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中医治疗失眠_第1页
历代中医治疗失眠_第2页
历代中医治疗失眠_第3页
历代中医治疗失眠_第4页
历代中医治疗失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历代中医治疗失眠 验案精选,一、失眠的定义:,失眠:又称“不寐”,“目不瞑”、“不得眠”等。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一种病症。有入寐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睡。,二、失眠的病因:,病因:张景岳有精辟论述,“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实,无邪者皆虚。”,三、失眠的病机,1,思虑太过,伤及心脾 耗伤阴血,或者思则气结,气滞。 2,阴虚火旺 真阴不足,心火亢盛。 3,肝郁化火 扰动心神。 4,心虚胆怯 胆气不宁。 5,胃气不和 胃不和则睡不安

2、。 6,痰火内扰 痰湿生热,上扰心神。,四、常用方剂:,1 、朱砂安神丸 医学发明 朱砂、黄连、炙甘草、地黄、当归 功用:镇心安神,泻火养阴。 主治:心火偏亢,阴血不足。心烦神乱,失眠,多梦,怔仲,惊悸,甚则欲吐不果,胸中懊憹,舌红,脉细数。 2、 生铁落饮 医学心悟天冬、麦冬、贝母、钩藤、胆星、橘红、远志、石菖蒲、连翘、茯苓、茯神、元参、丹参、朱砂、生铁落 功用:镇心除痰,宁神定志。 主治:痰火所致的癫狂症。,3 、珍珠母丸 普济本事方珍珠母、当归、熟地、人参、酸枣仁、柏子仁、犀角、茯神、沉香、龙齿 功用:滋阴养血,镇心安神。 主治:阴血不足,肝阳偏亢。神志不宁,入夜少寐,时而惊悸,头目眩晕

3、,脉细弦。 4、磁朱丸 备急千金要方磁石、朱砂、神曲 功用:重镇安神,潜阳明目。 主治:水火不济。心悸失眠,耳鸣耳聋,视物昏花。 其他:酸枣仁汤、黄连阿胶汤 归脾汤 柏子仁汤、温胆汤为常用。,五、医案精选,1、许叔微医案 普济本事方董生,患神气不宁,每卧则神飞扬,觉身在床而神魂离体,惊悸多魇,通夕无寐。为肝经受邪,与珍珠丸。(珍珠母、龙齿、犀角镇惊,当归、熟地、柏子仁、茯神养心血安神)潜镇为必须之药。 珍珠母: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本草:安魂魄,止遗精白浊。 中国医学大辞典:兼入心肝二经,与石决明但入肝经者不同,故涉神志病者,非此不可。 龙齿:镇惊安神。适用于惊痫、心悸、心烦、失眠多梦等。 水

4、牛角:清热安神定惊。,2、张杲医案 医说钱丕少卿忽夜多恶梦,但就枕便成,辄通夕不止。有人教以戴丹砂,即夕无梦。 朱砂:镇心安神。,3、张从正医案 儒门事亲一富家妇人伤思虑过甚,二年不寐,无药可疗。其夫求戴人治之。戴人曰:两手脉俱缓,此脾受之也,脾主思故也,乃与其夫以怒而激之:多取其财,饮酒数日,不处一法而去。其人大怒汗出,是夜困眠。如此者八九日不寤。自是而食进,脉得其平。 (脾主思,属土;肝主怒,属木。木克土,怒克思。但是临床激怒病人,搞不好弄巧成拙。该用什么方法?其人汗出而愈,能否使其运动,汗出而缓?),4、罗天益医案 名医类案一老人患虚烦不得睡,大便不通,常有一道热气自脐下冲上心,心随即昏

