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单元教学计划一、 教材简析 1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和性质(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些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2简化小数的意义的叙述。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其依据是十进制位值原则。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淡化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来表示的道理,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来说明小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3重视
2、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要涉及十进分数,由于学生没有系统学习分数的知识,理解分数的十进关系有困难,为此教材除了在正式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借助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如,长度单位)来帮助学生理解外,在练习中还安排了很多根据十进制计量单位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的练习。 4改变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扩大倍”“缩小倍”的说法。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将“扩大倍”“缩小倍”修改为“扩大到倍”“缩小到分之一。”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 三、教材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四、单元教学课时安排10课时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第 1 课时教材分析人教版教材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材设置了小数的产生是“利用特定单位测量的过程中遇到不能用整数数据表示时就产生了小数”,其实是将小数地产生历史用最简洁的方式呈现出来。第二部分内容是小数的意义,属于数概念的学习,学生在已有学习数概念的基础上,教师帮学生定位学习小数地意义、小数地计数单位等内容,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数概念学习的方法,积累这样
4、的学习经验,为今后继续拓展学生的数系知识学习分数的意义打好基础,为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学情分析对于小数的知识,学生在三年级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在具体情境下理解小数的含义,能读写不超过两位的小数,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简单的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能够依托长度单位、货币单位实现分数与小数之间的沟通,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经验。教学目标1在生活情境中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2通过探究小数与分数、整数的内在联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3通过分析、对比、概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初步渗透对应思想和分类思想。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是
5、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并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并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一、复习导入出示题目。(1)1角=()元=( )元 (2)3角=()元=( )元 (3)9分=()元=(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生根据题目开火车回答。二、探究学习1.教学小数的意义。 (1)教学一位小数 (出示米尺) 把一条长1米的线段平均分成10份,这样1份是110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板书: 1分米 3分米 7分米 1/10米 3/10
6、米 7/10米 0.1米 0.3米 0.7米小练:如果8分米呢?以米为单位,怎么写成分数和小数?9分米呢?(2)教学两位小数 (出示放大的1分米)题目和上面哪里不一样?答案一样吗?把一条长1米的线段平均分成100份,这样1份是1100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板书: 1cm 4cm 8cm 1/100m 4/100m 8/100m0.01m 0.04m 0.08m小练:如果28厘米呢?以米为单位怎么写成分数和小数?70厘米呢?(3)教学三位小数 把一条长1米的线段平均分成1000份,这样1份是11000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板书: 1毫米 13毫米 123毫米 1/1000米 13/1
7、000米 123/1000米0.001米 0.013米 0.123米 小练:256毫米呢?999毫米呢?指名学生出题,全班化成分数和小数。 (4) 师:我们还可以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下去,可以得到四位、五位小数。启发学生根据前面3个问题的研究,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小结:像上面这些分数也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等。倾听老师的介绍,弄清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说出自己根据课题想知道些什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生根据师引导回答问题
8、。 生口述:1分米是米,还可写成0.1米;3分米 生回答。 生口述:1厘米是米,还可写成0.01米;4分米 生回答。生练习。 生练习。 生回答得出:分母100的分数写两位小数。分母1000的分数写三位小数讨论回答小数的意义。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看书学习小数的计数单位。(阅读课本)三、实践应用1.p33做一做2.巩固练习:练习九14生练习,校对。生回答及动手练习。四、课堂小结有何收获?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作业设计一、填空。1在小数中,小数部分在小数点的( ),整数部分在小数点的( )。 20.17里面有( )个0.01,它的计数单位是( )。 30.082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9、)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二、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涂色部分。 分数:_ 分数:_小数:_ 小数:_三、写出相应的分数。0.32 0.68 0.9 0.06 0.64 0.3 0.02 四、写出下面各数中“6”表示的意思。600.32 5.63 70.06 6.94板书设计小数的产生和小数的意义1分米 3分米 7分米 1cm 4cm 8cm1/10米 3/10米 7/10米 1/100m 4/100m 8/100m0.1米 0.3米 0.7米 0.01m 0.04m 0.08m1毫米 13毫米 123毫米1/1000米 13/1000米 123/1000米0.001米 0.013米 0.123米教学
