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2)_第1页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2)_第2页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2)_第3页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生效上市时间:2011-1-4 13333690:1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7号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已经在第64次常务会议上经过审议,将从2011年1月1日开始实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长姜伟信先生2002年12月1日城市、城市控制详细规划和审批方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城镇控制详细计划的制定和批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制定了该方案。第二条控制详细计划的编制和批准适用本办法。第三条控制详细计划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进行计划行政许可和实施计划管理的依据。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转让必须符合控制详细计划。第

2、四条控制详细计划的编制和管理资金按照城乡规划法第六条的规定执行。第五条所有单位和个人都有权依法遵守批准和公布的控制详细计划,服从计划管理,并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咨询与利害关系相关的建设活动是否符合控制详细计划的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报告或举报违反控制详细规划的行为。第二章城市和城市控制详细规划的编制第六条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村的控制详细规划;其他村的控制详细计划由村人民政府组织。第七条市、县人民政府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镇人民政府(以下统称控制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格等级的规划准备单位制定控制详细规划的具体编制

3、。第八条控制详细规划的编制,要综合考虑区域资源条件、环境状况、历史文化遗产、公共安全和土地所有权的因素,满足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需要,妥善处理长短期、地区和整体、开发和保护的关系。第九条控制详细计划的编制应根据批准的城市和城市总体计划,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并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第十条控制详细计划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a)土地使用特征和兼容性等土地功能控制要求;(b)容积率、建筑物高度、建筑物密度、绿地率和其他土地指标;(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的土地规模、范围和具体控制要求,地下管线控制要求;(4)基础设施土地的控制边界(黄线)、各种绿地范围的控制线(绿线)、

4、历史文化距离和历史建筑保护范围边界(紫线)、地表水保护和控制的区域边界(蓝线)等“4线”和控制要求。第十一条对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控制详细计划的编制,可以根据地区实际情况,结合城市空间布局、计划管理要求、区域边界、城乡建设要求等,将建设区域划分为多个计划控制单元,组织计划单元计划。村庄控制详细计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或减少控制要求和指标。规模较小的形成的村庄的控制详细计划可以与村庄总体计划相结合,提出计划控制要求和指标。第十二条控制详细计划草案完成后,控制详细计划组织准备机关应当依法公布控制详细计划草案,并通过论证会、听证会或其他方法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时间必须少于30天。通知的时间、

5、地点和提交意见的截止日期、方式应在政府信息网站和当地主要新闻媒体上公布。第十三条控制详细计划组织准备机关应当制定控制详细计划制定工作计划,分割编制控制详细计划。中央区、老盛开区、最近建设区、土地保有权或土地出让区,应优先制定控制详细计划。第十四条控制详细计划的编制结果由文本、图表、手册和各种必要的技术研究资料组成。文本和图表的内容必须一致,并成为计划管理的法律依据。第三章城市批准城市控制详细规划第十五条城市的控制详细计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提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级人民政府备案。现人民政府所在村的控制详细计划,经现人民政府批准,提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级人民政府备案。其他村的

6、控制详细计划由村人民政府报纸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城市的控制详细计划成果必须用纸和电子文件记录。第十六条控制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参加的审查会。审查通过后,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向审查批准机关报告控制详细计划草案、审查意见、公开意见和处理结果。第十七条控制详细计划应当自批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通过政府信息网站或当地主要报道媒体等方式公布。第十八条控制详细计划组织准备机关应当建立控制详细计划文件管理系统并逐步建立控制详细计划数字信息管理平台第十九条控制详细计划组织准备机关应当建立计划动态维护系统,对控制详细计划进行计划、组织评估和维护。第二十条批准的控制细节计划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任意修改。需要修改的必须按照以下程序进行:(a)控制详细计划组织准备机关应当组织对修改控制详细计划的必要性的专题论证。(二)控制详细计划组织准备机关应当以多种方式征求计划区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必要时组织听证会。(三)控制详细计划组织准备机关建议修改控制详细计划,向原批准机关提交专题报告,经原批准机关同意后,才能组织修改方案。(4)修改后,应按照法定程序审查批准。批准材料应附有规划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