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 容 摘 要 宁波港位于浙江东海岸,是我国历史上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和海运中转枢纽。世界重要港口。宁波港作为中国大陆重点开发 建设的四大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在区位、航道水深、岸线资源、 发展潜力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宁波港的发展不仅为宁波市的经 济发展提高有力支持,而且促进浙江省和长三角地区的发展。 本文在分析了宁波港的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借鉴 SWOT 模型的分析方法,分析出宁波港经济发展的优势在于区位优势、 自然条件优势、腹地优势等,劣势主要表现在港口基础设施、信 息服务以及结构性不合理等,文章又通过大量的数据调研,得出 在现有的国内国外的发展经济的机遇下,宁波港想要进一步发展, 还是存
2、在一些挑战的。通过 SWOT 的矩形分析图,本文尝试探索 其发展战略,并逐一验证,得到比较适合宁波港自身发展的合适 战略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宁波港、经济发展、SWOT、战略 ABSTRACT Ningbo Port is located in the east coastline of Zhejiang Province. In the history time, Ningbo Por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ade and transportation ports. As one of the four deep-water ports in Chi
3、na, Ningbo Port has many advantages , such as location, fairway, coastline resource. The development of Ningbo Port support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Ningbo ,and is good of Zhejiang Province and Yangtze River Delta. This paper analyze economic situation of the. This paper uses SWOT mode to of the
4、 Ningbo Port economics. Ningbo Port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the natural condition is quiet well, economy of hinterland is well-developed, por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s well organized. At the other hand, Ningbo Port has many disadvantages, such as the problem of infrastructure, the port service
5、is bad.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Ningbo Port meets many opportunities, such as the demands of international and internal markets are large, police support . Ninbo Port has to deal with the hard competi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s well. The research mode of the paper is reading document, Qualitative
6、analysis and comparison. And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ory of port economy and combines with the statistics of Ningbo. The last part of paper i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Ningbo Port according to the last chapters. KEYWORDS:Ningbo Port,economicdevelop, SWOT, strategy 正 文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 .1 第二章 宁波港口经济现状 .
7、2 第一节 宁波港的发展状况 .2 第二节 宁波港的集群效应 .3 第三节 宁波港产生的经济影响 .6 第三章 宁波港的经济发展 SWOT 分析 .9 第一节 宁波港的优势分析 .9 第二节 宁波北仑港的劣势分析 .11 第三节 宁波北仑港发展机遇 .12 第四节 宁波港经济发展的挑战 .14 第五节 小结.15 第四章 宁波港经济发展的战略 .17 第一节 宁波港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17 第二节 宁波港经济发展战略分析 .17 参考文献.20 致谢.21 第一章 引言 SWOT 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 20 世 纪 80 年代初提出来的,SWOT 四个英文字
8、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 势(Weakness)、机会(Qpportunity)、威胁(Threat)。所谓 SWOT 分析, 即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机会和 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 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 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 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SWOT 分析 法常常被用于制定集团发展战略和分析竞争对手情况,在战略分析中,它是 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宁
