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诗词赏析_第1页
八年级下册诗词赏析_第2页
八年级下册诗词赏析_第3页
八年级下册诗词赏析_第4页
八年级下册诗词赏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词赏析,-八年级下册诗词曲单元复习,一、背诵积累,1、怀旧空吟闻笛赋,_ 。 2、_,铜雀春深锁二乔。 3、_,_,此事古难全。 4、山河破碎风飘絮,_。 5、采菊东篱下,_。 6、_,直挂云帆济沧海。 7、_,_!风雨不动安如山。 8、忽如一夜春风来,_。 9、_,化作春泥更护花。,到乡翻是烂柯人,东风不与周郎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身世浮沉雨打萍,悠然见南山,长风破浪会有时,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千树万树梨花开,落红不是无情物,二、把握考点:,1、积累诗词曲的文学常识与文体常识; 2、了解诗词曲的内容,理解诗词曲的感 情主旨; 3、品析诗歌的语言; 4、赏析诗歌的表

2、达技巧,例如:荆州市2007年中考题:,读李白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中采用“_”和“_”(限填四字)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有为于当世的理想。 诗中名句“,”表现出诗人 _的性格。,垂钓碧溪,乘舟梦日,自信,(答“积极”“豁达”“倔强”“乐观”等也可),潜仙市2007年中考题,品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然后答题。(3分)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

3、乡水,万里送行舟。 (1)本诗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其中最能表达他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的一个字是“_”。(1分) (2)下面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 B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C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怜,A,三、知识集锦,1、诗词曲的文学常识与文体常识; 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分为古诗和乐府,近体

4、诗又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再分七律和五律,绝句再分七绝和五绝。律诗从形式上由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构成。 词、曲有词牌名和曲牌名,三、知识集锦,2、古代诗词类别 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咏史类: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或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闲适类: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借景抒情类: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体现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托物言志类:或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感伤。 思乡类: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三、知识集锦,3、品析诗歌的语言 语言总体风格:平实质朴、

5、含蓄隽永、清新雅致、形象生动、绚丽飘逸等 重点字词赏析:简洁生动、准确传神、含蓄凝练、形象鲜明、色彩丰富、辞藻优美、节奏感强、平字见奇等。,三、知识集锦,4、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的表达技巧往往表现在三大方面: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其中抒情表现得尤其突出,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常见的有即景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表现手法:渲染、烘托、含蓄、用典、象征、抑扬、对比等 修辞手法的运用: 采用比喻、比拟、象征、起兴等手法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 采用夸张、衬托、对比、设问、反问等手法来突出诗的主旨; 采

6、用通感、借代、双关、叠字、对偶、反复等手法使诗中字句更为精巧。,四、练习提高,四、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1、从表达方式上看,赤壁的前两句是 叙述 ,后两句是 抒情 。 2、天净沙 秋思这首小令出色的运用了 景物烘托 的写法,生动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3、观沧海通过 借景抒情 (手法)把眼前的海景和诗人的雄心壮志融会在一起,情景交融。 4、关雎在艺术手法上主要表现为 比兴 和 重章叠句 。,四、练习提高,(一)了解诗词曲的内容,理解诗词曲的感情主旨 1、赤壁是一首 诗,诗人借周、曹古事表达了 感情。 2、己亥杂诗形象的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的一二句写的是 。 三四句借花喻人,抒发了诗人的 。

7、3、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 。表达了诗人 的情怀。 4、饮酒(其五)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依据诗歌的类别明确诗歌的感情及主旨,找诗眼、关键句明确诗歌的感情及主旨,把握感情基调明确诗歌的感情及主旨,从情感变化中明确诗歌的感情及主旨,咏史,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的,离愁,为国奉献余热的志向,惟愿彼此 珍重,在远别 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 的月色,旷达,抒发了诗人厌弃世俗、陶醉自然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方法指导:,依据诗歌的类别明确诗歌的感情及主旨 找诗眼、关键句明确诗歌的感情及主旨 从情感变化中明确诗歌的感情及主旨 把握感情基调明确诗歌的感情及主旨 套用句式:抒发的

8、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现 实;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发出的感慨;,四、练习提高,二、品析诗歌的语言; 1、赏析字词 赏析“悠然见南山”中之“见”字的神韵。 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与“圆”的妙用。 方法指导:动词表情达意 形容词写景状物,诗人本自采菊,无意于人,而景与意会,在偶一举首之间,心与山悠然相会,“见”令悠然之情顿现,准确传神。,四、练习提高,2、理解鉴赏诗歌的重点语句,方法指导:理解本义 诗人情怀 哲理意义,方法指导:典故本身的内容 作者用典的意图,方法指导:描绘画面 抒发情感,方法方法指导:抒发情感 凸现主旨,赏析哲理美句,赏析用典句子,赏析写景美句,赏析抒情美句,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四、练习提高,三、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1、从表达方式上看,赤壁的前两句是 ,后两句是 。 2、天净沙 秋思这首小令出色的运用了 的写法,生动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3、观沧海通过 (手法)把眼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