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邓天宇.ppt_第1页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邓天宇.ppt_第2页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邓天宇.ppt_第3页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邓天宇.ppt_第4页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邓天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BG,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作者:陈海焱,陈金富,段献忠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报刊:电力系统自动化,什么是分布式电源? 分布式电源(DG)一般分布在配电网,其容量大多在几十kW几十MW之间。按发电能源是否可再生将其分为2类:一类称为利用可再生能源的DG,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发电形式;另一类称为利用不可再生能源的DG,主要包括内燃机、热电联产、燃动机、微型燃气轮机、燃料电池等发电形式。 分布式电源并网所带来的新的问题: DG并人配电网对配电系统的网损和电压分布有重要影响,而潮流计算是对其影响进行量化分析的主要手段。由于目前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中没有

2、考虑各种形式的DG,因而随着各种不同形式DG的并网,配电网潮流计算难度增大,一些传统计算方法将因不能考虑DG的影响而失效,为此必须研究能够计及DG对配电网络影响的潮流计算新方法。,论文背景,BG,论文的结构,BG,DG并网的接口,DG与配电网互联的接口一般有3种形式: 同步发电机、异步发电机、DC/AC或AC/AC变换器。 DG的典型容量范围及其与电网的接口形式如下所示:,BG,DG在潮流计算中的模型,异步发电机接口模型 利用风能发电的DG一般采用异步发电机并网运行,其简化等值电路如图所示:,xm为激磁电抗,x1为定子漏抗,x2为转子漏抗,xc为机端并联电容器电抗,R2为转子电阻,s为转差,定

3、子电阻忽略。,由上图可推出:,BG,DG在潮流计算中的模型,对风电场而言,输出的有功功率P由风速决定,在潮流计算中可以认为是给定值,此时吸收的无功功率Q与机端电压V、转差s有关,而V和s的关系由式(1)决定,于是可推出异步风力发电机吸收的Q与V的函数关系式:,由此可知,异步发电机节电类型具备如下特点: 发出的有功功率是确定值,而无功功率与机端电压有关。 其通用表达式为:,BG,同步发电机接口模型,DG在潮流计算中的模型,其中采用电压控制的DG在潮流计算中可作为PV节点处理,采用功率因数控制的DG可以作为PQ节点处理。 下文谈论采用无励磁调节的同步发电机作为接口的DG在潮流计算中的处理方法。,B

4、G,DG在潮流计算中的模型,有下式成立:,一般在潮流计算中可以认为DG的输出有功是已知的,由式(5)和式(6)可以推得QDG与端电压关系为:,式(7)和式(3)有类似之处。可见,对采用无励磁调节能力的同步发电机作为接口的DG在潮流计算中也可作为电压静特性节点处理,同样可以建立形如式(4)的数学模型。,BG,DG在潮流计算中的模型,3.电力电子变换器接口模型 本文以燃料电池发电站为例,介绍其并网结构及控制方式,然后对其在潮流计算中的处理方法给出建议。,其中Ufc为电池输出的直流电压;Rfc为电池的内阻;m为换流器的调节指数;为换流器点燃角;Vac为换流器输出的交流电压;XT为变压器等值电抗; V

5、s为系统母线电压; 与 为电压的相角,且满足 。,BG,DG在潮流计算中的模型,Vac幅值与VFC有如下关系: VacmUFC (7) 由图2和式(8)可以推出下式:,由式子可以得到,在潮流计算中燃料电池发电站并网节点可以作为PV节点处理。,BG,算法研究,传统的配电网潮流算法主要分为3种类型:直接法、前推回代法和牛顿拉夫逊法。,BG,基于灵敏度矩阵的补偿算法,鉴于传统直接法不能处理PV节点的缺陷,本文结合DG的特点,在直接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灵敏度矩阵的补偿算法,在每一迭代过程中,根据灵敏度矩阵和PV节点电压幅值不匹配量对PV节点无功进行修正。 本文的灵敏度矩阵M定义如下:,BG,基于灵

