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IT治理与业务创新_第1页
证券公司IT治理与业务创新_第2页
证券公司IT治理与业务创新_第3页
证券公司IT治理与业务创新_第4页
证券公司IT治理与业务创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证券公司IT治理与业务创新 中国银河证券 陈静,2008年4月25日,2,目 录,一、证券IT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二、证券公司信息化发展需求及问题 三、证券公司IT治理推动业务创新与发展,3,一、当前证券信息技术面临的形势和任务,4,!,我们面临的政治形势 我们面临的业务形势 我们面临的技术形势,5,!,IT系统已经从基础建设阶段进入到业务应用阶段 IT治理与风险控制成为行业非常迫切的需求 数据越来越多,业务要求越来越高,系统越来越复杂,投入越来越大,技术人员的压力越来越重 束手无策,担惊受怕,火山口,走钢丝,6,辅助工具,战略性武器,10,00,80,90,年份,信息技术的作用的变迁,来源

2、:Successful Management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英】Martin Wilson),7,证券市场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 促进行业后发先行,信息技术的应用帮助中国金融行业,尤其是证券行业实现了后发优势 我国证券市场在技术上十几年走完了国外证券业几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信息技术与证券市场的融合是证券行业高速发展的根本原因,8,?困惑,为什么做IT的经常处在与时钟赛跑的日子里? 为什么我们老是成为业务部门的出气筒? 为什么每次出事都让我们从事IT管理的人备受挫折? 思考:如何让我们的IT站得更高?,9,让我们的IT站得更高,企业信息化战略与业务战略的关

3、系 信息化助推企业创新发展 加强 IT 治理 和风险控制 保持与业务部门高度的沟通和合作,10,企业信息化战略与业务战略的关系,11,信息化助推企业创新发展,业务 创新,管理 创新,客服 创新,风控 创新,?,12,证券市场技术与业务的融合,业务与技术的融合,市场竞争是推动技术与业务融合的根本原因,同时技术与业务的融合必将带给证券市场更大的推动力,业务与技术紧密结合。IT不只是工具,业务不只是需求 提升技术在组织架构中的位置 业务前瞻性,预留技术准备期,全程参与IT 技术进步提供时间、空间、模式的优势,提供成长与创新的条件和动力,最佳搭档?,业务,技术,13,证券信息化无处不在,数据传输网络化

4、 业务电子商务化 管理电子化 服务数字化,14,证券市场技术与业务的发展,业务 创新,风 创新,回顾证券行业IT建设的历程,总是IT建设和IT管理在交替 中周而复始的进行, 技术与业务也是在交替的引导前行, 我们面临当前的形式,IT管理的比重要大于IT建设,,技术引领期 如电话委托,触摸屏自助终端等,业务引领期 如权证等金融衍生品,融合互动期 远景,15,二、证券公司信息化 发展需求及问题,16,证券市场业务需求和挑战,外在环境的变化 新的交易品种加速开放 国际化 市场景气不确定 客户及人员流失,17,创新环境与需求,中国证监会批准了创新试点券商,两个交易所相继推出了LOF,ETF创新基金 经

5、纪人、融资、融券未来可能合法化 佣金折扣的合法化和市场化 新的交易品种即将出现,如:创业板、股指期货、DVP交收等,18,充分利用信息化 助推企业业务发展与创新,由于证券行业“数据流”的特点,现代证券公司也是信息服务公司,具有天然的“信息”自然属性,信息(数据)已成为一种战略性资源,IT作用: (1)业务运行的基础设施与载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2) 风险控制的有效工具 控制数据一定程度上控制风险 (3)营销服务的有效工具 三分渠道,七分数据,十二分服务 (4)业务创新的推进助力 新业务研发工具 (5)决策支持的辅助手段 挖掘数据资源,管理数据资源,19,业务创新发展对信息化的热望,企业

6、创新发展,公司理念: 沟通模式: 销售基础: 营销模式: 服务体系: ,产品为中心 直线化、多级化 交易为基础 大众化 标准化、统一化 ,客户为中心 扁平化、网络化 关系为基础 精确化 差异化、个性化 ,信息化支持与推动,20,证券信息化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大集中交易、第三方存管等的实现,业务风险向技术风险的转移与堆积 主要分为系统风险和实施维护风险,21,证券信息化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系统风险 事故责任不清,技术部门独自承担了太多的系统风险 对容灾系统建设维护和业务连续性计划提出新要求,22,证券信息化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实施维护风险 系统维护呈现精细化、专业化趋势 业务需求规范化

