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世界的气候(优秀)_第1页
2015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世界的气候(优秀)_第2页
2015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世界的气候(优秀)_第3页
2015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世界的气候(优秀)_第4页
2015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世界的气候(优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节 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世界的气候,本章内容的知识结构图,名称 分布 特征 影响因素,天气,气候,气温,基本概念,气温的变化,气温的分布,等温线图,气温曲线图,降水,基本概念,降水的分布,降水的变化,降水量图,降水柱状图,气温 降水 组合,世界主要气候类型,陆地自然带,练习:下列词语中哪些是描述天气的,哪些是描述气候的? 风和日丽暴风骤雨四季如春阴转多云 全年高温多雨 早冷午热 夏热冬凉,天气: 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的。 气候: 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描述天气:阴转多云/风和日丽/早冷午热 /暴风骤雨 描述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2、/夏热冬凉 /四季如春,天气和气候,晴,阴,多云,表示天气的图例,中雪,雨夹雪,大雨,暴雨,中雨,小雨,小雪,大雪,台风,冰雹,霜冻,沙尘暴,雾,雷雨,风杆,每一道风 尾代表 风力2级,北风5级,每一道风 尾代表 风力1级,表示风力 8级,东南风7级,西北风6级,气温:大气的温度。,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练习1:莫斯科7月平均气温是20C,1月平均气温是11C。莫斯科气温的年较差是多少摄氏度?,气温年较差:一个地方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20C(11C)31C,练习2:判断它们各处在哪个温度带,并说明判断依据。,一、世界气温的分布,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陆地最高

3、气温出现在。 最低气温出现在。,2、气温的年变化,正午过后(约14时),日出前后,气温的测量: 工具温度计 位置百页箱 日均温:四次取均值,年较差最高月均温-最低月均温,月均温最高,月均温最低,北半球陆地7月;海洋8月; 南半球陆地1月;海洋2月,年均温:将各月的月平均气温相加, 除以12所得的商即为年平均气温。,2、气温的年变化,3、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提P18),1、纬度不同的A、B两点,A处气温比B处气温( ),原因( ) 2、纬度相同的E、F两点,气温相同吗? 3、纬度相同的C、D两点,C处气温比D处气温( ) ,原因( ),(1)世界气温从低纬向极地逐渐降低。 (2)同纬度海洋和陆地

4、气温不一样 (3)同纬度地带内,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4)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4、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提P18),(1)纬度位置 (2)海陆差异 (3)地势高低 (4)洋流 (5)人为原因,(1)据递变方向判断南北半球,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向北递减北半球 向南递减南半球,5、等温线图的判读(提P18),因为世界上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2)根据等温线的走向:判断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等温线平直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影响因素:纬度。 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影响因素:海陆位置。 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 与山脉走向平行:,影

5、响因素:受地形起伏的影响,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高,气 温 低,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3)等温线的弯曲判读海陆分布和季节,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冬季大陆,气 温 低,夏季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冬季大陆,夏季海洋,气 温 低,7月份 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 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南弯曲,(3)等温线的弯曲判读海陆分布和季节,(3)判断海陆分布和季节: 如果知道季节,可以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断海陆分布。反过来,如果知道海陆分布状况就可以判断季节: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海洋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为当地的夏季;反之为冬季。,练习:根

6、据等温线判定该图属于 半球 A、B两地属于海洋的是 ,属于陆地是 ,为什么?,某地7月等温线图,北,A,B,夏季,陆温高于海温,(4)判断洋流流向和洋流的性质,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暖流等温线向低值弯曲:洋流由温度高处流向温度较低处,即由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流。,寒流等温线向高值弯曲:洋流由温度低处流向温度较高处,即由高纬流向低纬,为寒流。,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冬季大陆,夏季海洋,寒流经过,气 温 低,(4)判断洋流流向和洋流的性质,地势较高,气 温 低,(5)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名称,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冬季大陆,夏季海洋,寒流经

