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 货币的计量,一、有关货币外延的争议 1、窄口径的货币供给量M1 2、宽口径的货币供给量M2 3、流动性口径的货币供给量M3 二、货币当局的做法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供给口径 M0 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M1 M0银行活期存款 M2 M1准货币(准货币一般指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国库券等),二、货币当局的做法,2、美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M1 流通中的现金旅行支票活期存款其他支票存款 M2 M1储蓄存款小额定期存款 零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余额 调整项 M3 M2大额定期存款机构持有的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余额所有存款机构发行的回购负债欧洲
2、美元+调整项 L 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二、货币当局的做法,3、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M0 流通中的现金 M1 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 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M3 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我国按货币供给口径统计的货币供给量 单位:亿元,三、名义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供给 名义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点上不考虑物价因素影响的货币存量 。(Ms) 实际货币供给是只剔除了物价影响之后的一定时点上的货币存量。(Ms/P),第二节 货币供给的运行机制 一、现金运行机制,纵观现金运行机制,它有如下三大特点: (1
3、)现金主要在银行之外流通,进入银行体系之后或走出银行体系之前,现金都不是流通中的,尽管它仍然以现金形态存在。 (2)如果银行体系既不增加现金投入,也不组织现金回笼,那么,无论现金如何流通,它只会发生持有人结构的变化,而不会有数量上的增减。 (3)现金流通一般主要对应于小宗商品即消费品的交易,二、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与现金运行相比,存款运行具有两个明显特点: (1)存款运行都在银行体系内进行。 (2)存款在运行过程中能够自行扩大。,所谓原始存款(Primary Deposit),是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 所谓派生存款(Derivative Deposit),它
4、是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的,是指由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贷款而引申出的超过最初部分存款的存款。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1)派生存款必须以一定量的原始存款为基础。 (2)派生存款是在商业银行(或称存款货币银行)内直接形成的。 (3)以原始存款为基础,通过商业银行内的存贷活动形成的派生存款量,应是由贷款引申出的超过最初部分的存款。 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还存在有相互转化的关系,但必须以贷款作为条件。,三、存款货币的创造与消减过程,1.不能创造存款货币的两个特例,第一个特例是全额现金准备制度,即以法律的形式要求银行对存款保持100%的准备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某一客户存入10 000元现金,则此
5、时银行的简化资产负债表用T形账户表示为 (单位:元):,这里没有多倍的存款创造,产生出的10 000元存款正好用作10 000元的现金准备,这时的比率是1:1,并没有扩大任何倍数。,该银行的资产负债仍处于平衡状态,它正好持有了法定的现金准备,其余的用作了贷款生息。这时仍没有多倍的存款创造,存款与现金之比仍是1:1。,第二个特例是现金放款。即在部分准备金条件下,借款获得的贷款完全以现金取出,并长期持有这些现金。在这种情况下,上述T形账户中保留2 000元的存款准备金后,其余8 000元用于贷款或投资。T形账户可作如下表示(单位:元):,2.产生多倍存款的过程,为分析简便起见,我们拟作如下假设:
6、(1)银行体系由中央银行及至少两家以上的商业银行所构成; (2)法定准备率为20%; (3)存款准备金由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及其存于中央银行的存款所组成; (4)银行客户将其一切收入均存入银行体系。,上表说明,甲银行的准备率为(20/100)100% =20%,符合法律规定,其余80万元用于放款,至此,甲银行便处于均衡状态,无超额准备金,不能继续扩大贷款。,设甲银行在开始时的T形账户为(单位:元):,此时,甲银行的准备率为(30/110)100%=27.3 %,高于法定准备率,拥有超额准备金8万元(3011020%)。这意味着甲银行的均衡被打破了。由于超额准备金不会给甲银行带来任何收益,所以,从
