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诊断项目介_第1页
早期胃癌诊断项目介_第2页
早期胃癌诊断项目介_第3页
早期胃癌诊断项目介_第4页
早期胃癌诊断项目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早期胃癌诊断项目介绍,北京美康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2010年05月,纲要,第一部分 胃癌的危害 第二部分 针对早期胃癌的检测方法 第三部分 胃蛋白酶原PG I & II血清检测介绍 第四部分 关于 “全民胃部重大疾病普查行动” 的相关介绍 第五部分 市场策略 第六部分 关于胃蛋白酶原(PG)的相关文献,第一部分 胃癌的危害,一、更多的人应该关心自己的胃部健康,胃癌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癌控项目的统计数据,全球每年死于癌症的患者高达700万,其中死于胃癌的患者占到10%。全球每年新发胃癌934,000例,其中42%(近40万)的新发病例在我国,胃癌在我国的患病率和死

2、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约每23分钟就有1名中国人死于胃癌 “中国每年死于胃癌的约有227万人,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23%,而患者的早期诊断率还不到110,早期胃癌(EGC)手术率低于5%10%。” 摘自重庆医学2009年10月第38卷第2O期 早期胃癌的筛查方案及早诊早治王江红(重庆市肿瘤研究所 400030),一、更多的人应该关心自己的胃部健康,胃癌的发病的高峰年龄在50-80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19-35岁的胃部恶性肿瘤患者占总数3.3%,由于年轻人胃部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患者就诊晚、临床总体诊断水平欠佳等因素,造成众多病人确诊时已属进展期,且常伴

3、有胃周、腹腔甚至远处转移。 “因此,胃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提高胃癌的疗效、降低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自重庆医学2009年10月第38卷第2O期 早期胃癌的筛查现状及诊断进展王江红(重庆市肿瘤研究所 400030) 所有疾病 警惕 中胃癌最 早期 为凶险 胃癌 症状,二、我国胃癌状况,我国胃癌病例以进展期为主,约占90 ,早期胃癌诊断率仅为10左右。而日、韩两国均达40 50甚至更高。 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总体复发率为1.513.7,而进展期胃癌的总体复发率为5070。因此,早期胃癌的诊断是影响我国胃癌诊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早期胃癌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

4、征,普查的依从性差、费用昂贵。除日本及韩国等发达国家外,其他国家较少诊断和报道早期胃癌,绝大多数病人首次诊断时已属中晚期,其中50左右难以施行根治性切除 据肿瘤协会统计, 2008年上海居前六位的肿瘤中,消化道肿瘤就占了四位,其中胃癌为第二位(30/10万) “如果不提高我国的胃癌诊断率,其治疗水平也难以提高” 摘自外科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l3卷第l期关于早期胃癌临床诊断的若干问题师英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腹外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三、政府颁布的各种关于胃部重大疾病早诊早治的政策法规,胃癌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健康,目前通过临床症状就诊,多为中晚期患者,治疗费用昂贵且效果不佳

5、,如果可以通过科学有效的技术方案对人群进行筛查,及时发现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通过有效治疗,阻断早期胃癌的发展并治愈,因此早诊早治是目前控制人群胃癌的有效措施。 卫生部颁布的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年)明确消化道肿瘤是我国癌症防治工作的重点。 国家十四部委联合下发的全民健康科技行动方案国科发生2008165号中,明确胃癌作为预防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要建立有效的预防干预方案和综合治疗方案,使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提高。,第二部分 针对胃癌的检测方法,一、胃钡餐造影,原理:患者口服硫酸钡(BaSO4)后,钡液沿消化道下行,由于钡液不会被消化吸收且能在X光下清晰的与消化道区分开,显

6、示出消化道的轮廓,以检查消化道壁有无缺损、溃疡,消化道器官中有无肿瘤。 优点:检测时间短。 缺点:射线暴露(对人体有辐射),检测费用高,受操作者手法及经验、钡液质量等影响,不能对胃部疾病做定性定量的检测,只能做定位检测,对早期胃癌的判定显得无能为力。 据日本消化道集团检诊协会统计:x线影像学诊断胃癌的漏诊率为28%29% ,误诊率为12 一14,二、纤维胃内窥镜,原理:内镜纤维管从食道插入,经口腔进入胃内,用来检查食道、胃腔以及十二指肠球部病变。 优点:能够直观、高清晰度了解胃部状况 可以钳取活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检测胃部疾病准确,二、纤维胃内窥镜,缺点: 1、体内检测,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

