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秘书工作的起源_第1页
第一章 中国秘书工作的起源_第2页
第一章 中国秘书工作的起源_第3页
第一章 中国秘书工作的起源_第4页
第一章 中国秘书工作的起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我国秘书工作的起源,学习重点:,通过本章学习,理解秘书工作产生需要两个社会条件:有了社会组织的领导部门;有了文字和公务文书;重点掌握商代的史官种类和职责。 理解我国秘书工作的起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孕育于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萌芽于夏朝,形成于殷商。,关于中国秘书工作起源的不同观点,一种观点:李欣、刘登山 文字的出现; 中国阶级社会的出现。 一种观点:杨剑宇 有了社会组织的领导部门; 有了文字和公务文书。,上述两种观点都把文字的出现作为秘书工作产生的必要条件, 我们认为, 虽然历史上的秘书工作可能确实产生于文字出现以后, 但从理论上说, 文字的出现并不是秘书工

2、作产生的必要条件。,一、孕育于部落联盟昌盛时期,(一)秘书工作产生的社会条件 (二)社会组织领导部门的形成 (三)原始文字的演进 (四)有关秘书活动的记录,(一)秘书工作产生的社会条件,有了社会组织的领导部门; 秘书工作是领导部门的辅助性工作。 有了文字与公务文书。 文字书写文书的先决条件。,秘书工作产生的条件和标志,两个条件:1.有社会组织的领导部门 2.文字 两个标志:1.公务文书 2.秘书人员,(二)社会组织领导部门的形成,原始人群 马克思说:“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 氏族社会 伏羲、神农 “神农无制令而民从”。 部落联盟 黄帝 蚩尤 炎帝 少昊、

3、颛顼、帝喾、尧、舜,原始人群,氏族社会,伏羲 神农,部落联盟,黄帝 蚩尤 炎帝,部落联盟,少昊 颛顼 帝喾 尧 舜,我国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自黄帝至禹时期,距今约4500至4100年。黄帝设置官职,叫“六相”。 从理论而言,秘书工作产生的社会条件之一社会组织的领导部门,在黄帝时代开始的部落联盟昌盛时期已经具备。,(三)原始文字的演进,1.无文字的记忆阶段,2.结绳刻契的助记忆阶段,唐代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九家易说:“结之多少,随物之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矣。” 唐兰在中国文字学中说,“最初的文字,是书契。” 后汉书祭祀志云:“自五帝始有书契。”,3.文字记录记载阶段 伏羲造字、仓颉造字、大汶

4、口文化的陶文、登封王城岗遗址中的陶文。,4.文书的出现,坟典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三皇 :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黄帝内经、尧典,这些记载都说明,在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先民已经使用原始文字记事、记录首领言行,有了原始的公务活动记录。 秘书活动在国家产生之前就已经出现了,而那一时期也就成为我国国家秘书工作的孕育期。,(四)有关秘书活动的记载,古籍记载中的秘书:黄帝时代即有史官一职。 *世本注:“黄帝之世,始立史官,仓颉,沮诵居其职。” *有记载的史官:仓颉、孔甲、大挠、沮诵、隶首、宾成,仓颉执掌记录言行。后人将他说成时左史,偏重记事。,执青纂记,言动惟实。,史官的

5、选拔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尧舜禹时期秘书工作,进善旌 诽谤之木 敢谏之鼓,我国官方信访活动的源头,秘书人员 史官记录部落联盟首领言行,并接受咨询的人员。 纳言上通下达,出纳君命的官员。 正义孔安国云:“纳言,喉舌之官也听下言纳于上,受上言宣于下,必信也。”,二、萌发于夏朝,(一)国家的建立 (二)夏朝的文字和公务文书,(一)国家的建立,关于我国国家形成的时间,众说纷纭: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约四千五百年以前); 龙山文化晚期(约四千五百年); 龙山文化中晚期(约四千五百至四千四百年); 尧舜时期(约四千一百多年前); 舜时期(约四千

6、一百多年前); 夏朝(公元前2070年); 商朝(公元前1600年); 西周(公元前1046年)。,此外,1986年7月,在辽宁省西部地区发现了一处遗址,出土有大批文物,这些文物为夏以前三皇五帝的传说提供了一定的实物依据。 据初步推算,五千多年前,此地曾存在过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如果能被确证,则夏之前一千多年,我国已出现了国家。,从古籍记载来看,夏王是最高统治者,将其通知区域划分为九州,分官设治;王以下有六卿分掌各方面事务,称“六事之人”,还有牧正、庖正、车正等官职,组建起军队,设立了贡赋制度,制定了刑法禹刑,修建起监狱夏台(又称钧台),对奴隶和平民实行专政。 根据前述斯大林的论述

