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教育概论_第1页
引导式教育概论_第2页
引导式教育概论_第3页
引导式教育概论_第4页
引导式教育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指南式教育、目录、第一节概述了第二节指南式教育的实施方法,共享了目的,对指南式教育有一定的理解和传统康复理论的异同,将指南式教育理念和中心实际结合起来,寻找新的合同点,从传统康复的角度出发,进行语言交流智能和情绪社工/心理医生、手/自辩/知觉职业治疗师处理行为能力肌肉骨骼问题的理疗师、健康问题医务人员、健康问题、健康问题、手、自辩、感知、智能和感情、脑瘫儿童问题、从传统康复的角度来看1、治疗和生活容易偏离2、无视儿童的学习意向、对话、行动能力、健康问题、手、自辩、感知、智能和感情、脑瘫儿童的问题、从引导教育的角度来看,1、脑瘫儿童不是一系列的弱点2 .尊重脑瘫儿童是完全的个体,其体力、认知、语

2、言交流、情绪和社交等能力相互关联分割PS整合、分割PS整合又称为厕所、诱导教育(conductive education )又称为Peto疗法或集体指导疗法,1945年结束后,由匈牙利学者Peto Andras教授创立。 60年代中期英国理疗师古顿把这种训练方法推广到英国。 目前: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美国、加拿大、回报、引导教育的特征:最大限度地发挥功能障碍者自身自主运动的潜力,是娱乐性、节奏性、定向教育患者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小组指导达到功能训练的目的,也有助于性格的发展。 回到,另一方面,在基本理论引导型教育的概念体系引导型教育系统(conductive education system

3、 )这个名称中,着重于教育这个概念,引导型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来改善和恢复功能障碍者的异常功能。 回来,人们想达到目的的情况下,首先,把这个要求通过传递神经传递给大脑,用大脑意识化,从大脑发出指令,再通过传递神经传递给执行指令的器官,这样的功能效果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回来,引导教育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应该实现的目标,引导功能障碍者学习各种功能动作的机会。 在学习过程中既需要残疾人本人的努力,又需要他人的帮助,即通过引导、诱发和教育,达到学习、掌握、自主完成功能动作的目的。 回到知识、行、任三方面分析学习要点,有效地控制知识、行、意、各部位的能力/各步骤、感觉、感知、集中、理解、积极、积极、进取的态度

4、、(认知)、(技巧)、(态度)、饮食、知、行、意、 身体概念正确的坐姿概念关于饮食的学动作概念认识餐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认识饮食的自主饮食/卫生习惯餐桌礼仪,口肌功能(嘴唇、口咀嚼、吞咽)保持良好的坐姿上肢的动作协调,使用餐具技术准备反应和信号的能力(感谢和等待) /后清洁和整理,(认知), 从(态度)、(技巧)、脑瘫、知、行、任三方面分析学习要点,分析知、行、意、功能障碍并没有有效控制各部位的能力,在感觉、感知、集中、理解等方面存在困难,积极、积极、进取的态度(认知)、(技术)、(态度)、 缺乏引导教育理念的孩子们从身边的环境中认识自己的身体,利用学习各种人、事件、物的概念和关系的自己的身体能

5、力来控制环境,确立独立生活技术,在社会文化和价值的熏陶下不断地形成自己的形象,人人恢复,身、心、灵(爱)、引导教育的理念引导教育的概念、为丧失功能的人设立的康复治疗与教育相结合的系统以正常生活为基础,旨在诱发积极的学习战略,发展积极的性格。引导教育的概念、康复和教育相结合的系统。 精心策划的活动,使运动功能障碍的儿童主动参加授课活动,得到运动、语言、智能、社交、感情和个性等各方面的发展,克服身体运动障碍和由此引起的其他问题。 (2)引导教育原则1 .以孩子的需要为中心2 .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3 .通过促进疗养确立有效功能4 .详细掌握情况,促进全面发展5 .促进教育的渐进发展,创造适当的环

6、境6 .尽责任,以团队精神,保持第一节的概要正常孩子的基本动作模式“基本动作模式”概念是英国痉挛协会顾问物理治疗师爱丝德葛顿与别人合作提出的。 他们认为,一个人的所有动作都有基本的模式。 保证该动作模式保持,维持生物、社会的要求。 脑瘫患儿基本的动作模式多有一定程度的缺陷,所以在指导患儿学习某个课题时,必须使用基本的动作模式。 第一节概要,回到15个月的正常儿童可以完成握住和握住自己的脚的动作模式。 伸直胳膊肘。 髋关节的弯曲活动。 固定身体的某个部位,移动其他部位。 在正中线内活动,包括头部控制和对称性(图17-1 )。 第一节概要,回归,图17-1 1 5个月的正常儿童运动模式,第一节概要

