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煤化工产业发展研究.ppt_第1页
山西省煤化工产业发展研究.ppt_第2页
山西省煤化工产业发展研究.ppt_第3页
山西省煤化工产业发展研究.ppt_第4页
山西省煤化工产业发展研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O一一年四月十二日,主讲人:王建武,山西省煤化工产业发展研究,主要内容,政策措施建议,1-1 概述 1-2 国际煤化工发展状况 1-3 国内煤化工发展状况 1-4 小结,注:图中红色部分表示山西省“十二五”期间煤化工重点发展领域。,11 概述,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生产化工、能源产品的产业。 现代煤化工通常包括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煤制二甲醚等。,国际煤化工发展典型企业沙索集团, 沙索集团位于南非,成立于1950年,拥有国外唯一的煤基合成油工厂。上世纪90年代初,沙索集团成功实现了由单一油品向化工产品的转型,煤制油联产化工产品大大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目前,该集团已由区域性煤

2、化工企业转变为煤(天然气)-油品-化工一体化的国际化公司。 沙索集团煤化工装置每天生产1.815万吨(相当于15万桶石油)油品及化工原料,占南非国内油品市场的40%。化工产品达200多种,其中高附加值化工产品销售额占50%以上。,12 国际煤化工发展状况,注:上述价格为2010年7月国内市场价格。,12 国际煤化工发展状况, 沙索集团煤化工产业链:,聚乙烯:950010500元/吨 聚丙烯: 9900元/吨 表面活性剂:10000元/吨以上, 2009年经济数据, 产业发展特点 1. 煤为基础,综合发展 2. 上下游一体化 3. 研发创新能力强,12 国际煤化工发展状况,沙索集团主要业务板块,

3、12 国际煤化工发展状况,12 国际煤化工发展状况,沙索集团化工装置一角,注:A:部分地区煤种适用;B:部分地区煤种可能适用,需进一步验证;,12 国际煤化工发展状况,国外主要煤气化技术进展情况,注:A:部分地区煤种适用;B:部分地区煤种可能适用,需进一步验证;C:不适用; D:煤种适应,炉型需逐步淘汰。A*:需在工业化示范中进一步解决工程化的诸多问题。,13 国内煤化工发展状况,(1) 国内主要煤气化技术进展情况,神华鄂尔多斯示范装置建成试车,潞安、伊泰示范装置建成投产,神华包头DMTO,己投产,神华宁煤MTP、大唐多伦MTP示范装置即将试车,大唐克旗、大唐阜新、内蒙汇能在建,通辽金煤化工建

4、成试车,云南解化、晋煤天溪示范装置建成投产,13 国内煤化工发展状况,(2) 煤化工下游产品技术及国内项目建设情况,13 国内煤化工发展状况,(3)煤制油项目技术和经济指标分析,13 国内煤化工发展状况,(3)煤制油项目技术和经济指标分析(续),13 国内煤化工发展状况,(4)煤制烯烃项目技术和经济指标分析,13 国内煤化工发展状况,(5)煤制烯烃项目产品市场分析,煤制烯烃项目主要产品乙烯和丙烯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 。 2009年我国乙烯生产能力1222.5万吨/年,自给率91.8%。但由于国内乙烯资源严重不足,每年大量进口聚乙烯、乙二醇、苯乙烯等乙烯下游衍生物,2009年国内乙烯当量消费量约

5、2400万吨,当量自给率44.5%。预计,2015年我国乙烯当量需求量3500万吨左右(包括煤制烯烃),当量自给率65.7%,供需缺口1200万吨。丙烯是仅次于乙烯的第二大石化基础原料,2009年我国丙烯生产能力约1200万吨/年,自给率88.1%。与乙烯情况相类似,每年大量进口聚丙烯、丙烯腈等丙烯下游衍生物 。2009年国内丙烯当量消费量约1975万吨,当量自给率58.2%。预计,2015年我国丙烯当量需求量为2800万吨左右(包括煤制烯烃),当量自给率75%,供需缺口700万吨。 综上所述,乙烯、丙烯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6) 内蒙煤化工发展情况及产业政策,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积极发展现

6、代煤化工产业,规划建设了四大煤化工产业基地和一批煤化工园区。 政策要点:煤炭资源和矿权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全区范围内统一管理,严格控制向产能过剩的行业配置煤炭资源。对于煤炭转化和综合利用项目,按项目有效生产期内实际用煤量1:2的比例配置。要求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达到50%以上;对于特殊稀缺性煤种资源,资源就地转化率必须达到60%以上。,13 国内煤化工发展状况,(7) 陕西省煤化工发展情况及产业政策,以煤制油、煤制烯烃等现代煤化工为主线,规划、建设了五大煤化工园区,成立两大能源化工产业集团,引进了陶氏化学、神华集团等一大批企业入驻陕西。 政策要点:为重大煤化工项目配套煤炭资源,所配套煤炭资源原则上

