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七大手法分析_第1页
QC七大手法分析_第2页
QC七大手法分析_第3页
QC七大手法分析_第4页
QC七大手法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合 一,Q.C七大手法,求 真,为 善,爱美,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图表(Graph),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何谓图表: 现场的数据或情报,用点、线、面、体表示大概情势及钜细变动于纸上的图形,称为图表。,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目的为: (1)方便人的视觉,使其能包括更多的情报,并能传达得更迅速及更易被了解,更快看出情报内容。,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2)自一组数据,能把握到更多的情报,而能采取必要的对策。,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

2、,图表之功用与具备条件,1.图表之功用 (1) 利于多种复杂现象的相互比较,可供分析研究之用。 (2) 费甚少时间可得明确的概念。 (3) 对于专门知识不足的人,亦可得到了解。,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4) 表示事务间的关系时, 图表较文章可以使阅者 印入脑海。 (5)利用于演讲、宣传或广 告时,予阅者深刻印象。 (6)有时可用插补法求近似 值。,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2. 图表必备条件: (1) 能把握全体应一看即能完全了解全体的状况。 (2) 简单明了绘制力求简单明了。 (3) 迅速了解不必任何言辞说明,阅读者一看即能判断出来。,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3、与您同在的启思,(4) 正确的判断不论刻度标法、线的大小或实虚、点的大小,都应讲求,并使其能正确判断。 (5) 浮现对策最高明的图表是能从图上看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图表之种类,依使用目的分: 1. 解析用图表将过去的数据或现状,作为图表加以解析,从中发现问题点来加以改善。适于工厂作业分析或研究之用。如推移图、柏拉图、管制图,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2. 管理用图表: (1) 特性要因图了解品质特性及其所波及之影响。 (2) 查检表知道不良发生的部位。,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3) 制程能力图知道分布中心的倾向及瑕疵程度。

4、 (4) 管制图了解工程的安定状态。 (5) 雷达图了解多项目其前后之变化状况。,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几种常用图表介绍, 1. 棒形图,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几种常用图表介绍, 2. 扇形图,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几种常用图表介绍, 3. 折线图,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几种常用图表介绍, 4. 带状图,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几种常用图表介绍, 5. 进度图,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几种常用图表介绍, 6. 流程图,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几种常用图表介绍, 7. Z形图,

5、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几种常用图表介绍, 8. 雷达图,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几种常用图表介绍, 9. 箭头图,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几种常用图表介绍, 10. 点图、体积图、面积图,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特性要因图,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特性要因图,想获得好的结果,就必须充分的把握何种原因会有好的影响,何种原因会有坏的影响,然后加以管理改善。,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何谓特性要因图:,对于结果(特性)与原因(要因)间或所期望之效果(特性)与对策间的关系,以箭头连结,详细分析原因或对策的一

6、种图形称为特性要因图。,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何谓特性要因图:,特性要因图为日本品管权威学者石川馨博士于1952年所发明,故又称“石川图”。又因其形状似鱼骨,故亦称鱼骨图。用在阐明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亦称因果图。,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特性要因图的画法,步骤1:决定问题(或品质)的特性。,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特性要因图的画法,步骤2:准备适当的纸张、划制特性要因图的骨架,将特性写在右端,自左划上一条较粗的干线(称母线),就是代表制程,并在干线的右端划一指向右方的箭头。,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特性要因图的画法,步骤3:把原因

7、分类成几个大类,每大类划于中骨上,且以 圈起来。,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特性要因图的画法,步骤4:探讨大原因的原因,再细分为中、小原因,将其记入小骨及枝骨上(称孩枝、曾孙枝)。,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特性要因图的画法,步骤5:决定影响问题点原因的顺序。,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绘图应注意事项,1. 集合全员的知识与经验。 2. 应用脑力激盈术,全员发言。 3. 把要因层别。,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绘图应注意事项,4. 把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依 5W1H的方法逐项列出。 5. 应按特性别绘制多张的特性要因图。 6. 原因解析愈

8、细愈好。,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绘图应注意事项,7. 确认原因的重要程度,应考虑其可行性、价值,并经讨论表决后决定。 8. 应将圈出的重要原因整理出来,重新制作另一个特性要因图。 9. 记入必要的事项于图旁。,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绘图应注意事项,10. 品质特性的决定以现场第一线所发生的问题来考虑。 11. 管理者避免指示。 12. 经过三阶段的酝酿。,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特性要因图种类:,1、追求对策型(鱼骨图反转) 追求问题点应如何防止、目标之效果应如何达成等的对策,而以特性要因图表示期望效果(特性) 与对策间的关系。,求真、爱美、

