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一课时ppt课件_第1页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一课时ppt课件_第2页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一课时ppt课件_第3页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一课时ppt课件_第4页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一课时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用“者”或“也”句式表判断。,用“者,也”表判断。 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前单用“者”或后单用“也”表判断。,四、用“即”“乃”“则”“皆”“诚”“固” “素”等副词表判断。,三、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六、用“非” 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五、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二、用“此(是)也”句式表判断。,判断句主要形式:,下列句式中哪些是判断句: 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邻之厚,君之薄也。 3、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4、曾不若孀妻弱子。 5、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人骑。 6、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7、是可忍,孰不可忍? 8、此帝王之资也,下列句式中哪些是判断句:

2、 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邻之厚,君之薄也。 3、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4、曾不若孀妻弱子。 5、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人骑。 6、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7、是可忍,孰不可忍? 8、此帝王之资也,3.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_ _ 解析 “道所存也”为判断句。,因此无论地位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译文:_ _ 解析 “此所得也”为判断句。,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难道谁还能讥笑这吗?这就是我此

3、次游山的收获。,一、用介词“于” 表被动。,三、用“为”“为所”表被动。,二、用“见”“见于”表被动。,四、用介词“被”表被动。,五、动词本身表被动。,被动句主要形式:,答案D 解析 为状语后置句,为一般句式。,答案B 解析 B项都是介词,表被动。A项前“见”表被动,后“见”是偏指一方(我)。C项前“见”是偏指一方,后“见”表被动。D项前“被”表被动;后“被”是动词,遭受。,【特殊句式的翻译原则】 1.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 (1)调。主要指那些倒装句,译时须调整为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结构形式。 (2)补。一是补出文言语境中省略的成分,若不补出,句意就不明,句子就不通;二是补出句中的被动意味,如

4、意念被动句。,翻译下面的句子。 (朱)晖(hu )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答案:朱晖在做官时很刚正,被上司忌恨,所到之处常常被人弹劾。,文言文中成分省略的现象非常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2、省略谓语; 3、省略宾语; 4、省略介词。,一、省略主语。,二、省略谓语。,三、省略宾语。 1、省略动词宾语; 2、省略介词宾语。,四、省略介词(“于”“以”)。,省略句主要形式:,倒装句,文言句式,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所谓倒装句(变式句)。文言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宾语前置; 二、主谓倒置(谓语前置); 三、定语后置; 四、状语后置。,主谓倒

5、置,主谓倒置即将谓语前置,大都是为了突出谓语部分,适应表达的需要。主谓倒置句以感叹句、疑问句居多。,谓语前置,D,下列句子属于主谓倒置的一句是( )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B、且焉置土石? C、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D、子邪,言伐莒j者?,【精要点拨】 谓语前置,也叫主谓倒装。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 “汝之不惠,甚矣”。 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 “你太不聪明了!” 再如:快哉此风!可调整为:此风快哉! 谓语倒装句翻译时按“主谓”顺序调整。,(2)翻译下面的句子。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译文:_ 宁戚饭牛于车下,

6、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商歌。桓公闻之,扶其仆之手曰:“异哉!此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 译文:_ _,替大王作出这种计策的人是谁?(谓语前置句),这位唱歌的人不是一般人,真奇怪呀! (谓语前置句),宾语前置,【精要点拨】 宾语前置句在文言倒装句中最为复杂,有三种类型: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如“古之人不余欺也”;二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如“沛公安在”“不然,籍何以至此”等;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如“夫晋,何厌之有”“无乃尔是过与”等。判定宾语前置句既要结合语意,又要结合其标志词语。,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豫州今欲何至? B、臣实不才,

7、又敢谁怨? C、若事之不济(成功),此乃天也。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C,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 A、城中皆不之觉 B、时人莫之许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未之多见也,C,3、下列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A、 沛公安在? 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唯才是举。 D、 尔何知?,B,4、下列各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A、何陋之有? B、唯余马首是瞻。 C、时不我待。 D、马之千里者,D,5、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 A、 之二虫又何知? B、 卿欲何言? C、 安得广厦千万间。 D、 宋何罪之有?,C,6、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

8、完全一致的一句是( )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A,答案 D 解析 为宾语前置句, 为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虽是考试说明规定的考查句式,但在高考翻译题中并不常见,只是视选材而定。 宾语前置句翻译时按照“动(介)宾”顺序调整;翻译第三种类型,把“是”“之”去掉,宾语移后即可。,一、文言翻译有哪些得分点?如何判断这些得分点? 来懋斋先生者,家况奇贫。意欲赴礼部试,而绌于资斧。具旨酒与佳肴,以恭候其欲助之亲故。讵知日既夕矣,无一亲故之足迹,印于其庭者。有群丐过其门,先生请其就座而畅饮。醲饷既良,先生告其故,(群丐)谓先生曰:“是区区者,何难之

9、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往往逆旅主人嘉其义而奇其事,且厚有赠馈。既抵都,群丐各分道行乞,以所得资为先生应试费。试后果捷南宫,得出为某邑宰,循例省亲回籍。群丐亦促之返焉。甫抵里閈,亲故之问寒温表庆贺者,肩摩踵接。先生亦平淡视之。(2014年重庆卷记丐侠改编),.,1.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 (1)判断句中得分点 关键实词:_ 关键虚词:_ 特殊句式:_ (2)翻译 译文:_ _,是、吾侪,以,何难之有(宾语前置句),这是区区小事,有什么艰难?我们愿意为此尽力,用沿途乞讨得到的钱物,供给先生食用。,状语后置,也叫介宾短语后置句,总结: (