7、,回归,68个月的婴儿已经坐着,孩子仰卧位将自己的身体旋转90度,变成垂直位置后再起床。 坐位也可见髋关节弯曲、肘关节伸展、双上肢身体支持(图17-2 )。 第一节概述,回归,图17-2 6 8月正常儿童运动模式,第一节概述,回归,910个月期间,儿童身体再次旋转90度。 4分支持位和高爬位,做好自己的站起来的准备。 这个时期也需要髋关节弯曲。 双肘关节的伸长支撑着身体。 做四爬或高爬时一个肢体活动,其馀三个肢体固定在身体支撑面上。 另外,通过孩子的双手、两脚和躯干在中心线上运动,可以保证四爬和高爬的活动(图17-3 )。 在第一节的概要、回归、图1739月的正常儿童运动模式、第一节的概要、回

8、归、儿童各阶段的运动发育中,股关节的弯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过程,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股关节不充分弯曲,就会影响儿童抓住自己的脚取得座位、四点支撑位、高爬位的姿势,小第一节概述,脑瘫患儿的运动发育模式与正常儿童的“基本动作模式”相反,脑瘫患儿的把握能力差,重者不能把握,或者抓住东西不能放松。 固定身体的能力差,身体的一部分不能独立活动,也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活动,向前方取东西时不能伸长肘关节,即使能伸长肘关节也不能同时弯曲髋关节。 第一节的概要、返回、头脑无法很好地控制,在中心线内运动很困难。 他坐在椅子上,因为髋关节不能充分弯曲,两臂向后弯曲,两脚悬空,脚、臀部、手不能固定(图17-4、17-5 )。

9、图17-4正常儿童基本动作模式,第一节概要,返回,图17-5脑性瘫痪患儿和正常儿童动作模式比较a脑性瘫痪患儿b正常儿童,第一节概要,返回,英国“痉挛协会”学者经过多年的观察总结,发现了基本动作模式的发育规律,比较脑性瘫痪患儿和正常儿童的结果在引导教育系统中指导员在制定课题时有目的,应遵循基本动作模式,学习基本动作模式的过程是在学习正常功能的过程中,患儿在各种姿势下尽量保持正常模式。第1节的概要、回归、引导教育疗养中应进行的几个基本动作模式:1.从座位上站起来课题2 .步行课题3 .起床课题4 .排泄课题、第1节的概要、回归、5 .更衣课题6 .饮水课题7 .掌握和向中心线的发育课题9 .教室和

10、幼儿园的课题、第1节的概要小组形式的引导式教育根据年龄、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等分为小组,小组1030人中有35名引导员,以小组为学习工具,小组内每个小组每天的活动计划是共同的,他们一起吃饭,上厕所,学习独立,一起小组为孩子们提供了促进人际关系和与他人交流的好机会是人格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的指导教育实施方法,回归,第二,指导员的最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利用教育学原理帮助孩子达到预定的目标,第二,类似于护士的作用,进行轮班制的工作,保证残疾孩子的一天的活动总是持续的引导系统。 指导员像乐队的指挥,对活动小组发挥整体协调作用,使小组步调一致。 第二节引导式教育的实施方法、返回、三、具体的实施步骤1 .

11、制定课题2 .课题准备:3.课题实施:4.每天课题也称为和课,每天课题由指导员主持,从早上6:30日到晚上就寝,使孩子经常生活在规定的课题中。 第二节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返回,穿着1起床2衣服进入3厕所的洗脸台5在食堂、餐桌旁边移动6天的课题活动7洗澡8睡觉,第二节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返回,5,训练用具及使用方法(1)训练用具主要是1 .各种大小的靠背椅子,与靠背距离相等的横木2 .床是用木棒构成床面的床,是具有适当的床头的床。 3 .各种长度、粗细不同的棒。 4 .大小不同的橡胶环或塑料环。 5 .各种球等。 第二节导向式教育实施方法,回归(二)使用方法:1.椅子孩子站在靠背上后,用双手握住

12、靠背横木,能促进上肢肘关节的伸展,还能练习握和松手。 在这种情况下,抬起上肢就可以学习站立。 可以在两把椅子之间进行步行训练。 椅子下面镶着光滑的木板,孩子练习推着它走路,在梯子背上的椅子上从下往上抓横木,让孩子学习上肢的抬起。 第二节导向式教育的实施方法,返回,2 .带床纵棒板的床是导向式教育的重要的促进工具,纵棒板容易握住,可用于床的课题和座位的立起的课题,该床为孩子学习上床很方便,用握住纵棒板的力滑下或阶段性地进入床床上带横棒的床,可以用于孩子睡觉、坐着、站起来时把握、蹲下、站起来等课题,也可以用于睡觉。 第二节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返回,3 .木箱应用各种高低的木箱,孩子坐着时把木箱放在