7、过,(5)判断地势高低和地形: a.位于同一纬度的两地,地势高处等温线的度数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低;地势低处等温线的度数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表明气温高,地势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表明气温低,地势高。 b.等温线向高温凸出的方向为山脉的走向。 c.在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图中,若线内气温数值低于四周,表明地形为山地;反之为盆地。,说出山脉走向,(7)判断锋面: 在等温线图上,如果某一区域气温差值较其他区域大很多,该处可能会有锋面存在。因为锋面两侧气温相差较大。,(6)判断等温线的疏密情况,比较温差大小: a.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小 b.冬密夏疏 c.温带密、热带

8、疏 d.陆密海疏,2009年上学期,制作 05,图表示我国某地区7月份平均气温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 写出P1、P2两地的气温T1、T2值范围:_T1_;_T2_ ,(1) 写出P1、P2两地的气温T1、T2值范围:_T1_;_T2_ ,8,12,24,48,2009年上学期,制作 05,(2) 导致该地区等温线如此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2009年上学期,制作 05,(2) 导致该地区等温线如此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地形,(3) 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地形特征:AA属于_; BB属于_。,(3) 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地形特征:AA属于_; BB属于_。,山谷(谷地),盆地(洼地),(4)

9、 P1、P2两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新,对流雨,类别,台风雨,锋面雨,地形雨,分布,特点,成因,二、世界降水的分布,1、主要降水类型,地形雨,对流雨,台风雨,沿着山坡向下吹的干 而热的风,称为焚风。当气流越 过山脉时,在迎风坡被迫上升。 气流上升绝热冷却降温,起初按干 绝热直减率降温,每上升100米, 气温降低1。当空气达到饱和状 态时,水汽凝结,气温就按湿绝热 直减率降温,一般每上升100米, 气温降低0.50.6。气流越过山顶 之后,气流沿背风坡下降,并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当气流到达山脚时,气温明显升高,湿度显著减小,形成干而热的焚风。焚风是山区常见的天气现象。焚风吹来时,气温迅

10、速升高,湿度急剧减小。因此,初春的焚风,可以促进积雪融化;夏末的焚风可以促进农作物早熟。但强大的焚风,能使旱情加重或增加森林火灾的危险。,地形雨及焚风,锋面及锋面雨云,锋面雨云,锋面系统有哪些类型?在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状况怎样?,2、世界降水分布规律,a.赤道附近地带降水( ),两极地区降水( ) b.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 )大陆东岸降水( ) c.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 ),内陆降水( ),多,多,多,少,少,少,(1)影响降水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2)降水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赤道降水多,两极降水少,大陆东岸从赤道向两极降水越来越少,回归线大陆东岸降水

11、多,中部、西岸降水少,温带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从沿海向内陆降水越来越少,全球划分为四个降水带(提P19) 赤道多雨带;温带多雨带; 副热带少雨带;极地少雨带,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1)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 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如下图,B地区等降水量线比A地密集,B地区降 水分布差别比A地大。(图中单位mm,下同),3、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2)判断海陆影响 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 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 如下图是我国辽宁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状况, 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数值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小,降水多的区域表示

12、沿海,反之表示内陆。,(3)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如果某一地区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降水量多的区域为迎风坡,反之为背风坡。,(5)闭合的等降水量线: 如果某一区域内,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出现闭合曲线,表明该区域降水量出现特殊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4)等降水量线的弯曲状况: “凸高为底,凸低为高”。 若向数值高的地方凸出,则说明该地降水少; 若向数值低的地方凸出,则说明该地降水多。,密集:差别大,地区的降水差异:,稀疏:差别小,海陆位置及影响:,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降水量自沿海向内陆递减,判断迎(背)风坡(沿海):,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内陆地区呈闭合状态:,线内降