9、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特性要因图种类:,2、追求原因型 在于追求不良的所在,并进而寻找其影响的原因,以特性要因图表示结果(特性)与原因间的关系。,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 1、作业者(Man) 2、机具、设备(Machine) 3、原材料(Material) 4、方法(Method) 5、量规、仪器(Measurement),5M法,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 1、What(什么) 2、Where(何处) 3、When(何时) 4、Who(谁) 5、Why(为何) 6、How(如何),5W1H,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查检表,求真、爱美、为善

10、、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查检表(Check sheet) 就是一种为了便于收集数据,使用简单记号填记并予统计数据,作进一步分析或作为核对、检查之用而设计的一种表格或图表。,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为了便于收集数据,而设计的一种表格或图表。 用很简单的划记、符号、数字记入表格或图表,能一目了然地看出其结果的一种手法、工具。,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日常管理改善上,用处大、效率大、效率高、冒险小的工具,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 分析问题时,能清楚地抓住问题的重心。,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查检表的设计要领,1. 应能迅速、正确、简易地收集到数据。 2.

11、 记录时要考虑到层别。 3. 数据履历要清楚。,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查检表的设计要领,4. 尽可能地以符号、数字记入,避免使用文字。 5. 查检项目不宜太多,以4 - 6项为原则。 6. 最好能一次记录下来后,就能表示出图表状况来。,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查检表的设计要领,7. 如能使用写实图形,更可一目了然。 8. 查检表配合目的,必要时检讨修正。 9. 预留空位,以供在实际查检中可再增列事先未考虑到的。,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查检表的种类,1、记录用(或改善用)查检表 主要功用在于根据收集之数据以调查“不良项目”、 “不良主因”、“工

12、程分布”、“缺点位置”等情形。,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查检表的种类,2、点检用查检表 主要功用是为要确认作业实施、机械整备的实施情形,或为预防发生不良或事故、确保安全时使用。,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查检表的作法:,1、 明确目的 2、决定查检项目 3、决定抽检方式 4、决定查检方式 5、设计表格实施查检,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记录用(或改善用)查检表:,1、决定所要收集的数据及所希望把握的项目 2、决定所要设计的表格形式,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记录用(或改善用)查检表:,3、决定记录的形式 4、决定收集的方法 5、记入记号

13、并整理成次数分配表,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记录用(或改善用)查检表:,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记录用(或改善用)查检表:,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点检用查检表:,1、将须点检的项目逐一的列举出来,并空出查检时要记入记号的空栏。 2、所谓须点检的项目是“非做不可的工作”、“非检查不可的事项”等。,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点检用查检表:,3、点检有顺序要求时需注明编号,依顺序排列。 4、点检表必是确实毫无遗漏。 5、必须点检的项目,尽可能以机械、制程人员等层别之。,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查检表之使用:,1. 有问题

14、必需迅速地采取措施。 2. 问题若未获解决,马上研究采取适当措施。,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3. 查检表的项目应随着工程的改善而改变内容。 4. 查检表应能反应出下一工程或市场的关系。,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5. 不方便随时填记时,以小东西分别代替。 6. 由记号即能判断,并采取行动。 7. 收集的数据应能获得层别的情报。,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8. 进行数据收集时,先准备好查检工具。 9. 让收集者了解收集目的及方法。 10. 收集的数据非所欲得者,检讨后重新收集之。,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11. 基准需一致。 12. 计

15、算单位应符合实际。 13. 考虑样本数。 14. 用柏拉图整理。,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柏拉图,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柏拉图:,1、根据所搜集之数据,按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发生位置等不同项目,以寻求占最大比率之原因、状况或位置的一种图形。,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柏拉图:,2、从柏拉图可看出哪一项目的有问题,其影响程度如何,以判断问题的症结点,并针对问题点采取改善措施,故又称ABC图。,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柏拉图的作法,1、决定数据的分类项目 a. 结果的分类 b. 原因的分类,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