10、反思教学内容小数的读写法第 2 课时教材分析人教版教材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材设置了小数的产生是“利用特定单位测量的过程中遇到不能用整数数据表示时就产生了小数”,其实是将小数地产生历史用最简洁的方式呈现出来。第二部分内容是小数的意义,属于数概念的学习,学生在已有学习数概念的基础上,教师帮学生定位学习小数地意义、小数地计数单位等内容,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数概念学习的方法,积累这样的学习经验,为今后继续拓展学生的数系知识学习分数的意义打好基础,为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学情分析对于小数的知识,学生在三年级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在具体情境下理解小数的含义,能读写不超
11、过两位的小数,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简单的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能够依托长度单位、货币单位实现分数与小数之间的沟通,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经验。教学目标会正确读、写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学重点会正确读、写小数。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一、复习导入完成课前复习题:1 0.2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0.008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2 0.4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07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二、探究学习1小数数位顺序表。 举一些小数。有何特点
12、?见过其他小数吗?观察1.8和5.63,小数分为几部分?所有的小数都比1小吗?整数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板书)这些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指出12.378的每一位分别是什么位?2小数的读法读出古钱币有关数据。总结强调: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有几个0就读几个0。 让学生完成做一做。3教学小数的写法。教学例4,理解小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10。生回答。 生读。 完成做一做。生自学。 生练习。读数、写数,总结小数的读写方法。总结经验。三、实践应用生完成p35做一做。四、课堂小结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作业设计一、基础练习。1.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
13、,第一位是( ),第三位是( )。2. 在小数数位顺序表中,小数部分最高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整数部分最低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小数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2. 42个百分之一是0.42。 ( ) 3. 0.09中的“9”表示9个0.1。 ( ) 三、读、写出下面各数。 0.78 5.7 0.307 零点一二 七点七零七 二十点零零零九 四、小明从1.2米宽的小床上起来,挤了0.008米长的一段牙膏,用了0.05小时刷牙洗脸,喝了一杯0.243升的牛奶,背起2.5千克的书包,飞快地向离家1.46千米的学校跑去。读
14、一读题中出现的小数。五、小华在读一个小数时,把小数点丢了,结果读成了四万五千零一。原来的小数读出来只读一个零,原来的小数是多少?板书设计小数的读写法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数位万位千位位十位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计数单位万千百十个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1 . 8 5 . 63 12 . 378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小数的性质第3 课时教材分析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小数的性质实质上是研究在什么情况下两个小数相等的,它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相通的,但由于学生还没有
15、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所以教材通过直观和学生所熟悉的十进复名数来进行教学。学情分析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学生的认识学习过程提供了现实基础,也为教学提供了方便。因此,通过实际感悟,小组讨论理解逐步培养数感,促进认识理解。教学中应注重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促进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通过类比、类推加强理解。认识事物的过程是呈螺旋式上升的,教学中应注重及时巩固练习,促进理解。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2.学生学会利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和改写。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小数的末尾田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的性质。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小数的末尾田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的性质。教学
16、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一、复习导入0.3是()分之一0.30是()个百分之一0.123是()个千分之一生说一说。二、学习新知师:在商店里,商品的标价经常写成这样:这里的2.50元和8.00元各表示多少钱呢?2.50元和2.5元,8.00元和8元有什么关系呢?1理解小数的性质。(1)例1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启发提问:0.1米是几个几分之一米?可以用哪个比较小的单位来表示?(1个十分之一米,1分米)0.10米是几个几分之一米?可以用哪个比较小的单位来表示?(10个百分之一米,10厘米)0.100米是几个几分之一米?可以用哪个比较小的单位来表示?(
17、100个千分之一米,是l00毫米)观察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它们的长度怎样?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它们的长度是一样的)可以得出:(0.1米0.10米0.100米。(板书)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3个小数。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2)例2比较0.30和0.3的大小。出示投影片,启发提问:0.30表示几个几分之一?左图应平均分成多少份?用多少份来表示?(30个,平均分成100份,用30份表示。)0.3表示几个几分之一?右图应平均分成多少份?用多少份来表示?(3个,平均分成10份,用3份来表示。)两个
