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法国著名科幻作家凡尔纳在其小说地心游记中写到,主人公从冰岛的斯奈菲尔火山口下降,经过三个月的旅行,一路上克服了缺水、迷路、风暴等各种困难并见识到种种奇观,终于在一次火山喷发中从西西岛的斯德布刑火山回到地面。那么在现实中,人类真的能够穿越地心进行旅行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寻找答案吧。,新课导入,学习目标1、了解地震波的分类及特性2、掌握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结构及特点(重/难点)3、能够清楚区分岩石圈和地壳(难点),思考:人类能够直接进入地球较深的地方进行研究吗?,当地震发生时,地下物质受到强烈的冲击会发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就叫地震波。地震波分为
2、纵波和横波。纵波:传播方向与其粒子振动方向一致,表现为上下颠簸横波:传播方向与其粒子振动方向垂直,表现为左右晃动,地震波,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有哪两种类型?它们的传播速度有何差异?(2)假设某次地震发生后,哪种波先到达地面?人在地面上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活动探究,横波(S)和纵波(P)纵波的速度快于横波,纵波最先到达地面因为速度的差异,感觉上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3)已知波在均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稳定的,如果地球内部物质的物理性质均一,那么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会怎样?(4)两种类型的地震波对传播介质的要求是否相同?,速度会较为稳定,不相同纵波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而横波只能
3、在固体中传播,纵波,横波,传播方向与其粒子振动方向一致,表现为上下颠簸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较快,传播方向与其粒子振动方向垂直,表现为左右晃动只能在固体中传播速度较慢,其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的物质的性质而变化。,利用横波和纵波的性质可以勘探地下的石油资源吗?,答:可以。地震波的速度会随着其所经过的物质的性质而变化,横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所以经过一个界面时,若横波消失,纵波速度也突然下降,则极有可能从岩石构造进入了石油矿藏。,思考:,(1)地震波在A界面处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个界面叫什么?(2)地震波在B界面处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个界面叫什么?(3)在两个界面处,地震波速度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
4、问题?并推测地幔和外核的物质状态。,说明所通过物质的组成或密度发生了变化。说明地幔是固体,外核是液体。,活动探究,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莫霍界面,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古登堡面,A,B,(4)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差异,总结划分出的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地壳: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厚薄不一,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厚,平均厚度为17千米,地幔: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地核:温度、压力和密度很大。外核是液体,内核呈固体。主要成分是铁和镍。,厚度温度压力均递增,软流层在上
5、地幔的上部,它处于熔融状态,这是由于软流层所在的深度温度和压力都特别的大,岩层就处在一种潜在的熔融态,就像是烧红的玻璃或是钢水,是固体而不是液体,又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常常以岩浆的形式喷出地面,造成火山的爆发,一般认为,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称为岩石圈。,思考:地壳=岩石圈,*列表比较,思考、探究:,除了可以依靠地震波,想一想还能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火山喷发的物质,温泉、热泉,遥感技术,其他,改进钻探技术,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气体,悬浮物,对流层集中了大气全部质量的3/4以
6、及几乎全部的大气水汽,存在着强烈的空气对流运动现象。高度每上升100米,温度则平均下降0.65。风、雨、雪、雷电和寒潮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里。,平流层层内气体运动是稳定的水平流动状态。水汽、杂质很少,云、雨现象少见,有利于飞机的安全飞行。臭氧层就分布在这里,对太阳紫外线辐射有强烈的吸收能力。,暖层的气温随高度迅速递增,其空气分子几乎都处于完全电离状态,故又被称为“电离层”,有利于电磁波的传输,对于地球上的远距离通讯具有重要意义。,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生物圈,地球表层及其的总称。,生物,生存环境,包裹地球的气体层,气体和悬浮物质,主要成分是氮和
7、氧,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水圈,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里的陆地水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将各外部圈层的名称填入下表:,地球各外部圈层的关系,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地球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课堂小结,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圈层结构,地震波,不连续面,圈层划分,概念,特点:传播速度随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分类,纵波(P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在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物质中传播,
8、横波(S波):传播速度较慢,只在固体中传播,概念,分类,莫霍面:地面以下33千米处(大陆部分)古登堡面:地面以下2900千米处,地壳,地幔(上地幔、下地幔),地核(内核、外核),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大气圈:主要成分氮和氧,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1、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纵波的传播速度较慢,横波的传播速度较快B纵波可以穿过固体、液体、气体三态物质C横波只能穿过气态的物质D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波不变,B,课堂训练,读秀丽的黄果树景观图。回答14题。,2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A生物圈B水圈C岩石圈D地壳3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
9、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A瀑布B岩石C树木花草D大气4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1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A2个B3个C4个D5个,1.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B.纵波传到古登堡面时完全消失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莫霍面都明显减少D.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A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C由地震波的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D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3莫霍界面是()A地壳和地幔的界线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C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4.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看下图,回答问题。,2、岩石圈是指:()A、地壳B、上地幔和下地幔C、地壳和地幔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合称3.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幔的厚度最大B地震波在地壳的传播速度比在地幔大C软流层紧贴于地壳以下D地核的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都很大,D,4莫霍界面是A地壳和地幔的界线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C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5有关岩石圈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房地产交易税费计算与申报服务合同
- 2025版生态农业与菜场承包联合发展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生物医药生产基地厂房租赁合同范本
- 2025版离婚协议书范本汇编与婚姻财产分割调解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汽车行业数据分析与应用合作协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家居产品加工保密协议书
- 二零二五版泵车租赁及操作人员资质认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自行车oem代加工合作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用品采购合同样本及知识产权保护
- 2025年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长乐高级中学物理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3污泥协同处理厨余垃圾干式厌氧消化设备技术条件
- CNAS-CC121-2017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及认证的能力要求
- 2024年河北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考试真题及答案
- 成都锦江“8·3”较大中毒和窒息事故调查报告案例学习警示教育
- 劳动教育实践育人、行动铸魂
- 锁定2025年保安证考试提纲
-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护理课件
- 会计法律法规答题答案
- 2025年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大学食堂原料采购合同
- 精益生产改善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