6、敏度矩阵的补偿算法,若设系统1n为PV节点,PV节点的注入电流幅值增量和电压幅值增量的关系可以近似用下式表示:,Zii为第i个PV节点的自阻抗;Zij为第i个PV节点和第j个PV节点之间的互阻抗;Ii和Vi 分别为第i个PV节点的注入电流幅值增量和电压幅值增量。,BG,基于灵敏度矩阵的补偿算法,由于PV节点电压标幺值接近1.0,而且配电网节点电压相角跟小,故:,所以,灵敏度矩阵M可以用下式表示:,Zii和Zij是系统节点阻抗矩阵中相应位置的元素,配电网节点阻抗矩阵容易形成,故灵敏度矩阵M的求取十分方便。,BG,基于灵敏度矩阵的补偿算法,基于灵敏度矩阵的算法流程如下: 1.读取系统原始数据,形成

7、节点阻抗矩阵和灵敏度矩阵M; 2.设置PQ节点和电压静特性节点电压V(0)=1.00 ,PV节点初始电压V(0)=Vs0,然后初始化PV节点无功Q(0)=(Qmax+Qmin)/2(Qmax和Qmin是PV节点的无功上下限),设迭代次数k=1; 3.平衡节点单独作用,其余节点注入为0,计算各节点电压V1; 4.计算各节点注入电流,平衡节点对地短路,计算此时除平衡节点外各节点的电压V2;,BG,基于灵敏度矩阵的补偿算法,5.应用叠加原理求出各节点电压V(k)=V1+V2。若各PQ节点和电压静特性节点满足 max|V(k)-V(k-1)| 且PV节点满足 max|V(k)-Vs| 则计算收敛,进人

8、步骤6,否则更新各PQ,PV节点和静特性节点电压,即令V(0)V(k),根据PV节点电压幅值不匹配量和灵敏度矩阵计算无功功率修正量,更新各PV节点的注人无功功率,令kk十1,转人步骤3; 6.计算结束,输出潮流计算结果。,BG,算例分析,本文采用下图所示的90节点配电系统进行分析。,基准功率为100MW,计算精度10-4,PV节点指定电压幅值标幺值均为1.0。,BG,算例分析,下文说明: I型DG表示采用异步发电机接口的电源 II型DG表示采用无励磁调节的同步发电机为接口的电源 III型DG表示采用变换器作为接口的燃料电池 并且: I型DG和II型DG在潮流计算中均作为电压静特性节点处理,II

9、I型DG在潮流计算中作为PV节点处理。,BG,多种DG并网对潮流收敛性的影响测试,表1是III型DG个数对算法迭代次数的影响结果,从中可以看出,随着III型DG数的增多,迭代次数并没有明显增加。,表1 III型DG数对迭代计算的影响,BG,不同形式DG并网对馈线电压分布的影响分析,设: 馈线1路径为:16-22-24-26-28, 馈线2路径为:47-49-51-53-55 馈线3路径为:82-86-88-90 方案A表示节点16接有10台并联运行的I型DG。 方案B表示在方案A基础上在47节点接一台II型DG。 方案C表示在方案B基础上在82节点接一台III型DG。 测试结果见下表,表2。,BG,不同形式DG并网对馈线电压分布的影响分析,表2 采用不同DG接入方案前后部分节点电压计算结果比较,BG,不同形式DG并网对馈线电压分布的影响分析,从表2中可以看出: III型DG对系统电压支撑能力最强,其次是II型DG,而I型DG则降低了系统电压水平。,BG,结论,本文在分析3种典型DG运行特点的基础上,对它们在潮流计算中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灵敏度补偿的潮流算法,在90节点系统中进行了大量测试,得到如下结论: 1.采用异步发电机或无励磁调节的同步发电机作为接口的D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