7、2、对操作者要求很高,早期胃癌内镜下表现隐匿,特征不明显,很容易出现漏检。(日本肿瘤专家细川治在51441例内镜检查的总结中证实,操作经验低于10年的内镜医师早期胃癌漏诊率为25 ,尤其是贲门附近的胃癌漏诊率高达32 ;操作经验10年以上的内镜医师早期胃癌的漏诊率为20 ,甚至部分进展期胃癌亦被漏诊) 3、检测费用高。 4、不适合大规模胃癌普查。,三、胃癌肿瘤标记物,肿瘤标志物主要是指癌细胞分泌或脱落到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 CEA,CA19-9,CA72-4,CA50,TPA等肿瘤标志物特异性差,只能是临床术后监控的辅助手段之一,在早期筛查中基本起不到作用。CEA在胃癌患者中,胃液阳性率为50

8、%,血清阳性率只有不到5%。(详见肿瘤标记物解读) 优点:采用血清检测,无创伤、广泛认知。 缺点: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对胃癌的诊断意义尚无定论 对胃癌的早期诊断意义不大 并且程序繁琐、耗时、需要昂贵的设备,四、碳13呼气试验,13C-尿素呼气试验:用于检测幽门螺旋杆菌(HP) 的医学实验。 原理:胃内的 Hp 依靠其高活性的内源性尿素酶,能 将口服的碳13标记的尿素分解成氨气和碳13标记 的二氧化碳,后者极易弥散入血,经肺呼出而被检 测到。 缺点: 局限性强,只能检测HP感染。 不能确定严重胃体萎缩性胃炎(HP与胃窦萎缩 性胃炎相关,与胃体萎缩性胃炎无明显相关)。 不能反映不同部位胃粘膜的形态

9、和功能。更不能说明是不是患有胃癌 仪器设备昂贵,费用高。,五、胃蛋白酶原,通过定量测定人体血清中的胃蛋白酶原I和II的浓度,定量监控从HP抗体感染、萎缩性胃炎乃至早期胃癌的全过程。主要用于早期胃癌的筛查和治疗逆转。 优点: 血清检测无创伤、更安全。 操作简单,时间短,不造成受检人员的长时间滞留。 检测结果可靠,检测特异性可达99%以上,敏感度可达75%以上。 唯一符合卫生部疾控局颁布的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 胃癌两步法检测的初筛方法。 费用低廉,适用于大规模人群早期胃癌筛查。,PG和HP,HP与胃窦萎缩性胃炎相关,与胃体萎缩性胃炎无明显相关; Hp检查试验不能确定严重胃体萎缩性胃炎,而

10、PGI的下降是中、重度胃体和胃底萎缩性胃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指标; 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检测适用于幽门螺杆菌除菌疗效的判定, PGI& PGII比值可作为早期除菌疗效的判定指标。,五、收费标准比较,收费标准比较 上消化钡餐: 180-320 元/次 胃镜检测费: 140-340 元/次 肿瘤标记物检测: 50 元/项(组合350-1200元) 碳-13呼气: 100-400 元/次 胃蛋白酶原I&II 160-240 元/次 在各地执行价格不同,以上价格供参考用。,第三部分 胃蛋白酶原PG I & II血清检测介绍,胃共分为4部分:贲门部、胃底、胃体与幽门部。,一、胃部结构,胃壁由黏膜、黏膜下层、

11、肌层和外膜四层组成,并有神经、血管和淋巴管的分布。黏膜 层柔软,活体呈橘红色。,一、胃部结构,胃底腺位于胃底和胃体部胃黏膜固有层内,为分支管状腺,主要由4类细胞组成:主细胞、壁细胞、颈黏液细胞和内分泌细胞,联合测定PGI和PG I/II比值可起到胃底腺粘膜“血清学活检”的作用,一、胃部结构,PGI主要来源于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颈黏液细胞,PGII则来源于全胃腺(胃贲门腺、胃底腺、胃窦幽门腺)和近端十二指肠腺,前列腺和胰腺也产生少量PGII。,二、胃病的分类,胃病有功能性胃病和器质性胃病。 功能性胃病包括胃功能紊乱,胃神经官能症,胃运动过快,胃运动过缓,胃运动无力,胃瘫,胃下垂,胃粘膜脱垂,胃酸过多

12、,胃酸不足等。 器质性胃病包括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含十二指肠溃疡),胃息肉,胃癌等。,三、早期胃癌的分类及界定,胃癌是源自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早期胃癌(EGC)指:癌细胞仅浸润至胃黏膜层和黏膜下层,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EGC内镜下又可分为隆起型(息肉型:I型)、浅表型(胃炎型II型)和凹陷型(溃疡型:III型)、混合型(IV)四型。 浅表型中又分a(隆起表浅型),b(平坦表浅型)及c(凹陷表浅型)三个亚型。以上各型可有不同的组合,如c+a,c+等。,三、早期胃癌的分类及界定,早期胃癌按癌灶直径可分为: 小胃癌:癌灶直径在510mm。 微小胃癌:癌灶直径5mm。 点状癌:胃粘膜活检为癌,