7、要全部用于转化。,13 国内煤化工发展状况,重组永煤集团、鹤煤集团、焦煤集团、中原大化、安化集团等企业成立河南煤业化工集团,重组平顶山煤业集团和神马集团成立中平能化集团。两家企业资产总额均超过千亿元。,(8) 河南省煤化工发展情况,13 国内煤化工发展状况,(9) 国家煤化工发展相关政策,基本精神:稳步推进产业发展,以缓解石油供应的紧张局面;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促进煤炭区域产销平衡,鼓励煤炭资源接续区发展煤化工产业,适度安排供煤区建设煤化工项目,限制调入区煤发展化工产业;坚持循环经济原则,走大型化、基地化道路,发展开放式产业链条;加强自主创新,坚持以我为主的自主创新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设

8、备国产化。 发展重点:稳步发展煤制油品、甲醇、二甲醚、烯烃等石油替代产品 ,煤炭液化技术将首先建设示范工程,待取得成功后再推广。,13 国内煤化工发展状况,(9) 国家煤化工发展相关政策(续),资源使用政策:实行煤炭资源分类使用和优化配置政策,煤化工产业发展需“量水而行”。 投资管理政策:煤化工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新建煤化工项目应达到合理经济规模 。 总体目标:利用我国优势煤炭资源,生产石油替代产品。发展具有竞争能力的煤路线石油化工产品,减少石油的进口依存度。到2020年,形成与资源和能源供应、交通运输配置、市场供需、环境容量相适应的比较合理的煤化工产业布局。,13 国内煤化工发展状况,国

9、外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历程和典型案例表明,在富煤国家和地区发展煤化工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强大的带动作用。上下游一体化是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基础;技术创新是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动力;综合发展是煤化工经济效益的保证。 目前,国内在煤气化、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技术研发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家“十一五”期间安排的五大类现代煤化工示范工程陆续建成投产,为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14 小结,近年来,内蒙、陕西、河南等富煤省区加快了煤化工发展步伐,实施资源转换战略,通过产业整合,培育了一批上下游一体化的大型煤化工集团,规划建设了一批大型煤化工产业园区。我国富煤省区将逐步建成产值数千

10、亿元的现代煤化工产业。为科学引导煤化工产业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产业发展重点、资源使用政策、技术装备政策等。 综合分析,我国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的条件已基本具备,煤化工产业正积极有序地发展。,14 小结,政策措施建议,2-1 山西省煤化工概况 2-2 山西省煤化工发展存在的问题 2-3 山西省煤化工发展分析 2-4 小结,21 山西省煤化工概况, “十一五”以来,山西省化学工业规模有所增加,2009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300户,资产765亿元,工业总产值426亿元,全国排名24位 。,20052009年化工行业产值,山西省煤化工主要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21 山西省煤化工概况,22 山西

11、省煤化工发展存在问题,23 山西省煤化工发展分析,(1) 煤化工产业发展优劣势分析,23 山西省煤化工发展分析,(1)煤化工产业发展优劣势分析(续),利用GE矩阵模型,综合煤炭、水资源、环境、技术、经济等因素,对山西省煤化工重点发展领域产业竞争力的现状情景和未来情景进行分析。,注:绿区为优先发展,黄区为选择性发展,红区为不适于发展。 1-精细化工;2-焦油加工;3-化肥;4-煤制烯烃;5-煤制油;6-煤制天然气;7-煤制乙二醇。,(现状情景),(未来情景),23 山西省煤化工发展分析,(2) 竞争力分析,分析表明,与陕西、内蒙等富煤省区相比,山西省煤化工产业如果按现行模式发展,精细化工、焦油加

12、工和化肥产业具有较好的竞争力,而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现代煤化工产业的竞争力较弱(现状情景)。如果未来按照上下游一体化、通过利用低质煤、多联产、合理布局等方式发展,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和煤制乙二醇将同样具有竞争能力,山西省将具备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的条件(未来情景)。,(2) 竞争力分析,23 山西省煤化工发展分析,近年来,山西省煤化工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十五”末相比,山西煤化工在产业结构和布局、技术装备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对外合作等方面都有了提升。但是,与内蒙、陕西等富煤省区相比,山西煤化工发展在技术水平、产业规模、机制等方面存在差距。 山西省大力发展煤化

