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一 肥达氏反应,原理:用已知伤寒沙门菌O、H抗原,以及引起 副伤寒的副伤寒沙门菌H抗原与受检血清作定量凝集试验,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的试验。作为临床上诊断伤寒和副伤寒的参考。,.,2,实验材料 (1)待测血清(1:10),伤寒杆菌O、H菌液,甲型副伤寒杆菌(PA)和乙型副伤寒杆菌(PB) H菌液,生理盐水。 (2)小试管,吸管,试管架,吸耳球(或橡皮乳头),水浴箱,记号笔等。,.,3,方法: 在试管架上放4排试管,每排支,做好标记。 每排每支试管各加入0.5ml生理盐水。 每排第1管中分别加入待测血清0.5ml。混匀后用吸管吸取0.5ml混合液加到第2管内。混匀后再从中吸
2、取0.5ml液体到第3管中,如此重复直至第6管。第6管稀释完后吸取0.5ml混合液弃去。第7管不加待测血清作阴性对照。每一排试管均重复上述步骤。,.,4,在第1排每个试管中加入伤寒杆菌“O”抗原0.5ml,第2排,第3排和第4排则每管分别加入0.5ml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的“H”抗原。 将所有的试管充分振荡,使其混匀,置50水浴45分钟,取出观察结果。,.,5,肥达反应稀释法示意表,.,6,抗原构造与分类,.,7,肥达实验结果判定,血清的凝集效价(滴度):是指能与一定量的抗原发生肉眼可见的明显凝集的血清最高稀释倍数。血清效价代表血清中抗体的含量,血清效价越高,所含抗体的量愈
3、多。,.,8,结果判断,1、正常凝集效价 伤寒沙门菌“O”抗体凝集效价在1:80以下,伤寒沙门菌“H”抗体在1:160以下, 甲、乙型副伤寒沙门菌“H”抗体凝集效价在1:80以下。 2、病程中动态观察 二份血清,第二次效价增长四倍以上有意义 3、O与H抗体在诊断上的意义,.,9,伤寒及副伤寒感染早期/交叉反应,伤寒及副伤寒感染晚期/预防接种/非特异性回忆反应,伤寒,甲型副伤寒,乙型副伤寒,接种伤寒及副伤寒三联疫苗,非肠热症/早期用抗生素/免疫功能低下,O 与H抗体在诊断上的意义,.,10,实验二 其他细菌,白喉棒状杆菌:G+ 一端或两端膨大,排列不规则,常呈栅栏状或英文字母样,如V、W、X等,观察异染颗粒,.,11,炭疽杆菌:G 粗大杆菌,两端平切、排列呈竹节状;有荚膜,芽胞呈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12,肉毒梭菌:G 粗大杆菌,芽胞位于近极端,成网球拍状,.,13,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文化产业园产业集聚与服务体系构建中的文化产业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2023年金属非金属矿山(地下矿山)安全管理人员作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 艺术市场数字化交易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报告
- 2023年版高中文科数学知识点归纳
- 2023辽宁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及答案
- 安徽省滁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代理销售合作包含智能社区技术研发与应用协议
- 2025版能源节约与新能源代理采购免责协议及政策导向
- 二零二五年农业科技领域劳务派遣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关联方融资合同范本
- 肾肿瘤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测试题库及答案
- 肾结石健康科普指南
- 中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题及答案(5套)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自建房买卖合同A3版(含土地使用)
- 村子绿化设计方案(3篇)
- 2025浙能集团甘肃有限公司新能源项目招聘2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GB/T 45805-2025信控服务机构分类及编码规范
- DB3309-T 112-2024 嵊泗贻贝苗种包装运输通.用技术条件
- “艾梅乙”感染者消除医疗歧视制度-
- GB/T 10069.3-2024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第3部分:噪声限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