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矩阵位移法_第1页
第9章矩阵位移法_第2页
第9章矩阵位移法_第3页
第9章矩阵位移法_第4页
第9章矩阵位移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章矩阵位移法9-1概述9-2单元刚度矩阵(局部坐标系)9-3单元刚度矩阵(整体坐标)9-4连续梁整体刚度矩阵9-5刚架整体刚度矩阵9-6等效节点荷载9-7计算步骤和实例9-8矩形刚架整体分析忽略轴向变形9-9桁架和组合结构整体分析,Matlab-9与传统方法的区别,结构力学的传统方法和结构矩阵分析方法相同但不同:它们在原理上相同但在实践中不同。简单地说,前者是在“手工计算”时代形成的,而后者侧重于“计算机计算”。不同的计算方法导致不同的计算方法。与传统的力法和位移法相对应,结构矩阵分析中也有矩阵力法和矩阵位移法,或柔度法和刚度法。矩阵位移法因其计算过程易于编程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本章只讨论

2、矩阵位移法。有限元方法包括两个基本环节:1 .元素分析;2.整体分析,将整体分解成几个元素(在条形结构中,每个条形通常被视为一个元素),这个过程称为离散化。然后这些单元根据一定的条件被整合成一个整体。在一一、一一、一一、再一一的过程中,复杂结构的计算问题转化为简单元素的分析和集合问题。有限元法的要点、有限元法的要点和矩阵位移法是有限元法的雏形,因此结构矩阵分析有时被称为杆系结构的有限元法。本章将使用有限元法中的一些术语和表达式。整体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将单元组装成一个整体,根据刚度积分规则由单元刚度矩阵形成整体刚度矩阵,并建立整体结构位移法的基本方程,从而得到解。在本节和下一节中,对平面结构的杆件

3、单元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单元刚度方程和单元刚度矩阵。元素分析和整体分析,第9章矩阵位移法, 9-1概述9-2单元刚度矩阵(局部坐标系)9-3单元刚度矩阵(全局坐标系)9-4连续梁的整体刚度矩阵9-5刚架的整体刚度矩阵9-6等效节点荷载9-7计算步骤和计算示例9-8忽略轴向变形时矩形刚架的整体分析9-9桁架和组合结构由于它们是在每个单元中单独编码的(不是在刚架的所有单元中统一编码),所以它们被称为局部编码杆端位移分量(或杆端力分量)的局部编码。杆端力和杆端位移、弯矩和转角的符号:绕杆端顺时针方向为正;其他:与坐标轴相同的方向是正的。I、E、I、a、l、j:顺时针为正、E、杆端位移、杆端力、局部坐标

4、系、E、单元刚度方程,忽略轴向应力状态和弯曲应力状态的相互影响,分别推导出轴向变形和弯曲变形的刚度方程。首先,从杆端的轴向位移可以计算出杆端相应的轴向力。根据角位移方程,用本章的符号、弯曲变形、矩阵形式和刚度矩阵代替。1)单元刚度系数的含义,每个单元称为单元刚度系数,表示单位杆端位移引起的杆端力。单元刚度矩阵的性质,2)对称矩阵,3)奇异矩阵,一般单元中的正问题和逆问题,并且解不是唯一的。对于一般单元,只能从杆端的力计算变形,而不能从杆端的总位移(刚体位移变形)计算变形。求解唯一的e,e,e,e,e,e一般单元的刚度方程,其中六个杆端的位移可以指定为任意值。结构中有一些特殊的元素,元素的一个或

5、一些杆端的位移已知为零,不能任意指定。各种特殊单元的刚度方程不需要单独推导,可以自动获得因此,一般单元的刚度矩阵只采用一种标准化形式,各种特殊形式的单元刚度矩阵将由计算机程序自动形成。在计算连续梁时,通常忽略轴向变形。如果将每个跨度梁视为一个单元,则只有杆端的两个位移分量可以指定为任意值,而其他四个分量已知为零。忽略连续梁单元的刚度方程,只有单元两端的角位移是可逆的。奇点,力学模型的正问题,两端各有两个支柱和一个控制旋转角度的附加约束,并且可以指定为任何值。反问题的力学模型,每一端有两个支柱,而支柱两端的力矩是任意的。因为反问题的力学模型是一个几何不变系统,当它是一个任意值时,杆端的旋转角有一