7、,国家的出现,行政管理的需要,必然催生出国家公务文书。夏朝也产生了公务文书。,夏朝时我国国家的起始。,(二)夏朝文字和公务文书,甘誓 :史记夏本纪云:“启伐之,大战于甘;将战,做甘誓”。,【 甘誓原文】,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 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吕氏春秋先识览云:,“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执而泣之。夏桀迷惑,暴乱愈甚,太史令终古乃奔如商。”,这些史料都说明,夏朝已有了公务文书和宫廷档案,并有了以此为主要业务的官员

8、。由于有关夏朝的记载甚少,因此尚难断定其秘书工作已经形成。但是,秘书工作已在夏朝萌发,这是基本可以断定的。,三、形成于殷商,(一)商朝的史官 (二)中央秘书机构太史寮诞生 (三)甲骨文与甲骨文书 (四)甲骨档案的保管,(一)商朝的史官,1.史官的名目与分工 贞卜史官:参与军国大政的决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辅助商王决策,实施神权统治,是商王的高级助手。 祭祀史官:专管各种祭祀,安排一切祭祀仪式,如祭坛的布置、程序的制定、礼器祭品的筹办、参加祭祀的人选、位次的排列等等。他们类似于现代负责大会或典礼的筹备、组织、服务的秘书人员。,作册史官:原先的职责是祭祀时负责奉商王册名以告神,后来,专门负责

9、制作册命(即亡命文书)、保管册命、宣示王命,并监管策命诸侯大夫。他们类似于商王的贴身秘书。 记事史官:他们负责记录商王言行、王朝的大事,保管典籍,观测天象,记录历法等等。记事史官主要承担文书档案工作。,(1)贞卜史官,有卜,多卜等名目,负责占卜,解释“卜兆”,刻写卜辞。 礼记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2) 祭祀史官,有祝、多尹等名目,负责商王的祭祀事务。 负责祭坛的布置,程序的安排,人员的拟定,位次的排列等事务。,(3) 作册史官,有乍册、乍册右史等名目。原先掌管祭祀时奉商王册命以告神,后来专门负责制作册命,即文书、保管册命并宣示王命,并兼管册命诸侯大夫 。,(4)记事

10、史官,有史、卿史等名目,负责记录商王言行、王朝大事、保管典籍、观察天象、记录历法等。,上述四类史官中,贞卜史官和祭祀史官地位较高,带有宗教色彩,所以,有的学者称他们为宗教官。 贞卜史官、作册史官偏重于在政务; 祭祀史官、记事史官则偏重于事务; 作册史官和记事史官类似现代秘书。,2.史官的来源,(1)世袭 (2)选拔,(1)世袭,奴隶社会等级森严 。 史官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其业务知识靠家传。,2.具备条件的官员中选拔,殷墟甲骨文字乙编第6400号上记载,“在北史其获羌” 。 (“史”可能是后世之使,“在北史”,可能是防守北方边界之军使。商王在其左右设有史官,掌管祭祀及记事等任务,或称“作册”。

11、),(二)中央秘书机构太史寮诞生,统治区域的扩展,人口的激增,国事日趋繁忙,就导致专门秘书机构的产生。 据甲骨文和金文记载,商朝末年,朝廷中出现了秘书机构太史寮,其主官称为太史,下隶有层次不同、执掌各异的史官。其结构虽然简单,但是,它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诞生的中央秘书机构。,(三)甲骨文与甲骨文书,1.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 2.甲骨文书的认定,1.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发现最早的、成熟的古文字。 王懿荣 刘锷 因龟甲、兽骨篇幅有限,书写的文辞简赅,故大多有十几个字、几十个字,最多仅见九十多个字,今人将单个字称作贞卜文字,成句的贞卜文字称为卜辞。,王懿荣与甲骨文

12、,甲骨文书是以龟甲或兽骨为书写材料在占卜过程中行成的古代文书,亦称甲骨卜辞,或占卜文书。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成熟的古文字。,(二)甲骨文书的认定 卜兆:占卜时甲骨上预示的吉凶方面的信息。兆,指占卜时烧灼甲骨所呈现的预示吉凶的裂纹。,卜辞 戊申卜。贞王田鸡,往来亡灾?王曰:吉。获狐二。贞卜从牧。六月。,卜辞的基本结构:,前辞最前面是占卜日期和卜官名字。 命辞向神请求的问题。 占辞观察卜兆后断定的吉凶。 验辞所卜事项的实际结果。,甲骨文书的制作过程 :,1.取材 2.加工 3.刻字、涂色 4.签名,(四) 甲骨档案的保管,甲骨档案:记录了以王室为中心的各种活动和世系、祭祀谱表、贵族家谱、官制和年历、月历、日历等 。,1.收藏规则:,第一、甲骨档案都被集中收存于都城,以便王室查证、参照和使用。 第二、甲骨档案都被收贮于王室的宗庙、社稷。 第三、甲骨档案按简单的分类收藏。,第四、有了简单的编号。 第五、甲骨档案有了简单的归档。 第六、甲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