5、乱欲绝,医一月不愈,用大黄通利大便,几致殒殆。罗诊之,六脉沉缓,遂投竹茹温胆汤。自午服一盏,热气至心下而不至心上;哺时服一盏,热气至脐下而不至脐上;戌初又一盏,热气不复上升矣。次日早间以槟榔舒气之药调之,大府遂通而愈。 (此证绝似奔豚汤证,而用温胆汤治愈。可知桂枝加桂汤、温胆汤、奔豚汤均治疗气上冲之证,还需鉴别诊断),5、朱丹溪医案 医方考一女,许婚后,夫经商二年不归。因不食,困卧如痴,无他病,竟日向壁而卧。其父迎丹溪翁治之,告以故。翁脉毕,谓其父曰:此思则气结也,药难独治。得喜可解,不然令其怒。于是,掌其面,诬以外情,果大怒而号泣者三时,令解之,即求食矣。翁谓其父曰:病虽瘥,得喜方已。乃谕以

6、夫回。既而果然,疾亦不举。 (情志病,治以情。用之得当尚可,不会用,反遭诟病,慎之。),6、孙一奎医案 三吴治验潘景宇内人,后半夜不睡,面黄肌瘦,两太阳及眉棱骨痛,大便溏,稍劳则体热,四肢无力,其脉左寸洪滑,自春至秋皆然。此由脾虚,肝心二经火盛然也,先用四君子加酒连、柴胡、扁豆、泽泻、滑石调理,夜与钱仲阳安神丸数粒,灯心汤送下。服八日得睡,而太阳亦不痛。继用六君子加黄芪、秦艽、柴胡、泽泻、当归、白芍、黄柏,全安。(气虚,兼火),7、缪希雍医案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顾太学叔夏内人,患阴虚火证,彻夜不眠者两月,饮食俱废,形体日削,中外疑其必无救矣。予为之诊视,决其必无大害,第要需时日耳!用大剂人参、枣

7、仁、茯神、远志、生地、当归、五味、麦冬;因虚甚气怯,佐以琥珀、朱砂、金银器之类,约百余即而廖。后友人询其故,予谓此病虽属虚,幸脏腑无损,心经虽有火,幸不至烁肺,多服补阴收敛之剂,则水火自然升降,所云壮水制阳光正此而!至于久病脉调,身不发热,岂有他虞哉?,8、张介宾医案 景岳全书下消不寐。省中周公者,山左人也,年逾四旬,因案牍积劳,致成羸疾,神困食减,时多恐惧,自冬春达夏者通宵不寐者凡半年有余,而上焦无渴,不嗜汤水,或少有饮则汤沃而不行,然每夜必去尿二三升,莫知其所从来,且半皆如膏浊液,尪羸致极,自分必死。及予诊之,岂其脉犹带缓,肉亦未脱,知其胃气尚存。慰以无虑,及用归脾汤去木香及大补元煎之属,

8、一以养阳,一以养阴,出入间用至三百余剂,计人参二十斤,乃得全愈。此神消于上,精消于下之证也。可见消有阴阳,不得尽言为火。姑纪此一按,以为治消,治不寐者之鉴。,9、刘渡舟医案一,李,男,49岁,编辑。患失眠已两年,西医按神经衰弱治疗,曾服多种镇静安眠药物,收效不显。自诉:入夜则心烦神乱,辗转反侧,不能成寐。烦甚时必须立即跑到空旷无人之地大声喊叫,方觉舒畅。询问其病由,素喜深夜工作。疲劳至极时,为提神醒脑起见,常饮浓厚咖啡,习惯成自然,致入夜则精神兴奋不能入寐,昼则头目昏沉,萎靡不振。视其舌光红无苔,舌尖宛如草莓之红艳,格外醒目。切其脉弦细而数。脉证合参,此乃火旺水亏,心肾不交所致。治法当以下滋肾水,上清心火,令其坎离交济,心肾交通。 处方:黄连12g、黄芩6g、阿胶10g(烊化)、白芍12g、鸡子黄2枚。 此方服至三剂,便能安然入睡,心神烦乱不发。续服三剂,不寐之疾,从此而愈。,10、刘渡舟医案二,孙,女,60岁。患者近日因情志不遂而心烦不宁,坐立不安,整夜不能入寐。白昼则体肤作痛,甚则皮肉瞤动。胸胁苦满、口苦、头眩、周身乏力,小便涩赤,大便干结。舌绛、苔白腻、脉沉弦。辨为肝郁化火,痰热扰心之证。治以疏肝清热,化痰安神之法。 疏方:柴胡18g、黄芩10g、半夏20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