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_第1页
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_第2页
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_第3页
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_第4页
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主讲:齐风佩,2013年9月,湖南城市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电话农药、染料、涂料(含油漆、油墨)、颜料、试剂和高纯物、信息用化学品、食品和饲料添加剂、胶粘剂、催化剂和各种助剂、化工系统生产的化学药品(原料药)和日用化学品、功能高分子材料。(11类),精细化学品的分类,精细化学品的主要取代基,含氮基团: -NO2、-NO -NH2、-NHR、-NR1R2 -NHCO-、-NH2OH、-N2+X-、-N=N-、-NHNH2 -CN,卤素:-Cl、-Br、-I、-F,含硫基团: -SO3H、-SO2Cl、-SO2NH2、-SO2NHR,含氧基团: -

2、OH、-OR、-OAc -COH、-COR、-COOH、-COOR、-COCl、 -CONH2,烷基、酰基,主要内容 第一章 精细有机合成的一般原理 第二章 卤化反应 第三章 磺化反应 第四章 烷基化反应 第五章 酰基化反应 第六章 氧化反应 第七章 还原反应 第八章 缩合反应 第九章 合成路线设计技巧 第十章 精细化工新品种与合成技术,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及要求,1、系统掌握精细化工的工艺技术; (生产原理、工艺过程、三废治理、产品的用途等),2、增强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毕业后能具备从 事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管理与新产品开发的能力;,4、掌握精细有机合成中最常有的十个有机单元反应。 (

3、卤化、磺化、烷基化、酰基化、氧化、还原、缩合的反应原理、影响因素、工艺设计),3、了解精细化工产品的合成路线和工艺设计概况;,本课程的参考文献,1、张铸勇主编,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 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90年; 2、姚蒙正, 程侣伯, 王家儒著. 精细化工产品合成原理,中国石化出版社,1992年; 3、陈金龙主编,精细有机合成原理与工艺,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2年; 4、唐培堃主编,中间体化学及工艺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4年;,产品举例及合成路线综合评价,第一章 精细有机合成的一般原理,1.1 有机反应的基本过程,精细有机合成反应,键的断裂与 键的形成同 步进行,分子内重排,键

4、的断裂,键的形成,电子传递,一、键的断裂,1、均裂,键能较小的分子(如Cl2、O2、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二苯甲酰)或在裂解时能同时释放一个键合很牢的分子(如N2),易发生均裂。,1.1 有机反应的基本过程,(1)形成自由基,光照:,热解:,适合含较弱键或分解时生成稳定产物的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自由基涉及一个电子的转移(如Cu/Cu2、Fe2/Fe3等),处于高价态的过渡金属离子也能引发生成自由基,常见反应:卤素与烯烃的游离基加成反应;烃类的氧化,常用的引发剂有: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二苯甲酰),2热解,适合含较弱键或分解时生成稳定产物的化合物,一、键的断裂,2、异裂,1.1 有机反应的基本过

5、程,断键后形成的带电荷质点相对稳定时,容易发生异裂。,阴离子离去基团稳定性:Cl- OAc- OH- 。,烷基正离子稳定性:烯丙基碳正离子 叔C+ 仲C+ 伯C+,酸性越强,其共轭碱的碱性越弱,越稳定,越易离去,二、键的形成,1.1 有机反应的基本过程,1、两个游离基结合成键,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不是活泼的自由基。,二、键的形成,2、两个带相反电荷的质点结合成键,1.1 有机反应的基本过程,价键饱和的季铵正离子在溶液中是稳定的离子,季氮原子不再具有能接受两个电子的空轨道,不能再与负离子结合生成共价键。,二、键的形成,1.1 有机反应的基本过程,3、一个离子与一个中性分子成键,当中性分

6、子中某原子上含一对未公用电子对,可与正离子成键;当中性分子具有可接受电子的空轨道时,可与负离子成键。,二、键的形成,1.1 有机反应的基本过程,(1) 亲电试剂,正离子:NO2+,R+ 含有可极化或已极化共价键的分子偶极正端: Cl2,HCl 含可接受共用电子对的分子(路易斯酸): FeCl3,AlCl3 羰基的双键:C=O 金属有机化合物中的烷基:RMgX,二、键的形成,1.1 有机反应的基本过程,(2) 亲核试剂,负离子:OH-,RO- 含有可极化或已极化共价键的分子偶极的负端:NH3,RNH2 ,ROH,H2O 烯烃的双键和芳环 还原剂:Fe2 酸类:HCl,H2SO4,三、断键与成键同

