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饱和烃_第1页
第二章饱和烃_第2页
第二章饱和烃_第3页
第二章饱和烃_第4页
第二章饱和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饱和烃,2.1 烷烃和环烷烃的通式和构造异构,甲烷 (CH4) CH4 乙烷 (C2H6) CH3CH3 丙烷 (C3H8) CH3CH2CH3,烷烃的通式:CnH2n+2,同系列:具有同一个分子结构通式,结构相似,化学性质也相似,物理性质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变化的化合物系列,叫同系列。同系列中的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2.1.1 烷烃和环烷烃的通式,2020/6/30,3,环烷烃的通式,CnH2n,2020/6/30,4,同分异构现象:分子式相同而结构相异,因而其性质也各异的不同化合物,称为同分异构体。,构造异构,构性异构,碳架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顺反异构,旋光异

2、构,异构的生成(C4H10),2.1.2 烷烃和环烷烃的构造异构,异构的生成(C5H10),C5H10,2020/6/30,8,随着烷烃分子中的碳原子数目的增多,烷烃的构造异构体数目将急剧增加。,2020/6/30,9,脂环烃的定义和命名,可简写为,环丙烷,2020/6/30,10,含四个碳原子的环烷烃,即,2020/6/30,11,写出分子式C5H10的环烷烃的异构体构造式。(提示;包括五环、四环和三环。),碳原子的分类,2020/6/30,13,烷基命名规则,1.去掉直链烷烃末端氢原子所得的基团为正烷基;,2.去掉直链烷烃中一个仲氢原子所得的基团为仲烷基;,型的基团为异烷基;,3.CH3C

3、H(CH2)n,CH3,4.去掉一个叔氢原子所得的基团为叔烷基;,2.2.2 烷基和环烷基,2020/6/30,14,CH3CH2CH2CH2,CH3CHCH2CH2,CH3,正丁基,CH3CH2CHCH3,仲丁基,异戊基,CH3C,CH3,叔戊基,CH3C,CH3,CH3,CH2CH3,叔丁基,2020/6/30,15,常见烷 基 的 命 名(R ),烷(烯,炔)烃去掉一个氢原子后所剩余的部分,称为某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苯基、芳基等可分别用英文缩写式Me,Et,Pr,Bu,Ph,Ar表示。“正”用n-表示;“仲”用s-”表示;“异”用“i-”表示;“叔”用“t”表示。,2020/6

4、/30,16,烷基的系统命名法,简单的烷基通常用普通的命名法来命名。 比较复杂的烷基采用系统命名法命名。,2020/6/30,17,烷烃的习惯命名法,1.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一、十二表示烷烃中碳原子的 数目;,2.直链烷烃冠以“正”字;,3.端头为(CH3)2CH,其余部分为直链的 烷烃,为异烷烃;,3.端头为(CH3)3C,其余部分为直链的 烷烃,为新烷烃.,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烷烃的衍生物命名法 (以甲烷为衍生物的母体),异丁烷 三甲基甲烷,异戊烷 二甲基乙基甲烷,新戊烷 四甲基甲烷,2020/6/30,20,取代基的次序规则,与主链相连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

5、数)越大,顺序越优先;如果与主链相连的第一个相对原子质量相同,则采用外推法逐个进行比较;在命名中优先基团后列出。,一CH3,一CH2CH3 ,一CH2CH2CH3, 一CH2(CH2)2CH3 ,CH2(CH2)3CH3,CH2(CH2)4CH3, CH2CH2CH(CH3)2,一CH2C(CH3)2,一CH2C6H5, 一CH(CH3)2,2020/6/30,21,系统命名法,1.选主链;,选择最长的 碳链为主链,当具有相同长度的 碳链可作为主链时,应选择支链最多的碳链;,CH3-CH2-CH-CH-CH2-CH3,CH3CH,H3C,CH3CH,CHCH3,CH3,1,2,3,4,5,6,

6、2,5二甲基3,4二乙基己烷,2020/6/30,22,2.编号;,从离取代基最近一端开始对主链碳原子进行编号,当主长度和支链数目相同时,应遵循最低系列原则,即逐个比较两种编号法中表示取代基位置的字,最先遇到取代基位置较小者,定为最低系列。,CH3-CH-CH2-CH-CH2-CH2-CH-CH-CH3,H3C,CH3,CH3,CH2CH3,1 2 3 4 5 6 7 8 9,9 8 7 6 5 4 3 2 1,2,3,8三甲基6乙基壬烷,(不是2,7,8 三甲基4乙基壬烷),2020/6/30,23,3.命名。,A.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一、十二表示烷烃中主链碳原子的

7、 数目;,B.取代基名称放在主链名称的前面,用连字符()连结;取代基在主链上的位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阿拉伯数字与取代基名称用连字符连结。,C.如果在一个主链上同时连有多个取代基,按次序规则,优先基团后列出。如果在主链上有多个相同取代基,可合并书写,其表示位置的数字应分别用阿拉伯数字表明,合并的取代基个数用中文数字标明,中文数字放在取代基名称前面。,2020/6/30,24,CH3-CH-CH2-CH-CH-CH3,CH3,H3C,CH3,(CH3)2-CH-CH2-CH-(CH3) -CH- (CH3)2,2,3,5-三甲基己烷,CH3-CH-CH2-CH-C2H5,CH3CH2,CH2CH3

