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集(含答案)_第1页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集(含答案)_第2页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集(含答案)_第3页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集(含答案)_第4页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集(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机械运动长度时间测量、运动描述练习问题关于长度的测量,以下表达中正确的是( )a .两人的测量方法都是正确的。 他们测量相同物体的长度,测量的数值一定相同b .一个人测量的方法正确,多次测量相同物体的长度,测量的数值一定相同c .两人测量相同物体的长度,测量的数值不同,其中至少一人测量方法错误d .两人测量相同物体的长度,测量的数值不同,两人的测量方法可能是正确的2、学校运动会上,裁判员要测量运动员跳远的成绩。 以下测量工具中合适的是()a .分度值为1毫米b .分度值为1cm、长30m的卷尺c .分度值为1mm、长30m的钢制卷尺d .游标卡尺3、某实验组以相同的最小分压值为厘米的尺度

2、测量相同物体的长度,在以下记录的数据中是正确的()a.6.2b.62c.6.20米d.620.04、一列蒸汽列车进行等速直线运动。 远处的人看着机车冒出的烟垂直升起a .当时外界没有风b .列车顺风行驶,车速和风速一样大c .烟的喷出口垂直向上d .烟有惯性5、一名乘客坐在列车中,看到窗外的另一辆列车正东方向行驶,以下的判断是错误的()a .乘客乘坐的火车一定向西走b .乘客乘坐的列车有可能向东行驶c .乘客乘坐的列车有可能向西行驶d .窗外的列车有可能静止6、“朝辞白帝彩云期间,千里江陵一日归还。 两岸猴子不叫,轻舟已越过万重山”,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的诗句。 从物理上看,我们说坐船的

3、人是静止的,选定的参照物是()a .彩云b .小船c .高山d .两岸7、(2011济宁)如图所示,木头块的长度为厘米8、为了测量书中一张纸的厚度,某学生对教科书整体的厚度进行了测量,结果为0.7cm。 然后,翻开教科书的最后一页,看了页码178。 他计算出得到的纸的厚度为0.72cm178=0.004cm。(1)他计算中存在的错误是(2)正确的计算必须如下9、(2005江西省)进行“测量平均速度”实验时的停止表的显示数如图所示这个表所示的时间是毫秒10 .比例的正确使用:(1)标尺上有刻度的一侧是被测量物(2)读取时的视线和尺面(3)估计并记录读过的下一个人(4)多次测定作为最后的测定结果1

4、1 .研究运动时,地面、树木、太阳、人体本身可以作为运动的参考物。 毛泽东主席写的座地日行八万里中的著名诗句,从运动学上理解,作为参考物,判断为运动了八万里。12 .观察图中的烟和旗,可以判断现在吹的是风,乙车是不可能的,也不能向方向移动13、甲、乙、丙三人各坐一辆车沿着笔直的道路走,他们各以自己为标准物,甲看到乙坐的车静止,乙看到丙坐的车远离自己,丙看到甲坐的车后退14、有一天,在一个工地上,工人在190米高的大楼里施工时,一片巨大的乌云从大楼上空飞过,突然喊着“大楼要倒塌了”,成千上万的人奔走。 据说这种错觉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是参照物。如图15、(2008扬州)图所示,甲图橡胶块a的宽度

5、为cm,乙图中的电流计的读取值a、丙图中的秒表的读取值16、学校实验机上放置了一套三角板(两张)、一套标尺、一张别针和足够长的白色便条、一张圆柱。 老师从中间挑选器材设计了测量圆柱周长的实验,要求误差越小越好。 写了实验器材和实验程序。17、造纸厂生产的纸紧密地卷成筒状,如图所示为横截面。 从那个标签上看,纸的厚度是d。 但是,很难知道纸的全长。 因为纸很薄被卷紧,所以不能数卷起来的层数,另外,因为卷在纸管上的纸很长,也不能把纸全部弄直用尺来测量。设计一种简单的测量方法,估计卷在卷纸筒上的纸的全长l (用相应的文字表示测量过程中测量的量,最后写出计算纸长度的公式)。18、a、b、c三列车是某一

