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cs(10).ppt_第1页
optics(10).ppt_第2页
optics(10).ppt_第3页
optics(10).ppt_第4页
optics(10).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1光的相干条件coherent condition,3.1.1 光的相干条件,相互独立的光源及不同频率的光的相干性讨论,文献报道:20世纪50年代 Hg 546.1nm 磁场中分裂为二波长有差别的两束光发生了干涉;60年代成功地用高速快门拍摄到两个红宝石激光器形成的干涉条纹。,(时间因子的影响),实矢量波函数,注意:光振动频率极高,E 的瞬时值无法测量,某段时间间隔中的平均能流密度光强,3,4,3,表明:第三项在观测时间内已经经历了若干次振动平均值为零,(1),讨论:条件2),(1),光学拍的周期,可记录到干涉效应,看不到干涉现象,cos 的变化周期为1 和2 的两简谐波所形成 光学拍的周

2、期,要不同频率光波有干涉 足够小应用高速快门及频率相近的两束光,(2),干涉问题时间域的统计平均:讨论相干条件不能离开 观测时间;,B. E1不垂直于E2 是干涉项存在的基础;,在 充分小时,可得到暂态干涉效应,并不要求两束光 频率完全相同和相差完全恒定。,D. 若 较大,远大于 拍的周期 Tb,或光源保持恒定 初相的时间,各暂态干涉效应被匀化而消失。, 稳定干涉,3.1.2 干涉条纹的衬比度,光强极大,光强极小,条纹衬比度:,1. 普通光源的发光特点 随机、间歇,2. 从普通光源中获得相干光的原则 从一个原子一次发光中获得,装置的基本特征,3. 分波前法与分振幅法,3.1.3 相干光的产生方

3、法,从一次发光的波面上取出几部分分割波前再相遇,满足相干条件, 分波前法:, 分振幅法: 一束光线中分出两部分,经上下表面反射再相遇使能量分割后再叠加, 3.2 分波前干涉 wavefront-splitted interference,托马斯杨,英国医生兼物理学家,光的波动说的奠基人之一。 2岁会阅读,4岁能背诵英国诗人的佳作和拉丁文诗,9岁掌握车工工艺,能自制一些物理仪器,914岁自学并掌握了牛顿的微分法,学会多种语言(法、意、波斯、阿拉伯等 。21岁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他的一生曾研究过多种学科(物理、数学、医学、天文、地球物理、语言学、动物学、考古学、科学史等 。 1801年 杨氏实验

4、 解释牛顿环和薄膜的 色彩 1803年 提出了半波损失的概念 1807年 能量代替活力 杨氏模量 此外 晶状体调节作用 三原色原理 埃及考古学,ThomasYoung,17731829,十大经典物理实验,1 托马斯杨的双缝演示应用于电子干涉试验 2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试验 3 罗伯特米利肯的油滴试验 4 牛顿的棱镜分解太阳光 5 托马斯杨的光干涉试验 6 卡文迪许扭矩试验 7 埃拉托色尼测量地球圆周 8 伽利略的加速度试验 9 卢瑟福发现核子 10 米歇尔傅科钟摆试验 选自物理世界,一、实验装置及现象,实验条件:S:单色点光源 S1, S2:大小相等,线度小,dZ,挡板,单缝,观察屏,如果你是托

5、马斯杨,你该如何解释光屏上出现的亮条纹(或暗条纹)?,讨论:,二、三维空间中干涉图样的一般分析,观察屏P点相位差:,从S到P的光程差:,P点光强:,等I 面等面等 面,干涉图样: r2 r1 = 定值的点的轨迹,考察两相干点源S1, S2 初相相同,dr1, r2,I1I2,(Constructive interference) (Destructive interference),当R1R2时,相位差:,m = 0, 1, 2, ,三维空间中的干涉图样,平面上的干涉图样三维空间干涉图样与该平面的截线,以S1、S2为焦点、以 S1和S2 的连线为对称轴的旋转双曲面,则有,又S1、S2等大,傍轴

6、近似下 I1= I2I10,三、傍轴近似下的简化,傍轴条件,对P (x, y) 点,由 (1+a)1/21+a/2, |a|1, 当 d2Z2, M2 = (x2+y2)M Z2,傍轴区干涉图样,干涉图样特点:,1. 干涉条纹形状是一族与y轴平行的等距直线,2. 干涉条纹间距(相邻亮纹或相邻暗纹间的距离)为,3. 零级亮纹位于S1,S2中垂面,正负级别条纹在其两侧对称排列,越向外侧干涉条纹的级次越高.,1. 能量的空间分布: 光场的能量密度 非相干时单调缓慢变化(傍轴区近似均匀)相干时振荡式迅速变化,四、几点讨论,2. 干涉图样:3D旋转双曲面族。 2D旋转双曲面族的截线。,傍轴区:平行等距直

7、线,3. 空间周期性: 条纹周期性是光波周期性的另一种体现,一定时,若 变化,则 将怎样变化?,红光波长最大,紫光波长最小,波长越大,条纹间距越大,白光,用白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会出现什么现象?,红光,兰光,亮暗相间彩色条纹,你能否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一测量某种可见光波长的方案?,条纹间距 与 的关系如何?,一定时,,双缝间距越大,条纹间距越小,4. 思考:对点光源双孔干涉 (1)若S仍在yz平面,但沿y方向(纸面)移动,干涉图样有无变化? (2)若S沿x方向(上下)移动,图样有无变化?(上图中虚线),0级中心:=0,上下平移,5、细缝代替小孔,(1)S:点源;S1,S2:小孔.,(2)S

8、:线源,沿y方向延展;S1,S2 :小孔. 仍有R1R2,条纹与点源S时相同.,(3)S:线源; S1,S2 :狭缝; S / S1 / S2,均沿y方向延展. 柱面波,只需作一维分析,可增大条纹亮度,傍轴区平行等距.,例:杨氏实验中,d = 0.5 mm, = 500 nm. (1) 若 e = 1mm, Z = ? (2) 若用一折射率 n = 1.5, 厚度 h= 10m 的薄玻璃片G覆盖 缝S2 ,屏上条纹有何变化?,解:(1),(2) 无玻片时,屏上坐标为x处P点相应光程差为 xd/Z, 零级条纹中心在 x = 0处,即O点. 加玻片后玻片引起的附加光程差为 (n 1)h, 故P点光

9、程差为,可知零级条纹中心坐标变为,即干涉条纹保持整体形状不变向下平移10mm.,3.2.2 其它分波前装置,单点(线)源次级双点(线)源,3.2.1 杨氏实验 (Youngs experiment),一. 菲涅耳双面镜,二. 菲涅耳双棱镜,菲涅耳双棱镜 由两个顶角 相同且很小的棱镜结合而成,如图所示。,傍轴近似下,光线偏转角,三. 劳埃德镜,P,M,A 处的条纹是暗纹,这是掠入射时反射光有半波损失的一个实验验证。,杨氏双缝花样 菲涅耳双棱镜花样,劳埃德镜花样,干涉圆环,四.比耶对切透镜,比耶(F.Billet)对切透镜是将一个凸透镜沿直径切成两半,并沿横向分开一点距离而构成,如图所示。,形成的实像点或虚像点,由几何光学可计算,的距离d,干涉圆环下半部,五. 梅斯林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