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第8讲 质量与密度,考点一 质量及其测量 1.物体所含_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质的_、_、温度和位置无关.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_, 符号是_. 质量单位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 t、kg、g、mg,1 t=_kg; 1 kg =_g= _ mg.,物质,形状,物态,千克,kg,103,103,106,3.实验室中常用_测量物体质量,托盘天平使用时应在_盘放物体,_盘放砝码,添加砝码时要用镊子按_的顺序夹取. 4.天平的使用方法可以概括为: 放天平放到水平台上,游码放到_上; 调调平衡螺母,目的是使天平平衡,而判断天平是否平衡就要看指针是否
2、指在_,或指针左右_;,天平,左,右,从大到小,零刻度线,分度盘中央,摆动幅度是否相同,称_物_码,通过加减砝码或调节游码 使天平平衡; 读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_侧对应的刻度值 就等于物体的质量; 取取用砝码必须用_,取下的砝码应放 在砝码盒中,称量完毕,应把_移回零点.,左,右,左,镊子,游码,考点二 密度及其测量 1.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_与它的_之比叫 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物 体质量、体积的大小_关(填“有”或“无”),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为定值.密度跟温度和物质的状态_关(填“有”或“无”). 2.密度大小等于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其计算 公式为_.密度的单
3、位:kg/m3、g/cm3. 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 g/cm3=_kg/m3.,质量,体积,无,有,1103,3.测固体密度:(1)用天平测出固体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体积的水,记下体积V1; (3)把固体浸没在量筒中的水里,记下水面所对应的刻度V2; (4)得出固体的密度为 _. 4.测液体密度: (1)用天平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2)把烧杯中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 体的体积V; (3)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 (4)液体的密度_.,考点三 密度知识的应用 1.密度的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诸多应用,如利 用密度的公式_可以鉴别物质,利用导出公式 _可
4、以求质量,利用导出公式_可以求体积等. 2.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_,可以根据密度来 _.如果仅通过密度无法鉴别,就需要根据物质 的其他性质,如颜色、气味、硬度、电学特性等进一步 鉴别.,m=V,不同,鉴别物质,考点一 质量及其测量 命题点:(1)质量的单位及换算;(2)质量的估计和测量;(3)托盘天平的使用. 例1(2013株洲)在宇宙飞船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如果将一个塑料杯带到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塑料杯的质量( ) A.为零B.不变C.变小D.变大,解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太空中塑料杯的质量不变. 答案:B,例2(
5、2013盐城)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应移到标尺的_处.若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调节,使天平平衡.测量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石块的质量为_g.,解析:本题考查托盘天平的使用.调节天平平衡时,要先 将游码归零,即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 指针偏右,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所测物体的质量 为砝码总质量与游码示数之和,由图可知,石块质量 m=20 g+3.4 g=23.4 g. 答案:左端零刻度线左23.4,【方法总结】天平使用过程中应注意:1.使用前或天平移 动位置后,不要忘记调节横梁平衡;2.加减砝码、移动
6、 游码时不要用手操作,应该用镊子夹取或拨动;3.不要将 物体放入右盘,往左盘加减砝码.应按“左物右码”的规则来加减砝码;4.测量过程中,平衡螺母是不能移动的, 应调节游码,直至天平的横梁再次平衡.,考点二 密度及其测量 命题点:(1)密度的概念;(2)密度的简单计算;(3)测量 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例3(2013长沙)浏阳腐乳以其口感细腻、味道纯正而远 近闻名,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现测得一块腐乳质量约为 10 g,体积约8 cm3,则其密度为_g/cm3.若吃掉一 半剩余部分密度将_.,解析:本题考查密度的概念和计算. 腐乳的密度为: 因为密度是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本身的质量 无关,吃掉
7、一半后剩余部分的密度不变. 答案:1.25 不变,例4(2013福州)在“测酸奶密度”的实验中,(1)小明的实验方案: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 他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0为37.4 g; 接着把酸奶倒入烧杯中,测得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 如图1所示m1=_g;然后把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 筒中,如图2所示,V奶=_cm3;则酸奶的密度 =_g/cm3.在交流讨论中,小雨同学认为小 明测得的酸奶密度值偏大.其原因是:_ _.,(2)小雨的实验方案:巧妙地利用天平、小玻璃瓶(有盖)和水测酸奶密度. 请你简要写出小雨的实验过程和酸奶密度的计算表达式 (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_ _ _.,