9、波港位于浙江东海岸,包括北仑、宁波、镇海、大榭、穿山五个港区, 是我国历史上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和海运中转枢纽。世界重要港口。宁波港 作为中国大陆重点开发建设的四大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在区位、航道水深、 岸线资源、陆域依托、发展潜力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改个开放以来,经过多年发展,宁波北仑港已成为中国大陆重要的集装箱 干线港,中国大陆铁矿、原油、液化品中转储存基地和华东地区主要的煤炭中 转储存基地。在 1978 年-2008 年的 30 年间,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年平均增长 19.4%,大大高于长三角其他港口的增长速度。宁波港的发展壮大,不仅为浙江 省和宁波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
10、促进和加快了沿海沿江 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更优化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港口布局。 本文通过梳理总结出宁波港口经济现状,利用 SWOT 模型,然后对宁波港优 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方面进行分析,得出 SWOT 矩型图,制定宁波港发展战 略。 第二章 宁波港口经济现状 宁波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唐时,宁波与扬州、广州 并称中国三大对外贸易港口;宋时与广州、泉州同列对外贸易的三大港口,鸦 片战争后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宁波港作为我国大陆重要的集装箱远 洋干线港,是我国大陆地矿、原油、液化品中转储存基地和华东地区主要的煤 炭中转储存基地,也是国家的主枢纽港之一。自从2004年以来,其港
11、口货物吞 吐量一直列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 第一节 宁波港的发展状况 宁波港主要经营进口铁矿砂、内外贸集装箱、原油成品油、液体化工产品、 煤炭以及其他散杂货装卸、储存、中转业务。 表2-1 2001-2008年北仑港的数据 港口货物增长率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率 2001 29亿吨 121.3万标箱 2002 1.53亿吨 19.8% 185.8万标箱 53.2% 2003 1.85亿吨 20.9% 277.22万标箱 49.2% 2004 22.66亿吨 22% 400.4万标箱 44.4% 2005 2.7亿吨 19% 520.8万标箱 30% 2006 3.1亿吨 15.2% 706.8万标箱
12、35.7% 2007 3.54亿吨 11.5% 935万标箱 32.3% 2008 3.6亿吨 4.8% 1084.6万标箱 16% 资料来源:宁波市统计局 从表2-1可以看出,2001年-2008年,宁波港不断发展,货物运载量和集 装箱吞吐量逐年增加。八年来宁波经济快速发展,每年GDP增长率都高于 10%。1以一只标准集装箱重箱给港口所在地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6000元计算, 2008年宁波北仑港就为宁波市带来650亿元的综合效益,相当于当年GDP16.3%。 从宁波港吞吐量的变动与宁波GDP增长关系看,1978年-2006年港口货物吞吐量 与GDP的相关系数为0.995,集装箱吞吐量与GDP
13、的相关系数(1990年-2006年)年 0.948,相关度都很高。从弹性分析看,1991年2006年宁波GDP与港口货物吞 1宁波统计局宁波统计年鉴M宁波:宁波统计出版社,2008:106 吐量的弹性系数为1.1,与集装箱吞吐量的弹性系数更是高达2.8,宁波港对宁 波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2 宁波以港口为核心规划和发展整个城市的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宁波港 正在从航道深水化,码头专业化,船舶大型化等方向不断改进,以期建设成 为国际现代化大港。 第二节 宁波港的集群效应 宁波以北仑港为依托已初步形成了以能源、石化、钢铁、汽车及零配件、 造船和造纸等六大临港大工业为主导,以塑机、纺织服装、模具产业、文
14、具制 造、粮油食品加工等区域传统优势产业为依托,大进大出和便捷高效的港口物 流产业为支撑的临港产业格局。六大临港对推动北仑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起到了积极作用,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呈现较高程度的关联,也呈现出一定的 产业集群性和集聚效应。 一、宁波六大临港产业: 六大临港工业占全部工业比重在 2004 年-2006 年逐年增加。从工业总产值、 工业增加值、利税总额和从业人数四个方面进行衡量,六个临港产业的比重都 是同步增长的。相关指标见表 22 1、石化产业:石化产业已成为临港产业集群中各个指标总量最大和结构权 重比例最高的产业。其中台塑石化、逸盛化工等重点骨干企业的贡献最为明显, 而且中下游
15、产业链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2、钢铁产业:该产业是重点支柱产业,产值总量规模逐年扩大且稳步提升, 增加值和利税总额等经济效益指标的结构比较合理、对经济贡献较为稳定且潜 力巨大 3、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宁波以吉利汽车、拓普、信泰等 30 多家汽车及汽 配生产企业为主体,形成为国内外企业相配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及零 配件产业群。这一产业以吉利汽车为龙头,基本形成了整车和配件之间配套的 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4、造纸产业:以宁波中华纸业 1-3 期项目为龙头,建设规模为 150 万吨的 食品和饮料包装纸板、艺术卡纸等各类纸板生产项目,是亚洲单厂生产规模最 大的造纸产业基地。是六大临港产业中发展速度