7、盈利出发,甲银行势必将超额准备金用于放款。,假设,有一客户将其现金10万元存入甲银行,那么甲银行的原始存款增加了10万元,现金准备也增加了10万元,甲银行的T形账户变为账户B(单位:元):,在账户C中,甲银行的准备率为(22/110)100% =20%,符合法律规定,超额准备金消失,银行又处于均衡状态。,假设,甲银行决定将8万超额准备金用于放款,甲银行的形账户则变为账户C(单位:元):,此时,乙银行的准备率为(15/75)100%=20%,符合法律规定,无超额准备金,处于均衡状态。,由甲银行贷款出来的8万元仍然流通于银行体系,假定流入乙银行。 设乙银行在8万元未流入前的情况为(单位:元):,此
8、时,乙银行的准备率为(23/83)100%= 27.7 %,高于法定准备率,拥有超额准备金6.4万元(238320%),均衡被打破。基于同一理由,乙银行从盈利出发,也势必会将超额准备金贷放出去,则乙银行账户变为(单位:元),当甲银行流出的8万元存入乙银行后,乙银行的账户变为(单位:元):,乙银行贷出的6.4万元又流入丙银行,丙银行在保留20%的准备金以后,同样又将其余的5.12万元贷放出去如此辗转存贷,直到超额准备金在整个银行体系中消失。结果最初由客户存入甲银行的10万元现金,经过银行体系的反复使用,将扩张至50万元,用几何级数来表示,这一扩张过程为:,100 000+80 000+64 00
9、0+ = 100 0001+(4/5)+(4/5)2+ = 100 0001/1-(4/5)= 500 000,这一过程可用“多倍存款的创造过程示意表”来表示。,多倍存款的创造过程示意表,上表表明,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一笔原始存款由整个银行体系运用扩张信用的结果,可产生大于原始存款若干倍的存款货币。此一扩张的数额,主要决定于两大因素:一是原始存款量的大小;二是法定准备率的高低。原始存款量越多,创造的存款货币量越多;反之,越少。法定准备率越高,扩张的数额越小;反之,则越大。此一关系,如以D代表存款货币最大扩张额,A代表原始存款量,r 代表法定准备金比率,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如把上例代入公式,则为
10、,显然,这里的存款乘数是1/r =5,即包括原始存款在内的派生存款是原始存款的5倍。存款乘数的含义是每一元准备金的变动所能引起的存款变动。 3.多倍紧缩存款的过程 其原理和前述的累积扩张过程完全相同,所不同者仅在于:在扩张过程中,存款的变动为正数;在紧缩的过程中,存款的变动为负数。,四、存款货币创造在量上的限制因素,1.法定存款准备率(r ),2.现金漏损率(c ),存款货币创造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是客观经济过程对货币的需求;其二是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限制因素主要有:,r 越高,商业银行创造存款的倍数越小;反之,越大。,现金外流,银行可用于放款部分的资金减少,因而削弱了
11、银行体系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3.超额准备率(e ),4.定期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率大,则银行信用扩张的能力缩小;反之,则提高。,rtt 提高,银行信用扩张能力缩小;反之,则提高。 综合四个因素的影响,存款乘数(K)的公式可修正为: 1 K= r+c+e+ rtt,以上因素只是抽象分析,存款货币的扩张还得依据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阶段而定。,第三节 货币控制,一、由存款派生引出的货币供给模型 如果作一次理论的抽象,从整个中央银行系统考察,设Ms 为货币供给量,m 表示货币乘数,B 是基础货币,那么,整个货币供给计量模型为: Ms = m B 从动态看,基础货币增量B与货币乘数决定着即将增加的货
12、币供给量M,用公式表示为: M = m B,如以M代表前期货币供给量,M代表计划期货币供给总量,用公式表示为: M= M + m B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法定存款准备率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增加基础货币,则表示放松银根,货币政策趋于扩张;反之,减少基础货币,则表示收缩银根,货币政策趋于紧缩。,基础货币亦称货币基数(Monetary Base),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High Powered Money)。,二、基础货币的控制,1.基础货币“质”的规定性,(1)杰丽M.罗斯伯里在银行金融词典中说,基础货币是银行、社会公众持有的基金以及会员银行在各家联邦储备银行的存款所组成的货币量。 (2)弗伊佩
13、里在金融术语选编中说,一般把基础货币定义为银行的现金余额(Cash Base)通常指普通银行在英格兰银行的存款余额加上保险柜里的钞票和硬币与银行存款总额之间的关系。,(4)借鉴学者们使用“基础货币”这一概念时的语言环境和含义,我们把基础货币通俗地定义为:金融体系能够以其为基础创造出更多货币的货币。 (5)基础货币有如下五个显著特点: 它是中央银行的负债; 流通性很强; 具有派生性; 与货币供给的各相关层次有较高的相关度; 具有可控性。基础货币最本质的特征是和两点。,(3)朱利安沃姆斯利在国际金融词典中说,强力货币是流通中的现金总量(钞票与硬币之和)加上商业银行持有的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储备。,2.