13、水少:闭塞内陆盆地 (例:柴达木盆地),线内降水多:山地迎风坡(例:祁连山),等降水量线图判读总结,等降水量线的弯曲:,凸高为底,凸低为高,上图为某省等雨量线,形成这种分布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差异 、海陆分布 、地形因素 、洋流影响,C,练习,右图是某地年等降雨量线示意图,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1)丁地附近海域 的洋流可能是( ) A.加利福尼亚寒流 B.日本暖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 D.本格拉寒流 (2)乙和丙两地海拔相比( ) A.一样高B.乙比丙高C.丙比乙高D.无法确定 (3).限制甲处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热量B.光照C.水源D.政策 (4).为使甲地农业生产保持

14、高产稳产,须采取的途径是( ) A.改良土壤B.大量使用农药 C.跨流域调水 D.机械化,C,B,C,C,演练,例1:读某地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图,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 降水量从西北部向东南部逐渐减少 B. 西北及北部山区 年降水量大于700mm C. 东北迎风坡降水量最小 D. 该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与地形关系密切,例1:读某地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图,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 降水量从西北部向东南部逐渐减少 B. 西北及北部山区年降水量大于700mm C. 东北迎风坡降水量最小 D. 该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与地形关系密切,D,例2:读世界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

15、题。,(1) 比较图中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B地降水量多于A地;A地位于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风影响时间短,主要受来自大陆内部的冷干气流(冬季风)的影响,沿岸有寒流经过。B地位于北美西海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东侧为高大山地和高原,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明显;沿岸有暖流经过。,(2) 比较图C、D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分析其形成原因。,C地受季风环流控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且具有海洋性特征,冬暖夏凉,降水丰富;D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湿润。,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成因

16、,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基础P16),(1)太阳辐射,(2)大气环流,(3)下垫面状况,海陆位置(海洋和陆地),地形,地面反射率,洋流,(4)人类活动,2、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成因,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1)热带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1)热带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各是什么?(提P19),(2)温带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2)温带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温带落叶阔叶林,草原、沙漠,亚寒带针叶林,温带主要气候类型的成

17、因各是什么?(提P20),(3)寒带气候和高山气候的分布,(3)寒带气候和高山气候的分布,冰雪覆盖,苔藓、地衣,冰雪、寒漠,寒带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各是什么?(提P20),热 带 雨 林 气 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性气候,亚 寒 带 大 陆 性 气 候,极 地 气 候,0,10,20,30,40,60,70,90,0,10,25,35,50,70,90,温带大陆性气候,A,B,C,D,E,F,G,H,K,M,P,气候分布模式图,练习,下列气候类型中,具有冬季多雨特点的有( )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

18、候 D.热带草原气候,C,我国青藏高原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高山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C,四、气候类型的判断 一般分二步: 1.判断所属南北半球 依据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2. “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即依据一月均温(指北半球)判断所属温度带、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一月均温15,则可推断为热带气候; 一月均温在015之间时,则可推断为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 一月均温0,则为温带气候或寒带气候,然后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一)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因气温均在15以上,主要区

19、别于降水。 1.热带雨林气候:各月降水几乎都在100mm以上,最小月都在50mm以上,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 2.热带沙漠气候:各月降水量都稀少或没有,年降水量(一般)在125mm以下。 3.热带草原(萨瓦纳)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这两种气候都是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主要区别于降水的月份分配: 热带草原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数少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750-1000mm之间。 热带季风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数大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1500mm-2000mm之间。,热带气候类型,(二)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三种,一月均温都在0-15之间,降水量的主要区别是: 1.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夏雨型) 2.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年降水量在300-1000mm之间。(冬雨型) 3.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降水较均匀,气温年较差也较小,年降水量在700-1000mm之间。,(三)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量都是夏季多,冬季少。主要区别是月降水量100mm的月份数。 1.温带大陆性气候:月降水量100mm的月份数2个月,年总降水量在200mm左右。 2.温带季风气候:月降水量100mm的月份数2个月,年总降水量在500mm-1000mm左右。,亚热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