16、最快的,对工业经济产值贡献 的比重提升也最快。但是从效益结构方面分析来看,其所创造的增加值和提供 的利税与产值并部匹配。 2鲁慧君.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宁波港口经济发展研究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9 年(1):121 5、能源产业:以 LNG(液化天然气)、东海油气田登陆工程、北仑电厂厂 等省市重大能源项目和 7 家热电联产企业为主体的能源产业群。该产业作为基 础性产业为全部产业和生活需求服务,生产供给受外界影响和波动较小,能够 保持平稳的发展,产值总量规模保持在较大水平且每年变化较小。在经济效益 方面的贡献呈现出总量大、比重高、增长稳的特点。但是由于这类产业一般以 单个企业方式存在,对周
17、围的企业和产业关联度不高。 6、以三星重工业、恒富造船等项目为主体,以整船、游艇及船舶零部件为 核心产品的造船产业群。在六大临港产业中,该产业对工业经济的贡献都是最 小的,在产值总量上与石化和钢铁等重要产业差距巨大,而且发展速度也不快。 表 2-2 2004 年-2006 年六大临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数据 单位:亿元、万人 2004 年2005 年2006 年 指 标 名 称 工业 总产 值 工业 增加 值 利税 总额 从业 人数 工业 总产 值 工业 增加 值 利税 总额 从业 人数 工业 总产 值 工业 增加 值 利税 总额 从业 人数 规模 以上 工业 合计 510.6111.972.21
18、2.96646.8119.857.213.9830.9156.176.315.87 六大 临港 工业 合计 202.255.440.51.6304.164.828.32.23417.780.739.92.45 占总 工业 比重 (%) 49.556.112.34754.149.523.250.351.752.315.4 石化 产业 314.22.90.15939.64.40.35131.518.47.60.34 钢铁 产业 57.58.56.30.2168.83.7-5.20.23105.310.34.60.25 汽车 产业 25.87.16.50.74379.47.61.0455.313.3
19、7.31.09 造纸 产业 5.81.10.70.1823.42.4-1.80.2836.83.6-1.60.32 能源 产业 70.933.123.20.1775.738.121.90.1774.431.6200.17 修造 船业 5.41.40.90.156.21.61.40.1614.43.520.28 资料来源:宁波统计局 二、 临港产业产生的集群效应 (一)微观集群效应。以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微观效应。 1、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在港口产业集群内部,港口相关产业的企业在地理 上的集中,使区域实现了规模生产,相应地,创造了一个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对分工更细、专业化更强的产品和服务的潜在需求
20、量也相应增加,同时随着技 术发展和需求变化,港口作为企业的工艺过程日益高度专业化。这不仅为专业 化生产商提供了生存机会,还使它们实现规模生产,两者形成良性循环,不断 提高集群整体经济效率,从而从根本上促进集群内部各个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 高。 2、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企业在某一地域的集聚,会在较短时间内吸引更多 的、能够提供质量服务的供应商来提供素材所需的原料及服务,从而降低了包 括包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交易成本在内的基本各项成本。 3、保障企业劳动力供给。港口产业集群的区域性能形成劳动力供给充足的 市场。企业在长期雇佣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同时,可以根据自身生产地需要,及 时调整工作的数量,减少工资
21、成本和工人劳动保障方面的费用。劳动力在港口 集群区域内企业间自由流动,企业内部劳动力变换率也高。 4、享有区域品牌优势。产业区位是品牌的象征。如果一个区域在某一个区 域在某一或某些品牌做的比较出色,那么这个区域内的整体知名度和整体形象 都会提升商品需求就会自动来此地区购买商品,可以获取一系列如生产、信息 搜索、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外来经济效益。 5、共享区域网络资源。集群利用互联网,即提供了某一产品系列的详细信 息,又使集群内的每个企业都有均等的机会,同时又方便客户获取信息,使买 卖双方信息完备。3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就是微观集群效应的现实例证。宁波钢铁有限公司坐落 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与北仑港毗
22、邻,厂界西侧还有北仑港铁矿石中转堆场。 公司从原料到炼铁、炼钢、连铸、热轧、冷轧等工序配套齐全、装备一流,正 在成为大型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由于临近北仑港,因此运输方便且成本低廉。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的钢铁产品已经远销海外。在北仑区内有一个大型经济开发 区,大量高科技人才集聚在那里。因此,宁波钢铁有限公司享有劳动力充足的 优势。而且公司周围有华光不锈钢公司、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等钢铁企业,已 经形成一个大规模的钢铁生产基地,同时原材料供应、存储、运输等相应的配 套设施齐全。钢铁生产基地不仅有利于实现规模生产,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 低企业成本,而且能共享区域网络资源。 (二)港口企业的宏观集群效应。