6、站,a车的乘客看到b车向东移动,b车的乘客看到c车和站台向东移动,c车的乘客看到a车向西移动,站台的人看到a、b、c三列车分别向哪个方向移动19、春秋战国时代,楚国坐船出门过一次,途中把宝剑落在江里。 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会把船停下来撤回。 但是,这个楚人和大家不一样。 船夫没有把船停在船上。 在船头上有宝剑落下的地方做了标记,船到达目的地后,他从有标记的地方跳下河把宝剑捞上来。 这个故事被称为“刻舟求剑”。宝剑是从刻了字的船上掉下来的吗?这个人没有捡宝剑,所以开了个玩笑,说了这个笑里包含的物理道理二十两辆汽车同时向东行驶,甲车速度为36km/h,乙车速度为12m/s,甲车作为参考物,乙车以运动

7、的乙车作为标准物,甲车则运动第二章解答和分析1、故选d.2、故选b.3、故选c. 4、故选b. 5、故选a6、故选b7、答案是: 1.831.86是正确的8、(1)在计算时明确测定值,不要弄错数值(2)教科书的页数不是教科书的页数,一张纸是两页(1)教科书的厚度不是0.72厘米而是0.7厘米。(2)教科书的张数为178/2张教科书厚度的正确计算公式是0.7cm/(178/2)=0.007865cm因此,弄错教科书的厚度和页数,回答为0.7cm/(178/2)=0.007865cm解:钟表中的小表盘以分钟为单位,每格表示0.5分钟。大表盘以秒为单位,每小格表示0.1s。小表盘的指针在3分钟到4分

8、钟之间,而且超过3.5分钟,大表盘的指针是38.3秒。10、解答:解:正确使用标度:答案如下:(1)接近的(2)垂直(3)分辨率值和单位(4)平均值11、分析:座地日行八万里是毛泽东七律送瘟神中的诗句,本来是人座地,但昼夜地上运行八万里的路程地球绕太阳一周的轨道与圆近似,轨道半径为1亿5千万公里,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情况用365天计算,连接日地的半径每天旋转的中心角约为1度,地球运行的距离(弧长)=2r/365=250万公里=500万公里也就是说,地球上的人相对于太阳日是500万英里,不是8万英里考虑到地球的自转,“坐着”的人相对于地底(地轴)日走多少路呢?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1公里,地球自转

9、一周,横过的路周长值: 2r=26471公里=40100公里=80200公里答案:人是“座地”,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参照物表明了不是“地面”的地球自转,那么“坐”的人相对于地底(地轴)的日子走多远呢?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1公里,地球自转一周由此可见,“座地日行八万里”的参照物是轴所以答案是“轴,人”12、分析: (1)根据冒烟判断有西风,根据车旗判断车的运动情况(2)采用参照思想和假定方法解答:解:冒烟的情况可以判断出有西风。(1)甲车:甲车不动时,小旗受西风的影响,朝向东方甲车向西行驶的话,旗帜会因车速和西风而朝向东方甲车朝东行驶时,由于车速比风速小,旗朝东(2)乙车:小旗和烟的流动方向

10、不同,乙车一定会动,乙车向东或西动。 乙车向西行驶的话,车速和西风把小旗朝东,所以和图不一致的假设是错误的。 假设乙车向东行驶,车速把小旗向西,西风把小旗向东,车速大于风速的情况下把小旗向西。 假定符合问题的意思答案是“西”。静止的西(1)从家里制作标准物,先判断风向,小旗通过东风和车速的共同作用,判断车的运动情况(2)假设方法经常被应用于解题13、分析:对于地面在同一方向上运动的物体,以速度快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运动慢的物体后退,以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运动快的物体仍然在原来的方向上运动。 如果两个物体的运动速度相同,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a :解:甲看到乙乘坐的车静止,甲和乙相对静止,即与地面速

