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河南省2016中考物理知识梳理物态变化共50张ppt.ppt_第1页
初中物理河南省2016中考物理知识梳理物态变化共50张ppt.ppt_第2页
初中物理河南省2016中考物理知识梳理物态变化共50张ppt.ppt_第3页
初中物理河南省2016中考物理知识梳理物态变化共50张ppt.ppt_第4页
初中物理河南省2016中考物理知识梳理物态变化共50张ppt.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考点梳理,典例精析,备战演练,考情分析,实验强化过关,考纲要求: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考情分析,20112015年河南中考考情一览表,续表:,1. 温度 (1)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_叫做温度。 (2)常用温度单位是_,用符号_表示。 (3)摄氏温度的规

2、定:把在标准大气压下_的温度定为 0,_的温度定为 100;0 和 100 之间分成 100 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_。 2. 温度计 (1)测量温度的工具叫做温度计。 (2)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常用的温度计是根_ 的规律制成的。 (3)常用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等。,答案,冷热程度,沸水,液体热胀冷缩,1,冰水混合物,摄氏度,考点梳理,考点一 温度,3. 温度计的使用规则 A. 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_。如果待测的温度过高或过低,超出了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就要换用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然后,还要看清温度计的_,以保证读数的正确。 B. 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_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

3、到_。 C.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_后再读数。 D.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_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_。,答案,量程,分度值,全部浸入,容器底或容器壁,稳定,相平,继续留在,4. 体温计: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情况,体温计的刻度范围通常为_。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要使已经升上去的水银再回到玻璃泡里,可以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把水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允许甩)。,答案,3542,气态,1. 物态变化: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我们称其状态为_;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体积的物质,我们称其状态

4、为_;既没有固定形状,也没有一定体积的物质,我们称其状态为_。在一定条件下,物质会在各种状态之间变化。物质各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2.熔化:物质从_变成_的过程叫 做熔化。,答案,固态,固态,液态,气态,考点二 熔化和凝固,升高,吸,(2)非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_热,温度不断_(如图 1 乙所示),这类固体叫做非晶体。比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3)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3. 熔点 (1)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_热,温度却保持_(如图 1 甲所示),这类固体叫做晶体。比如:冰、海波、各种金属。,熔点,答案,叫做_,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吸,不变,4. 凝固

5、 (1)凝固:物质从_变成_的过程叫做凝固。 (2)凝固点: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_。非晶体_确定的凝固点。,没有,答案,液态,凝固点,放热,不变,(3)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分别如图 2 甲、乙所示。由图可知,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不断_,温度却保持_。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不断_,温度不断_。,固态,【温馨提醒】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它的凝固点相同。在图 1 甲中的 BC 过程与图 2 甲中的 FG 过程中,物质均处于固液共存状态。,降低,放热,1. 汽化 (1)汽化:物质从_变为_的过程叫做汽化。它有_和_两种形式。 (2)沸腾:沸腾是指液体_和_同时发生的剧烈汽

6、化现象。在沸腾的过程中,液体不断_热,温度_。 (3)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_。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4)影响沸点的因素: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体表面上方的气压越小,沸点_;液体表面上方的气压越大,沸点 _。,答案,液态,气态,表面,蒸发,内部,沸腾,越高,越低,沸点,不变,吸,考点三 汽化和液化,(5)蒸发:在_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只发生在_。液体在蒸发过程中_热。 (6)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_越大,蒸发越快;液体的_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表面附近的_越快,蒸发越快。 2. 液化 (1)液化:物质从_变为_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_热。 (2)