23、 1、加速专业市场的建立。专业化生产是成熟的产业集群区域的标志之一。 集群地区不仅是生产者聚集的地区,同时也是客商聚集地地区,在港口产业区 3张丽君.玉芬.改革开放 30 年中国港口经济发展M.北京,2008(10):609 域内就会存在大量的货运代理企业,因为对于他们在集聚区能更好的寻求到自 己想要的服务或产品。 2、通过乘数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乘数效应”投资的增加会引起 更大的乃至数倍的 GDP 的增加。港口经济是由港口运输业及依托港口发展起来 的相关产业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区域经济,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关联性。港口 的发展既需要仓储、运输、物流、加工、贸易、金融、保险、代理、信息、口 岸
24、相关服务的支持,也会极大带动这些产业的发展。因此,港口经济具有较大 的乘数效应。 3、对城市社会经济的扩散效应。港口产业集群对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 主要通过经港口运输的货物传导,货物在流经过程中涉及人力、物力和设施等, 由此产生各种社会经济效益。从而带来产值、就业机会、税收和资金的增加。 4、推动港口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经济是指多个产业的多类企业的集聚经济。 由于经济活动的外部性,企业通过集聚可以获得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范围经济, 以及技术外溢和品牌外部性,就会有选择在某个地方进行联合生产地倾向,导 致城市的形成。产业在城市空间的集聚还增强了城市持续演进的自我增强动力 机制,呆滞城市地域的外延与
25、扩展。 第三节 宁波港产生的经济影响 宁波依靠其北仑港口的不断发展,逐渐融入“长三角”经济发展区,成 为中国重要的航运、物流、加工制造和贸易中心,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成 为浙江省对外开放最重要的产业基地和形象窗口。宁波港口经济具体影响如 下: 一、 优化投资环境 宁波港是一个集装枢纽港箱港口。对于改善这个地区的投资环境,提高 地区的竞争力,促进整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优化 投资方面,各类开发区、保税区依托良好的政策优势,成为宁波利用外资的 主战场,并且首先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接受国际产业转移。宁波的具体做法 是通过优先发展开发区、保税区,让企业在开发区设厂,在保税区开店,借
26、助“前店后厂”的模式发展出口加工业和开展国内外贸易,以此来带动宁波 经济的发展。港口发展促进了招商引资。1984年宁波实际利用外资21万美元, 到2006年这个数据则达到了24.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53%,吸引外资达到全省 的三分之一左右,成为浙江省发展外向型经济主要的对外门户。4目前宁波已经 4宁波统计局宁波统计年鉴M宁波:宁波统计出版社,2006:121 形成了以国际贸易为主的商贸服务板块和以保税物流为特征的物流产业板块。 转口贸易、收购出口和贸易代理等方式成为宁波主要的贸易方式。 二、 促进贸易发展 1990年宁波自营进出口总值为2.98 亿美元,到2006年进出口总值高达 422.1
27、亿美元,年均增长36.3%。外贸依存度快速提高,从1990年的17.45%增长 到2006年的117.5%。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日益增多,到2006年全市有进出实绩 的企业达6669家。市场开拓日益扩大,直接与宁波开展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 已达214个。据海关总署统计司发布的“中国城市外贸竞争力排行榜”,宁波以 48.34分位居全国第六位,在浙江省内居第一位。5 表2-3 2001-2007宁波口岸进出口基本情况资料 单位:万元 年份口岸出口进口 进出口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资料来源宁波海关 从表2-3可以看出,2001年-2007年,宁波口岸进
28、口额、出口额和进出口 总额都有都大的增长。 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现代化港口为本地区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通道,发挥着市场配 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各种资源运输成本降低,同时还可降低区域经济发展 中的交易成本,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强本区域的竞争优势经济。港口城市 作为海上货物运输和陆上货物运输的结合点,具有利用外部资源发展本地区经 济的独特优势。所以港口使各种资源向港口及港口周边地区集中,促使更多的 相关公司、供应商和关联产业相应集中,形成相关产业链条,促进区域经济产 业升级。 表 2-4 宁波口岸商品结果比较 单位:万美元 5鲁慧君 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宁波港口经济发展研究J中共宁波市
29、委党校学报 2009(1):121 2005 年 1 月2008 年 1 月类别 进口出口进口出口 一、植物产品 50140398974.33780.75 二、矿产品 72117762.046506.79 三、化学工业及 其相关工业的产 品 308025841 62706.9516306.47 四、塑料、橡胶 及其制品 1089712884 26040.7925084.82 五、木浆、纸及 纸制品 26131387 5141.686341.14 六、纺织原料及 其纺织制品 351467853 5171.44.99 七、机器、电器 设备 2508763647 27572.21.19 八、车辆、船
30、舶 126140673384.1748977.19 九、仪器、钟表、 乐器 14643671 25966.1829577.69 资料来源:宁波海关网站, 从表 2-4 可以看出,2005 年-2008 年,在三年中,宁波进出商品种类比例 的变化。总体上,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和金额有了较大的增长。其中,矿产品、 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纺织原料及其纺织制品、机器、电器设备、车 辆、船舶和仪器、钟表、乐器等产品虽然进出口的格局没有变化,但是由于国 际贸易的发展,需求量的增加,这些产品的进出口量有了很大的增加。而植物 产品、塑料、橡胶及其制品和木浆、纸及纸制品由大量出口变成大量进口。 第三章 宁波港
