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酸强碱滴定_第1页
强酸强碱滴定_第2页
强酸强碱滴定_第3页
强酸强碱滴定_第4页
强酸强碱滴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强酸(碱)和一元弱酸(碱)的滴定,强碱滴定强酸,naoh 0.1000 mol/l (c) v,hcl 0.1000 mol/l(c) 20.00ml(v0),滴定分析的研究步骤: 1判断能否被准确滴定 2滴定过程中ph值的变化 3绘制滴定曲线找出滴定突跃 4根据滴定突跃选择指示剂 5讨论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滴定反应 h+ + oh- = h2o,平衡常数(滴定常数),反应进行程度很大,滴定分析的研究步骤: 1判断能否被准确滴定 2滴定过程中ph值的变化 3绘制滴定曲线找出滴定突跃 4根据滴定突跃选择指示剂 5讨论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滴定阶段,滴定前,计量点前,计量点,计量点后,溶液 组成 p

2、h的计算,v=0 hcl h2o ph=1.00,vv0 hcl余 nacl h2o v=19.98ml (er=0.1),v=v0 nacl h2o,vv0 nacl naoh过量 h2o v=20.02ml (er= 0.1),ph=4.30,ph=9.70,naoh滴定hcl溶液的ph,0.04,突跃 范围,滴定分析的研究步骤: 1判断能否被准确滴定 2滴定过程中ph值的变化 3绘制滴定曲线找出滴定突跃 4根据滴定突跃选择指示剂 5讨论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在酸碱滴定过程中,以滴定剂加入体积比(或滴定百分数)为横坐标,以溶液的ph值为纵坐标作图,得到酸碱滴定曲线。,滴定突跃:计量点附近溶液

3、ph值的急剧变化 突跃范围:化学计量点前后0.1%相对误差范围内,溶液ph值的变化范围,19.98,4.30,20.00,7.00,2.70,20.02,9.70,1.00,2.70,-0.1%,0.00,+0.1%,5.40,ph,vnaoh (ml),naoh滴定hcl的滴定曲线,滴定分析的研究步骤: 1判断能否被准确滴定 2滴定过程中ph值的变化 3绘制滴定曲线找出滴定突跃 4根据滴定突跃选择指示剂 5讨论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酸碱指示剂的选择依据-,凡在突跃范围以内能发生颜色变化的指示剂,都可用. (凡变色范围全部或大部分落在滴定突跃范围之内的指示剂都可用) 即:使phep与phsp尽可

4、能接近,突跃范围:4.309.70 选用指示剂:,滴定突跃范围,酚酞(ph8.0-10.0) 甲基橙(ph3.1-4.4) 甲基红(ph4.4-6.2),练一练,选择酸碱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a滴定突跃范围 b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c指示剂颜色的变化 d酸碱溶液的浓度 e指示剂分子的摩尔质量 答案:e,滴定分析的研究步骤: 1判断能否被准确滴定 2滴定过程中ph值的变化 3绘制滴定曲线找出滴定突跃 4根据滴定突跃选择指示剂 5讨论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影响突跃范围的因素,1、影响因素: 2、c10倍,ph2个单位,可选指示剂多 1.0 mol/l naoh1.0 mol/l hcl ph=

5、3.310.7 选择甲基橙,甲基红,酚酞 0.1mol/ll naoh0.1mol/l hcl ph=4.39.7 选择甲基红,酚酞,甲基橙 0.01mol/l naoh0.01mol/l hcl ph=5.38.7 选择甲基红,酚酞 突跃范围随滴定剂和被滴定剂浓度 改变而改变,指示剂的选择也应 视情况而定。,(1)滴定常数kt:kt越大,突跃范围越大; (2)反应物浓度c:c越大,突跃范围也越大。 对于强碱和强酸的滴定,在一定温度和溶剂中, kt为定值,故其影响因素为浓度c。,强酸滴定强碱,hcl滴定naoh(条件同前): 1、滴定曲线:,见下图的虚线,ph从大到小。,9.704.30,酚酞

6、、甲基红(误差在0.1%内) 甲基橙:滴定至橙色(ph=4.0)(误差为+0.2%) 校正方法:p127自学,2、滴定突跃:,3、指示剂:,四、终点误差et,1、定义:由于滴定终点(ep)与化学计量点(sp)不一致而产生的误差。,指示剂的变色点,2、定义式:et =,3、计算式:,c:是按化学计量点(终点)体积计算时,被测物的分析浓度。,强碱(酸)滴定强酸(碱)时:,c=csp2,强碱(酸)滴定弱酸(碱)时:,kt:滴定反应的平衡常数,c=csp,ph= phep phsp,林邦公式,例1:用0.1000moll1naoh滴定0. 1000moll1hcl,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误差是多少?,解

7、:化学计量点,phsp=7.00 csp=0.05000 moll1,查表得,酚酞的pkhin=9.10,,即phep=9.10,ph= phep phsp=9.107.00=2.10,=0.02%,例2:用0.1000moll1naoh滴定0.1000 moll1hac时,若滴定至(1)ph9.20,(2)ph8.20,分别计算两种情况时的终点 误差?pka=10 - 4.74,解:,化学计量点,csp=0.05000 moll1,poh=5.28,phsp=8.72,(1)phep=9.20, ph=9.208.72=0.48,0.03,(2) phep=8.20, ph=8.208.72

8、=0.52,0.03,四、终点误差et,1、定义:由于滴定终点(ep)与化学计量点(sp)不一致而产生的误差。,指示剂的变色点,2、定义式:et =,3、计算式:(见p132的推导,或第84张幻灯片),(1)一元强碱滴定一元强酸,当c(滴定剂)=co (被滴定物)时, c a,ep c a,sp = co/2,(2)一元强碱滴定一元弱酸(ha),c a,ep是按终点体积计算时,被测物(hcl)的分析浓度。,(3)一元强酸滴定一元强碱,(4)一元强酸滴定一元弱碱(b),林邦误差公式,ph= phep phsp,一元强酸(碱),一元弱酸(碱),csp:是按化学计量点体积计算时,被测物的分析浓度。,

9、公式推导:以浓度为cmoll-1的naoh滴定浓度为comoll-1、体积为v0ml的hcl溶液,终点时,用去naoh溶液的体积为vml,则:et=,cv - covo,covo,100 (1),滴定终点(ep)时,,mbe: cv/(vo+v)= na+ep covo/ (vo+v)= cl-ep covo/ (vo+v)= c hcl,ep,cbe:na+ep+ h+ep=cl-ep+ oh-ep na+ep- cl-ep= oh-ep- h+ep,将上各式代入(1)式得:,用c a,ep代替c hcl,ep,便得到第82张幻灯片,例:用0.1000moll1naoh滴定0.1000 moll1hac时,酚酞为指示剂,求终点 误差为多少?ka=1.810-5 ,pka=10 - 4.74,解法一:查表得,酚酞的pkhin=9.1,即phep=9.1 所以h+ep= 7.910-10 moll1 oh-ep= 1.31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