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德莱塞嘉莉妹妹中的城市、阶级与个体摘要:美国现代小说先驱西奥多德莱塞的嘉莉妹妹揭示了20世纪初美国城市的冷漠无情与残酷的阶级本性必然导致个体的精神危机与伦理失衡。在城市物质空间中,小说呈现的工厂街道、酒店餐厅、商场剧院、公寓会所等城市意象,不仅是人物活动的空间场所,更是人物生活遭际、社会地位的象征,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鲜明的阶级分层与贫富差距;人物的精神空间也随之失衡与异化,上层社会对下层社会充满排斥、轻视与鄙夷,下层社会则对上层社会表现出向往、敬畏与嫉妒交织的情感,体现出阶级之间难以跨越的鸿沟。城市空间对个体影响巨大,单纯质朴的打工妹嘉莉为物欲驱使而道德沦丧,异化成看似风光, 实则灵魂迷失的“
2、空心人”;推销员杜洛埃是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精明狡猾,爱慕虚荣。赫斯渥是典型的利己主义者,是美国生活方式的产物。美国城市工业化的飞速发展使个体在城市生活中迷失自我:个体的欲望无限膨胀,无休止地追求金钱、社会地位、爱情与性来满足自我,而传统的社会道德、家庭伦理和两性伦理却逐渐丧失。在嘉莉妹妹中,城市成为黑暗与不公、诱惑与堕落的象征,小说揭示了美国社会伦理道德的伪善性,阶级之间的对立、相差悬殊的物质差别最终导致了个人沦为阶级社会牺牲品的必然性。关键词:德莱塞,嘉莉妹妹,城市,阶级,个体一、引言 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1871-1945)是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杰出的现实
3、主义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城市是一个永恒的创作题材,也是意蕴深刻的情结与背景。德莱塞敏锐捕捉到城市化这一现代性最重要的符号表征,在创作中率先呈现出工业化进程中美国城市生活的原生态,以文献记录般的逼真笔法凸现了工业化后的美国现实生活的残酷性,从而被誉为二十世纪美国城市小说的开拓者。德莱塞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嘉莉妹妹(1900)开辟了美国城市小说的新纪元。当时的美国社会是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转型社会, 传统的农业社会在城市文明的召唤下迅速解体, 充满梦想与希望的大批的人们抱着改变命运的幻想涌入像芝加哥和纽约这样的大城市, 城市文明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价值观、伦理道德观以及生活方式。德莱塞用独特
4、的视角描写城市生活, 分析男女主人公的命运来突出、渲染小说的主题思想。正如批评家格尔凡特(gelfant)所说:“随着嘉莉妹妹的出版,二十世纪美国城市小说产生了。尽管同时代的其他小说也透视现代城市生活,但却没有一部把主要的城市主题、态度、情绪结合在一起而创作出一种与十九世纪文学截然不同的新小说。”【1】 嘉莉妹妹的创作背景是19世纪末期的芝加哥和纽约。作为美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两大城市,它们最早进入了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化时期。机器工厂不仅改变了美国的社会经济,还极大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风貌。雅瑟对于城市对人类文明所起的作用深信不疑。他说,:“开始激发美国想象力的地方是城市,而不
