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调试报告_第1页
厌氧调试报告_第2页
厌氧调试报告_第3页
厌氧调试报告_第4页
厌氧调试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海*有限公司污水站厌氧处理系统调试报告调试负责人:联系方式:邮件:调试时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厌氧调试报告1、 项目概况*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粉末酱油、肉酱类、蔬菜粉、酱类等食品加工企业,其排放污水主要包括酱油粉生产废水及猪、牛骨素加工清洗废液,其中酱油废水酱油色素较高,猪、牛骨素废水cod较高。*有限公司污水站主要工艺为:调节池厌氧罐好氧池好氧沉淀池接触氧化池养鱼池排放。由于污水站运行年限久远,部分工艺已无法满足污水处理要求。因此需对厌氧罐、接触氧化池进行工艺改造,改造后工艺流程为:调节池厌氧罐好氧池好氧沉淀池臭氧接触池接触氧化池养鱼池排放。*食品有限公司污水站厌氧处理系统包括:厌氧进水

2、系统、厌氧污泥循环系统、高液位池、厌氧池等单元。厌氧改造前出现以下运行问题:1、 厌氧污泥循环系统已完全堵塞无法正常运行;2、 厌氧池内部部分堵塞导致高液位池至厌氧池自流不畅;3、 厌氧处理效果差、处理水量低等情况。 工程改造后的厌氧处理系统包括:厌氧进水系统、厌氧出水循环系统、高液位池、厌氧池等工艺单元。厌氧污泥由原来的絮体污泥改为高效中温厌氧颗粒污泥,厌氧出水增设回流系统至高液位池,通过循环水提升厌氧颗粒污泥上升流速,保证厌氧颗粒污泥均匀悬浮于厌氧池内部。2、 调试目的厌氧调试的目的包括:1、 启动厌氧处理系统,并调试至最佳处理状态;2、 设备调试,厌氧处理系统各设备在调试过程中达到最优协

3、调工作;3、 颗粒污泥驯化,通过科学的调试方式,使接种颗粒污泥适应原水水质;4、 收集数据,为厌氧处理系统后期运行提供参数依据;5、 协调厂区来水与厌氧处理进水水量、水质等外部因素。3、 工艺参数和名词解释1、 进水量 指厌氧罐进水水量,包括瞬时进水量(t/h)、日进水量(t/d)。瞬时进水量用于指标厌氧罐瞬时进水负荷;日进水量用于指标厌氧罐每日总进水负荷。2、 cod cod指化学需氧量,包括进水cod、出水cod,进水cod一般监测原水cod;出水cod一般监测厌氧出水cod,通过进出水cod可以反映厌氧罐处理负荷、去除率等参数。3、日处理cod量 指厌氧罐每天处理cod的量,单位:kgc

4、od/d,计算公式为: 日处理cod量=日进水量*(进水cod-出水cod)4、容积负荷 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处理cod的量,单位:kgcod/m.d,容积负荷是反映厌氧罐处理能力的重要参数,容积负荷越高厌氧罐处理能力越强。稳定的容积负荷是保证厌氧罐出水稳定的重要依据,其计算公式: 容积负荷=日进水量*(进水cod-出水cod)/厌氧罐有效池容5、去除率 指厌氧处理系统cod的去除效率。去除率越高去除效果越好,一般厌氧罐去除效率为60%-90%,去除率受原水水质、厌氧罐设计影响。原水水质可生化性越好去除能力越高;进水cod越高去除率越高,但相应的出水cod也越高,6、ph 指水质的酸碱性,厌氧系

5、统需监测进水、出水ph,其中出水ph为厌氧罐运用正常与否的关键指标。厌氧出水ph高于8,厌氧氨化严重,产甲烷菌受到毒害,去除效果降低;厌氧出水ph低于6.5,产甲烷菌活性受到抑制,挥发酸增加,cod去除率降低,出水cod持续下降;出水ph继续低至6以下,产甲烷菌开始死亡,厌氧罐出现不可逆损坏,此时需重新更换、驯化颗粒污泥。因此在实际运行中,厌氧出水ph应控制在7.2-7.8范围内,严禁厌氧出水cod出现低于6的情况。7、温度 本厌氧系统采用中温厌氧颗粒污泥作为厌氧污泥,其最佳工作温度为34-36,产甲烷菌对温度、ph变化极为敏感,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每日温度变化不得超过2。8、碱度 碱度是衡量厌

6、氧系统抗冲击缓冲能力大小的一个参数指标,单位:mmol/l,以hco3-计,一般碱度控制在40-80mmol/l,碱度作为参考指标,除非厌氧出水ph波动严重,一般不做改动。可通过添加碳酸钠、碳酸氢钠增加系统碱度,一袋50kg碳酸钠可提供约400mmol/l碱度。9、挥发酸 指挥发性脂肪酸,是衡量厌氧罐运行正常与否的重要参数指标,单位:mmol/l,以乙酸计,一般挥发酸应控制在6mmol/l以下。挥发酸的增加会导致产甲烷菌活性受到抑制,出水cod增加。受碱度的影响,一般不会导致ph的变化,但挥发酸的增长超过碱度后会导致ph瞬间下降。4、 调试报告*有限公司污水站厌氧罐于2017年6月28日启动调