14、基础货币“量”的规定性 (1)根据西方学者们的不同意见,可以把基础货币计算口径由窄到宽依次排列如下: 基础货币=银行准备金; 基础货币=社会公众手持现金+商业银行的法定储备; 基础货币=社会公众手持现金+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法定储备; 基础货币=手持现金+库存现金+法定储备+超额储备。 (2)在分析基础货币时,西方学者习惯于用一个方程式,即基础货币方程式来表示。,因为L=A,即: L1+L2+L3+L4= A1+A2+A3+A4 又因为,B=L1+L2 ,而L1+L2=(A1+A2+A3+A4)(L3+L4),则 B=(A1+A2+A3+A4)(L3+L4),B基础货币; R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
15、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及超额存款准备金; C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 3、央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 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其资产和负债来控制基础货币,进而控制货币供给。 央行调整资产负债最常用的办法是“三大法宝”。 央行是在权衡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部分地有效地实现对基础货币的控制。,基础货币“量”的组成通常用公式表示为: B=R+C,4、基础货币变动与中央银行控制,(1)影响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变动的因素,(1)存款准备金比率。显而易见的是: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商业银行上交存款准备金则多,基础货币量增加;反之,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商业银行上交存款准备金则少,基础货币量就减少。 不同区间存
16、款准备率对Ms的影响不同,由下表可见。存款准备率位于低水平区间,法定存款准备率r的轻微变动,会引起货币供给量Ms的剧烈波动;存款准备率位于高水平区间,r大幅度变动,Ms则徐徐增减。,不同区间存款准备率对Ms的影响,(2)流通中的现金量。流通中的现金流入银行系统的数量增加,能使商业银行的再贷款,也就是整个金融体系的原始资金来源增加,反之亦然。 影响流通在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金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1)公众收入增加和消费倾向; (2)物价变动状况; (3)经济发展和体制变动情况; (4)存款和现金比例的变化; (5)信用开展程度。,三、货币乘数的控制,1.货币乘数原理,乘数一词,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R
17、.F.卡恩于1931年提出的,后被凯恩斯用来研究投资对总收入的倍增原理。概括地讲,乘数就是指某一经济变量的变动对另一经济变量的影响或比率。 所谓货币乘数(Monetary Multiple),是指一定量的基础货币发挥作用的倍数。,正如货币供给模型Ms=mB是一个高度抽象的表达式一样,货币乘数模型m=Ms/B也只是一个一般的表达式,在实际运用时还需将它具体化。,C现金; R存款准备金; D由R引起倍数增加的存款货币。,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关系图,2.货币乘数模型,m=C+D/C+R m=C/D+1/C/D+R/D,(1)法定存款比率(r)。在经济运行中,r 主要受三类因素影响:,3.影响货币乘数
18、的诸因素, 商业银行存款负债的结构(S)。当定期存款比例高,则r 低;当活期存款比例高,则r 高。 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和处所。中央银行根据不同商业银行在这些方面的差别,实行差别的r 政策。,在经济运行中,h的高低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非银行部门的可支配收入(Y),应该说h是Y的递增函数; 非银行部门持有的机会成本(Pn),应该说h是Pn的递减函数; 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Fm),应该说h是Fm的递减函数; 其他非经济因素(u)。一般情况下,社会不稳定,h上升;社会稳定,h平稳。,(2)现金比率(h)。所谓现金比率是指非银行部门所持有的中央银行现金负债(C)与非银行部门所持有的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负
19、债(D)之间的比例关系。,在经济运行中,t的高低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非银行部门的可支配收入(Y),应该说t是Y的递增函数; 持有定期存款的机会成本(Pt),应该说t是Pt的递减函数; 定期存款的利率(i),应该说t是i的递增函数。,(3)定期存款比率(t)。定期存款比率是指非银行部门所持有的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负债与活期存款负债的比例关系。,在经济运行中,e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商业银行持有e的机会成本(Pe),应该说Pe是e的递减函数; 商业银行借入准备金的代价(ie),应该说ie是e的递减函数; 非银行部门对现金的偏好(Ce),应该说Ce是e的递增函数;,(4)超额准备比率(e)。所谓超额
20、准备比率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超额准备金(实际持有的r 超过应当保留的r部分)与非银行部门所持有的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负债之间的比例关系。, 非银行部门对定期存款的偏好(Te),应该说Te是e的递减函数;, 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传统(t ),应该说注重安全,则e 较多;商业央行敢于冒险,e 较少。,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意向(),即央行采取紧缩政策,e上升,相反,采取放松政策,e下降;,四、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量的复杂性,1.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调控,这是中央银行的一项基本任务。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有直接的调控权,同时还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如法定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若干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21、,以及直接控制和间接信用指导等来调控基础货币。 这里,中央银行调控均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2.中央银行对货币乘数的作用,从货币供给量间接型调控总模型中也可看出,影响倍数放大效应(货币乘数)的诸因素(亦称若干金融变量)并非都由中央银行的意向所决定,如现金漏损率、定期存款比率、财政性存款比率等均由非银行经济部门的经济行为所决定。 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调控处于异常复杂的境地。当然,这不等于中央银行只能被动应付,甚至束手无策。中央银行完全可以主动出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改变现状,促使其意图得以实现。,简单分析各经济主体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第四节 货币供给与相关经济范畴的联系,一、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 1.从全社会货币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TR 15413:2001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Font services - Abstract service definition
- 2025至2030中国电子邮件签名软件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电动锁具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瑜伽短裤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特级面粉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
- 学习动机的强化策略教育心理学的视角
- 智能教育未来展望组委会的角色与影响
- 2025秋季教务处工作计划:打造8大体系 培育时代新人
-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 抖音商户短视频拍摄流程标准化规定
- 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开关电器的运行与维护
- 决策力和执行力教学课件
- 医院岗位系数评价实施办法
- 大学档案移交(接收)登记表
- 2023年兽医化验员考试:兽医化验员真题模拟汇编(共425题)
-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试题及参考答案
-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细则
- -06-领军人才选拔试题答案
- 学校中层干部选拔考试教育教学管理知识试题题库(包含: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
- 消防安装工程监理细则样本
- GA/T 966-2011物证的封装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