5、是那荒芜人烟的边疆”。德莱塞在小说凭借艺术家的直觉, 意识到了城市对人伦理价值观念的影响。他借用主人公嘉莉的故事来讲述城市是如何将一位原本淳朴的农家女异化成看似风光无限,实则灵魂迷失的“空心人”的。美国城市工业化的飞速发展使个体在城市生活中迷失自我:个体的欲望无限膨胀,无休止地追求金钱、社会地位、爱情与性来满足自我,而传统的社会道德、家庭伦理和两性伦理却逐渐丧失。在嘉莉妹妹中,城市成为黑暗与不公、诱惑与堕落的象征,小说揭示了美国社会伦理道德的伪善性,阶级之间的对立、相差悬殊的物质差别最终导致了个人沦为阶级社会牺牲品的必然性。从而传递出德莱塞对工业化城市生存状态的忧虑及其深切的人文关怀思想。二、
6、城市中的阶级差异与社会分层 城市是一种空间性存在,是“具有多重空间性特征的物质与文化存在”。【2】空间是一个城市赖以运作的基本要素,是各种力量与关系的聚合,是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人物活动的场所。对城市空间的详细铺陈一直是德莱塞小说创作的突出特色。在城市物质空间中,小说呈现的工厂街道、酒店餐厅、商场剧院、公寓会所等城市意象,不仅是人物活动的空间场所,更是人物生活遭际、社会地位的象征,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鲜明的阶级分层与贫富差距;人物的精神空间也随之失衡与异化,上层社会对下层社会充满排斥、轻视与鄙夷,下层社会则对上层社会表现出向往、敬畏与嫉妒交织的情感,体现出阶级之间难以跨越的鸿沟。2.1 物质空间折射
7、出贫富差距的鸿沟 德莱赛在嘉莉妹妹中非常写实地反映了美国20世纪初的城市状况,即在纯粹的金钱社会,上层社会和底层社会之间的鸿沟是难以超越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和价值体系不允许超越或破坏既有的社会标准。“城市的中心是一片广阔的批发商行区和商店销售区,这里经常有不谙世故的人前来找工作。整个市中心具有一种威风凛凛的气概,足以使普通的求职者望而生畏,使贫富之间的鸿沟显得又宽又深。”【3】当时的人们都瞧不起没钱没地位的人, 都梦想发财、过富裕的日子、融入上流社会。上层社会人们过着奢侈的生活,谈论的是怎样去消费享受,生活内容全部围绕着金钱地位、高级公寓、餐厅酒店、会所剧院等。他们物质生活富足,精神追求就是如何
8、寻欢作乐,如何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而下层社会人们最为关心的永远是工作、温饱问题。上层社会对下层社会充满排斥、轻视和鄙夷;下层社会对上层社会则表现出向往、敬畏和嫉妒交织的情感。城市空间表面上向打工者们敞开了欢迎的怀抱, 实际上却早已把这些人拒之门外。城市空间对德莱塞来说不仅仅意味着财富与经济, 它还是一种文明模式和一种与农业社会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小说中作者多处描写了纽约城东一排排陈旧破落的危房,一群群排队施舍的乞丐和生活失败像赫斯渥那样的游荡者; 这种景象与第五大街上那些豪华的宾馆、别墅、漂亮的商店、夜总会和教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德莱塞通过这种一边是路边冻死鬼一边是朱门酒肉臭的反差折射出城市财
9、富分配不均, 贫富差距悬殊的社会现实。2.2 精神空间失衡与异化 在高度商业化的资本主义社会,消费主义这种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消费领域的一种异化现象,在个体本位的现代功利理性观念下,以及物质消费的刺激下,不仅人情被物化,世风浇薄,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且物欲充斥于城市两性关系中,“现代社会工具理性的冷漠算计,返转浸蚀到了血亲家庭这一伦理发源地。”【4】从传统意义上来讲, 高楼大厦云集的城市虽然空间庞大, 而且有富丽堂皇的宾馆、商店, 但它并不属于任何个体,相反, 家庭空间虽然狭小、简陋, 但它却是温暖的、舒适的个人生活空间。在德莱塞的嘉莉妹妹中, 城市家庭的空间模式不再是传统文化