6、个解并且是唯一的解。由此得出存在的结论。桁架单元的刚度方程,e,e,e,奇异,不可逆,梁单元的刚度方程忽略刚架的轴向变形,奇异,不可逆,e,e,e,思维:刚架忽略桁架的轴向变形?第九章矩阵位移法9-1概述9-2单元刚度矩阵(局部坐标系)9-3单元刚度矩阵(整体坐标)9-4连续梁整体刚度矩阵9-5刚架整体刚度矩阵9-6等效节点荷载9-7计算步骤和实例9-8忽略轴向变形的矩形刚架整体分析9-9桁架和组合结构整体分析、节点力、单元坐标变换矩阵、整体坐标系中的单元杆端位移矩阵, 整体坐标系中单元杆端力与杆端位移的关系可以写成:整体坐标系中的单元刚度矩阵、和整体坐标系中的单元刚度矩阵是同阶的,具有相似的

7、性质。 (1)元素表示当全局坐标系中第(j)个杆端位移分量等于1时产生的第(I)个杆端力分量。(3)一般元素是奇异矩阵。(2)是对称矩阵。尝试在整体坐标系中找到框架中每个单元的刚度矩阵。让每个杆的长度和截面尺寸相同。例9-1,bh0.5m1m(截面尺寸),元素(1),元素(2),解,全局坐标系中的丹冈,局部坐标系中的丹冈、第9章矩阵位移法, 9-1概述9-2单元刚度矩阵(局部坐标系)9-3单元刚度矩阵(整体坐标)9-4连续梁整体刚度矩阵9-5刚架整体刚度矩阵9-6等效节点荷载9-7计算步骤和示例9-8忽略轴向变形的矩形刚架整体分析9-9桁架和组合结构整体分析简介整体刚度方程通过位移法建立,特别

8、是当通过叠加节点对计算结构的节点f时, 整体刚度方程、整体刚度矩阵、传统位移法和传统位移法,分别考虑各节点位移对f的贡献,然后叠加。 当用单元积分法计算f时,每个单元对f的贡献分别考虑,然后叠加。其特点是“细胞直接整合”。考虑到单元(1)的贡献,整个结构的节点力仅由单元(1)产生。单元积分法单元(1)、凌、贡献矩阵、单元积分法单元(2)、贡献矩阵、单元积分法,用单元积分法计算整体刚度矩阵的步骤可以表示为:单元刚度矩阵、单元贡献矩阵、整体刚度矩阵、两个代码之间的关系、单元贡献矩阵,1)首先将K设置为零,然后,根据该方法,所有单元循环一次,最后,得到实施方案。3)k(2)的元素位于k中并累积。此时

9、,k(1)在定位时被积分,然后获得积分k(2)的最终结果,并且获得积分结果。尝试获得图示连续梁的整体刚度矩阵k。例2,单元集成过程。它表示当第个节点位移分量(其他节点位移分量为零)时产生的第个节点力。(2)K是对称矩阵(反作用力的互等定理),全局的性质(3)K是可逆的。(连续梁是没有刚体位移的几何不变系统。),(4)K是稀疏矩阵和带状矩阵。整体刚度矩阵的性质,稀疏性:有许多零元素。带状:在主对角线和两个子对角线的带状区域中只有非零元素。对于具有N个节点位移的连续梁,整体刚度矩阵如下:第9章矩阵位移法,9-1概述9-2单元刚度矩阵(局部坐标系)9-3单元刚度矩阵(整体坐标)9-4连续梁整体刚度矩

10、阵9-5刚架整体刚度矩阵9-6等效节点荷载9-7计算步骤和实例9-8矩形刚架整体分析忽略轴向变形节点位移和节点力,整体代码:仅编码节点0的位移,局部代码:编码杆的位移与连续梁相比,这种情况的复杂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般应考虑刚架中各杆件的轴向变形,特殊情况下应忽略杆件的轴向变形;2)刚架中每个节点的位移分量应增加到三个:两个方向的角位移和线位移;3)刚架中杆件的方向不同,整体分析应采用整体坐标;4)在刚架中,除刚性节点外,还应考虑铰链等其他条件。复杂度,单位定位向量,(1)(2)(3)(4)(5)(6)(1)30000-30000(2)012300-1230(3)0301000-305