8、,3甲基5乙基庚烷,CH3-CH2-CH-CH-C-CH2-CH2-CH3,CH3CH2,CH3,CH3,CH-CH3,CH3,4,5-二甲基3乙基5异丙基辛烷,30页习题2.5,2020/6/30,25,2.2.4 环烷烃的命名,以碳环为母体,侧链为取代基 母体的名称同直链烷烃,不同在于前加一“环” 取代基的位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编号以取代基的位置最小为原则,2020/6/30,26,(1)单环环烷烃的命名,1,2二甲基环戊烷,1甲基3乙基环己烷,31页习题2.6,2020/6/30,27,顺反异构,当环上有两个碳原子各连有不同的原子和基团,相同基团位于环平面同侧的为顺式,在环两边的为反式。

9、,2020/6/30,28,或,或,顺1,4二甲基环己烷,反1,4二甲基环己烷,33页习题2.7,2020/6/30,29,集合环烷烃,环戊基环己烷 cyclopentylcyclohexane,1,1- 联环丙基(烷) 1,1-Bicyclopropyl 1,1-Bicyclopropane,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系各以一个碳原子用单键或 双键直接相连而成的化合物称为集合环烷烃。,2020/6/30,30,螺环化合物共用一个碳原子,螺2.4庚烷,(,),2020/6/30,31,螺环化合物的命名,组成环的碳原子总数称为某烷 加上词头“螺” 两个环的碳原子数,按由小到大的次序写在“螺”和“某

10、烷”之间的方括号里,数字用圆点分开。,2020/6/30,32,例子,即,螺3.4辛烷,2020/6/30,33,桥环化合物共用两个及以上碳原子,桥头碳,双环2.2.1庚烷,2020/6/30,34,双环化合物的命名,组成环的碳原子总数称为某烷 加上词头“双环” 各“桥”的碳原子数,按由大到小的次序写在“双环”和“某烷”之间的方括号里,数字用圆点分开。,2020/6/30,35,螺环和桥环化合物的编号规则,螺环: 从连接在螺原子上的一个碳原子开始,先编较小的环,然后经过螺原子再编第二个环. 桥环: 从一个桥头碳开始,先编最长的桥至第二个桥头,再编较长的桥,依次编号. 取代基的位置号码之和较小为

11、原则。,2020/6/30,36,5甲基螺2.4庚烷,1,7-二甲基双环3.2.2壬烷,2020/6/30,37,8,8二甲基双环3.2.1辛烷,双环2.2.22,5,7-辛三烯,33页习题2.7,2.3 烷烃和环烷烃的结构,用物理方法测得甲烷分子为一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居于正四面体的中心,和碳原子相连的四个氢原子,居于四面体的四个角,四个碳氢键键长都为0.110nm,所有HCH的键角都是1095,甲烷的结构,2020/6/30,39,sp3杂化的碳原子,几何构型:四面体,2020/6/30,40,甲烷的结构,2020/6/30,41,甲烷的球棍模型,2020/6/30,42,甲烷的比例模型,

12、2020/6/30,43,乙烷的结构,CH3CH3,C2H6,每个碳原子为正四面体结构 CH 键长 = 110 pm CC 键长 = 153 pm,2020/6/30,44,sp3 sp3 键,sp3 1s 键,1个C键,6个CH键,2020/6/30,45,2020/6/30,46,乙烷的球棒模型,2020/6/30,47,乙烷的比例模型,2020/6/30,48,乙烷的棍棒模型,2020/6/30,49,正丁烷的球棒模型,正丁烷的比例模型,2020/6/30,50,2.3.2 环烷烃的结构与稳定性,环烷烃随着环的大小不同,其稳定性不尽相同。,燃烧热:,1 mol 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CO

13、2 + H2O,放出的热量,通过测定分子燃烧热可以确定环烷烃内能的大小 烷烃分子中,每个亚甲基的燃烧热平均658.6KJ/mol,2020/6/30,51,2020/6/30,52,2020/6/30,53,环的张力越小,相应的环烷烃越稳定。 环己烷 环戊烷 环丁烷 环丙烷,37页习题2.8,2020/6/30,54,2.4 烷烃和环烷烃的构象,37页 构造 构型 构象,44页习题2.10,2020/6/30,55,由于键呈圆柱状对称,C单键能够 发生旋转,由此而导致的分子中的其它原子 或基团在空间的排布方式不同,分子的这 种立体形象构象(conformation)。,2.4.1 乙烷的构象,

14、由此产生的异构体构象异构体 (conformers),2020/6/30,56,乙烷的构象棒球模型,交叉式,重叠式,2020/6/30,57,H,H,H,H,H,H,H,H,H,H,H,H,重叠式,交叉式,乙烷的透视式构象,2020/6/30,58,乙烷的newman投影式,H,H,H,H,H,H,重叠式,交叉式,2020/6/30,59,0 60 120 180 240 300 360,12 kJ/mol,2020/6/30,60,丁烷的构象及其能量,H,H,CH3,CH3,H,H,全重叠式,全交叉式,2020/6/30,61,H,H,CH3,H,H,CH3,部分重叠式,部分交叉式,2020