31、的经济发展 SWOT 分析 第一节 宁波港的优势分析 宁波港有先天的地理优势,丰富的自然条件,同时还具有良好的交通运输条 件,此也该港已经形成了海上经济腹地. 一、区位优势 宁波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南北和长江“T”型结构交汇,是中国大陆 著名的深水良港。宁波港内外辐射便捷,向外直接面向东亚及整个环太平洋地 区,海上至香港、高雄、釜山、大阪、神户均在1000海里之内;向内不仅可连 接沿海各港口,而且通过江海联运,可沟通长江、京杭大运河,直接覆盖整个 华东地区及经济发达的长江流域,是中国沿海向美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等港口 远洋运输辐射的理想集散地。进北仑港主要经营进口铁矿砂、内外贸集装箱、 原油
32、成品油、液体化工产品、煤炭以及其他散杂货装卸、储存、中转业务。 二、 自然条件优势 宁波港是我国大陆沿海四大深水良港之一。宁波港进港航道水深在18.2米 以上,25万吨级以下船舶可以自由进出港,25万至30万吨级超大型船舶可以候 潮进港。现有生产性泊位309座,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60座,是国内大型和 特大型深水泊位最多的港口。最大的有25万吨级原油码头,20万吨级(可兼靠 30万吨船)的卸矿码头,第六代国际集装箱专用泊位以及5万吨级液体化工专用 泊位;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通航。6宁波港4900多米长 的集装箱码头前沿自然水深-13.5至-17米,配有近60台最大外
33、伸距达65米的集 装箱装卸桥吊,码头设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宁波港同时也是一个理想的避风 港,一年四季风小浪低,港域航道不冻不淤,年平均作业天数350天以上。 三、 腹地优势 (一)陆上经济腹地 宁波港以宁波市为依托,随着杭州湾大桥、甬金高速公路的建成,甬金 铁路也在规划建设中,直接经济腹地为浙江省,间接腹地延伸为上海、江苏、 安徽、江西、湖南和湖北等长江沿线地区。这些地区经济贸易发达,能提供 大量货源。作为直接的浙江省是对宁波港的影响巨大。浙江省 1978 年与 2008 年相比,省内生产总值从 124 亿元增长到 21486.9 亿元,从全国第 14 位 上升到第 4 位;人均省内生产总值由
34、 331 元增至 42214 元,首次突破 6000 美元。 6 宁波港集团有限公司 财政收入从 27 亿元增至 3730.1 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连续 21 年居全国第一。7城 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22727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9258 元。 表3-1 浙江省2003年-2008年相关统计数据 单位:亿元 年份 200320042005200620072008 浙江省 GDP 9705.0211648.713437.8515742.511878021486.9 进出口61423 852.131073.911391.51768.42111.5 出口 416.03581.46768.04
35、1009.00 1283 1542.9 资料来源:浙江统计信息局 从表格3-1可以看出浙江省经济发展迅速,对物流服务需求巨大, 为宁波 港集装箱运输发展提供充足的货源支持。2008年浙江省实现外贸贸易总额 2111.5亿元,同比增长19.4%。其中,出口总额为1542.9,增长20.3%。出口 增幅比全国水平高出3.1个百分点,高于广东、上海江苏。8 (二)海上经济腹地 海上腹地指的是宁波港开辟的航线所能触及的地区。2008年初,为了应 对经济危机对外贸的影响,宁波港集团合理调整集装箱航线布局,航线开辟 向欧洲、地中海、南美等经济热点地区倾斜,宁波港新增集装箱远洋干线10条。 截至2008年4
36、月,宁波港集装箱航线达到200条。 四、 集疏运体系 宁波港集疏体系比较完善。宁波港已初步形成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路 集疏运网络。首先,宁波高速公路快速发展,宁波至杭州、温州、金华方向 的高速公路都已建成。2008年,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建成“一环六射” 高速公路网主骨架;宁波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9571.75公里,公路密度超过100 公里/百平方公里,城乡联网四通八达,基本达到发达国家发展水平。9其次, 宁波市境内现有铁路与港口集疏运有关的主要是一条干线和三条支线,“一条 干线”即萧甫线,三条支线即洪镇支线、白沙支线和北仑支线。甬金线铁路的 建设也在规划中。最后,2007年12月29日,杭
37、甬运河建成并通行。航道起自杭 州三堡,经钱塘江、浦阳江、西小江、曹娥江、四十里河、姚江,终于宁波甬 7浙江省统计局.2008 年经济运行情况. EB/OL 8浙江省统计局.2008 年经济运行情况. EB/OL 9 俞刚.宁波跨海大桥通车. J/OL 江,全长239公里。随着杭甬运河的通航,东部沿海运输通道和京杭运河南北水 运大动脉实现了有机联系,这既能促使内河航运业的复兴、地方经济的发展, 又能扩大宁波港的货源辐射范围,提高区域的综合运输能力,缓解陆路运输压 力,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宁波北仑港的劣势分析 宁波港虽然占据了很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优势,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 劣势。 一、
38、 港口基础设施 宁波港存在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1、港口通过能力不足,难以满足需求快 速增长的需要。大型集装箱泊位严重不足,现有泊位处于严重超负荷状态,很 难适应腹地经济的发展需求。内外贸标准集装箱运输的接轨使宁波港口专用泊 位不足和设备落后的矛盾将日益突出。2、宁波港吞吐量的过快增长港口交通 运输压力增大,导致经常性的交通拥堵。宁波对外交通压力也有所增加,特别 是杭甬高速公路运力明显不能满足集装箱货物运输需求。3、现代物流业是知 识经济显现的产物。对于内贸标准集装箱运输而言,到目前为止,宁波港、船 公司之间还没有开展计算机联网管理有些甚至还在人工操作或人机并用这 些都无法适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要