16、柏拉图的作法,2、决定收集数据之期间,并按上项分类,在期间内收集数据。 3、按发生次数顺序,将项目及次数记入不良分析表。 4、按分类项目别,统计数据作统计表。,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柏拉图的作法,5、于图表用纸记入纵轴及横轴。 6、点上累计不良次数(或累计不良率)及累计影响度,并以折线连结则得柏拉图。,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柏拉图的作法,7、记入数据收集的期间,记录者、绘图者及总检查数、总不良数等于图之空白处。,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柏拉图之用途:,1. 作为降低不良的依据 2. 决定改善的攻击目标

17、3. 确认改善效果(改善前、后之比较),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柏拉图之用途:,4. 应用于发掘现场的重要问题点,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柏拉图之用途:,5. 用于整理报告或记录 6. 可作不同条件的评价 7. 确认或调整特性要因图 8. 柏拉图分析具有“检定假说”之意义,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柏拉图之用途:,9. 配合特性要因图使用柏拉图上的项目当作品质特性加以要因分析,可以讨论出改善的方案。,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哪些数据可以整理为柏拉图,1. 品质方面 2. 时间方面效率 3. 成本方面 4. 安全方面 5. 营业方面

18、6. 交通方面 7. 选择方面 8. 士气方面 9. 治安方面 10. 医学方面,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层别法,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层别法:,为区别各种不同的原因对结果之影响而以各别原因为主体,分别作统计分析的方法,称为层别法。,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层别法的功用:,层别就是分层别类,依其共通之特性分为一个层,并使层与层间能有明确的区分。,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层别法的功用:,透过各种分层,依各层收集数据以寻找不良所在或最佳条件,以作为改善品质的有效方法。,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层别的对象与项目:,1.

19、 时间的层别 2. 作业员的层别 3. 机械、设备的层别 4. 作业条件的层别,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层别的对象与项目:,5. 原材料的层别 6. 测定的层别 7. 检查的层别 8. 环境、气候的层别,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层别的对象与项目:,9. 地区的层别 10. 制品的层别 11. 其他,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层别法使用注意事项:,1. 数据之履历应详细载明。 2. 依各种可能原因加经层别,直到找出真正的原因所在。,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层别法使用注意事项:,3. 查检表之设计应针对所怀疑的对象来设计。 4. 由层别

20、法所获得的情报应付诸实际的行动。,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层别法使用注意事项:,5. 实施层别之前,首先确定层别的目的解析不良率?提高作业效率?.,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散布图,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散布图:,为研究两个变量间之相关性,而搜集成对二组数据,在方格纸上以点来表示出二个特性值之间相关情形的图形,称为“散布图”。,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散布图功用:,1. 知道两组数据(或原因与结果)之间是否有关及其相关程度。 2. 把材料、机械设备、作业者、作业方法等可能影响的原因层别,绘制散布图,可检讨何者影响结果。,求真、爱美

21、、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散布图功用:,3. 检视是否有离岛情形。 4. 抽样检验中,若某品质特性之测试成本高或因难,可采用与 此特性有关系存在的另一个测试成本较低或测试容易之特性,以降低检验成本。,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散布图功用:,5. 管制图中,若同一制品之二特性间有密切关系时,则可舍去其中一个管制图,以降低预防成本。 6. 两组数据间若呈直线变化,可依散布图求出直线方程式,以作为订定标准之用。,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相对应的两组数据间关系的分类:,1. 原因(要因)与结果(特性)之关系 2. 结果(特性)与其他结果(特性)之关系。 3. 结果(特

22、性)与二个原因(要因)间之关系。,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散布图之作法:,步骤1:收集30组以上的相对数据,整理到数据表上(数据不能太少,否则易生误判)。,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N N N O X Y O X Y O X Y 1 810 47 11 840 52 21 810 44 2 890 56 12 870 53 22 850 53 3 850 48 13 830 52 23 880 54 4 840 45 14 830 45 24 880 57 5 850 54 15 820 46 25 840 50 6 890 59 16 820 48 26 880

23、 54 7 870 50 17 860 55 27 830 46 8 860 51 18 870 55 28 860 52 9 810 42 19 830 49 29 860 50 10 820 53 20 820 44 30 840 49 X MAX 890 Y MAX 59 MIN 810 MIN 42,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散布图之作法:,步骤2:找出数据x、y之最大及最小值。 X MAX 890 Y MAX 59 MIN 810 MIN 42,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散布图之作法:,步骤3:画出纵轴与横轴(若是判断要因与结果之关系,则横轴代表要因,纵轴

