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6/30,.,1,六经辨证,2020/6/30,.,2, 六经辨证,1.概念,六经辨证是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纲领。由东汉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根据伤寒病的证候特点和传变规律而总结出来的,为外感病一种辨证方法。为中医临床辨证之首创,为后世种种辨证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020/6/30,.,3, 六经辨证,1.概念,六经辨证根据经气理论,以三阴三阳为纲,对病证进行浅深层次证候分类的辨证方法。,六经指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简称三阴三阳(人体生理的六大经系),2020/6/30,.,4, 六经辨证,2.出处,“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
2、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 东汉张仲景,2020/6/30,.,5,六经辨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 伤寒病的发生,是人体感受六淫之中风寒之邪,始从皮毛、肌腠,渐循经络,由表及里,进而传至脏腑。 因此,它的病理变化,当病邪浅在肌表经络,则表现为表证;若寒邪入里化热,则转为里实热证;而在正虚阳衰的情况下,寒邪多易侵犯三阴经,出现一系列阳虚里寒的病理变化。,4.六经辨证与经络、脏腑的关系,2020/6/30,.,6,六经病证的临床表现,均以经络、脏腑病变为其病理基础。 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 因此,六经辨证的应用,不限于外感热病,也用于内伤杂
3、病,但其重点在于分析外感风寒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因此又不能完全等于内伤杂病的脏腑辨证。,2020/6/30,.,7,4.六经的病机特点,三阳证(主实证):太阳主表寒, 阳明主里燥热, 少阳主半表半里,三阴证(主虚证):太阴主寒湿, 少阴主极重证, 厥阴主寒热错杂证。,2020/6/30,.,8,5.证型分类,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太阳经证,太阳腑证,阳明经证,阳明腑证,少阴寒化证,少阴热化证,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太阳蓄水证,太阳蓄血证,2020/6/30,.,9,【概念】 太阳主表,为诸经之藩篱。太阳经脉循行于项背,统摄营卫之气。太阳之
4、腑为膀胱,贮藏水液,经气化由小便排出。,一、太阳病证,2020/6/30,.,10,【概念】 风寒侵袭人体,多先伤及体表,正邪抗争于肤表浅层所表现的证候,即太阳经证,是伤寒病的初起阶段;若太阳经病不愈,病邪可循经入腑,而发生太阳腑证。腑证有蓄水、蓄血之分。,一、太阳病证,2020/6/30,.,11,太阳病证经证中风证,【概念】是指以风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犯太阳经脉,使卫强营弱所表现的证候。,【表现】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或见鼻鸣,干呕。,【辨证要点】是以恶风,汗出,脉浮缓为辨证依据。,桂枝汤,2020/6/30,.,12,第12条: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5、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第13条: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2020/6/30,.,13,太阳病证经证伤寒证,【概念】是指以寒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犯太阳经脉,导致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所表现的证候。,【表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体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辨证要点】是以无汗,身痛,恶寒,脉浮紧为辨证依据。,麻黄汤,2020/6/30,.,14,第3条: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脉浮、头项强痛、恶寒,2020/6/30,.,15,第35条: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
6、而喘者,麻黄汤主之。,2020/6/30,.,16,太阳病证腑证蓄水证,【概念】是指太阳经证不解,邪与水结,膀胱气化不利,水液停蓄所表现的证候。,【表现】发热,恶寒,小便不利,少腹满,消渴,或水入即吐,脉浮或浮数。,【辨证要点】是以太阳经证与小便不利、少腹满并见为辨证依据。,2020/6/30,.,17,太阳病证腑证蓄血证,【概念】是指太阳经证不解,邪热内传,与血相结于少腹所表现的证侯。,【表现】少腹急结或鞕满,小便自利,如狂或发狂,善忘,大便色黑如漆,脉沉涩或沉结。,【辨证要点】是以少腹急结,小便自利,其人如狂等为其审证依据,2020/6/30,.,18,阳明病证经证,【概念】是指邪热亢盛,
