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材料力学实验,力学性能试验 一、拉伸试验 二、压缩试验 三、剪切试验 四、扭转试验,应力分析实验 电测法基本原理 五、矩形截面梁的纯弯曲 六、圆筒的弯扭组合变形,.,2,一、试验目的,1测定低碳钢拉伸弹性模量E;,2测定低碳钢拉伸力学性能(ss、 sb 、 d、 y );,3测定灰铸铁抗拉强度sb。,二、试验仪器,1万能材料试验机;,2引伸仪;,3游标卡尺。,拉 伸 试 验,.,3,三、试样,1材料类型 低碳钢: 灰铸铁:,2标准试样:,塑性材料的典型代表 脆性材料的典型代表,标距:等截面测试部分长度,尺寸符合国标的试样,拉 伸 试 验,.,4,拉 伸 试 验,1)圆形截面,2)矩形截
2、面,l0=10d0,l0= 5d0,或,.,5,四、试验原理,1低碳钢拉伸弹性模量E,等量逐级加载法:,拉 伸 试 验,.,6,2测定低碳钢拉伸机械性能(ss、 sb 、 d、 y ),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断面 收缩率:,拉 伸 试 验,.,7,低碳钢拉伸试验现象:,低碳钢拉伸试验动画:,屈服:,颈缩:,断裂:,tmax引起,拉 伸 试 验,.,8,3测定灰铸铁抗拉强度 sb,抗拉强度:,灰铸铁拉伸试验动画:,拉 伸 试 验,.,9,一、试验目的,1测定低碳钢压缩屈服点ssc;,2测定灰铸铁抗压强度sbc。,二、试验仪器,万能材料试验机。,三、试样,标准试样:,粗短圆柱体: h0=
3、13d0,压 缩 试 验,.,10,四、试验原理,1测定低碳钢压缩屈服点ssc,压缩屈服点:,压 缩 试 验,.,11,低碳钢压缩试验现象:,低碳钢压缩变扁,不会断裂,由于两端摩擦力影响,形成“腰鼓形”。,压 缩 试 验,.,12,2测定灰铸铁抗压强度sbc,强度极限:,灰铸铁压缩 试验现象:,tmax引起,压 缩 试 验,.,13,一、试验目的,1测定低碳钢名义抗切强度tb;,2测定灰铸铁名义抗切强度tb。,二、试验仪器,1万能材料试验机;,三、试样,试样:,剪 切 试 验,2剪切器。,.,14,四、试验原理,名义抗切强度:,双剪:,试件有两个剪切面,剪 切 试 验,.,15,低碳钢剪切试验
4、现象:,灰铸铁剪切试验现象:,剪切、挤压、弯曲引起,弯曲拉应力引起,剪 切 试 验,.,16,一、试验目的,1测定低碳钢切变模量G;,2测定低碳钢屈服切应力ts、抗切强度tb;,3测定灰铸铁抗切强度tb;,二、试验仪器,1扭转试验机;,2扭角仪。,4分析比较低碳钢和灰铸铁两种材料的破 坏情况。,扭 转 试 验,.,17,三、试样,1测低碳钢G采用自制试样:,2测低碳钢ts、tb、灰铸铁tb采用标准试样:,扭 转 试 验,.,18,四、试验原理,1低碳钢切变模量G,等量逐级加载法:,扭 转 试 验,.,19,2测定低碳钢屈服切应力ts、抗切强度tb,屈服切应力:,抗切强度:,扭 转 试 验,.,
5、20,低碳钢扭转试验现象:,低碳钢扭转试验动画:,屈服:,tmax引起,断裂:,扭 转 试 验,.,21,3测定灰铸铁抗切强度tb,抗切强度:,灰铸铁扭转试验现象:,断裂:,灰铸铁扭转试验动画:,拉应力引起,扭 转 试 验,.,22,一、电阻应变片,由试验发现:,K电阻应变片的 灵敏度系数,应变片:将力学量(应变)转换为 电量(电阻)的传感器,电阻应变片种类: 丝式(绕线式)、箔式、半导体式,电测法基本原理,.,23,二、电阻应变仪,应变测量原理:,利用电桥平衡测量电阻改变, 从而进一步得到应变。,电桥平衡(UBD=0):,若R1R4为四个阻值相同应变片,受力后,BD间电压改变为:,电测法基本
6、原理,.,24,两种接法中的应变片型号、阻值尽可能相同或接近,固定电阻与应变片阻值也应接近。,1电桥接法:,由于温度对电阻值变化影响很大,利用电桥特性,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消除这种影响。,三、电桥接法及温度补偿,2温度补偿:,全桥接法(四个电阻均为应变片);,半桥接法(R1、R2为应变片, R3、R4为固定电阻),电测法基本原理,.,25,相同应变片R1、R2,R1贴在构件受力处,R2贴在附近不受力处,环境温度对R1、R2引起的阻值变化相同,为DRT,则,电测法基本原理,.,26,1单向应力状态,四、几种常见应力状态下的布片方式及应力计算,轴向拉压、纯弯曲、横力弯曲上下缘,温度自补偿,测量电压得