39、求。在大多数船公司都已实现计算机联网的 情况下,整个运输网络的联网工作显得迫在眉睫。 二、 港口服务 宁波港的功能仍然多以传统的装卸、储存、转运服务为主,与之配套的金 融、保险、船舶等服务体系缺乏。围绕港口的物流园区发展和建设比较滞后, 在货物流通过程中提供的货检、分装、包装、贴标签等物流增值服务比较薄弱, 港口与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联系不够紧密。引航服务、船舶交通体系 (VTS) 、船舶挂靠接待设施,还是港口安全、作业安全等,宁波港需要进一步加 强。 三、 信息化 宁波港的港口信息化水平与上海港相比存在差距。信息化水平的高低是向 国际化港口迈进的一个重要指标。综观新加坡、高雄等国际大港,
40、港口信息化全 面普及,港口作业效率也大大提高。港口信息化水平主要表现在EDI系统的实施 情况。宁波港尽管电子口岸已经初步形成,但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身份 认证、技术数据标准统一、企业普及应用等等还需要不断推进和提升。 四、结构性矛盾突出 宁波港务局所属公用码头泊位总体吞吐能力不足,而大量业主码头能力不 能充分利用。大中小泊位比例失调,很难适应大宗散货装卸、储存、中转业务 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出现有些码头堆满货物,来不及装卸,而有些码头却空 闲,没有货物的情况出现。大型专用泊位的空间布局比较分散,缺乏统一规划。 第三节 宁波北仑港发展机遇 我国对外开放发展的局面和对外贸易的增长保证了对港口发
41、展的迫切需求。 从国内沿海经济发展趋势看,沿海经济的发展是中国经济的引擎,沿海地区所 具有的靠近世界航道的突出区位优势和已经形成的外向型经济格局,决定了包 括宁波在内的沿海开放城市的战略重心位置。同时,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 宁波作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依托北仑港和开放政策,接受国内和国际的产 业转移趋势。 一、 国际市场货源充足 未来整个港口行业的发展仍然是稳中增长。根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10年 远东地区的货柜吞吐量将增加4544.6万TEU(标箱),到2010年将达到1.5亿吨, 于东地区的货柜增加量在全球增加量中占34.3%。10 二、 国内市场货源稳定 我国港口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
42、从发达国家基本经验来看,我国重工业至 少要持续10年左右的时间。在重工业时期,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GDP的需求弹性 系数逐渐提高至2.0-2.7.如果未来10年中国GDP的增长速度维持在7%,港口货物 的吞吐量将以14%-18%的速度增长。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进出口额的高速增长、运输方式集装箱化带动中国 集装箱港口需求快速增加,并且会在最近10年这些因素仍然会持续刺激集装箱 港口业的高速增长。 表3-2 外贸出口额生成集装箱量的预测 单位:TEU/亿美元 省市 201020152020 浙江 380036503500 江西 820075006500 江苏 430040003600 上海 420
43、039003500 四川 830076006600 湖南 800075007000 湖北 810076007100 安徽 780073007000 重庆 780072006800 资料来源:中研普华数据库 10 钟昌标、陈均浩.海港城市、国际贸易与现代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28 钟昌标、陈均浩.海港城市、国际贸易与现代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28 三、 区域经济一体化 长三角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入实质性启动阶段。杭州湾大桥建设, 将使宁波与上海实现对接,变过去的交通末端为新的交通枢纽,在更高层次上 融入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大都市经济圈,使其在区域港口群体中发挥更
44、大作用。 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也将加强海域港口资源的整合,更好地满足浙江省以 及长三角对外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对港口运输的影响。 1、杭州湾大桥提升宁波的区位优势。 2008年5月开通的杭州湾跨海大桥, 将使杭州湾地区“V”字型路网运输格 局发生重大变化, 形成宁波上海杭州新的三角地区, 使宁波由端点城市变 成通过式的区域中心城市。这将使杭州湾南北岸地区间的运距大大减少(见表 3-3),从而影响杭州湾南北岸货物运输流量和流向的变化, 并进一步拓展宁波 港口腹地的发展空间。 表3-3 杭州湾大桥通车后运距的变化 ( 单位:km) 起迄地点现运距大桥通车后运距 281221 310250 绍兴SCT
45、码头 上海外高桥码头 洋山港 273213 523333 543353 台州SCT 码头 上海外高桥码头 洋山港 520330 381244 410273 宁波SCT 码头 上海外高桥码头 洋山港 373236 上海宁波港北仑码头 370233 嘉兴宁波港北仑码头 265141 苏州宁波港北仑码头 343219 2、宁波舟山港一体化。 自2006年1月1日宁波港与舟山港一体化启动以来, 两港资源整合初显成效, 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也已经正式公布, 过去港口规划、建设、营运、管 理上相互分割, 岸线资源浪费的现象有所改变, 有助于宁波舟山港加快成为 现代化的国际集装箱港口。宁波-舟山港是上海国际航