8、解析:本题考查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1)由图可知酸 奶和烧杯的总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总质量(80 g)加上 标尺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1.4 g)为81.4 g,酸奶的质 量为81.4 g37.4 g=44.0 g;读出量筒中酸奶的体积为 40 cm3,酸奶的密度 把酸奶从烧杯倒入量筒中时,会有部分残留在烧杯中,使测量的体积偏小,密度偏大.,(2)借助天平、空玻璃瓶和水利用等体积法测出装满瓶子 酸奶的体积和质量然后代入公式即可算出酸奶的密度.先 用天平测出空玻璃瓶(含盖)的质量m0;然后在瓶内装 满水,再用天平测出水和瓶的总质量m1;将水倒出,在 瓶内装满牛奶,用天平测出酸奶和瓶的总质量m2,酸奶
9、 的质量为m2m0,瓶内所装满水的体积为 酸奶的体积等于水的体积,根据公式 表示出酸奶 的密度为:,答案:(1)81.4 40 1.1酸奶倒入量筒中时会有部分残留在烧杯中,使测量的体积偏小. (2)实验过程: 用天平测出小玻璃瓶(含盖)的质量m0; 在瓶内装满水,盖上盖子,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 量m1; 倒干净水,再往瓶内装满酸奶,盖上盖子,用天平测 出瓶和酸奶的总质量m2. 酸奶密度的计算表达式:,例5(2013山西)小强观察到学校在硬化路面时,工人师傅用振动器在混凝土上来回振动,他想这样做可能是为了增大混凝土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量筒、细沙等器材做了如下实验: (1)他用调好的天平按图中
10、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道,量筒中细沙质量是 g,体积是_cm3, 细沙的密度是_kg/m3. (2)接下来他将量筒内的细沙_并抹平,发现体积 变小,由此判断所测细沙密度变大,从而验证了他的想法.,解析:本题考查固体密度的测量与计算.(1)观察实验装 置甲可知,烧杯和细沙的总质量为154 g,观察图乙可知烧 杯和剩余细沙的质量为44 g,所以量筒中细沙的质量 为:154 g-44 g=110 g;观察图丙可知,量筒中细沙的体积为 50 cm3,则细沙的密度 2.2 g/cm3= 2.2103 kg/m3; (2)工人师傅用振动器对混凝土进行振动,其作用之一就 是对混凝土进行压实,排出混
11、凝土内的空气.故可采用压 实的方式对细沙进行处理. 答案: (1)110 50 2.2103 (2)压实(合理即可),考点三 密度知识的应用 命题点:(1)鉴别物质;(2)求体积;(3)求质量. 例6(2013天津)学完密度知识后,一位普通中学生对自己的身体体积进行了估算,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30 dm3B. 60 dm3 C. 100 dm3D. 120 dm3,解析:本题考查生活中常见量的估测和密度公式的应 用.中学生的质量一般约为50 kg,密度约为水的密度 1.0103 kg/m3,所以其身体的体积约为: 最接近实际的是B. 答案:B,例7(2013白银)某厂家生产了
12、一种酒叫“斤二两”,小 林观察发现标有“净含量600 mL”字样,她查阅得知酒 的密度约为0.9103 kg/m3,她计算后发现瓶中只装 有酒约_kg. 解析:本题考查密度知识的应用. m=V =0.9103 kg/m360010-6 m3=0.54 kg. 答案:0.54,1.(原创)天平的每一个砝码都有一定的质量,如图所示 的一个砝码,其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 A.将它熔化成铁水 B.磨掉砝码一个角 C.把它轧成薄铁片 D.放在月球上 答案:B,2.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 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这时应该( ) A.将游码向左移动 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
13、一些 C.将游码向右移动 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答案:D,3.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答案:B,4.由两种不同材料制成的大小相同的实心球甲、乙,在天平右盘中放入4个甲球,在左盘中放入5个乙球,这时天平刚好平衡,且游码没有移动.则可知( ) A.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51 B.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45 C.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为54 D.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不能确定 答案:C,5.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60_(填单位),若苹果的 密度为
14、0.8_ g/cm3,这个苹果的体积约为 _cm3. 答案:g200,6.妈妈买回来一箱牛奶.小雯同学想测出它的密度,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出烧杯质量m1=20 g; B.取适量牛奶作为样品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如图甲所示; C.将烧杯中的牛奶倒进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V,如图乙所示.则:,(1)牛奶样品的质量m=_g; (2)牛奶样品的体积V=_cm3; (3)牛奶的密度=_g/cm3; (4)小雯这种方法测出的牛 奶密度会偏_(填“大”或“小”). 答案:(1)33.0 (2)30 (3)1.1 (4)大,7.一个瓶子最多能装2 kg的水
15、.求: (1)该瓶子的容积; (2)用该瓶子装食用油,最多能装多少千克? (水=1.0103 kg/m3,油=0.9103 kg/m3) 解:(1)2 kg水的体积: V容=V水=210-3 m3 (2)油的质量: m油=油V油=油V容=0.9103 kg/m3210-3 m3=1.8 kg,考点训练 8,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13湘西)夏天来了,一些同学喜欢自制冰棒,他们 将一杯80 g的水放入冰箱中,完全结冰后,其质量( ) A.仍是80 gB.大于80 g C.小于80 gD.不能确定 答案:A,2.(2013绍兴)同一密封袋装食品,分别位于不同海拔处,表现出不同