11、度相同的乙看到丙乘坐的车远离自己,对应的地丙车的速度比乙车快,丙说明甲乘坐的车后退所以,以地面为基准,丙的速度是最大的答案是“哈”评价:这个问题主要是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理解和把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虽然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14、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与被研究对象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被研究对象在运动,否则是静止的。a :解:“大楼要倒下了! 研究对象物是大楼,大楼和地板(自己)位置没有变化,以地板(自己)为基准物,大楼是静止的当巨大的乌云在大楼上空飞翔时,大楼和乌云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以乌云作为参照物,大楼在

12、运动,所以“大楼要倒下了”。 是错觉答案是模糊。运动。评价: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取决于选定的参照物。 通过选择的参照物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15、分析:三种测量仪的读数是:标尺首先刻度值为1mm,读数必须鉴定,电流计先看微波炉0-0.6a,分辨率值为0.02a的秒表首先看内侧的小表盘,其次看外侧的大表盘显示数解答: (1)标尺的显示数为1.00cm 0.25cm=1.25cm答案应该是“1.25”(应该在1.24-1.26之间)(2)根据电流计所连接的范围,显示数为0.2a 0.06a=0.26a答案是“0.26”(3)由于内表盘的读取值为1min,外表盘的读取值为5s,所以秒表的读取值为

13、1min 5s=1min5s答案是“1min5s”评价:本问题的重要问题是,通过鉴定标尺,最后的鉴定值可能不同的第二个问题是电流计必须首先看连接的范围。第三个问题是秒表先读取内的小表盘的读取值,然后读取外盘的数字,这三个问题是16、分析:圆柱的周长不能直接测量。 我们把白纸条绕着圆柱绕着,用别针在重叠处开个小孔,测量相邻两个小孔之间的距离是圆柱的周长,这种测量长度的方法叫曲代直法。 为了减小误差,也可以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a :器材:白色笔记、销、尺度、圆柱步骤:(1)把白色笔记用圆筒体牢牢包住,在笔记重叠的地方用销子打一个多星期的孔(2)展开白色笔记,用尺测量邻接的2个孔间的距离l1

14、(3)在圆柱体不同的地方重复上述实验顺序,分别将测定结果记为l2、l3(4)求平均值是圆柱的周长,l=(l1 l2 l3)/3。评价:该问题考察了长度的特殊测定方法,同时也考察了减少误差的方法17、分析: (1)从卷成筒状的纸的横截面积的形成进行分析,纸筒的横截面积是纸的厚度和长度重叠而成的(2)如果测量横截面积的大小和1张纸的厚度,拉纸的总体积和纸筒的体积相等,因此可以通过列举关系式求出纸的总长度。解:虽然不能笔直地测量纸张的长度,但由于卷成筒状的纸张的横截面积与纸张的厚度和长度重叠,所以可以通过测量横截面积的大小和一张纸张的厚度来求出纸张的全长(1)用标尺(或其他有效的方法)测量圆筒截面的

15、半径r和卷轴的半径r(2)纸的厚度d可以举出,设纸的宽度为c,根据体积关系,lcd=(r2-r2)c辊总长度l=(r2-r2)/d。评价:本问题考察了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对微小长度、质量等物理量采用累积法18、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状况时,首先以一个物体为基准进行选择,被该基准选择的物体称为基准物。 对象物的运动状况是怎样的,根据它和基准物的位置是否变化,突破这个问题。解: b车的乘客看到c车和站台向东移动,说明b车向西移动a车的乘客说明,看到b车向东移动,a车也向西移动,而且车速比b车快。c车的乘客看到a车向西移动,c车的运动状态有可能是静止的向东移动向西移动,但速度比b车小评价: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变化,就是运动19、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则研究对象是静止的,否则就在运动。答案:以故事中的符号作为参照物,人和符号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以符号作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落江的箭和符号之间有位置的变化,以符号作为参照物,箭在运动。 所以不通过“雕刻舟”来求剑,是因为不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a :宝剑从刻有宝剑的船上掉下玄的物理道理是,机械运动是有相对性的评价: (1)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确定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