13、脚下,下床时也放木箱。 其目的是意识到孩子坐的姿势是否正确,意识到两脚落地时的正确姿势。 第二节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返回,4 .木棒等木棒,投掷等各种玩具,为了用双手或单手握着木棒抑制不随意运动,例如两上肢麻痹程度不一致的患儿,用双手握着木棒可以活动一侧肢体不好的一侧的肢体。 第二节导向式教育实施方法、返回、5 .其他双耳杯能促进腕关节背屈把握、双手把握抑制不随意运动等。 球有助于双手同时运动和腕关节背屈等。 在绳索、步行平行棒、绳索或步行平行棒内进行步行练习。第二节导向式教育实施方法,返回,图17-15导向式教育系统中常见的工具a .长椅b .带横杆的床c .带横杆的床d .木棒、橡皮圈e

14、.木箱f .双耳杯、第二节导向式教育实施方法,返回,六、导向式教育促进方法1机械关系的应用运动的促进瘫痪儿童肌肉的功能活动,如儿童上肢屈肌麻痹、腕关节屈曲、掌握能力减弱时,可以设定为一种,第二节导向式教育实施方法,为了完成抓住动作,需要腕关节背屈的各手指弯曲接近手掌。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腕关节背屈的运动抵抗屈肌的重力的机械过程,抓住动作变得容易。 第二节导向式教育的实施方法是,返回,在完成腕关节背屈的课题时,按照语言的指令让孩子“腕关节背屈”,以实际的动作重复腕关节背屈,例如,孩子不要用双手拿起球,或用双肘把自己的下颌部支撑在桌子上的两手的后跟部第二节导游式教育实施方法、返回、2意图化导游在

15、制定课题时,必须掌握孩子能否完成这个课题,通过语言作用将课题意识化。 像手脚徐动型的患儿一样,在指导上肢外展的课题时容易发生上肢痉挛的内收,是因为课题没有被意识到。 第二节的指导式教育实施方法,回来后,指导员插入途中的导入课题,使患儿呈仰卧位,用语言表达“左上肢抬头”的课题,使患儿意识到举手,在脑中意识到。 达到这个中间目标的话,可以把上肢从头顶向外扩展,可以防止痉挛性内收。 第二节引导式教育的实施方法,回归,3引导必须渐进地引导,即符合生长规律,引导员必须熟练地掌握儿童生长规律,根据生长特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设计治疗目标。 第二节诱导式教育的实施方法,回归,4种人与人的关系促进了儿童的生

16、理发育,心理成熟是内外因素结合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受到外界影响的因素越多,变化的机会就越多,引导教育通过集体治疗赋予集体的力量、兴趣和智慧。 集体能超越个人,在学习机会、精神和身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节引导式教育的实施方法,回归,5 .有节奏的意向,是引导式教育采用的语言调节行动的诱发技巧之一。 有两个要素、节奏和意向。 节奏是动作的节拍,有助于妨碍行动的孩子发展动作的节拍感。 第二节指南式教育实施方法,回归,意向是指想达到某个目标的意识,用语言来表达这个意向,语言和动作之间的惯性被确立,促进学习动作。 例如,卧床练习,指导员命令:“我躺下”时,患儿反复“我躺下,1、2、3、4、5”,同

17、时实施了这个动作。 密码是该动作的意识,数字15是调节动作的节奏。 第二节引导式教育的实施方法,第六,诱发技术引导式教育强调如何使用所有诱发技术来实现有意识的学习。 目的是通过发起孩子的活动和帮助他们积极有目标的活动,来刺激孩子性格的成长。 第二节诱导式教育实施方法,回归,重力诱发2 .自我诱发3 .语言诱发4 .接触体诱发,第二节诱导式教育实施方法,回归,七、习作程序诱导式教育不是运动程序,而是把必要的生活技能作为习作来练习。 指导员认真分析练习,将各练习分解为多种单一动作,每次教患儿一种动作,最后把这些动作结合起来构成必要的生活技能。第二节诱导式教育的实施方法,回顾八、临床应用(一)适应证1 .脑性麻痹适用于不同年龄的脑性麻痹,特别是3岁以上儿童脑性麻痹和手脚慢动型脑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