24、代表结果);并取x及y之最大值与最小值差为等长度画刻度。,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X,Y,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散布图之作法:,步骤4:将各组对数据在横轴与纵轴之数据交会处点上“.“。 步骤5:记入必要事项,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X,Y,. . . . . . . . . . . . . .,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散布图之判读:,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散布图之判读:,1. 正相关: x增大时,y也随之增大,称为正相关。,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散布图之判读:,2.非显著性正相关 x增大时,y

25、也 随之增大,但增 大的幅度不显著 。此时宜再考虑 其他可能影响的 要因。,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散布图之判读:,3.负相关: x增大时,y反而减少,称为负相关。,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散布图之判读:,4.非显著性负相关 x增大时,y反而减 各,但幅度并不显著 。此时宜考虑其他可 能影响的要因。,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散布图之判读:,5.无相关 (1) x与 y之间看不出有何相关关系。 (2) x增大时,y并不改变。,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散布图之判读:,6.曲线相关 x开始增大时,y也 随之增大,但达到某 一值后,则当x

26、增大时 ,y却减小。,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散布图判读注意事项,1. 注意有无异常点,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散布图判读注意事项,2. 是否有层别必要,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散布图判读注意事项,2. 是否有层别必要,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散布图判读注意事项,3. 是否为假相关,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散布图判读注意事项,4. 勿依据技术、经验作直觉的判断 5. 数据太少,容易发生误判,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散布图判读注意事项,6. 调查有无异常原因,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散

27、布图之相关检定:,1. 符合检定; 步骤1: 作散布图。,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散布图之相关检定:,步骤2:于散布图上纵划分线,使左右之点数相同 于散布图上横划分线,使上下之点数相同,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散布图之相关检定:,步骤3:付予象限号码,并计算各象限之点数,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N(2)=3,N(3)=12,N(1)=12,N(4)=3,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散布图之相关检定:,步骤4:斜对1,3/2,4象限之点数相加,并求全体之点 步骤5:查符号检定表并判断。 n(2)+

28、n(4) + n(1)+n(3) _,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统计基本观念,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统计的概念 统计就是企图掌握数据的差异性。 长期观察虽因差异性,但乱中有序,都可观察到差异的规则性。,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 统计学上将数据的规则性称为“分配” 利用这些规则性,足以提供管理者进行工作系统的预测,判断而有效地管理。,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分配的种类 由数据的属性,分配可分 计数值数据的分配间断分配 计量值数据的分配连续分配,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 实务上常可观察到 计数值数据的分配 超几何分配、

29、二项分配、卡氏分配 计量值数据的分配 常态分配,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 这些分配已由学者做出数值表,易于查表而应用,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掌握分配的方法 以直方圆掌握,观察要点 分配型态 中心趋势与变异大小 管理者应将分配与规格比较,可得制程能力分析,而实施管理,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 使用数字表示 中心趋势平均值 变异趋势标准差,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数字掌握分配的方法 掌握中心趋势 算术平均数 X 中位数 X 众数 XMode,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例1: 数 据 34 40 42 40 32 平均数

30、X=(34+40+42+40+32)/5=188/5=37.6 中位数X=40 众 数Xmode=40,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例2: 数 据 39 34 40 42 40 32 平均数X = (39+34+40+42+40+32)/6 =227/6 =37.8 中位数X=(40+39)/2=39.5 众 数Xmode=40,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 掌握变异趋势 全距 R=最大值 - 最小值 平方和 SS=X2-(X)2/n,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 变异数 V=SS/n 标准差 S=V,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数 据 34 4

31、0 42 40 32 全 距 R= 42-32=10 平方和 1 2 3 4 5 合计 (X)2 X 34 40 42 40 32 188 35344 X2 1156 1600 1764 1600 1024 7144 SS=X2-(X)2/n= 7144 - (35344 / 5) = 75.2 变异数V = SS / n = 75.2 / 5 = 15.04 标准差 S=V =15.04 = 3.88,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观察样本推论群体 统计品质管制的作法是从群体中抽出样本测定,藉统计方法以推测、判断群体之状况而采取行动,这种方法可以经济有效实施品质管制,求真、爱美、为

32、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 从样本推论群体,以便对群体进行预测、判断,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推论群体的项目与推论方法 对象 推论群 推论 体项目 方法 中心趋势平均值 e= x 变异趋势标准差 e=ve =SS/n-1,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推论群体的方法 从群体(制程)取n样本,测其特性值 计算 平均值X 标准差SS,Ve,Ve Ve称不偏变异数,用来估计群体的标准差,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样本平均数的分配是常态分配 从中心值为、标准差为常态分配的制程中,经多次取样,计算平均值,也呈常态分配 中心值为 X 标准差为 可用于预测及判断,求真