18、图形所占面积大小怎样?(移动投影片,学生易看出0.300.3)为什么这两个数相等?讨论后得知:10个是1个,30个是3个所以这两个数相等。 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等式,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启发学生归纳出:在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3)引导学生归纳、概括。通过对例1、例2的研究,你能把上面的两个结论归纳成为一句话吗?启发学生概括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板书)理解小数性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要在小数的末尾添“0”或去“0”,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2小数性质的应用。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性
19、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1)教学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启发学生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得出:0.700.7 105.0900105.09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有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例如2.5元可改写成2.50元。3元改写成3.00元。(2)教学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0.20.2004.084.08033.0003.小结: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生说一说。生1:2.50元表示2元5角。生2:8.0
20、0表示8元。生小组讨论自学。生讨论并归纳。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生齐读,试背。生小组讨论自学。生归纳总结:在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生总归纳:在小数的末尾添上“o”或者去掉“o”,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学生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得出:0.700.7105.0900105.09三、实践应用p39做一做生独立完成练习。生齐读小数的性质。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作业设计一、填空。1.把6.8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小数是( )。2.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 ),这叫做( )。3. 把268000改写成用“万
21、”作单位的数是( )万。4. 把36920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亿。二、化简下列小数。0.230 0.10340 34.20400 78.04000 12.900 3.0200三、把下列数转化为三位小数。12.4 34 34.04000 23.4 0.07 1.7 9.08 5.34000四、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以元或米做单位的小数。4元6角 2角8分 2元零1分 5元3分 1米6分米 5厘米两分米 4分米 38厘米五、用6、6、0、0和小数点写出符合要求的小数。(每组写出2个即可)1.去掉一个“0”而不改变大小的小数。2.去掉两个“0”而不改变大小的小数。3.一个“0” 也不
22、能去掉的小数。板书设计小数的性质0.1米0.10米0.100米。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第 4 课时教材分析教材中安排了一个“给跳远的成绩排名次”的生活情境,结合生活经验比较出小数的大小,并得出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学生从依靠“米、分米、厘米”这些具体的数量比较小数的大小,到主动参与到从位置值的角度比较数的大小的高一层次的学习中去。本课以“简单的小数大小比较”、“整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的意义”为依托,以“学校运动会的比赛成绩单”的情境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究出小数的大小比较的算理和算法,但是同整数的大小比较相比,本节
23、课的知识很容易会产生“位数多的小数就大”的负迁移影响,所以如何恰当处理好小数同整数的大小比较关系,是本节课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小数大小比较”,那时比较一、两位简单的小数大小,一般不得脱离现实情景和具体的量来抽象地比较小数大小的,且小数部分仅限于两位小数。而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不仅不受小数位数的限制,而且还要求学生渐渐脱离具体内容采用不同的策略来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学目标1.学生熟练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并能根据要求排列几个数的大小。2.通过对小数大小的比较,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
24、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和步骤。教学难点小数位数不同时比较大小容易与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混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一、复习导入832799 61246214 1003999说说怎样比较整数的大小?师:我们已经掌握了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那么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也是从高位比起,一位一位地比较。今天就来研究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板书课题:小数大小的比较)学生说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二、探究学习姓 名成绩/m小 明3.05小 红2.84小 莉2.88小 军2.931.出示例5表格问: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明确:先比较整数部分32,所以3.05是最大的。整数部分相
25、同,再比较小数部分:2.84、2.88、2.93整数部分都相同,则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98,所以2.932.882.84;十分位相同,再比较百分位,84,所以2.882.84。最后比较结果:3.052.932.882.842.根据刚才的比较,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引导学生概括: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当整数部分相同时,看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生回答。生1:,所以3.05是最大的。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生2:4、2.88、2.93整数部分都相同,则比较小数部分十分
