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与茶文化-1-完整_第1页
茶艺与茶文化-1-完整_第2页
茶艺与茶文化-1-完整_第3页
茶艺与茶文化-1-完整_第4页
茶艺与茶文化-1-完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茶艺与茶文化,一、说茶,柴米油盐酱醋茶,书画琴棋诗酒花,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咖啡,可可,十大名茶,“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茶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神农百草经,茶之起源,茶之发展,饮茶:发乎神农,闻于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 茶艺:萌芽于唐,发扬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充饥,药用,茶菜,茶饮,药用:华佗食论说:“苦茶常服,可以益思”。唐代医药学家陈藏器说:“止渴除疫,贵哉茶也。”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 茶菜:茶叶当菜吃,少则不下3000年以上的历史。据晏子春秋载:“婴相齐景公

2、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茶的别称)菜而已”。东汉时壶居士在食忌上则说:“苦菜久食为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这种茶“与韭同食”,也是以茶作菜。,六大基本茶类,依据各种茶制作中, 茶多酚的氧化聚合 程度。,浅,深,分类及命名,根据形状、想象命名,根据地名、树名命名,根据传说、典故命名,按采茶季节,按焙火程度,按茶叶的发酵程度分类,茶青(俗称茶菜)从采摘下来到杀菁这段期间内,在日光萎凋(或热风萎凋),“室内萎凋与搅拌”等过程中,发酵就一直在进行,根据茶叶的发酵程度按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来作简单分类,这也是国际上较为通用之分类法。,按焙火程度来分类,依茶菁焙火的次数及时间的

3、长短来说明半发酵茶的俗称。所谓的青茶类系泛指半发酵茶,所以青茶可依发酵与焙火程度的不同,而制成俗称的生茶或熟茶;也就是说同样是冻顶茶,如果发酵、焙火重些就可类似熟茶,反之是生茶或半生茶,只是各种茶皆有其习惯制成的特殊风味罢了。,春茶-是指当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份,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且香气宜人富有保健作用。(如六安瓜片) 夏茶-是指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茶叶夏季天气炎热,茶树新的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等的减少使得茶汤滋味、香气多不如春茶强烈,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如普洱茶) 秋茶-就是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叶。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二季生长、新梢芽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发黄,滋味和香气显得比较平和。(如铁观音) 冬茶-大约在10月下旬开始采制。冬茶是在秋茶采完后,气候逐渐转冷后生长的。因冬茶新梢芽生长缓慢,内含物质逐渐增加,所以滋味醇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