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导学案 答案_第1页
《师说》导学案 答案_第2页
《师说》导学案 答案_第3页
《师说》导学案 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师说导学案(第一课时)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 先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用不同的符号标注不同的文言现象,再研读完成导学案。牢记:不精读课文,不做导学案。2、认真限时,规范书写,独立完成,保证导学案完成质量。学习目标1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实、虚词;2激情投入,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阅读初体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1、诵读课文,用蓝色笔将重点词语解释在文章中,整体理解课文内容。 2、用红色笔勾画疑难。 再读课文,高效预习【助读资料】1、作者简介韩愈:字退之,世称 “韩昌黎”,死后谥号“文”,故又称“韩文公”、韩愈和柳宗元 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该象先秦散文一样言之

2、有物,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只求形式而内容贫乏的骈俪文;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二人不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进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2、写作背景: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寒门和高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可见一斑,“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

3、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在这著名的师说中,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 3、“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马说等属于“说”一类文体。“师说”就是“说师”,即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自主学习】1、熟读课文,将课下注释搬入课文中。2、完成下列题目,并标注在课文中。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或师焉,或不焉()2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古之学者 古义: 今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 今义:小学而大遗

4、古义: 今义:吾从而师之 古义: 今义:今之众人 古义: 今义:3一词多义(1)师古之学者必有师( )吾从而师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吾师道也( )(2)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不足为外人道也( )策之不以其道( )(3)其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皆出于此乎( )其可怪也欤( )吾其还也( )(4)于耻学于师( )其皆出于此乎( )不拘于时(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不必贤于弟子( )【信息链接】师说有一句话:“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

5、解其惑者也。”就是说,韩愈在师说里讲的所谓“师”,不是指在学校里教课的老师,而是指给“士大夫之族”,即社会上学业有成就的士人或学者做老师,或给做官的当老师。韩愈生活在佛教极盛的时代。唐太宗就很佞佛,从他以下都在极力地扶持佛教。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皇帝佞佛的结果,首先是大大抬高了佛教的地位,在王公士庶中间,增加了对于佛的迷信。其次,佛教是一种外来的宗教思想,它主张“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静寂灭者”。这和中国的传统的儒家思想是针锋相对、格格不入的。因而,迷信佛教的人愈多,耻笑谈论所谓“圣人”之化的也就必然愈多。于是这就成了一种风气。整个唐朝时候,反对给学业上有成就的士人

6、、学者、当官的做老师,认为有人敢于做这样的老师,便是狂人。在那样的情况下,只有少数人敢于不管这种风气,韩愈是其中的一个。 师说导学案(第二课时)【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 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完成导学案。牢记:不精读课文,不做导学案。2、 认真限时,规范书写,独立完成,保证导学案完成的质量。【学习目标】1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内容,准确翻译句子。2反复诵读,积极参与,把握本文的论证方法。3激情投入,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知识链接】文言文翻译方法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

7、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

8、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研读课文,深入挖掘一、看谁能最准确地翻译下列句子。(注意标出得分点)师者,所以传道受为解惑也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9、其皆出于此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二、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从哪几个方面展开的?得出了怎样的结论?三、有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阐明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你对此是怎样认识的?四、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课堂导练】1.

10、下列划线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官盛则近谀(奉承)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是故无贵无贱 (无论) 小学而大遗(学习) 圣人无常师(常有的) 郯子之徒 (学徒)A. B.C.D.2.选出下列各句中“师”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则耻师焉 或师焉,或不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A./ B./ C./ D./3指出下列句子划线字与例句中“耻”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例: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A.吾从而师之 B.天下云集响应 C.不耻相师 D.孔子登东山而小鲁4下列划线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

11、解惑也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A全不相同 B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C全都相同 D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5下列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惑而不从师 择师而教之C而耻学于师 不拘于时,学于余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6指出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作师说以贻之 古之学者必有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彼童子之师郯子之徒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A./ B./C./ D./【文本拓展】阅读提示

12、:犹太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善于读书、善于学习让犹太人在世界名人中占据众多席位;尊师重教,给犹太人的发展插上了有力的双翼。阅读文本,你会充分感受到犹太人的智慧所在。尊师重教 学以致用 -以色列初等教育一瞥犹太人是世界上非常重视教育的民族之一。犹太人尊师重教,有“尊师如敬上帝,教师重于父亲”的古训。犹太人以教育传承民族苦难和文化,进而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千年流而不散,最终在故土立国。以色列建国之时,总理古里安曾把只有2人的教育部留在后方起草义务教育法。照古里安的说法是:质量胜过数 量,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前总理梅厄夫人强调,教育投资是最有远见的投资。著名政治家纳冯也说过,教育投资就是经济投资,

13、他在离开总统职位后心甘情愿地出任教育部长。以色列注重基础教育,鼓励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突出犹太传统和宽容精神。 以色列的教育预算仅次于国防,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此为教育预算额的三分之二,另外三分之一来自社会、企业和海外的资助。拥有130年历史的犹太人学院是全球最庞大非盈利教育机构,在60多个国家设有800多所分院,从事职业培训和大学预科教育。全国200万在校生人均教育经费4000美元,居世界前列。据统计,以色列人年均读书64本,为世界之冠。 以全社会办学,教育立法完善细致,从幼儿园至高中全部实行免费教育,此外,还对中学毕业生进行各种后续培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犹太人尊师重教还体现在教员工资

14、上。以色列中小学教师平均月工资为1800美元。在全球经济危机浪潮的冲击下,以教育部正实施一项投资6500万美元的师资培训计划,招聘高学历失业者,经过半年的职业教育培训,选拔其中的佼佼者出任全职中小学教师,以缓解中小学师资短缺现象。以教育部还严禁在校任课老师开补习班,以保证老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全身心地为学生服务 2、程门立雪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