33、、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统计学上有关母数与统计量的区别 来源群体 样本 数据母数 统计量 分配 母数分配 统计量分配 符号 、 X、S 推测e、e ,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管制图的种类 数据种类 使用管制图 样本大小 计量值 X-R n2 X n=1 计数值 P n不一定 Pn n 一定 U 单位大小不一 C 单位大小一定,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选择合适的管制图种类,数 据,计量值数据,计数值数据,n2,用X?,管制图 X-R,n=1,不良,缺点,n不一定,n一定,单位大小不一定,单位大小一定,X,P,Pn,U,C,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

34、在的启思,直方图,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直方图:,为要容易看出如长度、重量、时间、硬度等计量值的数据之分配情形,所用来表示的图形。,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直方图:,直方图是将所收集的测定值或数据之全距分为几个相等的区间作为横轴,并将各区间内之测定值所出现次数累积而成的面积,用柱子排起来的图形,故我们亦称之为柱状图。,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直方图制作:,1.制作次数分配表: (1)由全体数据中找出最大值与最小值。,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直方图制作:,(2)求出所有数据中之最大值与最小值(即全距)。,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

35、您同在的启思,直方图制作:,(3)决定组数。,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直方图制作:,(4)决定组距。,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直方图制作:,(5)决定各组上下组界。,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直方图制作:,(6)计算各组的组中点。,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直方图制作:,(7)作次数分配表。,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直方图制作:,2.制作直方图,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直方图常见之形态,1.正常型: 说明:中间高、两边低,有集中趋势。 结论:左右对称分配(常态分配),显示制程在正常运转下。,求真、爱美、

36、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直方图常见之形态,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直方图常见之形态,2.缺齿型(凹凸不平型): 说明:高低不一,有缺齿情形。不正常的分配,系因测定值或换算方法有偏差,次数分配不妥当所形成。 结论:检查员对测定值有偏好现象,如对5,10之数字偏好;或是假造数据。测量仪器不精密或组数的宽度不是倍数时,亦有这种情形。,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直方图常见之形态,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直方图常见之形态,3.偏态型: 说明:高处偏向一边, 另一边低, 拖长尾巴。可分偏右型、偏左型。为偏态分配。 偏右型;例如微量成分的含有率等,不能取到某

37、值以下的值时,所出现的形状。,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直方图常见之形态,3.偏态型: 偏左型:例如成分含有高纯度的含有率等,不能取到某值以上的值时,就会出现的形状。 结论: 尾巴拖长时,应检讨是否在技术上能 够接受。工具磨损或松动时,亦有这种情形发生。,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直方图常见之形态,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直方图常见之形态,4.绝壁型(切边型、断裂型): 说明:有一端被切断。 结论:原因为数据经过全检过,或制程本身有经过全检过,会出现的形状。 若剔除某规格以上时,则切边在靠近右边形成。,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直方图常

38、见之形态,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直方图常见之形态,5.双峰型(二山型): 说明:有两个高峰出现。 结论:有两种分配相混合,例如两台机台或两种不同原料间有差异时,会出现此种形状,因测定受不同的原因影响,应予层别后再作直方图。,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直方图常见之形态,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直方图常见之形态,6.离岛型(二山脱难型): 说明:在右端或左端形成小岛。 结论:测定有错误、工程调节错误或使用不同原料所引起。一定有异常原因存在,只要去除,即可制出合乎规格的制品。,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直方图常见之形态,求真、爱美、为善、

39、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直方图常见之形态,7.高原型: 说明: 形状高原状。 结论:不同平均值的分配混在一起。应层别之后再作直方图比较。,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直方图常见之形态,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直方图之应用,1. 测知制程能力, 作为制程改善的依据,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直方图之应用,2. 计算产品不良率 3. 调查是否混入两个以上不同群体

40、,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直方图之应用,4. 测知有无假数据 5. 测知分配型态 6. 藉以订定规格界限,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直方图之应用,7. 与规格或标准值比较 8. 研判所设计的管制界限可否用于管制制程 9. 改善前后之比较,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管制图,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品质管制 始于管制图 终于管制图,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所谓管制图,是一种以 实际产品品质特性与根 据过去经验所判明的制 程能力的管制界限比较 ,而以时间顺序用图形 表示者。,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所以,一般