26、位,98,所以2.932.8()十分位相同,再比较百分位,84,所以2.882.84最后比较结果:3.052.932.882.84生得出结论: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当整数部分相同时,看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生齐读如何比较大小。三、实践应用1.p41做一做。2.练习十生练习,师指导,集体校对。四、课堂小结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作业设计一、在里添上“”、“”、“” 。7.5元7元8分 2.05米2米2分米 4.3千克4300克 1.25亿126000000284000
27、02.84万 0.760.706 4个0.140个0.001 3.0503.50 二、下面的小数各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4.002()()60.01()()119.09()()1.9()()19.07()()110.7()三、把下面的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1. 0.34 0.341 0.314 0.3112. 7.5 7.51 7.501 7.511四、五年级同学在一次百米赛跑中的成绩是:小兵15.6秒,高飞15秒,张红15.06秒,李聪16.3秒,把他们的成绩按照名次排列起来。五、用0、0、3、8这四个数字和小数点按要求组成小数。1.组成最小的小数( )。 2.组成最大的小数(
28、 )。 3.组成最小的两位小数( )。4.组成最大的小数( )。 5.组成只读一个0的两位小数( )。 6.组成一个0都不读的小数( )。板书设计小数的大小比较3.052.932.882.84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第 5课时教材分析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节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之后学习的。这一变化规律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根据,也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这一小节教材内容的展开,注意了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并通过已有的知识来引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和
29、掌握这一规律。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完整地学习了自然数的知识、学习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在四年级的“数与代数”内容中处于重点地位。搜集各个版本的“小数地意义和性质”的教材,关注点都在与十进分数联系的建构上。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2.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3.牢固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变化规律,并会应用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l000倍。教学重点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和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教学难点如何发现这个规律和当移动小数点时,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理的
30、情况。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一、复习导入出示小数。35.673.567356.73567比较大小。问:这四个数有什么相同特点?有什么不同?师: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生观察。生说一说观察到的变化。二、探究学习1.教学例1把0.009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1)0.009米等于多少毫米?(2) 师移动0.009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为多少毫米?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向右移动两位,原数变为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有什么变化?向右移动三位,原数又变成多少?是多少毫
31、米?大小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小数点可不可以向右移动四位、五位甚至更多位?师:所以我们要在移动位数和扩大倍数的后边点上省略号。(3)从这一例子看,小数点向右移动会引起原数怎样的变化?你能总结出规律来吗?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l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2刚才是由上往下观察(画),如果我们由下往上观察(板书),小数点相当于往哪边移动?(向左移动),小数点向左移动了几位?原来的数会有怎样的变化?(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得出: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到它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缩小到它的;
32、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就缩小到它的引导学生完整地概括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生观察讨论。生得出结论:小数点向右移动会变大。生齐读板书。生得出结论和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l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得出: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到它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缩小到它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就缩小到它的(板书)三、实践应用1.p45做一做生练习。四、课堂小结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作业设计一、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把0.08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0
33、.08。 ( )2. 2缩小到原来的就是2100。 ( )二、填空。1.把3.2的小数点去掉,它的值扩大到原来的 倍。2. 4.26扩大到原来的 倍是4260。3. 22.9缩小到原来的 ,才能得到0.229。4.把 扩大到原来的10倍是0.5,把 缩小到原来的是2.32。5.把0.32缩小到原来的是 ,再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是 。6.把200缩小到原来的 是0.2,再缩小到原来的 是0.02。7.把0.7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结果是 ;把0.7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结果是 。三、应用题。1.买一支铅笔用了0.56元,买10支铅笔用多少元?2. 一台拖拉机100小时可耕地82公顷,平均每小时
