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篆刻课件_第1页
中国书法篆刻课件_第2页
中国书法篆刻课件_第3页
中国书法篆刻课件_第4页
中国书法篆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书法篆刻,中国书法字体大致有哪几种字体?,楷书草书行书 隶书篆书,请把这些字体按先后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篆书隶书 楷书行书 草书,书法欣赏,篆书指隶书以前的所有字体。如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六国古文等。 篆书分为大篆、小篆两种。,返回,隶书是什么朝代流行的字体? 隶书流行于秦汉时期。是继小篆之后通行的字体。主要特点是笔画由篆的圆黑心变为方折,结构删简就繁,便于书写,横画呈波势向上挑出。,返回,楷书,又称真书。产生于汉末,系在汉隶基础上发展而成。至魏锺繇、晋王羲之改变体势,创制法则,隶楷则完全分流,成为两体。,返回,行书,起源于东汉。特别是在楷书基础上稍加放纵、简易而成。,返回,草书:始行于

2、汉末魏初,各字不相连绵为章草,晋以下相连绵者为今草。草书书写快速、简易、难识。,返回,先秦至秦行、草书为主 两汉楷书 南北朝、隋唐隶书 两晋唐、宋大、小篆,请把朝代与字体用直线连接,先秦至秦行、草书为主 两汉楷书 南北朝、隋唐隶书 两晋、唐、宋大、小篆,先秦至秦大、小篆 两汉 隶书 南北朝、隋唐 楷书 两晋、唐、宋行、草书为主,(笔记),篆书,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 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3、,隶书,隶书起源秦朝,成熟于汉朝,由篆书转化而来。字形扁方,左右伸展,横长竖短,横笔首尾方中带回,转角处多呈方折,左波右磔,蚕头燕尾,字体雄浑豪放。,张迁碑,石门颂是东汉建和二年(公元148年)汉中太守王升撰文,为顺帝初年的司隶校尉杨孟所写的一篇颂词,刻在陕西褒城褒斜道南端石门隧道西壁之上,通高261厘米,宽205厘米,书体为汉隶,刻书二十二行,满行三十一字。1967年因在石门所在地修建大型水库,乃将此摩崖从崖壁上凿出,1971年迁至汉中市博物馆,保存至今。 此摩崖书法古拙自然,富于变化。每笔起处以毫端逆锋,含蓄蕴籍;中间运行遒缓,肃穆敦厚;收笔复以回锋,圆劲流畅。通篇字势挥洒自如,奇趣逸宕,

4、素有“隶中草书”之称,是东汉隶书的极品。,陕西褒城褒斜道南端石门隧道,楷书,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 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 更趋简化,横平竖直。,九成宫醴泉铭碑由魏征撰文,欧阳询书。记载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泉水之事。此碑立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楷书24行,行49字。 此碑用笔方整,且能于方整中见险绝,字画的安排紧凑,匀称,间架开阔稳健。明陈继儒曾评论说:“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明赵涵石墨镌华称此碑为“正书第一”。,所谓“碑”,在古时是宫、庙门见识日影及拴牲口的长方形石头,秦代在石头上镌刻文字,作为纪念物或标记,或刻文告等,秦代称为“

5、刻石”,汉代以后即称“碑”。自东汉以来,各种碑的形式也多起来,有碑颂、碑记、墓碑等等,用以纪事、颂德。这些碑刻给书法留下了极丰富的珍品。据说东汉留下来的碑版达170余种。贴盛行于两晋,晋人喜用简牍互致问候,故其中文字大多信手而成,所以飘洒清新,饶有山林逸趣。,v赵孟頫临兰亭序v,v郑板桥临兰亭序v,始平公造像记,张黑女墓志铭,祭侄稿 颜真卿(公元七九七八五年),字清臣,曾做过平原太守,封鲁郡开国公,故世称“颜平原”或“颜鲁公”。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移居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颜真卿曾从师张旭,远溯二王,“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陶铸万象,隐括众长”,终于形成了大气磅礴、雄强

6、豪放的艺术风格。,祭侄稿的主要内容是追祭从侄季明。唐玄宗末年,安禄山发动叛乱,当时颜真卿和他的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分别在山东、河北起兵讨伐叛军,不久,常山陷落,杲卿及其幼子季明被杀。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七五八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首骨携归,做了这篇留芳千古的祭文。颜真卿联想到颜氏家族“巢倾卵覆”,心情极度悲愤,纵笔豪放,迅笔疾书,血泪与笔墨交融,激情共浩气喷薄。开始时作者尚能驾驭住自己的感情,写得大小匀称,浓纤得体,至“贼臣不救,孤城围逼”再也抑制不住百感交集的愤激,像火山迸发,狂涛倾泻,字形时大时小,行距忽宽忽窄,用墨或燥或润,笔锋有藏有露,连绵起伏,笔势飞动,心手两忘,一泻千里;至