7、到有效放大:,电测法基本原理,.,27,2已知主应力方向的二向应力状态,扭转、横力弯曲的中性轴、均匀内压的薄壁圆筒,沿已知主应力方向贴片,采用温度自补偿的半桥接法,电测法基本原理,.,28,3不知主应力方向的二向应力状态,45o3应变花:,电测法基本原理,.,29,60o3应变花:,电测法基本原理,.,30,2CM1A10型静态数字电阻应变仪。,一、实验目的,1测定纯弯曲下矩形截面梁横截面上正应力的 分布规律,并与理论值比较;,2熟悉电测法基本原理和电阻应变仪的使用。,二、实验仪器,1纯弯曲试验装置;,矩形截面梁的纯弯曲,.,31,三、试验原理,1结构示意图及理论值计算,mm截面:,纯弯曲,矩
8、形截面梁的纯弯曲,其中:M=a. F/2,.,32,2布片示意图及试验值,矩形截面梁的纯弯曲,1,2,3,4,5,-,+,4,3,2,布片图,应力分布图,.,33,矩形截面梁的纯弯曲,3等量逐级加载法:,对于本次实验根据各点应变值,计算最大应变点的应力,并画出该截面的理论和实验的应力分布曲线。要求取两遍地有效数据作为原始实验数据,两遍数据的不重复性不大于5%;误差分析及讨论,详见书 P62。,四、数据处理,取绝对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34,温度补偿片(桥测量或称单点测量),引起电阻片的阻值改变的因素:1.机械变形;2.温度变化。温度变化引起阻值改变的量是无用的量。可以利用电桥加减特性,通
9、过温度补偿片来消除。即单臂(桥)测量。,五、电路示意图,.,35,对臂测量(思考题),在AB,CD两个臂上接工作片,BC,DA接温度补偿片。四个臂的电阻同处一个温度场,温度影响相互抵消。,.,36,一、试验目的,1用电测法测定平面应力状态下一点主应力的 大小及方向;,2测定圆管在弯扭组合变形作用下, 由弯矩、剪力和扭矩所引起的应力。,二、试验仪器,1弯扭组合试验装置;,2静态数字电阻应变仪。,圆筒的弯扭组合变形,.,37,三、试验原理,1结构示意图,I-I截面 内力:,圆筒的弯扭组合变形,A,B,.,.,.,38,2布片示意图,A、B两点各贴-45o、0o、45o应变花,约定黄线应变片为45o
10、 ,红线为 0o ,蓝线为-45o,圆筒的弯扭组合变形,.,39,主应力大小:,主应力方向:,a是主应力与圆管轴线的夹角,3等量逐级加载法,4指定点(B、D)的主应力大小及方向,共用温度补偿片的半桥接法,一个载荷水平下分别测B、D两点6个应变片的应变值,1)实验值:,圆筒的弯扭组合变形,.,40,2)理论值(以B点为例):,内力,应力,按平面应力状态分析得到:,s1、 s2、 s3、 a0分别与试验值比较,圆筒的弯扭组合变形,.,41,5弯矩、扭矩及剪力各自引起应力的测量,1)由于电桥特性均可以自补偿,不需要温度补偿片,2)弯矩M对应的正应力测量,取圆筒上下(B、D)两点0o应变片接成半桥线路,圆筒的弯扭组合变形,.,42,3)扭矩T对应的切应变测量,取圆筒前后(A、C)两点-45o、 45o四个应变片接成全桥线路,A,C,圆筒的弯扭组合变形,.,43,由胡克定律得,圆筒的弯扭组合变形,.,44,4)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果园租地合同协议书范本
- 合作运营协议书范本
- 工程纠纷协议书范本模板
- 渠县拆迁赔偿协议书范本
- 交流挂职干部管理办法
- 保险声誉风险管理办法
- 书展展区租金管理办法
- 会议通过加班管理办法
- 云南财政专户管理办法
- 人员安检进出管理办法
- 2025房屋的室内装修合同模板
- Unit 1 Making friends PartB Let's learn(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5年山西省太原市人大常委会招聘劳务派遣制人员15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卖挂靠公司货车的合同(2篇)
- 《材料成型装备及自动化》教学大纲
- 防止口腔治疗中交叉感染
- DB52T+1844-2024+实验室化学废液收集与处理规范
- 2024年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1.小蝌蚪找妈妈》课文教学课件
-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案例分析-笔记
- T-XJZJXH 0004-2024 牛奶中糠氨酸的快速测定方法拉曼光谱法
- 全国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考试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