7、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_、_。,答案,任何,液体的表面,空气流动,表面积,温度,吸,压缩体积,降低温度,放,液态,气态,答案,1. 升华:物质从_直接变成_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_热。 2. 凝华:物质从_直接变成_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_热。 3. 固态、液态、气态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放,固态,气态,吸,固态,气态,凝固放热,熔化吸热,液化放热,凝华放热,汽化吸热,考点四 升华和凝华,【典例 1】 (2015 怀化,29)如图 3 所示,这支温度计的分度值为_,此时读数为_。,答案,【解析】 由图 3 可知,该温度计 1 小格代表 1,所以分度值是 1;图中未标明 0位置,但由图可知,“ 40

8、”在“ 30 ”的上方,所以温度高于 0,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此时读数是 37。,37,1,解析,典例精析,类型一 温度计读数,【变式训练 1】 如图 4 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选填“ A ” “ B ”或“ C ”),示数为_。,B,48,答案,【典例 2】(2015 巴中,4)深秋的大巴山常常出现“缥缈的雾,晶莹的露,轻柔的雪,凝重的霜”这种现象,你对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缥缈的雾”是升华现象 B“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 C“轻柔的雪”是凝固现象 D“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答案,【解析】“缥缈的雾”和“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轻柔的雪”和“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9、故选 D。,D,解析,类型二 物态变化的辨识,【变式训练 2】 今年 3 月底,茂名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_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_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吸收热量而_成雨滴落到地面。(均填物态变化名称),【方法指导】做物态变化辨识题的方法:先准确理清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然后通过物态变化概念,即可容易的分辨出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属于哪一个物态变化过程。,答案,熔化,凝华,升华,解析,【典例 3】(2015 广东改编,3)如图 5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是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 B可能

10、是松香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 C可能是萘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 D可能是沥青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答案,【解析】 图像中有一段图线平行于横轴,说明在这个时间段内该物质温度不变,由此可知该物质是晶体;又因为该物质整体上随着时间的增加温度降低,故图像所示为物质放热过程,所以题图图像是晶体的凝固曲线,萘、海波是晶体,松香、沥青是非晶体。故选 C。,C,类型三 物态变化中的温度-时间图像,【变式训练 3】 图 6 是某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图像,以下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 该物质是非晶体 B. 在 ab 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 在 bc 段处于沸腾状态 D. c 到 d 是熔化过程,答案,B,【方法

11、指导】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由于晶体在熔化或凝固的过程中温度不变,所以图像上有一段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而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的过程中温度不断变化,图像上不会有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由此便可由图像判断出物质为晶体或非晶体。然后再根据其温度整体上是升高或降低判断其为熔化或凝固曲线。,实验一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命题角度】 1.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与读数 2. 使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 3. 试管在水中的放置要求 4. 画温度时间图像 5. 分析实验数据和图像 6. 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7. 熔点和物质状态的判断 8. 收集多组数据的目的,实验强化过关,(2)由图 7 乙可知,

12、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的熔点是_,第 7 分钟处于_态。 (3)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选填“A”或“B”)。 A 寻找普遍规律 B 减小实验误差,【典例精讲 1】(2015 重庆 A 卷,15)图 7 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 7 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 (1)图 7 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答案,不变,3,0,固液共存状,A,解析,【解析】(1)由题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1,液面在 0 上面的第 3 个小格处,故温度计的示数是 3。 (2)由题图知,冰的温度达到 0 时,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则冰

13、的熔点是 0;第 7 分钟时,冰处在熔化过程中,所以是冰水混合物的固液共存状态。 (3)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寻找冰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故选 A 。,【强化练习1】 小华为了确定某固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他要探究“该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 8 所示。 (1)利用水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_。,答案,使试管内物质受热均匀,答案,(2)实验中,观察到第 6 min 时固体全部变为液体,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 9 方格纸上画出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 (3)根据图像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 (4)该固体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非晶体

14、,但升高的速度越来越慢,随着时间的增加温度不断升高,,实验二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命题角度】 1. 实验组装顺序 2.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读数 3. 沸腾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特点 4. 分析实验数据和图像 5. 从加热到水沸腾加热时间长的原因及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 6. 水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 7. 沸腾时气泡的变化规律 8. 沸点的判断,_,当时的大气压_(选填“高于” “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3)a、b 两组同学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 10 乙所示,由图像可得: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热量,温度_。通过图像可知,b 组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较长,请写出一个可能原因:_。,解