7、“呜呼哀哉”,节奏达到了高潮,随情挥洒,任笔涂抹,与第一行循规蹈矩者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而楷书是文字符号,实用性高且见功夫;相比较而言,草书则是艺术性高,但是实用性显得相对不足。,行书,虞世南临兰亭序,v康熙临兰亭序v,毛泽东临兰亭序,草书,草书有广义和狭义。广义的,不

8、论时代,凡写得潦草的字,都可以算草书。狭义的,即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 1 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草书分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张旭,唐吴郡(江苏苏州)人,生卒年月不详。字伯高,官至金吾长史,故世称张长史。喜饮酒,往往大醉后挥毫作书,或以头发濡墨作书,如醉如痴,世人称之为“张颠”,与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进、崔宗之、苏晋、焦遂称为酒中八仙。 张旭性格豪放,嗜好饮酒,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然后回到桌前,提笔落墨,一挥而就。有人说他粗鲁,给他取了个张癫的雅号。其实他很细心,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所触到的事物

9、,都能启发写字。偶有所获,即熔冶于自己的书法中。他的字貌似怪而不怪,关键在于点画用笔完全符合传统规矩。可以说,他是用传统技法表现自己的个性,而在书法上成了有创造力的无愧于自己时代的书法家。 当时人们只要得到他的片纸支字,都视若珍品,世袭真藏。,盛唐时期,以张旭为代表的一派草书风靡一时,它打破了魏晋时期拘谨的草书风格。把草书在原有的基础结构上,将上下两字的笔画紧密相连,所谓“连绵还绕”,有时两个字看起来象一个字,有时一个字看起来却象两个字。在章法安排上,也是疏密悬殊很大。在书写上,也一反魏晋“匆匆不及草书”的四平八稳的传统书写速度,而采取了奔放、写意的抒情形式。,古诗四贴(张旭),怀素草书,作品

10、欣赏,纂刻,印的起源 四千多年前的华夏族已使用印章钤盖龙图。在安阳殷墟发掘出了一个商代印陶,置于白陶器内壁,因岁月流失,只残存三分之二,印陶字形似为“从”字,四边有边框,是用当时专制的“范”按压于陶器内壁,而后入窑烧成的。,商代亚形印模,中行羞府昌武君印,弄狗厨印乐尉右陶,官印,太平天国官玺印 (19.9*19.4厘米),大清嗣天子宝,虎对战 吹弹,骑士双人舞 舞剑,肖形印,最早在商周已经发现,至秦汉达鼎盛时期,随后日渐衰落,直到现代的来楚生又使频危的肖形印重放光彩。 肖形印在当时主要用作避邪、祥瑞、敬神以及用来玩赏。,鸡羊 壁虎与蝎子,斗虎鹤 凤鸟,来楚生肖形印,江流有声,断岸千尺(邓石如)

11、,邓石如(1743-1805),安徽怀宁人。幼年时家境贫寒,一生社会地位低下, “我少时末尝读书,艰危困苦,无所不尝,年十三四,心窃窃喜书,年二十,祖父携至寿州,便已能训蒙今垂老矣,江湖游食,人不以识字人相待。” 他十七岁后,就开始以书刻自给。三十岁后,通过友人介绍,陆续认识了南京梅缪三兄弟等友人,遍观梅家收藏的金石善本,凡名碑名帖总要临摹百遍以上,为此起早贪黑,朝夕不辍为以后的篆刻艺术打下了扎实的书法基础。当时人评他的四体书法为清代第一人。,邓石如作,赵之谦作,赵之谦(18291884),在晚清艺坛上,是一位“诗、书、画、印”堪称四绝的多面手,一位极具革新精神的闯将。 篆刻上三十岁前学浙派,

12、之后学皖派并直接研究汉玺印,广开取资领域,涉猎权量诏版、泉布镜铭、瓦当石碣、汉传封泥等,凡能为其篆刻服务的无不广为吸收,为已所用。 在边款的刻制上,他开创了以北魏书体刻朱文款识,以汉画像入款的新风。实现了他“为六百年来摹印家立一门户”的抱负。,边款 边款,就是铭刻在印章面或周面的姓名、年月等文字记录。按照钟鼎等铭文的称法,“款是阴字凹入者,识是阳字挺出者”,但是在印章领域,不论阴阳,通常统称为边款或款识,很少有把印章阳文款识称为“边识”的。 边款所用字体,“正草隶篆”,一应俱全。,墨拓边款 在清道光之前,都是只用印泥朱拓印章,并不墨拓款识,直到西泠印章艺术昌盛繁荣的晚期,才有林云楼以拓碑帖的方法为赵之深墨拓印款,置于印谱后面。此后大家都来仿效,蔚然成风。,明怀金俊明(明朝),甲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