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眩 晕,按病灶部位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 周围性眩晕:内耳和(或)前庭神经颅外段病变引起的 平衡障碍 中枢性眩晕:脑干、小脑神经核以及核上性(前庭神经颅内段的前庭神经核、核上纤维、内侧纵束、皮质及小脑的前庭代表区)病变被认为是中枢性前庭系统疾病,眩晕指的是自身或环境的旋转、摆动感,是一种运动幻觉 头晕指的是自身不稳感 头昏指的是头脑不清晰感,眩晕的定义及分类,流行病学,周围性眩晕占30%-50%(前三位为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和前庭神经炎) 中枢性性眩晕占20%-30% 精神疾病和全身疾病相关性头晕分别占15%-50%和5%-30% 尚有15%-25%的眩晕原因不明 儿童眩晕与成人
2、有一定的区别,但总体趋势是:中枢性眩晕(主要是外 伤后眩晕和偏头痛相关性眩晕)的比例明显高于成人,约占19%-49%; 单病种疾病发病率较高的是:良性阵发性眩晕、外伤后眩晕以及中耳 炎相关性眩晕,前庭周围性眩晕在占眩晕 70% 左右,具体可分为: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即耳石症(占眩晕总数 1/3 甚至更高) 偏头痛性眩晕 梅尼埃病 前庭神经元炎 迷路卒中 前庭阵发症 药物中毒 听神经瘤 晕动症,前庭周围性眩晕,前庭中枢性眩晕,前庭中枢性眩晕占眩晕的 10%-20% ,具体可分为: 后循环缺血及其他脑血管病 延髓外侧综合征 脑干肿瘤 多发性硬化脑干肿瘤 第四脑室肿瘤或囊虫 基底动脉偏头痛 眩晕性
3、癫痫 锁骨下盗血综合征 延髓空洞,精神、心理疾病和全身疾病相关性眩晕占眩晕的9%-20% 眩晕描述的比率较高,主要表现为自身不稳感,自身转动感,而非周围物体的天旋地转,有时甚至是担心平衡障碍的恐怖感,患者通常伴有焦虑抑郁,出现入睡困难、易激惹等焦虑症状,易早醒、易疲劳、兴趣下降等抑郁表现,心悸、纳差、疼痛等躯体化症状,可伴有多汗、畏寒等表现 问诊如能全面,一般可以确诊 治疗主要为抗焦虑、抑郁和心理干预,精神、心理疾病全身疾病眩晕,全身疾病眩晕,全身疾病相关性头晕也主要表现为自身不稳感,当病变损伤前庭系统时可引发眩晕 血液病( 白血病、贫血等 ) 内分泌疾病 ( 包括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
4、等 ) 心脏疾病时的射血减少 低血压性 各种原因造成的体液离子、酸碱度紊乱 眼部疾患 (眼肌麻痹、眼球阵挛、双眼视力显著不一致性等) 颈性眩晕,大多患者为突发性、旋转性的眩晕 持续时间较短,可自行缓解或恢复正常 眼震可被固视抑制 眩晕时伴随波动性耳鸣、面色苍白、浑身无力、血压下降等植物神经症状 无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前庭周围性眩晕特点,眩晕程度较轻 持续时间较长 与头位或体位改变无关 眼震不可被固视抑制 站立不稳或向一侧运动感 自主神经症状不明显 大多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定位体征,前庭中枢性眩晕特点,诊断流程,病史采集,病史采集,急骤起病-发病突然,短时内达高潮-多见于脑血管性眩晕 急性起病-
5、持续24h以上,3天内达高峰-前庭神经元炎、迷路炎等 慢性起病-发病缓和,一般超过3天以上,长时间逐步高峰-前庭焦虑症等 反复发作性起病-每次发作数秒至数天不等-梅尼埃病、前庭阵发症等,持续时间,发作类型,急性单次发作,多次反复发作,慢性持续性和不稳型,诱发因素,位置性变化 转颈的影响 直立性体位改变 视觉诱发因素(多为眼源性如眼肌病变或非前庭性眼震) 高调声音或压力改变(外周淋巴瘘、上半规管闭合不全) 与饮食有关的诱因 高度紧张和过度换气 头部外伤和手术 感染 血管性风险因素和心脑血管病史,位置性变化,伴随症状,神经系统伴随症状,脑干小脑症状:复视、言语肢体功能障碍、面麻面瘫、感觉障碍、吞咽
6、困难、共济失调等(VA卒中、VA-TIA、MS、肿瘤等) 孤立性前庭综合征症状:仅局限于前庭症状,无其他中枢性症状(可能为VA-TIA的唯一症状) 意识丧失:心律失常性晕厥、血管迷走反应、自主神经疾病伴直立性低血压(单纯性自主神经衰竭、多系统性病变),伴随症状,听觉伴随症状,急性单侧突聋: 原发性突聋:(主要局限于外周)需要及时激素治疗 病毒性迷路炎:可由腮腺炎引发 不明原因的外伤和压力导致外淋巴漏(耳内压力感+高频感音性听力障碍) 小脑前下动脉卒中,波动性耳鸣耳闷胀感听力下降: MD:进行性、伴耳闷胀感、早期低频损害 VA-TIA:发作期出现耳鸣、听力下降,有时可伴有其他一过性眼动异常或其它