46、运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集装箱运输的干线港,是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线地区工业所需能源、原材料 及外贸物资运输的主要中转港和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基地,是浙江省特别是宁波 市、舟山市发展国民经济特别是海洋经济、开放型经济,临港工业、旅游业和 开发岛屿、发展陆岛交通的主要依托;随着区域内综合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 SCT 上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根据郑磊.张小宇. 杭州湾跨海大桥与宁波 舟山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整理而来J.中国水运杂志. 2009(1):28-30 港口的服务范围应进一步拓展,成为以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中转和外贸集 装箱运输为主的现代化、多功能的综合性国际港口 三、 政策支持 宁波实施“
47、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的发展战略,把加快港口开发作为宁波 市发展的一项战略重点。同时宁波港实施“城以港兴、港为城用、港城互动” 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港城一体化”的进程。结合宁波市总体发展规划、尤 其是宁波在构筑大都市的进程中城市重心东移的趋势,配合宁波市镇海和北仑 两个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北仑在重点发展临港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要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宁波港“十一五”期间发展规划与建设 战略继续把集装箱运输作为港口开发的重点,优化港口空间布局,加强基础设 施建设提高港口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水平。 第四节 宁波港经济发展的挑战 一、 激烈的国际竞争 现代港口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已经成为
48、了集装箱港口之间的竞争。现代集 装箱港口的竞争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国家或地区港口之间的竞争;国家或地区 内部港口之间的竞争;港口内部的企业竞争。竞争层次不同,竞争目的各异。 国家或地区港口的竞争主要在于:1、争取更多的集装箱通过自己的港口;2、 争取更多的货物在港口接受更多的增值服务;3、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 资。国家或地区内部港口间的竞争除了争取集装箱吞吐量之外,还在于提高港 口自身的竞争优势。港口内部企业间的竞争,则源于港口内部企业的经营服务 往往是按照一体化经营的。港口的竞争层次及目标的差异,与港口发展上午层 次和目标具有一致性。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全球化和港口发展的现代化,世 界港
49、口的发展趋势表现为港口深水化、布局网络化、业务物流化、管理信息化、 经营民营化。 宁波北仑港在外环线上面临中国台湾、新加坡、韩国和日本等枢纽港、准 枢纽港和地区中心港的挑战。 二、 国内港口竞争加剧 全国主枢纽港口的布局规划是发展43个主枢纽,其中沿海港口为20个,内 河港口为23个,覆盖了沿海14个开放城市、4个经济特区。我国的港口竞争主要 是长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及西南港口之间的竞争。我国沿海的主要港口都制定 了提高综合竞争力的行动计划。如上海近几年的码头建设主要贯彻东西联动方 针,逐步将上海集装箱码头的中心向浦东转移。 宁波在内环线上面临激烈竞争局面。近长三角地区14个市就有多个港口争 当
50、“东方大港”,加之上海远洋山港的建成使上海结束了没有深水港的历史。宁 波港受到上海港发展的影响, 尤其是大小洋山深水港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两 个港口对共有经济腹地的争夺将更加明显。温州港的建设发展也对宁波港带来 竞争压力。温州正积极实施状元岙深水港工程, 该工程规划深水港区岸线总长 达4.8 公里, 拥有17 个深水泊位, 将形成每年300 标准箱及4000 万吨货物的 吞吐能力。此将使浙江以南( 宁波核心腹地) 集装箱箱源相当一部分分流。 三、船舶大型化趋势的挑战 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干线主力船型从90年代初的3000TEU到后来的6000TEU,一 直到如今的8000TEU甚至10000TE
51、U以上,而且还在追求“更大、更快”,这已是国 际航运业的潮流。船舶大型化对挂靠港的自然条件、装备条件、装卸效率、管 理能力等都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同时使航线模式愈来愈转向以少数几个枢纽 港为挂靠港和转运中心,辅以周边密集的支线喂给的模式。作为航线设计者的大 型班轮公司在选择转运中心和安排支线港的决策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第五节 小结 宁波港是以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作为发展目标,其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腹 地经济发达,集疏体系比较完善等优势,但是也存在港口基础设施落后,港口 服务不足的劣势。未来发展过程中,宁波港有很多机遇,比如国际、国际市场 充足,政策支持等。但是宁波港也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
52、,国内港口竞争 加剧等挑战。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宁波港发展所存在的优势和劣势,认清了宁 波港集装箱运输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得出SWOT矩阵,通过该矩阵对应得 出四个战略,分别是SO战略、WO战略、ST战略、WT战略,SO战略是指增长型战 略;WO战略是指宁波港可以采取的扭转型战略;ST战略是指宁波港可以考虑实 施多元化战略;WT战略是指宁波港最不理想的内外部因素的结合状况。根据前 文介绍宁波港目前发展的基本情况。宁波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从 2001年-2008年,连续八年持续而且快速增长。而且宁波港已经形成了能源、石 化、钢铁、汽车、造船和造纸六大临港产业,同时参照宁波