7、问题 技术准备期和二次开发问题 举例:第三方存管实施后与诸多银行的接口维护,接口越多,协调维护越困难,23,证券信息化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企业信息化定位不准 不清楚IT价值何在,认为IT只是工具 缺乏IT人才的储备、培养、激励和约束机制 信息化不能承受之重!,24,IT治理提供解决之道,上述问题产生的根源是IT治理的缺失和不到位 对于证券行业,IT治理机制的建设和完善迫在眉睫,25,三、 证券公司IT治理推动业务创新发展,26,IT治理的作用,IT治理就是要明确有关IT决策权的归属机制和有关IT责任的承担机制,以鼓励IT应用的期望行为的产生,达成战略目标、业务目标和IT目标的一致,从而使企业

8、从IT中获得最大的价值,27,IT治理进入企业竞争层面,证券市场是不断变化的,信息化随之而变 目前随着证监会组织的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及证券公司对信息技术的日益重视,证券公司技术“先发优势”的争夺逐渐减弱,已经演变成IT治理层面的竞争 改变已经开始,28,规范IT治理流程,将IT治理推行到公司全部范围 明确IT治理中各角色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合理调配IT资源,组织IT建设 有效防范和界定“技术风险” 告别CIO提心吊胆的怕日子,技术人员加班加点的苦日子,IT治理实践(一),29,实施全面的IT成本核算制度 重视投资回报 确保IT投入的计划性和执行性 着力解决“成本黑洞” 一是解决I

9、T投入旱涝不均的问题,防止牛市中“高速路上换轮胎” 二是解决IT投资与收益脱钩的问题,IT治理实践(二),30,明确IT治理是公司治理的一部分 明确信息化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建立IT治理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包括IT和非IT人员) 针对行业IT的特点,在人员薪酬机制、激励机制方面给予扶持 解决信息化定位和技术团队问题 信息化建设上升到企业战略层面 人才培养、储备和团队建设问题逐步改善,IT治理实践(三),31,作为管理者,对IT的支持: IT决策与评价方面,充分认识IT价值所在,积极献言荐策,确保信息化制度的落实 技术团队建设方面,营造和谐氛围,提高技术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人才储备培养

10、方面,未雨绸缪,加大培训力度,引导技术人员知识学习与更新 强化责任意识,为公司的业务创新和管理,提供更好的支持、保障和服务 主动沟通协调,尤其在业务需求、成本核算等方面,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风险,IT感想:重点在人(一),32,CIO在企业中的位置,国外经验 CIO(首席信息官)起源于1980年美国政府提出的一个规定-要求政府部门设立CIO把政府信息资源有效地管起来。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一些跨国公司也开始设立CIO,也有些叫CTO(首席技术官)或者CKO(首席知识官),目的是推进信息管理机制的建立 国内现状 信息技术从战术层面上升到战略层面,渗透到决策层已经成为必然。中国CIO阶层开始形成

11、组织也是必然趋势。CIO并不是简单地要多增加一个职位,33,CXO的合作,CEO,CIO,CFO,利润,34,技术人员: 定位:公司IT系统的建设者,为公司各项业务、管理和客户服务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目前情况:IT系统的规划者、实施者和维护者 能力需求: 既懂技术(掌握专业知识)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员 学习能力强,知识更新快,IT感想:重点在人(二),35,技术专业化精细化趋势,外包成为可能,技术人员需求减少 客户服务个性化和资讯产品,引发技术人员、开发人员更大的需求 国外经验: 美林:咨询产品全部自己开发;收购多家软件开发公司 国内现状: 同质化产品、知识产权的心痛一直困扰着证券行业 结论: 技术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端人才争夺战将出现,技术队伍成为竞争力,36,业务人员: 定位:IT系统的使用者和初级维护者 目前情况:IT系统的使用者 配合IT:全程参与IT系统的需求与费用核算,IT系统的后续跟踪处理,IT感想:重点在人(三),37,由于证券产品的单一性,客户忠诚度最低 客户服务个性化需求,IT系统随需而变 前端业务人员须具备定制系统、初级维护系统能力 参与才有回报,业务人员参与IT系统生命全周期,IT系统才能更好地服务业务,IT感想:重点在人(三),38,信息化方向,信息化对于证券公司最佳的作用 业务的知识化 管理的知识化 服务的知识化,掌握了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