41、管制图纵轴 为制品的品质特性,以 制程变化的数据为分度 ;横轴为制品的群体号 码,或制造年月日等, 以时间顺序、制造顺序 ,将点绘在图上。,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管制之原理,品质变异之原因 偶然(机遇)原因 异常(非机遇)原因,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1. 品质变异之原因 1.1偶然(机遇)原因 不可避免的原因, 可让它存在,是 属于管制状态的 变异。,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1)由很多微小的原 因引起的,而每 一个原因所引起 的变动都很微小。,求真、爱美、为善、

42、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2)同种原料内的变动、 机器的震动所引起的 变动、熟手作业员的 变动,这些对工厂来 说是一种正常的变动, 也是无法避免的变动。,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3)在制程管制时, 想要将此种变动 减少或去除,是 非常不经济的。,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1.2 异常(非机遇)原因 可避免的原因,不可 让它存在,必需追查 原因,采取行动,使 制程恢复正常,否则 会发生莫大的损失。,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异常发生的原因: 不遵守操作标准操作。 虽然照操作标准操作,但因各种标准不完善。以致无法控制变异原因。,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

43、您同在的启思,使用不合格的原料或 材料。 机械发生故障或磨损。 作业员疲劳或情绪欠 佳。,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2. 管制图与常态分配 在生产过程中,如仅有偶然原因的变动时,任何产品之品质特性均可构成一分配,此等分配有其平均数及标准差,在平均数加减三个标准差范围以外之点极少。,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2. 管制图与常态分配 因此通常都以平均数 加减三个标准差作为 管制上限与管制下限 ,此即萧华特博士所 创的3法。,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管制图是以3个标准差为基础, 换言之,只要群体是常态分配 ,从此群体抽样时,每10000 个当中,即有27个

44、会跑出3 之外,亦即每1000次中约有3 次机会超出3范围,此3次是 偶然机会跑出界限的,不予计 较。,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常态分配之平均值为,标准差为,其数据之分配情形如下:,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管制图的种类,1. 计量值管制图 所谓计量值管制图系管制图所依据之数据均属于由量具实际量测得。如长度、重量、成份等特性均为连续性者。 (a)平均值与全距管制图 (X- R chart),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管制图的种类,2。计数值管制图 所谓计数值管制图系管制图所依据之数据均属于以单位计数者。如不良数

45、、缺点数等间断数据均属之。 (a)不良率管制图 (P chart),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管制图之绘制,X - R 管制图的作法 1)搜集100个以上数据,依测定 时间顺序或群体顺序排列。 2)把2-6个(一般采4-5个)数据 分为一组。 3)把数据记入数据表。 4)计算各组平均值X。,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5)计算各组的全距R X 6)计算总平均X = 组数 R 7)计算总平均R = 组数,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8)计算管制界限。 9)绘管制界限,并将点 点入图中。 10)记入数据履历入特 殊原因,以备查考、 分析、判断。,求真、爱美、为

46、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P管制图的作法,1.收集数据,至少20组以上。 2.计算每组之不良率P 总不良率个数 3.计算平均不良率P= 总检查数,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P管制图的作法,4.计算管制界限 中心线 CL=P P(1-P ) 上 限 UCL=P+3 n P(1-P ) 上 限 UCL=P - 3 n,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P管制图的作法,5. 绘管制界限,并将点 贴入图中。 6. 记入数据履历及特殊 原因,以备查考、分 析、判断。,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管制图之判识,1.管制状态的判断 (1)管制状态 满足下列条件,即可认 为制程

47、是在管制状态。 多数之点子集中在中心 线附近。,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管制图之判识, 少数之点子落在管制界限 附近。 点之分布呈随机状态,无 任何规则可循。 没有点子超出管制界限之 外。,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管制图之判识,(2)非管制状态 点在管制界限的线外 (或线上)。 点虽在管制界限内, 但呈特殊排列。,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管制图之判识,(3)可否延长管制界限做 为今后制程管制之用 的判断基准。 连续25点以上出现在近 制界限线内时 (机率为93.46%)。,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管制图之判识, 连续35点中,出现在制 界限外的点不超过 1 点 时。 连续 100点中,出现在 管制界限外的点不超过 2点时。,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管制图之判识,2. 管制图的判识原测 (1)应视管制图上的点一 分配,而不是单纯之 点,即应考虑到制程 分配之变化情形。,求真、爱美、为善、合一 与您同在的启思,管制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