13、工产业,有优势,也有不足。煤化工产业发展要结合省情,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弥补不足。,24 小结,山西省在精细化工、焦油加工、化肥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在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现代煤化工领域,通过采取资源整合、上下游一体化、低质煤利用、多联产等措施,与周边省市相比,山西省也具有竞争力,应大力发展。,24 小结,3-1 指导思想 3-2 发展目标 3-3 “十二五”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 3-4 山西省煤化工发展布局 3-5 小结,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家煤化工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为指导,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充分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根据山西省资源禀赋,综合考虑水资源和环境条件,大力发展现代煤化

14、工产业,以新型工业化带动煤炭产业战略转型;用先进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依托大型企业,按照基地化、园区化模式,实施战略重组,实现煤炭、化工产业一体化;突破山西煤种气化技术,全面提升煤化工产业核心竞争力,把煤化工建设成为山西省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31 指导思想,“十二五”末,形成现代煤化工为主的产业格局,煤化工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利税300亿元,位居国内前列,年转化煤炭9000万吨,煤炭的化工转化率由目前的2.2%提高到10%以上。,32 发展目标,(1) 发展目标,总量目标,32 发展目标,(2) 总量目标,单位:万吨/年, 五条主链 苯、油、烯、气、醇 七大板块,33

15、 山西省煤化工发展方向,(1) 山西省煤炭资源分布状况,截止2007年底,保有煤炭资源储量2688.13亿吨,主要分布在大同、沁水、西山、霍西、宁武及河东六大煤田。大同煤田保有资源储量366.73亿吨,主要煤种有弱粘结煤、气煤、长焰煤;沁水煤田保有资源储量878.19亿吨,主要煤种有无烟煤、贫瘦煤;西山煤田保有资源储量191.69亿吨,主要煤种有焦煤、贫瘦煤;霍西煤田保有资源储量281.93亿吨,主要煤种有焦煤、肥煤、瘦煤;宁武煤田保有资源储量423.5亿吨,主要煤种有气煤;河东煤田保有资源储量539.63亿吨,主要煤种有焦煤、肥煤。,34 山西省煤化工发展布局,(2) 山西省低质煤分布状况,

16、山西省高硫、高灰、风氧化等低质煤资源量分别为842.02亿吨、 473.66亿吨、326.15亿吨,约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6587.31亿吨)的24.9%。其中,高硫煤主要集中在乡宁矿区、霍州矿区南部、襄汾浮山矿区、沁园矿区、安泽矿区、潞安矿区南部、晋城矿区;高灰煤主要集中在大同矿区南部及平朔朔南矿区;风氧化煤广泛分布于各大煤田边缘煤层露头线以内的风氧化带中。,34 山西省煤化工发展布局,(3)主要煤田煤炭资源特点及适用性分析,34 山西省煤化工发展布局, 从煤种特性和储量来看,大同、宁武、沁水煤田煤种适合发展煤化工。 随着煤炭气化技术的进展,占山西省煤炭总量五分之一的高硫、高灰低质煤将在煤化

17、工产业中得到有效利用。,34 山西省煤化工发展布局,(4) 布局原则, 以煤炭资源、水资源和现有产业为基础。 以基地化、园区化、一体化为发展模式。 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与城镇发展规划 相衔接。,34 山西省煤化工发展布局,34 山西省煤化工发展布局,(5) 重点基地布局,在晋北、晋东南、吕梁地区布局三大现代煤化工基地,重点发展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现代煤化工产业。 以现有产业为基础,重点发展吕梁交城、晋中介休灵石、临汾洪洞 、运城临猗四大特色化工园区,做大做强焦油加工、苯下游、乙炔精细化工。,34 山西省煤化工发展布局,(6) 山西省煤化工发展重点项目

18、,“十二五”期间,山西省要加快实施煤炭资源转换战略,充分发挥山西省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大力发展高端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焦油深加工、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现代煤化工产业;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合理利用焦炉煤气,加大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开发适合山西煤种的大规模粉煤气化技术;加快煤炭、化工企业整合,培育一批上下游一体化的大型能源化工企业。,35 小结,“十二五”末,形成300万吨/年精细化工和新材料、360万吨/年煤制油、100万吨/年甲醇制汽油、240万吨/年煤制烯烃、80亿m3/年煤制天然气、100万吨/年乙二醇产能,建成晋北、晋东南、吕梁三大现代煤化工生产基地和交城、介休灵石、洪洞、临猗四大特色化工园区,培育23个资产、销售收入超千亿的大型煤炭化工产业集团,年转化煤炭9000万吨,煤炭的化工转化率由目前的2.2%提高到10%以上,煤化工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