15、析,【典例精讲 2】(2015 莆田,26)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水沸腾时,准确测量的温度计示数如图 10 甲所示,则水的沸点为,答案,98,自下而上,低于,保持不变,吸收,水的质量较大或酒精灯火焰较小,【解析】 (1)实验中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根据酒精灯的高度固定铁圈的位置,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因此安装实验器材时必须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由题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所以其示数为 98,低于标准大气压时的

16、 100,所以当时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3)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b 组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较长,可能是因为水的质量较大、酒精灯火焰较小等,答案合理即可。,【强化练习】 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如图 11 所示。 (1)当水沸腾时,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变大,答案,(2)下表是加热过程中不同时刻水的温度记录,其中有一个记录错,98,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第 7 min 的 96,_。 (3)改正数据后判定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_。 (4)请根据表格中的正确数据在图12中画出水加热直至沸腾时温度随时间

17、变化的图像。,误的实验数据,请指出该错误的数据是_,这样判断的依据是,一、填空题 1. (2014 日照)温度是表示物体_的物理量;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的性质制成的。 2. (2015 河南)信阳“毛尖”深受人们喜爱,在制茶过程中,通过加热能使新鲜茶叶中的水分快速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便是制茶工序中的“杀青”。用高温开水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这是因为温度越高,_越剧烈。,答案,冷热程度,热胀冷缩,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汽化,备战演练,真题演练,4. (2014 河南)如图 13 所示,把少量碘放入锥形瓶中,瓶口加盖玻璃片。微微加热,瓶中充满紫色的碘蒸气,此过程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停止加热,碘

18、蒸气凝华,看到的现象是_ _。,答案,升华,放出,3. (2015 云南)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就凝固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熔化,紫色碘蒸气消失,玻璃片和锥形瓶内壁出现固态碘,5. (2014 抚州)许多城市出现了雾霾天气,雾霾中的霾主要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组成,大量吸入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而雾则是由大气中的水蒸气经_而形成的;太阳出来后,雾会慢慢散去,是因为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了_。(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6. (2015 烟台)无论是

19、盛夏还是寒冬,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常附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_形成的。夏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_(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_ (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答案,液化,外侧,汽化,内侧,液化,7. (2015 佛山)晓月同学看到在沸腾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 287,醋的沸点只有 60,当温度达到_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_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_。 二、选择题 8. (2015 厦门)监测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时要测量体温。若用如图 14 所示这支未甩过的

20、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 A. 37.0 B. 37.5 C. 38.0D. 38.5,D,答案,不再(或不会,不),60,60,10. (2015 黔西南州)有一种固体空气清新剂,打开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小,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汽化B. 熔化 C. 升华D. 蒸发,9. (2015 宿迁)如图 15 是宿迁地区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A. 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 B. 全天气温不会高于 2 C. 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D. 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答案,C,C,11. (2015 河南)生活中

21、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色 B. 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华现象动 C. 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汽化现象的 D.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水蒸气的液化现象声,D,答案,12. (2015 阜新)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防止烧坏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 A. 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B. 熔化和汽化都放热 C. 熔化放

22、热,汽化吸热D. 熔化吸热,汽化放热 13.(2014 安顺)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 A.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B.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C.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答案,D,A,14. (2015 凉山州)有些饭店在洗手间外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手一靠近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A. 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 B. 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

23、表面积 C. 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温,也可能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 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C,答案,16. (2015 雅安)以下热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 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酒精蒸发时放热 B 98 的水也可沸腾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降低 C 寒冷的北方室外多选用酒精温度计测温酒精的凝固点低 D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外壁出现了 小水滴水蒸气凝华,15. (2015 泰安)如图 16 所示,下列图像能反映水沸腾过程的是(),D,答案,C,(1)实验时,将装有晶体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_和_。