7、步发生,1.1 有机反应的基本过程,1、断裂一个单键,形成一个单键,三、断键与成键同步发生,1.1 有机反应的基本过程,2、一个双键转化成单键(或三键转化成双键),四、分子内重排,1.1 有机反应的基本过程,1、基团带着一对电子迁移,2、基团带着原来键中的一个电子迁移,3、基团迁移时不带原来的键合电子,五、电子传递,按产物类型:加成、取代、缩合、氧化、还原等,1.2 有机反应的类型,按产物结构:磺化、卤化、酰化、烷基化、重氮化等,按有机物的转化:水解、醇解、氨解、酯化等,1.2 有机反应的类型,一、加成,1、亲电加成,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决定步骤,考虑碳正离子的稳定性,2、亲核加成,分两步进行

8、,第一步为决定步骤,考虑碳原子的正电性,3、自由基加成,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决定步骤,考虑碳自由基的稳定性,1.2 有机反应的类型,二、消除,1、-消除,(1)双分子-消除反应(E2),反应速度决定因素:催化剂的碱性;离去基团的离去能力; 新生成双键与原双键处于共轭体系; 不易发生重排。,(2)单分子-消除反应(E1),反应速度决定因素: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易发生重排。,2、-消除,叔 仲 伯,1.2 有机反应的类型,三、取代,1、同步取代(SN2),亲核试剂,底物,离去基团,构型翻转无重排,伯 叔 仲,1.2 有机反应的类型,三、取代,2、先消除后加成(SN1),叔 仲 伯,反应难易决定因素:

9、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易发生重排。,1.2 有机反应的类型,三、取代,3、先加成后消除,酰基衍生物的水解反应,(1) 羰基上的亲核取代,(2) 芳香碳上的亲核取代,1.2 有机反应的类型,三、取代,3、先加成后消除,(3) 芳香碳上的亲电取代,大多数亲电取代反应是不可逆:,硝化、卤化、C-酰化和偶合,有些亲电取代反应是可逆:,C-烷基化、磺化反应,1.2 有机反应的类型,三、取代,3、先加成后消除,(3) 芳香碳上的亲电取代,(4) 芳香碳上的游离基取代,1.2 有机反应的类型,四、缩合,1.2 有机反应的类型,五、重排,1、分子内重排,特征:频呐醇重排,碳正离子的稳定性;,碳原子上供电子能力强的

10、基团优先迁移;,碳原子上的芳基比烷基更易迁移;,2、分子间重排,1.2 有机反应的类型,六、周环反应,1、环化加成:D-A反应,4-热-顺;6-热-反;4-光-反;6-光-顺,特征:不需要试剂,只需热或光;不受溶剂和催化剂 影响;键的断裂和生成经过多中心环状过渡态协同进行的。,2、电环化加成:,3、螯键反应:,4、-移位重排:克莱森重排3,3-迁移,5、烯与烯的反应:,1.2 有机反应的类型,七、氧化-还原,第一章 绪论,1、夺取电子,2、得到氧:,3、失去氢,1.3 有机反应催化技术,一、相转移催化(PTC),第一章 绪论,优点 (1) 不使用昂贵的特殊溶剂,且不要求无水操作,简化 了 工艺

11、; (2) 由于相转移催化剂的存在,使参加反应的负离子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 (3) 具有通用性,应用广泛。 缺点 催化剂价格较贵。,1.3 有机反应催化技术,一、相转移催化(PTC),第一章 绪论,1、相转移催化原理,在负离子型反应中,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为季铵盐,表示为 ,如:,满足两个基本要求 (1)能将所需离子从水相或固相转移到有机相; (2)有利于该离子的迅速反应。 实现工业化的条件 (1)用量少,效率高,自身不消耗或失去转移特 定离子的能力; (2)制备简单,价格合理; (3)毒性小。,第一章 绪论,1.3 有机反应催化技术,一、相转移催化(PTC),1.3 有机反应催化技术,一、相转

12、移催化(PTC),第一章 绪论,2、相转移催化剂的种类,聚醚,链状聚乙二醇:H(OCH2CH2)nOH,链状聚乙二醇二烷基醚:R(OCH2CH2)nOR,环状冠醚如18-冠-6,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相转移催化树脂,一、相转移催化(PTC),第一章 绪论,3、影响相转移催化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1) PTC的结构,同时具有良好的亲油性和亲水性,烷基越长越好; Q+和Nu-间中心距离尽可能大,以使Nu-有较高的反应活性。 目前最常用的季铵盐主要有: (C4H9)4N+HSO4- (TBAB) C6H5CH2N+(C2H5)3Cl- (BTEAC,TEBAC) (C6H17)3N+CH3Cl- (TOMAC),1.3 有机反应催化技术,一、相转移催化(PTC),第一章 绪论,3、影响相转移催化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2) PTC的用量,1.3 有机反应催化技术,0.0050.100mol季铵盐/mol有机反应物,(3) 溶剂的影响,溶剂惰性,不与亲核试剂、反应物和目的产物发生化学反应; 对Nu-或Q+Nu-有较好的提取能力; 对有机反应物和目的产物有较好的溶解性。,一、相转移催化(PTC),第一章 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