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意境类鉴赏公开课_第1页
古代诗歌意境类鉴赏公开课_第2页
古代诗歌意境类鉴赏公开课_第3页
古代诗歌意境类鉴赏公开课_第4页
古代诗歌意境类鉴赏公开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纲解析,从最新发布的考纲来看,与去年考纲变化不大,可以用“题型成熟,稳中求变”八个字来概括。在一些语言上可以看出略微变化,阅读注重探究能力的培养。在作文要求中,除会写论述类文章和文学类文章,还要会写实用类文章。,备考建议,1.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突破重点和难点,尤其经常出现的错误要集中训练,不要忽视选择题。 2.加强对题型的概括和术语分辨的能力。学会审题,发现题目中的关键词,运用掌握的概念,知识有条理地、规范地回答问题(尤其是诗歌鉴赏和选考题)。,3.写作练习注重审题训练,多挖掘思想的深刻性,并能用一句话将自己的观点阐明。其次,练习文章结构,使文章逻辑清晰,美观大方。 4.注重书写。造成书写不

2、清有两种原因:一是字迹潦草,让改卷老师如看天书。这种卷子,改卷老师因为看不懂,常常就不给分,或者给很少的分数。二是卷面脏乱、改动不统一。有的地方画横线,有的地方画个圈,有的地方又涂成黑块,让老师视觉无比疲劳,无从下手。,2014年考试说明对古诗词鉴赏考查的要求有两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古代诗歌意境类鉴赏之规范答题,学习目标,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意象。 用诗意的语言描绘诗歌中呈现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总结答题模式,掌握答题技巧,强化术语的使用。,所谓意境:,1、意象: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它包含两方面的要素,即诗词中的客观景

3、物(象)和作者的主观情感(意)。,2、意境:由众多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即综合了人的主观感情的环境境界。),3意境三要素:它包括景(景物)、情(主观感情)、境(环境境界)三个方面。,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意境题型设问方式:,提问变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师生共研考题 (2011年安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槎(

4、ch):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阅卷归来话得失,考生1,考生2,规范答题流程 (一)诗歌大意要读懂 一二句:雪融水涨,游人渡溪过桥 景色之美 喜爱 三四句:实写山花流水,虚写山中春意 虚实结合 以实喻虚 (二)审读题目要仔细 抓住四个关键点:围绕溪水 画面 作者 情感 (三)解题思路要清晰,答题步骤规范:,一、绘图景: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中展现的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二、点氛围:准确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

5、、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三、析情感:分析、体悟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四)评分细则要明了 根据诗中景物描写概括出画面的2分,表达情感正确得2分 (五)组织答案要规范 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2分)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1分)体现了作者因被贬地方而寄情山水的悠闲释然的情怀。(1分),一般表达模式,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营造了氛围(描绘出一幅的图画),表达了的感情。 特别提示:题目中如要求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一定注意结合原诗中的意象进行具体阐释。,练习示例,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

6、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香,泥融土湿,燕子筑巢,日丽沙暖,鸳鸯静睡。(步骤1 绘图景)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2点氛围)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3析情感),高考链接 (2009年宁夏卷),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答题思路与步骤】,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形象):柔桑、嫩芽、蚕种、平冈、细草、黄犊、斜日、寒林、暮鸦。 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诗歌描绘的是乡村初春时节的画面: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生机盎然。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因解官得以归居的喜悦、欢快之情。,小结,1表达的过程要完整。一种感悟,一份情感,它的表达一定有一个过程。我们在表达这种感悟、情感时,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