10、中“家庭为心灵港湾”的表征, 而被视为禁锢人们的牢笼。德莱塞这样形容嘉莉离家时的心情的,“离别家园固然有些伤感, 但绝对不是因为家园有什么好处值得留恋。告别时母亲的吻让她一阵热泪盈眶, 火车轧轧驶过父亲白天干活的面粉厂让她一阵哽咽, 车窗外朝夕相伴的村庄和周围绿色的田野向后逝去, 让她难过地叹了口气。轻轻牵着她与少女时代及家园的丝线, 就这样断了, 永远断了。”确实, 从此以后无论是飞黄腾达还是遭受厄运, 嘉莉再也没有想起过生养她的家乡和父母。嘉莉与姐姐、姐夫的关系也非常的冷淡。姐姐与姐夫希望嘉莉的到来能给他们拮据的生活增加一些微薄的收入。当他们发现嘉莉失业了, 他们不能再留嘉莉住了, 希望嘉
11、莉回到家乡哥伦比亚沉闷乏味的生活中去。而嘉莉对她的姐姐与姐夫,何尝不是冷漠的呢? 当她发迹成为纽约当红明星之后她从未想起过他们, 也没想过帮助他们。赫斯特乌德的家庭观念也与嘉莉的相似。赫斯渥的家庭气氛是压抑的, 他的妻子只想出风头, 极力想挤身于上流社会, 他的女儿杰西卡和儿子小乔治只关心自己的事情, 家人之间互不沟通, 互不关心。家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失去了传统意义, 不再是避风遮雨的港湾。所以赫斯渥挣扎着极力逃避这个缺少温暖的自由的牢笼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嘉莉妹妹中, 城市中的家庭只是一种人们暂时藏身居住的场所, 那种传统意义中的家庭观念在城市化过程中变成了人们试图躲避和抛弃的东西。美国城市的
12、冷漠无情与社会鲜明的阶级分层致使人物的精神空间也随之失衡与异化。三、城市空间对个体的影响 列斐伏尔提出了社会空间的概念,他认为社会空间是一种物质的存在,是社会关系的容器。社会空间由社会生产,同时也生产社会。个体在社会空间之中,是社会空间的生产者,同时又受社会空间的制约与影响。在嘉莉妹妹中,社会空间对个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的城市空间对个体性格的塑造和价值观的形成与改变都有着重要作用。3.1 性格塑造虚伪狡猾vs自卑虚荣 初到芝加哥的嘉莉在火车上遇到了年轻潇洒的推销员杜洛埃, 对他颇有好感, 但这种好感却大多建立在杜洛埃华丽的外表所带给她的冲击及以此而想象到的都市的繁华。而嘉莉对于杜洛埃, 则是
13、他众多追求对象中的一员, 他的外表、言行不过是博得对方好感的手段, 出发点则是赤裸裸的欲望。接着他继续玩着老把戏, 假装在街上偶遇嘉莉, 然后便热心地请嘉莉吃饭、看戏, 借钱买衣服, 甚至是租房子, 并且还屡次地强调“我不会伤害你的”, 虽然这话是如此的虚伪。之后的事情便顺理成章了, 嘉莉成了他的情妇, 他的肉体欲望在她的身上得到了满足; 嘉莉的物质欲望也得了暂时的满足, 安定舒适的住所、漂亮的衣服、雅致的消遣, 这是她一直想要得到的。杜洛埃并不爱嘉莉, 因此对嘉莉的结婚要求一直推脱, 去外地推销的时候会照旧和其他女人鬼混, 玩起那套引女人上钩的老把戏; 嘉莉也不爱杜洛埃, 她当初离开姐姐家而
14、同他在一起, 虽然包含好感, 但实质上是出于摆脱贫困境遇, 追求物质享受的急切渴望, 即使她后来屡次提出要和杜洛埃结婚, 那也只是为了消除内心传统的道德感对身心的折磨, 以使自己的本能欲望能够得到自由释放。杜洛埃的伪善与嘉莉的虚荣揭示出城市对个体性格的直接影响。3.2 观念转变从淳朴善良走向堕落无情在小说开头,德莱塞就以全知全能叙述者的权威语气下断语说:“一个十八岁的姑娘离家出门,她的遭遇不外乎两种。不是碰到好人相助而好起来,就是迅即接受花花世界的道德标准而堕落下去。在这样的环境里,要保持中间状态是不可能的。大都市里到处是狡诈的骗局,其程度并不差于比它小得多的装着人样的诱惑者。有的是巨大的力量