10、一) 文言文中的状语后置一般即指介词结构后置。其中尤以“于”“以”“乎”构成的介词结构居多。 (二) 有时候,后置的介词结构中的介词(主要是“以”“于”这两个介词)会省去,这种情况仍可视为介词结构后置。,句式特点一:谓语 + 以 + 后置状语 1、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特点二: 谓语 + 于 +后置状语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注意: 有时候,后置的介词结构中的介词(主要是“以”“于”这两个介词)会省去,这种情况仍可视为介词结构后置。,3、谓语 + 乎 +后置状语(乎:相当于“于” ) 3、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遂与秦王会渑池。 得璧,传之美人。 请奉盆缶

11、秦王,以相娱乐。,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于 (在)河北作战、于 (在)河南作战,于 (在)渑池会见,于(给)美人,于(给)秦王,下列各句中,不是状后的两项是( ) A.以其无礼于晋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E、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CE,【精要点拨】 介宾短语后置句(也叫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是指在文言文中带“于”“以”的介宾短语放在谓语动词的后面的句型。翻译时,一般按照现代汉语习惯将介宾短语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 这种句式虽然考试说明未作要求,但因为它在文言文中很常见,所以高考翻译题中经常出现。不过,介宾短语后置句翻译时

12、并不是一定要提前的。,(2)翻译下面的句子。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译文:_ _ _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译文:_ _,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他们,用威严的盛怒来震慑他们,他们最终也只是苟且以求免于刑罚却并不会感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顺却不会在内心诚服。,老虎和犀牛从木笼中逃了出来,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是谁的过错呢?,定语后置,总结:定语后置形式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3、中心词 之后置定语(A/V),4、中心词 数量词,1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2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 3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

13、之。 4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5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1、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D.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解析 其余三项均为定语后置句。,D,2、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苟以天下之大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铸金人十二 D.夫晋,何厌之有,【精要点拨】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放在中心词前面,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且有一定的语言标志,如“之”“之者”“者”。辨析时,只要抓

14、住这些标志词语,再加上语意理解即可。,如2010年上海卷“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应是“桂阳有争舟而相殴至死之民”。可译为:桂阳有争船而相互斗殴至死的人,(这个)案件长久没能判决。 2011年江苏卷第8题第(1)句中“毁淫祠数百区”,“数百区”是个特殊的定语后置,译时需提至中心词“淫祠”前。 定语后置句翻译时一般把定语调至中心语前。特殊情况下可以按照“中心语中(里)定语的(名词)”格式翻译。,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 1、君何以知燕王? 2、宋何罪之有?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6、会于西

15、河外渑池。 7、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8、善哉,回也! 9、頒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0、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被动句,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一、文言翻译有哪些得分点?如何判断这些得分点? 来懋斋先生者,家况奇贫。意欲赴礼部试,而绌于资斧。具旨酒与佳肴,以恭候其欲助之亲故。讵知日既夕矣,无一亲故之足迹,印于其庭者。有群丐过其门,先生请其就座而畅饮。醲饷既良,先生告其故,(群丐)谓先生曰:“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往往逆旅主人嘉其义而奇其事,且厚有赠馈。既抵都,群丐各分道行乞,以所得资为先

16、生应试费。试后果捷南宫,得出为某邑宰,循例省亲回籍。群丐亦促之返焉。甫抵里閈hn】 ,亲故之问寒温表庆贺者,肩摩踵接。先生亦平淡视之。(2014年重庆卷记丐侠改编),.,1.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 (1)判断句中得分点 关键实词:_ 关键虚词:_ 特殊句式:_ (2)翻译 译文:_ _,是、吾侪,以,何难之有(宾语前置句),这是区区小事,有什么艰难?我们愿意为此尽力,用沿途乞讨得到的钱物,供给先生食用。,2.甫抵里閈,亲故之问寒温表庆贺者,肩摩踵接。 (1)判断句中得分点 关键实词:_ 关键虚词:_ 特殊句式:_ (2)翻译 译文:_ _,里 、故、踵,甫

17、,亲故之问寒温表庆贺者(定语后置句),刚到达乡里,亲戚朋友问寒问暖表示庆贺的人很多,肩挨肩,脚跟脚。,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申徽字世仪,魏郡人也。孝武初,周文与语,奇之。河桥之役,大军不利,近侍之官分散者众,徽独不离左右,魏帝称叹之。十年,迁给事营门侍郎。出为襄州刺史。时南方初附,旧俗官人皆饷遗。徽性廉慎,乃画杨震像于寝室以自戒。及代还,人吏送者数十里不绝。徽自以无德于人,慨然怀愧,因赋诗,题于清水亭。 (选自北史刘转第五十七,有删节),(1)河桥之役,大军不利,近侍之官分散者众,徽独不离左右,魏帝称叹之。 译文:_ _,(2)徽性廉慎,乃画杨震像于寝室以自戒。及代还,人吏送者数十里不绝。 译文:_ _,(1)河桥之役,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