关节过伸,.,活动度训练,活动度训练 有利于防止膝关节粘连 容易引起关节积液-关节松弛 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损伤小 膝关节粘连的发生率较低 过早的活动度训练意义不大 术后前2周不进行膝关节伸屈活动训练,.,活动度训练,过早活动度训练 影响韧带滑膜覆盖 造成骨隧道扩大,.,活动度训练,术后第一个月达到基本屈膝活动度(120) 术后第二个月进行适当活动度
4、控制 (0 -90 ) 术后第三个月完成屈膝活动度 (150 以上),.,关节活动度训练技术,1.膝关节屈曲 预防:尽可能早 治疗方法 被动运动 CPM、徒手 助力运动 徒手 主动运动 Wall slide 固定自行车,.,膝关节被动运动,.,Wall slide,.,活动度训练,髌骨内推 有助于防止外侧支持带挛缩、膝关节粘连,.,关节活动度训练技术,2.膝关节伸直 预防:术后休息时支具固定在伸直位 治疗方法:俯卧悬吊,.,本体感受功能训练,膝关节稳定性不等于膝关节功能,膝关节稳定但有跛行,完全的下肢功能,.,本体感受功能训练,本体感受功能:位置感,应力承受感 本体感受功能良好的肢体,肌肉会对
5、关节提供适当的保护 本体感受功能缺陷或者紊乱的关节,韧带容易承受过度应力 为保护重建的韧带,应尽早进行本体感受功能训练,.,本体感受功能训练,正常交叉韧带上具有本体感受器 重建的交叉韧带上几乎无本体感受器再生 通过关节周围其它本体感受器的强化学习、再学习而恢复该项功能,.,本体感受功能训练方法,骑固定自行车 0 45 半蹲 侧向踏台阶 踩平衡板 踏地震台,.,平衡练习,.,本体感受功能训练,使用健身器上的固定自行车 或儿童自行车翻转后作固定自行车使用,.,本体感受功能训练,利用平衡板或者沙发进行本体感受器训练,.,肌力训练,早期:通过肌肉等长收缩训练肌力 中期:在本体感受功能训练的同时增加肌力
6、 晚期:通过开链抗阻训练增加肌力,.,肌力训练,等长收缩 股四头肌 腘绳肌 髋内收肌,.,肌力训练阶段目标,0-6周 助行器下步行,上下楼梯,固定自行车 6-12周 弃拐步行,下肢闭链练习 6-7周 开始腘绳肌抗阻 8-9周 开始股四头肌抗阻 12-16周 侧向活动,本体感觉,自行车耐力 4-6月 等速肌力开链训练,.,肌力训练技术,方法: 等长练习:股四头肌、大腿内侧肌群 神经肌肉电刺激 闭链练习:双侧、单侧 抗阻练习: 等速练习:,.,肌力训练技术,等长练习:最早开始 肌肉收缩再学习,对肌肉的控制 股内侧肌有效训练 =伸直位等长练习+生物反馈 方法:持续6秒 10秒,.,肌肉等长练习,.,
7、直腿抬高,方法 绷紧-抬腿-放下-放松 对侧腿屈曲以固定骨盆 不大于45 早期支具保护,使用注意 股直肌作用有限即使增加阻力,不能替代全范围动态肌肉训练。,.,闭链训练与开链训练,开链训练 以单组肌肉的收缩为主 有利于肌力的恢复 对肌肉协调性恢复没有帮助 早期容易造成前交叉韧带损伤,.,闭链训练与开链训练,闭链训练 同时训练协同肌和拮抗肌 有利于肌肉协调性的恢复 有利于肢体本体感受功能的恢复 不会造成重建韧带的损伤,.,等动训练,有益于刺激型快收缩纤维的恢复 建议运动员在康复后期进行 依赖特殊机器,需要专人操作 价格昂贵,普及困难,加强综合性训练有助于弥补等动训练的缺乏,.,术前康复训练,以活动度训练为主 在本体感受功能未恢复之前肌力训练很难取得成效,术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