7、充斥阳明之经,弥漫全身,而肠中无燥屎内结所表现的证候。,【表现】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引饮,或心烦躁扰,气粗似喘,面赤,苔黄燥,脉洪大。,【辨证要点】是以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为其辨证依据。,白虎汤,2020/6/30,.,19,阳明病证腑证,【概念】是指邪热内盛阳明之里,与肠中糟粕相搏,燥屎内结所表现的证候。,【表现】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脐腹胀满疼痛,痛而拒按,大便秘结不通,甚则神昏谵语、狂乱、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或起芒刺,甚至苔焦黑燥裂,脉沉实,或滑数。,【辨证要点】是以潮热汗出,腹满疼痛,大便秘结,苔黄燥,脉沉实等为其辨证要点。,大承气汤,2020/6/30,.,20,少阳病证,
8、【概念】是指邪犯少阳胆腑,枢机不运,经气不利所表现的证候。又称少阳半表半里证。,【表现】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辨证要点】是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脉弦等为辨证依据。,小柴胡汤,2020/6/30,.,21,太阴病证,【概念】是由多种原因所致脾阳虚衰,寒湿内生所表现的证候。太阴病为三阴病之轻浅阶段,其病变特点为里虚寒证。,【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口不渴,时腹自痛,四肢欠温,脉沉缓而弱。,【辨证要点】是以腹满时痛,自利,口不渴等虚寒之象为辨证要点。,附子理中汤,2020/6/30,.,22,少阴病证寒化证,【概念】是指少阴阳气虚衰,病邪入内从
9、阴化寒,阴寒独盛所表现的虚寒证候。,【表现】无热恶寒,但欲寐,四肢厥冷,脉微细,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或身热反不恶寒,甚至面赤。,【辨证要点】是以无热恶寒,下利,肢厥脉微等为辨证依据。,麻黄附子细辛汤,2020/6/30,.,23,少阴病证热化证,【概念】是指少阴阴虚阳亢,邪从阳化热所表现的虚热证候。,【辨证要点】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黄连阿胶汤,2020/6/30,.,24,厥阴病证,【概念】是伤寒病发展传变的较后阶段,所现阴阳对峙,寒热交错,厥热胜复等证候的概括。临床以上热下寒证为其提纲。,【表现】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乌梅丸,202
10、0/6/30,.,25,6.病证传变,循经传,越经传,传 经,直 中,合 病,并 病,表里传,2020/6/30,.,26,传经:病邪自外侵入,逐渐向里发展,由某一经病证转变为另一经病证。 1、循经传:就是按六经次序相传。如太阳病不愈,传人阳明,阳明不愈,传入少阳;三阳不愈,传入三阴,首传太阴,次传少阻,终传厥阴。一说有按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相传者。 2、越经传:是不按上述循经次序,隔一经或隔两经相传。如太阳病不愈,不传少阳,而传阳明,或不传少阳、阳明而直传太阴。越经传的原因,多由病邪旺盛,正气不足所致。 3、表里传:即是相为表里的经相传。例如太阳传入少阴,少阳传入厥阴,阳明传入太阴,是邪盛正虚由实转虚,病情加剧的证候,与越经传含义不同。,2020/6/30,.,27,六经病证的传变,传经: 1、循经传 2、越经传 3、表里传,太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宿迁市重点中学2025年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股权代持解除与赔偿协议书
- 2025年度绿色金融抵押借款协议示范文本
- 2025版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与整改实施合同
- 2025版个人艺术品租赁合同示范文本
- 2025版玻璃安装工程合同范本(高端)
- 农行网捷贷产品介绍
- 二零二五年度电商平台合作伙伴商业秘密保密协议
- 2025版离婚协议中的债务免除与财产分割方案
- 亚克力uv施工方案
- 2024-2030年中国电解二氧化锰(EMD)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幼儿园卫生检查表
- 19S406建筑排水管道安装-塑料管道
-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全册】
- 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
- nord stage 2用户手册简体中文版
- 2023年医疗质量第二季度分析报告
- SB/T 10439-2007酱腌菜
- GB/T 19016-2021质量管理项目质量管理指南
- 88版干部履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