16、的外形,如图甲和乙所示.食品袋内一定不变的量是( ) A.质量B.气压C.密度D.体积 答案:A,3.(2013河北)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 A.往右盘增加砝码B.从右盘减少砝码 C.向左调节平衡螺母D.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答案:A,4.(2013云南)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下列关于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说法,正确是 ( ) A.质量不变,密度增加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增加,密度不变 D.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答案:B,5.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铁的密度比水的密
17、度大,表示铁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大 C.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可能相同 D.密度相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相同 答案:C,6.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 a物质的密度最大 B. c物质的密度最大 C. b物质的密度是2103 kg/m3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A,7.(2013岳阳)有一体积为30 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237 g,则( ) A用天平测质量时,固体应放在天平右盘 B此固体的密度为7.9 g/cm3 C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减小 D只改变此固体形状,它的质量减少,解析:用天平测质量时,固
18、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A选项错误;此固体的密度 B选项正确;物质的密度与物体质量的多少无关,C选项错误;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D选项错误故选B 答案:B,8.(2013梅州)制造航空飞行器时,为了减轻其质量,采用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 A.导电性好B.熔点低 C.密度小D.导热性好 解析:制造飞行器,所需要材料的体积是一个定值,由密度的计算公式 可知,当体积相同时质量 越小,密度就越小,故选C. 答案:C,9.下表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阅读后请判断下面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B.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
19、下,其密度不同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解析:冰的密度、干松木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A错;煤油、酒精的密度相同,故B错;由m=V可知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由于铜的密度小于铅的密度,所以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大,故D错. 答案:C,10.(2013日照)小伟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橙汁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 ) 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B.将橙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橙汁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 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橙汁的总质量,解析:在测橙汁的密度时,先测出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再将部分橙汁倒入量筒中,
20、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橙汁的质量,计算出倒出橙汁的质量,从而可以计算出橙汁的密度.由此可知A选项步骤中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是多余的.故选A. 答案:A,11.甲物质的密度为5 g/cm3,乙物质密度为2 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 g/cm3.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 A.52B.25C.54D.45 解析:由于混合后总体积不变,则假设甲的质量为m甲,乙的质量为m乙,由密度公式得 代入数据后 整理得:m甲m乙=54, 所以C选项正确. 答案:C,12.(2013庆阳)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
21、象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A、B和水的密度水之间的关系是( ) AB水A BBA水 CA水B D水AB,解析:由题图可知,当体积V=20 cm3时A的质量是 30 g;B的质量是5 g,则 故A水B. 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7分) 13.(原创)2013年6月20日上午10点04分, 全国中小学生同时观看了中国女航天员 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内讲授的“太空第一 课”.在失重状态下,王亚平手中的陀螺 _(填“有”或“无”)质量.当王亚平给陀螺施加一个推力时,陀螺会向前飞去,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 答案:有 运动状态,14.小强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块橡皮的质量,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