7、脑干症状,通常有血管性风险因素,伴随症状,听觉伴随症状,进行性单侧耳鸣耳聋:听神经瘤 老年性听力症状:常见首先累及双侧高频听力区,出现单侧时 注意莫轻易诊断MD 听力障碍性质:SCD和耳硬化症表现为传导性;内耳胆脂瘤从 传导性变为感音性转化过程;听神经瘤进行性 感音听力丧失,伴随症状,听觉伴随症状,复视:VA卒中、脱髓鞘病变、血管炎、脑干内外肿瘤 视震荡: 双侧前庭病:双侧前庭眼动反射消失 扫视性侵扰:大脑或小脑病变造成对脑干扫视启动中枢抑制减弱, 出现过多扫视性眼球运动,不能稳定固视 视觉眩晕:某些川流不息或运动不止的视觉环境背景下产生眩晕。 前庭疾病及精神源性疾病均可发生。,伴随症状,视觉
8、伴随症状(前庭系统病变视觉系统病变眼动系统病变眼源性疾病),视觉诱发性眩晕或头晕:置身于反复重复性视觉刺激环境或复杂视 觉运动环境,包括与身体运动相关的视环 境相对性运动 视觉先兆:弯曲的线、发光的幻视、闪烁的暗点,持续2-60min。 偏头痛发作之前常见 眼源性疾病造成的视敏度下降:影响视觉传入、视力或VOR传出通路,伴随症状,视觉伴随症状,自主神经伴发症状:呼吸困难、心率加快、胸痛、汗出,2-5min达高 峰,15-60min自然消退,如惊恐发作 精神源性伴发症状:大多数迁延不愈的眩晕转化为慢性头晕后,大多 伴有行为或精神性症状(如持续性-自觉性头晕 综合征),伴随症状,精神或心因性伴随症
9、状,各类病史,现病史 既往病史 药物史 家族史(偏头痛、BPPV、梅尼埃病、耳硬化症、某些神经退行性病变),药物史,老年人用药多,副作用机会多 肝肾的清除功能减低 血管反射的降低,导致直立性低血压的增加,酒精 抗焦虑药 抗组胺药 利尿剂 抗高血压药 钙通道阻滞剂 交感神经受体阻断剂 其它 抗癫痫发作药 抗抑郁药 化学治疗 抗生素 抗炎药,眩晕床边常规检查,生命体征检查 眼部检查 头动检查 听力检查 步态检查 位置性检查,眩晕床边常规检查,生命体征检查,血压: 两臂血压:差值大提示锁骨下盗血综合征(VA-TIA原因之一) 直立行血压:差值20mmHg或收缩压低于90mmHg 心脏:心率/心律、心
10、脏杂音、心功能状态 意识:意识模糊、意识障碍 颈部:颈部活动度及范围、颈部压痛或后枕部疼痛(椎动脉夹层、后颅卒中可能)、颈部杂音听诊,生命体征检查,视模拟尺(VAS) 快速从病人眼前先水平后垂直方向来回扫过,询问病人是否 有眩晕/头晕、视震荡、不稳感并评分,眼部检查,视觉功能,静态视敏度(视力) 动态视敏度(DVA):(1-2Hz左右或上下)较静止时下降3行,疑有前庭-眼动功能减退,双侧前庭病通常以视振荡的形式表现出来 视野:手指法检测,眼球静止状态,瞳孔 眼睑 双眼固视功能 原位固视,睁闭目检查,眼球静止状态,自发性眼震 方波跳动 扫视性视振荡(眼球快速往返跳动,无间歇期) 闭目时是否引起眼
11、球异常运动(中枢性),睁闭目检查,眼球静止状态,分级: 1级:眼震快相 2级:眼震快相+原位固视 3级:眼震快相+原位固视+眼震慢相,自发性眼震,眼球静止状态,分类: 假性自发性眼震:头位前倾后仰影响 生理性终末性眼震:一侧极度注视时(30) 病理性自发性眼震,自发性眼震,眼球静止状态,前庭外周损害:内耳或前庭神经导致两侧外周性静息电位张力不平衡(多为单侧,且方向不变) 前庭中枢性损害:小脑或脑干某些病变导致两侧张力不平衡(类型多),病理性自发性眼震,周围性及中枢性眼震区别,眼震慢相波形,中枢性自发性眼震,眼球运动功能,眼球运动范围:范围、协同性、非协同性 离心性固视:水平10-30,垂直10
12、-20(中枢性、先天性、镇静剂治疗) 视跟踪:10-20/s(中枢性),眼球运动功能,扫视(20): 潜伏期:200ms.扫视启动困难,伴潜伏期延长 速度:500-600/s。中脑病变累及垂直扫视启动中枢引起垂直慢扫视;脑桥病变累及水平扫视启动中枢引起水平慢扫视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多系统变性等或眼肌病变) 准确度:离心性:正常或10%的欠冲 向心性:正常或10%欠冲或过冲 (小脑及传入纤维的损害为主),头动检查,头动检查,低频VOR(前庭眼动反射)检查: 低频正弦式头动:缺损:与头动方向相反的代偿性扫视;VOR异常高振幅反应,慢相过快,与头动方向相同的反代偿性扫视 (低头20-30,先水平后