13、手术切除标本系列取材找不到癌组织。 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均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 ,常为黑便,少部分早期胃癌可表现为轻微的上消化道出血症状 ,即黑便或持续大便隐血阳性。 早期胃癌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达90%以上。 进展期胃癌5年生存率仅为30%40%。,四、中晚期胃癌,中晚期胃癌(进展型胃癌)指癌性病变侵及肌层或全层,常有转移。有以下几种类型:蕈伞型(或息肉样型)溃疡型 浸润型 混合型 多发癌等,中晚期胃癌(隆起型),胃癌的发生过程,胃癌是源自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过程,大量流行病学、病理学和临床证据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癌发病危险极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

14、率又与胃癌死亡率强烈相关。,胃癌是源自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过程,大量流行病学、病理学和临床证据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癌发病危险极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又与胃癌死亡率强烈相关。,肠胃型胃癌的发展史: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化生 不典型增生 胃癌,五、胃癌高危人群的特征,感染过幽门螺杆菌的人群。 男性,尤其是超过正常体重2025公斤的男性人群。 年龄在50岁80岁之间的人群 常吃加盐、腌制蔬菜、烟熏肉和鱼等食物的人群。 吸烟人群。 接受过胃部手术、胃息肉的老胃病人群。 家族肿瘤疾病、家族胃癌史的人群。 恶性贫血的人群。 A型血的人群。 长期工作在含有大量烟

15、尘、石棉和镍环境的人群。,六、胃蛋白酶原(PG)简介,胃蛋白酶原(PG)是胃黏膜特异性功能酶-胃蛋白酶的无活性前体,按其生化和免疫原性不同可分为两个亚群:即PGI和PGII。 PGI来源于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颈粘液细胞,PGII则来源于全胃腺(胃贲门腺、胃底腺、胃窦幽门腺)和远端十二指肠Brunner氏腺,前列腺和胰腺也产生少量PGII,胃粘膜合成的PG11约为总量的25%。 合成后的PG大部分进入胃腔,在酸性胃液作用下活化成胃蛋白酶,只有少量(约1% )PG透过胃粘膜毛细血管进入血循环。” 血清PG水平可反映不同部位胃粘膜的形态和功能,联合测定PGl和PG1/PGII比值可起到胃粘膜“血清学活检

16、”的作用。” 摘自孙丽萍 袁媛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研究所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1年9月 参考文献:胃蛋白酶原研究现状及应用,检测PG可发现哪些疾病?,通过非侵入性血清PG检测可将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癌等高危人群筛查出来,再进行胃镜检查-确诊。 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关系?萎缩性胃炎容易导致胃癌,国外有研究表明,胃窦为主的萎缩性胃炎患者罹患胃癌的危险性高于正常人18倍;如果胃窦和胃体都存在粘膜萎缩,其危险性高于正常人90倍。 胃黏膜炎性病变对血清PG含量影响较大,对浅表性患者需重点监测血清PG含量变化;胃黏膜萎缩性病变对血清 PGI& PGII

17、含量均有影响,萎缩性患者应同时监测血清 PGI& PGII 含量变化。因此,定期跟踪监测PG含量变化可以提前发现胃部疾病及其变化,做到早诊、早知。,七、胃蛋白酶原(PG)解读,浅表性胃底腺黏膜胃炎 血清 PGI& PGII 都会增加,PGR下降。 轻度、中度萎缩性胃炎 血清PGI下降,PGII增加,PGR下降。 严重慢性萎缩性胃炎 血清PGI下降,PGII基本不变,PGR下降。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血清 PGI& PGII 含量都有不同程度升高,治愈后恢复正常。,八、美康产品PG解读,八、美康产品PG解读,八、美康产品PG解读,九、总结:检测血清PG可筛查的疾病,总结: 血清PG检测可将可以

18、作为 胃癌普查的初筛选指标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Hp)根除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判定指标 术后胃切除复发的判定指标 将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癌等高危人群筛查出来。 动态监控 胃黏膜炎性病变对血清PG含量影响较大,对浅表性患者需重点监测血清PG含量变化;胃黏膜萎缩性病变对血清 PGI& PGII 含量均有影响,萎缩性患者应同时监测血清 PGI& PGII 含量变化。,综上所述血清PG检测法具有,胃癌初筛的国家标准 胃癌检出率高,特异性强 操作简便 无创,病人耐受好 费用低 快速,十、胃蛋白酶原P