22、调到0刻度后,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使右端的 平衡螺母向_移动.天平 平衡后,在左盘放橡皮,右 盘添加砝码,向右移动游码 后.指针停在分度盘中央,所加砝码数值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橡皮的质量是_g.如果调节天平平衡时,忘记将游码调到0刻度,则他测量的橡皮质量比真实值_. 答案:右 33.2 大,15.如图所示,一个矿泉水瓶里有不多 的水,乌鸦喝不到水,聪明的乌鸦就衔 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水面上 升了,乌鸦喝到了水.若矿泉水瓶的 容积为450 mL,内有0.2 kg的水, 乌鸦投入其中的石块的体积是,石块质量是_. (石块密度为2.6103 kg/m3
23、),解析: 需要投入的石块的体积为450 cm3-200 cm3=250 cm3; 需要投入的石块的质量为m石=石V石=2.6103kg/m3 2.510-4m3=0.65 kg. 答案:250 cm30.65 kg,16.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某人的质量是 60 kg,他的体积约为_m3,假如他登上月球, 他的质量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人的质量m=60 kg,体积 = 0.06 m3,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故在月球上质量 不变. 答案:0.06 不变,三、实验探究题(17题8分,18题8分,19题10分,共26分) 17.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
24、1)测量原理是_. (2)图a、b、c为用天平测量小石块质量过程中的几个情境,合理的顺序是_(填字母). (3)由图b可知,小石块的质量是_g. (4)将小石块放入盛有40 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情况如图d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_kg/m3.,解析:测量原理: ,先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 m,然后用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V,根据公式 求出.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先把游码归零,然后 调节平衡螺母,再测量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 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50 g+20 g+1 g+ 0.4g=71.4 g.根据 =3.57 g/cm3= 3.57103 kg/m3. 答案:(1)
25、(2)a、c、b (3)71.4(4)3.57103,18.(2013遂宁)小明在实验室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 (1)他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滑回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后,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将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填“左”或“右”)才能使天平平衡.,(2)在实验过程中他进行了如下一些实验步骤: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 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 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 将矿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 以上实验步骤顺序合理且误差较小的是_. A.B. C.D.,(3)由图乙、丙可知,矿石的质量为_g.矿石的密 度为_g/cm3. 解析:(1)天平横梁调平方法“左偏右调”,因此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2)实验步骤顺序合理且误差较小,一般原则是“先测质量后测体积”,故选B;(3)由图乙、丙可知,矿石的质量为52.0 g,体积为V=40 cm3-20 cm3=20 cm3,矿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化学(第4版)课件 第7章 脂质代谢
- 超高性能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 儿童健康检查培训
- 卢桑斯的权变管理理论
- 黄疸的问诊要点与护理诊断
- 颈部疾病病人护理课件
- 我的健康早餐分享
- 幼儿春游欣赏活动方案设计
- 健康素养大讲堂
- 预防网络诈骗班会课件
-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23张)2024版新教材
- 美国技术服务合同英文翻译
- 企业数字化生存指南
- 医院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项目资料备案清单
- YDT 5206-2023宽带光纤接入工程技术规范
- 新疆警察学院面试问题及答案
- 小学三到六年级全册单词默写(素材)-2023-2024学年译林版(三起)小学英语
- 铁岭市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笔试真题2022
- 天然气泄漏事故演练方案及评估
- 《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专区设置与服务规范》
- 妇科炎症健康教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