13、垂直,0.5Hz频率),前庭动态功能检查,头动检查,高频VOR检查: 头脉冲(HIT):(10-15(水平)/30-40,10(共轭平面)))半规管,鉴别前庭外周损害的重要床边检查 头Heave检查(HHT):水平线性加速度(椭圆囊)-耳石眼动反应(OOR)-方向相反的代偿性扫视,前庭动态功能检查,头动检查,HINTS组合检查:水平头脉冲检查凝视性眼震眼偏斜 (急性前庭综合征时与中枢性鉴别),前庭动态功能检查,头动检查,压力敏感性诱发方法: Valslva手法:有两种诱发方法。抵住声门呼气,通过增加颅内压提高中心静脉压。或捏住鼻孔呼气,通过耳咽管提高中耳压力。 Tullio现象:比较大的声音所
14、诱发出眼震的现象,如SCD。 Hennebert现象:外耳道压力试验诱发出眼震。,前庭眼震诱发性检查:诱发性前庭眼震是潜在的两侧前庭张力不平衡诱发出来,从而现察到眼震的方法,头动检查,张力敏感性诱发方法: 振动诱发性眼震(VIN):乳突头放置振动器,经振动诱发眼震 过度换气诱发眼震(HIN):深呼吸30-60秒,之后观察眼震。伴有HIN眼震提示潜在前庭张力不平衡,可为前庭性焦虑症类疾患,但无眼震 摇头眼震(HSN):水平30,2Hz频率持续10s左右,停止摇头后观察眼震(健侧(快相)-衰减-患侧 外周、中枢均可),前庭眼震诱发性检查,头动检查,头正中抬高30仰卧位 头或全身右侧位 头或全身左侧
15、位 头悬位 面朝前头低30坐位 头左转直立坐位 头右转直立坐位 头后悬直立坐位,位置试验(20-30s),头动检查,静态: 张闭目双腿站立:(a)病人双腿平行,自然站立,在张闭目条件下,观察病人 的躯体平衡状态 (b)病人双腿平行站立在海绵垫上,双手交叉胸前抱肩,观 察病人在张闭目条件下的身体平衡状态 Romberg试验:病人双脚前后成一线站立,在张闭目条件下观察病人的躯体平衡状态 单腿站立试验:病人单腿站立,可分别以左右腿单独站立,观察病人的站立时平稳程度,步态检查,头动检查,静态: 过指试验:让病人用手指快速在自己鼻子和医生手指之间往复,在张目条件下,如果病人有小脑疾患,在快达到目标时常会
16、出现意向性震颤。这个检查稍作调整后可以用来检查前庭系统病变,病人闭目,举手从自己头顶快速外展向下达到记忆中的医生的手指位置。注意现察病人的手臂是否会出现一病变侧的飘移,步态检查,头动检查,动态: Fukuda原地踏步:病人闭目原地踏步(50步或30秒)。单侧变,特别是前庭性疾患,在闭目原地踏步时,病人会逐渐偏离最初的原点位置,向病变一侧偏移,大于30为异常 Tandem行走:(1)先以自然病平常步态行走,现察病人步态是否正常,是否蹒跚步态,小碎步行走。(2)脚在另一脚之前的方式行走,观察病人是否可以行走,行走时是否能保持平衡 心力负载行走(WMW):行走的同时做计算,有皮层知觉功能障碍者,行走速度明显降低,或者停止行走,步态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班健康营养饮食课件
- 2025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计划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家校共育计划
- 门诊护理持续改进项目
- 认识循环经济
- 师德师风网络教育平台建设计划
- 公益机构入职承诺书范文
- 关于公共财物管理办法
- 养殖种植基地管理办法
- 全国同等学历管理办法
- GB 2811-1989安全帽
-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第三版)培训-教学课件
- 资产评估收费管理办法(2023)2914
- 金字塔原理(完整版)
- DFMEA编制作业指导书新版
- “扬子石化杯”第36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选拔赛暨2022年江苏赛区复赛试题及答案
- GB∕T 3639-2021 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
- 浙江省引进人才居住证申请表
- DB62∕T 4134-2020 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规范
- 三菱电梯日常维护保养检查标准
- DB51∕T 2628-2019 司法所外观及室内标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