19、GPG试剂盒简介,【方 法 学 】酶联免疫法 【包装规格】 96人份/盒 【预期用途】 用于血清中胃蛋白酶原/ 的定量检测。 【检验原理】 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检测法。,十一、美康PG产品的指标,PGI和PGR联合诊断检测的特异性在99%以上,敏感度在75%以上。 PGI和PGR联合诊断检测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77%和84.7%。,第四部分 关于“全民胃部重大疾病普查行动”的相关介绍,一、国内外的普查方案,胃癌筛查的研究,以日本、美国、北欧等发达国家较早,他们以雄厚的经济及技术实力,在胃癌高发区进行大规模的筛查,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以期达到提高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的目标。 日本在“

20、老年保健法”的指导下开展了“日本胃癌检测计划”,利用PGI、PGII,在大面积的人群普查中使胃癌的早诊率提高到了90。 美国同样应用检测PG、PG及其比值作为胃癌筛查方法,并在波兰实施大规模筛查,研究结果证实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疾病(萎缩性胃炎)有明确筛查效果 我国是胃癌高发的国家之一,胃癌的大面积普查应当摆在重要的地位。 亚洲国家(地区)普查效果比较附表如下:,一、亚洲国家的普查方案及效果对比,二、卫生部确定的胃癌普查行动计划,全民胃部重大疾病普查行动是由国家卫生部疾控预防控制局主办,中国医师协会承办,依据卫生部疾病控制局2009年发布的中国癌症筛查早诊早治技术方案(试行)中第86页-第112页

21、“胃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进行的,北京美康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作为“普查行动”检验器械、试剂的唯一提供商。(附全民胃部重大疾病普查行动通知及附件),三、普查行动的目的,提高全民早期胃癌检出率,降低死亡率、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 提高全民健康意识。 配合卫生部探索适合我国医疗资源状况的最佳筛查方案,为制定经济有效的胃癌早诊早治方案提供依据。 建立胃癌筛查规范及技术标准,推广胃癌规范化早诊早治技术。 为国家建立胃癌早诊早治筛查机制做准备。,四、普查行动采取的检测方法,卫生部2009年1月确立的普查方法: “应用血清生物标志物-胃蛋白酶原(PGI/PG)检测和问卷调查表相结合作为初筛,进一步以胃镜检查

22、及活检病理确诊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 摘自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09年发布的中国癌症筛查早诊早治技术方案(试行)中第86页第122页“胃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 即两步法 第一步:血清胃蛋白酶原(PG)法进行初筛 第二步:PG阳性(PG I70ng/ml、PGR7)者,通过胃镜精查。 附 于中麟教授在胃癌早期筛查报道中建议使用PG检测筛查胃癌高危人群 于中麟 首医大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专家,四、普查行动采取的检测方法 图示,五、普查行动的开展,“全民胃部重大疾病普查行动”通过成立普查行动执行委员会,下设专家顾问委员会、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发放相关宣传资料,以提高全民预防

23、知识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进行普查登记,开展普查活动,反馈普查结果,收集整理信息,跟踪确诊疑似病例。 “全民胃部重大疾病普查行动”专家工作委员会组成是由: 主管卫生部门领导; 三甲医院消化内科专家、检验科专家; 体检中心主任; 新闻媒体; 检验器械、试剂提供商。,六、普查行动的对象及流程,普查行动以国内户籍十八岁以上适龄男、女人群为筛查对象。 普查行动的流程如下: 体检者预约登记; 到指定采血点进行采血; 离心标本,送指定检验所; 检测,出具报告; 体检者收到普查报告。 对高危人群进行胃镜检查,病理确诊。,七、普查行动的途径 自然人群筛查:指在健康及亚健康人群中筛查无症状早期胃癌,这将是我国下一步

24、的重要战略目标。,途径 通过政府组织、医疗机构牵头、企业参与、媒体宣传、联合保险、福利基金等应用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所确定的技术方案“两步筛查法”,有组织的开展普查及教育工作。 用计算机针对每个个体的PG结果,建立长期监测数据库。再用该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给每个对象打分,初筛出高危个体,再行胃镜筛查。 通过对确诊胃癌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找出与胃癌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如年龄、不良的饮食习惯、饮食质量(高盐、霉变食物)、肿瘤家族史、精神创伤史、性格、临床症状等,有针对性的进行胃癌防治工作 。,八、普查行动的个案分析,1、天津341人份普查(胃病群体) PGI30且PGII3.0的病例共3例,有2例进行胃镜检查,第六部分 关于胃蛋白酶原(PG)的相关文献,一、相关政策法规,1、全民胃部重大疾病普查行动通知(1、2) 2、全民胃部重大疾病普查行动通知附件一: “全民胃部重大疾病普查行动”实施方案 3、全民胃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