34、可耕地多少公顷? 板书设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缩小到它的 0.09米90毫米 原数扩大10倍 缩小到它的 0.9米900毫米 原数扩大l00倍 缩小到它的 9米9000毫米 原数扩大1000倍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解决问题第 6 课时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牢固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变化规律,并会应用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l000倍。教学重点会应用规律把一个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或缩小、教学难点小数点向右移动时位数不够要在右边添“0”,前面最高位的零必须去掉;向左移动时,位数不够时要在数的左边用“0”补足。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一、复
35、习导入1.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数就()。2.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数就()。3.5.24要扩大10倍,小数点向( )移动( )位,得( )。4.把42.7写成0.427,小数点向()移动()位。5.说说小数点移位的变化规律。6.如果把3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应怎样列式?得多少?7.如果把5000缩小10倍,l00倍,1000倍应怎样计算?各得多少?扩大和缩小如何移动呢?(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的应用)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二、探究学习1.教学例2(1):把0.07分别扩大到原来的l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提问:(1)把一个数扩大倍数用什么方法计算?(用乘法计算)
36、(2)怎样列式?(把0.08分别乘以10,100,1000)(3) 根据学过的规律,应怎样移动小数点?启发学生分别说出移动的位数及得数。(4)为什么0.071000得70?(5)0.071007,为什么向右移动两位后得7,而不写成007?小结式提问:根据上面的计算,要把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怎样就可以了?(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就可以了)练习:p44做一做12.教学例2(2):把3.2分别缩小到原来的、,各是多少?(1)思考一下,把一个数缩小倍数应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应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如何解决?(2)说明:3.21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
37、整数部分没有了,用0表示,所以在小数左边还要添一个0,表示整数部分是“0”。(3) 练习:p44做一做第2题3.总结性提问:(1) 小数点向左或右移动的方向根据什么?(2) 小数点位置移动的位数由什么来决定?(3) 应用小数点移位规律时应注意什么?3. 教学例3(1) 阅读课文,自学(2) 做一做生说一说。小数点向右移动后,不是零的最高位前面的零必须去掉,如0.07扩大1000倍得70,而不能得007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就可以了)生练习。 生讨论,归纳。生根据老师指导互相说一说,如何补足0。三、实践应用练习十一其余题目生自学。四、课堂小结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作业设计一、口算:3.25
38、100= 325100=0.8321000= 8321000=4521000= 0.4521000=30.6100= 0.306100=二、填上适当的数。1.把5.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是( )。2.把3.76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是( )。3.把0.08扩大到它的( )倍是80。三、一段铁丝长10米,重3.2千克,这种铁丝长100米、1000米各重多少千克?4、 现在有45千克糖果,要把他们平均装在100个盒子里面,每个盒子平均装多少千克糖果?板书设计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的应用0.07100.7 3.2100.320.071007 3.21000.0320.07100070 3.210000.0
39、032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小数单位换算(1)第 7 课时教材分析小数与单位换算这部分内容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学习这部分的内容需要综合运用计量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等知识。在改写时,学生先要判断哪个单位大,哪个单位小;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还是1000;还要确定是该扩大多少倍,还是缩小原来的多少分之一;以及怎么样移动小数点,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在前几册书中已经出现过了整数单名数的改写,而这节课中主要内容是学生要掌握小数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改写,而且还涉及到复名数的改写,所以对学生来说是不容易掌握的。学情分析单位换算是小学阶段一个学习难点
40、,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时,可能会忘记有关单位进率以及采用哪种方法,这两点是关键。所以在预习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复习各种计量单位的进率;在小结时,让学生明白单位变化与数的变化正好相反的道理。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2.理解单名数互化的理由。3.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教学重点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教学难点复名数化单名数用小数表示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一、创设情境1.提问:四(1)班选了4名同学参加学校的舞蹈比赛,他们需要根据身高排成一队,下面是他们的身高,你们能给他们排排队吗?2.学生试着排一排,让学
41、生说一说是怎么排的?有什么感受?3.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改成相同计量单位。生观察,说一说感觉。二、探究学习1.教师:为了解决按身高排队的问题,有些组把这些数据统一成用米作单位,那80厘米用米做单位应该怎样改写呢? 学生以小组讨论完成。汇报。让学生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尽量让方法不同的小组发言。教师同时分类板书) (1) 学生先独立练习,然后总结自己的改写方法。(2) 策划自己的表达方案,小组讨论。(3) 全班交流。方法一:80cm=m=0.8m方法二:1m=100cm 80cm=80100=0.8m方法三:80100,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4)
42、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呢?2.提问:将80厘米改写成米数是什么样的变换?(低级单位的数到高级单位的数)应该怎样算?(除以进率100)进而归纳出:厘米数改写成米数是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100,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可以了。 教师小结: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将小数点向左移动。2、 教师提问:1米45厘米以米为单位应该是多少呢? 让学生想一想:80厘米和1米45厘米改写为米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是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问:应该怎样改写?(启发学生进一步总结改写的方法)1米45厘米,1米已经是用米作单位了,