24、 (2)该晶体的熔点是_。 (3)小聪从数据中还发现:该物质在开始 2 min 比最后 2 min 升温快,这是由于它在固态时的吸热能力比液态时的吸热能力_ (选填“强”或“弱”)造成的。,三、实验探究题 17. (2011 河南)小聪在“探究晶体的熔化规律”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 17 所示。下表为他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装置图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试管不接触烧杯底部,答案,弱,0,试管中装有晶体的部分完全浸没在水中,的图像如图 19 所示。由图可知,水在沸腾前温度变化是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的。 (3)根据图 18 中气泡变化情况可以推知,此时水_(选填“正在”或“将要”)沸腾。

25、 (4)水沸腾过程中,要不断_(选填“吸收”或“放 出”)热量,温度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18. (2015 南宁)如图 18 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现象。 (1)在图 18 装置中,存在错误的是_。 (2)纠正错误后继续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不均匀,答案,吸收,正在,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不变,2. (2015 自贡改编)加油站常年挂着“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标语,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_(填物态变化名称)。 3. (2015 天水改编)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 -25,降水量很

26、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_现象(填物态 变化的名称),在这个过程中,冰需要_(选填“吸热” 或“放热”)。,一、填空题 1. (2015 广安改编)如图 20 所示的体温计的分度值是_,示数是_。,答案,0.1,升华,汽化,38.3,吸热,前瞻预测,5. (2014 长沙改编)小军同学学习了物态变化的知识后,做了如下实验:他把酒精反复涂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去扇,他发现温度计的读数变_(选填“大”或“小”)了,这是因为酒精在蒸发时要_而造成的。,4. (2014 江西改编)如图21 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乙图的物质处于_状态,物质由丙图变成乙图的过程叫做_(

27、填物态变化名称)。,答案,液体,吸热,小,熔化,二、选择题 7.(2015 江西改编)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 A. 最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 30 B. 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 -5 C. 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 70 D. 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 37,答案,6. (名师原创)如图 22 所示是一些碎冰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共持续_min;加热至第 20 min时,物质的状态为_。,液态,10,D,8. (朝霞原创)下列现象与熔化有关的是() A. 饮料中的冰块变小 B. 冰冻的衣服变干 C. 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表面“冒汗” D. 夏天

28、,洒在地面上的水过一会变干 9.(名师原创)如图 23 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A,答案,D,10. (2015 葫芦岛改编)2015 年 5 月 26 日印度出现高温天气,首都新德里的一条道路上的沥青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如图 24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沥青被烤化属于凝固现象 B. 沥青属于晶体 C. 沥青被烤化过程吸热 D. 沥青被烤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11. (2014 自贡改编)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放热的是() A. 液化、凝固、凝华B. 熔化、汽化、升华 C. 凝固、汽化、凝华D. 升华、熔化、液化,答案,A,C,12. (2015 衡阳改编

29、)下列现象中,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 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是因为白炽灯丝吸热汽化 B. 风吹过,人便感到凉爽,主要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升华 C. 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冰棒在口中熔化要吸热 D.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凝华现象 13. (2014 乐山改编)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伸进口腔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镜面不会产生水雾 B. 进行杀菌消毒 C. 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 D. 防止镜框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C,答案,A,(2)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上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

30、点是_。,三、实验探究题 14. (2015 河北改编)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图 25 所示实验中的错误之处是_。烧杯上加盖的目的是_。,温度计接触到了烧瓶底部,答案,98,减少热量损失(或缩短加热时间),(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水沸腾后,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白气”,和它的形成过程相同的是_(选填序号)。 A. 冰B. 霜 C. 雾D. 雪 (5)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_(合理即可)。,C,答案,烧杯底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不变,谢谢观赏,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