11、0104(4)-。(1)(2)(3)(6)1234(1)1300000(2)20123030104(3)3030100.50。(6)403050.100。(1)(2)(3)(4)(5)(6)(1)120-30-120-30(2)030000-3000(3)-300100.30050104(4)-1203012030。(1)(2)(3)1234(1)1300(12)0(0)0(-30)0(2)20(0)12(300)30(0)30104(3)30(-30)30、(1)(2)(3)(4)(5)(6)(1)30000-30000(2)012300-1230(3)0301000-3050101000(

12、1)(2)(3)(4)(5)(6)(1)120-30-120-30(2)030000-3000(3)-300100.30050104(4)-1203012030。(1)(2)(3)(4)(5)(6)(1)120-30-120-30(2)030000-3000(3)-300100.30050104(4)-1203012030。9-1概述9-2单元刚度矩阵(局部坐标系)9-3单元刚度矩阵(整体坐标)9-4连续梁刚度矩阵9-5刚架刚度矩阵9-6等效节点荷载9-7计算步骤和示例9-8忽略轴向变形的矩形刚架整体分析9-9桁架和组合结构的整体分析。前两节讨论了结构的整体刚度矩阵K,建立了整体刚度方程。整体

13、刚度方程是根据原结构位移法的基本体系建立的,它代表了由关节位移计算关节力(即基本体系附加约束产生的约束力)f的关系式。它只反映结构的刚度特性,不涉及作用在原结构上的实际荷载。它不是用于分析原始结构的位移法的基本方程。为了建立位移法的基本方程,我们回顾了位移法基本体系的两种状态,即,(1)让荷载单独作用,以及节点在基本结构中的约束力;(2)让节点位移单独作用,位移法的基本方程是位移法的基本方程,而等效原则是这两种荷载在基本结构中产生相同的节点约束力。等效节点荷载的概念,如果将基础结构中由原始荷载引起的节点约束力写成,那么基础结构中由等效节点荷载引起的节点约束力也应该是。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如果

14、代入,位移法的基本方程可以写成如下。因此,如果用等效节点载荷p代替刚度方程中的节点约束力f,就可以得到位移法的基本方程。等效节点荷载的形成,F1P,无节点位移,只有节点位移,F3P,(1)单元的等效节点荷载(局部坐标系),等效节点荷载采用单元积分法计算,并在单元两端增加6个附加约束来固定两端。在给定载荷下,可以得到六个固定端约束力,它们构成固定端约束力向量,(2)单元的等效节点载荷(全局坐标系),和(3)整个结构的等效节点载荷。根据单位定位向量,将每一个元素依次定位并累加到P中,最终得到P。单元固定端约束力(局部坐标系),单元固定端约束力(局部坐标系),7,单元固定端约束力(局部坐标系),试图

15、找到给定荷载下图示刚架的等效节点荷载向量p。例3:首先,在局部坐标系中找到固定端的约束力,元素,元素,解;第二,各单元在全局坐标系中的等效节点载荷,单元和的倾角分别为,(1)1,(2)2,(3)3,(6)4,单元(2),单元(2) (1)在局部坐标系中单元的固定端力,解,(2)单元在全局坐标系中的等效节点载荷,综合单元,单元定位,结构的等效节点载荷,(3)结构的等效节点载荷,节点载荷定位,单元等效节点积分,综合单元,综合单元(3)节点等效节点荷载积分,节点荷载定位,第9章矩阵位移法,9-1概述9-2单元刚度矩阵(局部坐标系)9-3单元刚度矩阵(整体坐标)9-4连续梁整体刚度矩阵9-5刚架整体刚度矩阵9-6等效节点荷载9-7计算步骤和实例9-8忽略轴向变形的矩形刚架整体分析9-9桁架和组合结构的整体分析,用矩阵位移法求解平面刚架的步骤, (1) (2)在整体坐标系中形成单元刚度矩阵,(3)“变码重排基”,形成整个结构的刚度矩阵,(2)确定整体和局部坐标系,单元和节点的位移码,(3)形成等效节点载荷,(1)在局部坐标系中形成单元的固定端力,(2)在整体坐标系中形成单元的等效节点载荷,(3)“变码重排基”4。 求解整体刚度方程,求出节点位移,5。求每个单元的内力,(1)单元杆端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