43、只要将45厘米改为米作单位,再将1米作整数部分,45厘米化成米的小数作小数部分就可以了45厘米0.45米,因此1米45厘米1.45米。学生先独立练习,然后总结自己的改写方法。策划自己的表达方案,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方法一:80cm=80100=0.8m方法二:1m=100cm 80cm=80100=0.8m方法三:80100,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生说一说原因。尝试、交流1米45厘米,1米已经是用米作单位了,只要将45厘米改为米作单位,再将1米作整数部分,45厘米化成米的小数作小数部分就可以了,45厘米0.45米,因此1米45厘米1.45米。理解1米45厘米表达的意义小结:低级单位是如
44、何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三、实践应用第49页上面的“做一做”1.先引导学生判断是由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2.想一想:它们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练习。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生说一说收获。作业设计一、填空。 400厘米( )米 6000千克( )吨50000平方米( )公顷 619克( )千克二、在( )内填上“”、“”或“”。4吨( )499千克 3分米( )300毫米700毫米( )70米 600千克( )6吨三、一台机器重800千克,有30台这样的机器用载重5吨的汽车来运,需几次运完?板书设计小数与单位换算80cm=80100m=0.8m
45、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小数单位换算(2)第 8课时教材分析小数与单位换算这部分内容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学习这部分的内容需要综合运用计量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等知识。在改写时,学生先要判断哪个单位大,哪个单位小;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还是1000;还要确定是该扩大多少倍,还是缩小原来的多少分之一;以及怎么样移动小数点,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在前几册书中已经出现过了整数单名数的改写,而这节课中主要内容是学生要掌握小数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改写,而且还涉及到复名数的改写,所以对学生来说是不容易掌握的。学情分析单位换算是小学阶段一个学习难点,学生在
46、学习本节课内容时,可能会忘记有关单位进率以及采用哪种方法,这两点是关键。所以在预习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复习各种计量单位的进率;在小结时,让学生明白单位变化与数的变化正好相反的道理。教学目标1.掌握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2.进行单位改写的对比,学会区分。3.形成一种程序性的思维方法。教学重点掌握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教学难点使学生形成一种程序性思维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一、生成情境我们可以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那么也应该可以将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我们先复习一下昨天的内容:80厘米801000.80米0
47、.8米或者:80厘米米0.80米0.8米生说一说方法。二、探究学习1.请说一说你是怎样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的。2.揭示课题: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3.从左至右是低级化高级,那么从右至左呢?90厘米0.9米,0.9米90厘米。4.0.9米90厘米是怎样换算出来的呢?(1) 学生独立思考。(2)交流。0.9米化成多少厘米,是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应该是乘以进率100,因为1米100厘米,也就是说1米相当于100厘米,那么0.9米是100厘米的,因此,0.9米90厘米。5.学习例2(1)学生独立阅读。(2)0.95米()厘米,你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3)0.95米的
48、意义可以理解为9分米加5厘米,合起来就是95厘米。也可以用0.9510095厘米,计算时直接移动小数点。6.想一想:1.32米()厘米(1)学生独立思考,策划自己的表现方案。(2)全班交流。(3)1.32米132厘米,你能用几种方法去理解?7.对比总结:对单位的改写,我觉得首先判断两个单位名称相对而言,谁是高级单位,谁是低级单位,然后掌握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要乘以进率是通过移动小数点来实现的。1.学生独立思考。2.交流。 0.9米化成多少厘米,是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应该是乘以进率100,因为1米100厘米,也就是说1米相当于100厘米,那么0.9米是10
49、0厘米的90/100,因此,0.9米90厘米。3.学生独立阅读。4. 0.95米()厘米,你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5. 0.95米的意义可以理解为9分米加5厘米,合起来就是95厘米也可以用0.9510095厘米计算时直接移动小数点。6.学生独立思考,策划自己的表现方案。全班交流。1.32米132厘米,你能用几种方法去理解?三、实践应用第49做一做”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生说一说收获。作业设计一、填空。 3吨500千克( )千克 3600千米( )千米( )米 3.7平方分米( )平方毫米二、在( )内填上“”、“”或“”。10千克( )100克 10米( )900厘米3分米7厘米9厘米( )28厘米 1吨800千克( )1080千克三、一个长方形的长是90分米,宽是60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把它的宽延长30分米,长不变,那么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理健康调查问卷汇报
- 湖南省水平考试数学试卷
- 鹤壁高三数学试卷
- 红河州中考二模数学试卷
- 《网络综合布线》教案 项目5任务2 施工前准备
- 镁合金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申请报告范文
- 中国电磁传感器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 健康科普教育课件
- 连云港逆变器项目申请报告
- 基于 AI 的精准营销创新商业计划书
- MSDS-不锈钢304介绍文档
- 2025年非营利组织运营师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
- 村干部考公务员试题及答案
- 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范文
- 住建局停工通知回复函
- 本地吃喝玩乐商业计划书
- 造价咨询应急管理制度
- 2025年《铁道概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5农商行借款合同模板
- 工商业光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福建福州地铁春季校园招聘10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