15、,会像修养到家的人那样用激情来骗人上当。万点灯火的闪耀和乞爱挑情的眼波,就影响人的道德而言,具有同样的魔力。天真未凿的心灵,多半是由压根儿超出于人力之上的力量所败坏的。”城市文明繁荣的背后潜藏着梦幻陷阱,诱人堕落,因此“在大城市里,本性丧失得最快。”【5】在纽约和赫斯渥同居的日子,由于赫斯渥日益吃紧的经济状况,嘉莉没有机会去大酒店消费享受,一次,邻居万斯太太请嘉莉到五马路上的秀莱饭店吃饭,然后看戏,秀莱饭店是个典型的炫耀性消费场所:气派豪华,光彩夺目,费用昂贵,“巨大的菜单上罗列着一行行足以供养一支部队的菜肴主菜、鱼、肉等菜肴的价格抵得上一个人在中等旅馆住一夜的费用”,有钱人常在这里举行盛大的
16、舞会和宴会,铺张浪费、卖弄阔气的派头令人吃惊。嘉莉张大眼睛观察着,深为这种豪华所折服,感叹“这就是纽约的上流生活”。一旦见识了纽约的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嘉莉越发不能容忍跟着赫斯渥过没有希望的贫困生活,“她忘掉了一切,包括赫斯渥为她所做出的牺牲。在赫斯渥生意顺利因而能为她提供舒服的生活条件时,她虽意犹未足,但尚感到一定的满足。当他露出败相时,她毫无留恋地离开了他。”【6】嘉莉原本推崇的勤劳善良逐步被城市的冷漠浮华所代替。四、个体在城市中的自我迷失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大城市里最热闹的去处就是酒店餐厅、戏院剧院、百货大楼以及俱乐部了。这些地方是有产阶级消费聚会的场
17、所,除了其经济职能,还承担着娱乐休闲、人际交往、发布新闻等社会职能,成为城市生活的一种代表性象征。“20世纪来临之际,美国男女一起在公共场所游玩,如上戏院、看电影、跳舞和逛公园,慢慢成为都市生活的一大景观和中产阶级家庭生活的标志。”【7】在这些场所消费休闲娱乐之所以成为时尚,是因为城市空间把地位、等级等消费主义关系投射到日常生活之中,正如德莱塞所说的,“是有些热情和空洞的欲望的奇异结合,使这种奇异的社交场合得以产生”,人们趋之若鹜,是因为“可以把这里当作上流社会的雏形。”这些公共娱乐场所“像一种奇异的、灿烂的夜花,散发着香气,诱引着昆虫又被昆虫啮齿的逸乐之花。”日新月异的变化使人们应接不暇,一
18、些人渐渐在城市空间和城市生活中找不到方向,迷失自我,这体现在个体的欲望无限膨胀,无休止地追求金钱、社会地位、爱情与性来满足自我,而传统的社会道德、家庭伦理和两性伦理却逐渐丧失。 4.1 欲望膨胀金钱、地位、爱情和性 嘉莉妹妹中主人公嘉莉迷失自我的主要原因在于她对金钱和社会地位的无限追求。贫穷的出身使她对金钱的渴望比一般人更为强烈,她急于摆脱贫穷的家庭,并想尽一切办法获得社会地位。嘉莉的美貌令赫斯渥沉迷, 而嘉莉被他的“绅士”风度和“体贴”所打动, 毅然决然得背叛了杜鲁埃, 与赫斯渥私奔到纽约。表面看来, 这是一对真正相爱的人: 他为了能和她在一起, 抛弃了自己的家庭和长久以来树立的绅士形象,
19、甚至还卷走了酒店的公款, 成为众人指责的对象; 嘉莉也以为自己找到了真爱, 愿意放弃安定的生活, 与他远走他乡。实质上, 赫斯渥与杜洛埃一样, 并不是真正爱着嘉莉, 而是看重她的美貌, 把她当作满足自身欲望的“附属品”, 因此即使到了纽约之后, 赫斯渥也时常会背着嘉莉去偷欢。而嘉莉, 虽然一开始确实是爱着他的, 但这种爱却并不长久,他们在纽约的生活逐渐落魄, 赫斯渥失去了华丽外表装扮下的风度, 不思进取, 甚至失去自尊, 嘉莉对他的好感越来越少, 不满与抱怨随之增加。嘉莉的意外走红成为二人感情走向末路的导火索, 他在物质上已经无法再满足嘉莉的需求, 嘉莉也再也不能容忍他的懦弱与颓废, 于是她又