7、试,并于2017年8月6日完成调试。用时40天,并顺利完成调试工作。其具体调试工作如下:6月28日-7月3日,厌氧启动循环系统,并将温度提升至34,循环设备出现停机故障,原因是设备用电取自老配电箱,由于配电箱设备老化致循环泵停机,后厂方更换老化设备,至调试结束未出现停机故障。7月4日-7月11日,厌氧间断进水,启动负荷0.1kgcod/m.d,通过8天间断进水,厌氧处理负荷达到0.7kgcod/m.d。每日进水总负荷如图所示:厌氧出水cod变化如图所示:进水负荷增加,厌氧出水cod增加,稳定进水负荷60kg/d进水,第3天厌氧出水cod开始降低,厌氧出水cod在500mg/l左右,表明厌氧已适

8、应60kg/d进水负荷。调试可进入连续进水阶段。7月12日-7月30日,厌氧开始连续进水调试,以间断进水时最大处理负荷0.7kgcod/m.d为进水依据设计每日进水量在15t/h左右。每日进水量如图:厌氧出水cod变化如图:厌氧进水cod变化图:厌氧进水总负荷如图:挥发酸变化如图:7月13日-7月17日,系统进水稳定在15t/d左右,总进水负荷稳定在60kg/d,厌氧出水稳定增长,挥发酸也有部分增长。7月15日挥发酸开始降低,至7月18日厌氧出水cod表现降低。7月18日-7月22日,调节厌氧进水流量由15t/d提升至30t/d,随着进水流量的增加,总进水负荷随之增加。另外,增加进水量的这段时

9、间,厌氧进水cod浓度也在增加,进水浓度最高达到5600mg/l,其数据表现为挥发酸期间由3.6mmol/l升至5.2mmol/l,厌氧出水cod也由1000mg/l左右升至1,600mg/l左右。7月22日-7月27日,挥发酸开始稳定,但厌氧出水cod仍处于增加的状态,并于7月27日达到最大值1800mg/l。7月27-7月29日挥发酸开始降低,厌氧出水cod也开始随之降低,由7月27日1800mg/l降至7月29日1200mg/l。当然综合厌氧进水cod变化图以及厌氧总进水负荷图,厌氧cod的降低也和厌氧进水cod的降低有一定关系。另外,图表显示进水总负荷的增加与厌氧出水cod的增加呈正相

10、关,厌氧处理能力是否提升则无法从上述表中确定。因此需对数据作深度处理:连续进水厌氧罐第n日处理cod的量=qn*(原水codn+原水cod(n-1)/2-qn*(出水codn+出水cod(n-1)/2-(出水codn-出水cod(n-1)*90qn-厌氧罐第n日进水量t/d;原水codn-第n日原水codmg/l;原水cod(n-1)-第n日前一天原水codmg/l;出水codn-第n日厌氧出水codmg/l;出水cod(n-1)-第n日前一天厌氧出水codmg/l;90-厌氧罐有效容积m;(原水codn+原水cod(n-1)/2-连续进水期间,原水变化认为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去当日和前一日

11、的原水cod浓度的算术平均是表示其平均浓度,出水cod同理。 数据如图: 7月14-18日,厌氧每日进水cod量稳定在60kg/d左右,处理量也稳定在50kg/d左右,去除率可达83%。随着7月18-7月22日进水流量和进水负荷的增加,厌氧罐的处理能力也随之增加。7月25日-7月28日厌氧进水负荷相对稳定后,厌氧cod处理量也趋于稳定,此时厌氧去除率为67%左右。7月31日-8月5日,厌氧开始间断进水,此次间断进水的目的在于通过稳定厌氧日处理负荷,达到稳定厌氧出水的目的。厌氧每日处理量控制在90kg/d,厌氧出水期望为1000mg/l,每日进水量采用公式:日进水量=90*1000/(原水cod

12、-1000)-(厌氧出水cod-1000)*90/1000进水量如表:日期7月31日8月1日8月2日8月3日8月4日8月5日进水量(t/d)34.62829.73034.637.8厌氧出水变化曲线:通过图表可以看出,厌氧出水达到期望的排水要求,稳定在1000mg/l左右,每日进水流量平均在30t/d左右。8月7日-8月11日,系统改为连续进水,进水量为36t/d,进水cod在2000mg/l左右,出水cod在600-800mg/l左右。至此,厌氧系统为期40d的调试工作顺利完成。5、 调试成果 以下结论依据本次调试数据成果: 1、通过比较间歇进水与连续进水发现,厌氧cod处理量控制在90kg/d(相当于4000mg/l的原水,每日进水量30t)时,厌氧出水cod稳定在1000mg/l,连续进水时厌氧出水cod在1200mg/l左右。但间断运行会导致厌氧罐每日液位变化,导致颗粒污泥少量流失,因此不建议长期运用此法运行。相比间断运行,连续运行具有易管理、出水水质稳定的特性,建议使用连续运行。 2、控制厌氧稳定的进水负荷是保证厌氧出水稳定的关键。如保持厌氧进水负荷在120kg/d20%波动内,可稳定厌氧出水在1200mg/l左右。 3、厌氧出水与厌氧cod日处理量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