53、港内在优势和劣势 以及外在机遇和挑战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图)这个SWOT矩阵。 优势/劣势 机遇/威胁 优势(strengths) 1、区位优势 2、 自然条件优势 3、 腹地优势 4、 集疏优势 劣势(weaknesses) 1、 基础设施不足 2、 港口服务薄弱 3、 信息化不足 4、 结构性矛盾 机遇(opportunities) 1、 国际市场货源充足 2、 国内市场货源稳定 3、 区域经济一体化 4、 政策支持 SO战略 1、 推进区港联动 2、 港口国内外宣传 3、 真正实现宁波港-舟山港 一体化 4、发展现代物流 WO战略 1、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港口配套服务设施 建设
54、力度。 2、加快建设信息化港口 3、提高管理,加强港口服 务的竞争力 威胁(threats) 1、 激烈的国际竞争 2、 国内港口竞争加剧 3、 船舶大型化趋势 ST战略 1、 提高装卸效率,增强综 合竞争力。 2、大力引进大型船舶 WT战略 1、 抢先发展,形成集装箱 优势 2、加强领导,建立良好的发 展机制。 第四章 宁波港经济发展的战略 第一节 宁波港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宁波市政府近年来大力发展宁波港,在建设宁波港的工作放在重中之重。 宁波市政府提出的发展目标如下: 20052010 年:基本建成国际一流深水枢纽港和国际集装箱远洋干线港, 2010年港口吞吐量达到33000万吨,进入世界
55、大型港口的前5名;集装箱吞吐量 突破1200万TEU,进入全球集装箱大港前10名,在国际、国内大型港口的排位进 一步的提升。 20102020 年:全面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和港口各项功能。2020年全港吞吐 量达到41000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00万TEU,继续保持世界港口前5 位和进入全球集装箱大港前8位。11 第二节 宁波港经济发展战略分析 SWOT 分析方法主要就是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 的研究,比较系统直观的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 策等。但是每个战略可能不是完全可行获适合,还要针对研究对象进行下一 步的具体研究,现对矩形图得出的结论进行逐一
56、分析,结果如下: 一、SO 战略:增长型战略 (一)推动港区联动。 进一步整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和港口的区位优势,将保税区的特殊政策覆 盖到港区,实现区域联动、功能联动、信息联动、营运联动,拓展和提升保税 区和港口的功能,形成保税区与港口良性互动发展的局面。目前宁波港区和保 税物流园区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 港区互动程度不高, 保税物流园区功能难 以充分发挥, 对港区贡献度不大。应尽快促成港口与保税物流园区的全面合 作,推动“区港联动”朝更高层次发展, 向“保税港”过渡。 (二)港口国内外宣传。 宁波港应致力于打响集装箱运输品牌,以国际一流码头设施(深水化、大 型化、专业化、现代化)、国际一流服务
57、水准(优质、安全、高效、便捷)作 为品牌创建的定位和内涵,围绕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展开工作,运 用港口国际推介会、国际互联网、报刊电台、电视等多种渠道开展针对性的宣 传,不断提高港口国际知名度,争取更多的船公司、物流企业、货主成为宁波 港的客户。 (三)真正实现宁波港-舟山港一体化。 宁波港、舟山港都是天然深水良港,是浙江省两大重要港口。宁波港具有 经济实力、技术信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而舟山港发展大宗散货水水中 转和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基地的理想深水港址。通过推进宁波、舟山港口的一体 化,调整码头泊位的功能和布局,可以优化港口功能结构和总体布局,并按照 11蔡真亮.宁波港集装箱运输发展战略研究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07:95 市场经济规津和岸线资源开发的内在规律,对港口工程项目实行共同开发,从 而达到有序开发和合理整合港口资源的目的,充分地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提高 竞争能力。 (四)发展现代物流 宁波港在发展过程中,把现代物流业列为战略性产业,把宁波港建设成区域 物流中心作为未来宁波发展战略的基本目标。宁波港应建设面向国内外市场的 转口贸易中心,努力建设成与上海港互补的港口;建设面向长三角地区和浙江 省的商业批发配送中心,充分利用地理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平顶山流动摊贩管理办法
- 金融声誉风险管理办法
- 云南省拆迁安置管理办法
- 金融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 工程交工后续管理办法
- 银行培训教育管理办法
- 大型货车管理办法及制度
- 书画艺术品仓储管理办法
- 银行小区食堂管理办法
- 库存汽车租赁管理办法
- 三明市永安林业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课件
- 2025潞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76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离婚协议书打印
- T/CECS 10381-2024滤池用不锈钢滤板及配套组件
- 农业国企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上半年财务工作总结模版
- 低钠血症护理
- 店铺装修消防合同协议
- 护士资格证考试口腔护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二级造价师安装工程真题卷(附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