15、/6/30,62,0 60 120 180 240 300 360,3 kJ/mol,14 kJ/mol,2020/6/30,63,对多烷烃,最稳定的构象位邻碳的构象为全交叉式.,己烷,直链多烷烃,45页习题2.12,2020/6/30,64,环丙烷的结构,C-C-C键角:104 H-C-H:键角:115 C-H键长:0.1089nm,图形,2020/6/30,65,非平面结构,使得环的张力稍下降,但仍不稳定,环丁烷,2020/6/30,66,若为平面的构象,所有的C-H键都重叠,具有 较大的扭转张力.,环戊烷,2020/6/30,67,信封式,半椅式,信封式与半椅式稳定性相似,可以相互转换.

16、,环戊烷的非平面的构象,2020/6/30,68,2.4.3 环己烷的构象,环己烷的碳骨架不是平面结构, C键角为109.5。通过旋转键 和键角的改变,可以得到两种构象:,椅型,船型,图 2.14 环己烷的椅式和船式构象,2020/6/30,69,碳原子的键角近四面体 但船头的氢原子存在较大的van der Waals (范德华)力.,180 pm,环己烷的船式构象,动画,2020/6/30,70,碳原子的空间构象接近于正四面体.,环己烷的椅式构象,2020/6/30,71,环己烷椅型和船型构象的模型,2020/6/30,72,图2.16 环己烷的构象翻转,2020/6/30,73,环己烷的1

17、2个键可划分为两组,2.4.4 取代环己烷的构象,2020/6/30,74,直立键(axial)-a键,2020/6/30,75,平伏键( equatorial)-e键,2020/6/30,76,椅式构象的转换 快速的过程 (活化能 = 45 kJ/mol) a键与e键互相转换,构象的转换,2020/6/30,77,5%,95%,甲基环己烷,CH3,CH3,2020/6/30,78,5%,95%,处于直立键的甲基与氢产生 van der Waals 张力,甲基环己烷,2020/6/30,79,40%,60%,氟原子的体积较甲基小,因此产生的van der Waals 张力也小.,氟代环己烷,F

18、,F,2020/6/30,80, 99.99%,叔丁基的体积较甲基大,因此产生的van der Waals 张力更大,tert-丁基环己烷,C(CH3)3,C(CH3)3,2020/6/30,81,van der Waals 张力更大,叔丁基环己烷,2020/6/30,82,结论,环己烷及其衍生物常温下主要以椅式构象存在; 一取代环己烷衍生物,取代基占据e键的构象比a键稳定; 多取代环己烷衍生物,取代基占据e键越多,构象越稳定; 环上取代基不同时,大的取代基占据e键的构象稳定,45页习题2.13,烷烃的物理性质,2020/6/30,84,bp -160C,bp -89C,bp -42C,n-丁

19、烷 CH3CH2CH2CH3 异丁烷 (CH3)3CH,Bp -0.5C Mp: -138.3C,Bp 11.7 C Mp: -159.4 C,2020/6/30,86,沸点,随烷烃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增大;,分子支链愈多,沸点愈低。,2020/6/30,87,熔点,基本上随烷烃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增大,构成两条熔点曲线奇数碳原子烷烃和偶数碳原子烷烃;,分子对称性越高,熔点越高。,2020/6/30,88,相对密度,随烷烃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有所增大,最后接近于0.78左右;,直链烷烃的密度大于支链烷烃。,2020/6/30,89,溶 解 度,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48页习题2.14,2.15,

20、2.16,2.17,2.6 烷烃的化学性质,2.6.1 氧化反应,2.6.2 异构化,该反应的用途在于炼油工业上提高汽油的质量.,2.6.3 裂化反应,裂化反应在石油工业上应用很广: 1.热裂化: 50atm, 500600 提高汽油的得量,对质量不理想 2.催化裂化: 催化剂,450500 得到80%的汽油 3.裂解,得到低级烯烃,在高温下使烷烃分子发生裂解的过程称为裂化。,*2.6.4 烷烃的取代反应,1.甲烷的氯代反应,烷烃被不同卤素取代的活性顺序为F2Cl2Br2,2.其它烷烃的氯代反应伯.仲.叔氢的反应活性,氢原子反应活性的计算方法: 设伯氢的活性为1,仲氢的相对反应活性为x,由氯代产物的数量比来求得x的值:,43,=,2x,6,57,X=,57*6,2*43,=4,仲氢的反应活性比伯氢高,异丁烷的氯代反应,氢原子反应活性的比较: 设伯氢的反应活性为1,叔氢的反应活性为x,64,=,x,9,36,X=,5.06,叔氢的反应活性比仲氢高,氢原子的反应活性: 叔氢仲氢伯氢,2.7 甲烷氯代反应历程,55页习题2.18,2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