20、一次抛弃了自己的爱人, 只是与上一次相比, 这一次的背叛更增添了一份无奈。对金钱、地位、爱情和性的膨胀欲望,使她迷失了人生的方向,成为一个“空心人”。4.2 伦理缺失社会道德、家庭伦理与两性伦理无论怎样来谈嘉莉与杜洛埃、赫斯渥的关系,我们都不能否认这是嘉莉在生存面前,求利务实的选择。她的成功是通过与两位男人的不正常关系取得的。这种关系的关键在于获取而不是给与,一旦对方不再有利用价值,就走到了尽头。可以说,“嘉莉妹妹和杜洛埃以及赫斯渥之间的关系只是各种不同目的之间的相互利用,不存在任何美的情感。”如果说杜洛埃、赫斯渥是嘉莉攀登的阶梯的话,嘉莉则成了两位男性的工具。杜洛埃看中嘉莉的漂亮无知,需要嘉
21、莉来满足自己的情欲,在“征服”嘉莉后,特意请朋友来家以炫耀自己“甜美”的胜利;赫斯渥看中嘉莉,虽然有对城市生活不满的意思在里面,欣赏嘉莉异于“那些习惯于城市生活的、同一个模子制造出来的庸俗女人”的清纯美丽,但也不是浪漫式的爱情,他把她看成是婚姻之外的补偿和享乐,看成表明他的身份、地位和权力的高级商品,并不想承担责任。赫斯渥放纵欲望,一步步滑向不可挽回的结局。当他潦倒之时,嘉莉已经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帮助他,却在抛弃之后,再也不闻不问。这让我们想起赫斯渥太太,她视赫斯渥为赚钱工具,发现他出轨时丝毫不念夫妻之情,迅速占有他全部财产,然后把他扫地出门,从此再也不管他的死活。在高度商业化的资本主义社会,
22、消费主义这种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消费领域的一种异化现象,在个体本位的现代功利理性观念下,以及物质消费的刺激下,不仅人情被物化,世风浇薄,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且物欲充斥于城市两性关系中,社会道德、家庭伦理、两性伦理都被抛弃。五、结语 在德莱塞的城市小说里,勾画着一个个集中体现了现代化新质的城市空间形态,然后让他笔下的主人公置身其中,展示这一切在她们心灵上荡起的圈圈涟漪或者掀起的狂风巨浪。仿佛作者也就是这么一个来自乡村的打工仔,一个局外人,和他的主人公们一起陶醉其中,以“他者”的视野,表达着对工业化之后大都市拔地而起的酒店商场、剧院会所、旅馆豪宅的羡慕,对城市丰盛的物质文明的欣赏,
23、只想着要满足自己的欲望,融入城市的辉煌中去。另一方面,德莱塞又往往凌驾于主人公的生活之上,以一个历尽沧桑、深知城市三昧的智者身份,通过他在文本故事进行中的“旁白”,突然插进去的议论来凸现城市文明的负性价值,揭示了城市的冷漠无情与残酷的阶级本性必然导致个体的精神危机与伦理失衡。美国城市工业化的飞速发展使个体在城市生活中迷失自我:个体的欲望无限膨胀,无休止地追求金钱、社会地位、爱情与性来满足自我,而传统的社会道德、家庭伦理和两性伦理却逐渐丧失。在嘉莉妹妹中,城市成为黑暗与不公、诱惑与堕落的象征,小说揭示了美国社会伦理道德的伪善性,阶级之间的对立、相差悬殊的物质差别最终导致了个人沦为阶级社会牺牲品的必然性。参考文献1 blanche housman gelfant. the american city novel. norman: unive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餐馆转让合同范本:包含资产评估与价格协商
- 二零二五年度XX跨境电商代理合同范本
- 2025版采暖工程节能认证合同范本
- 2025版工业互联网平台合作开发与应用协议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常年法律顾问合同(证券业务专版)
- 二零二五年度定制包车服务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健康健康管理中心担保协议书范本
- 2025版宾馆股份租赁与旅游休闲娱乐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环保型家政保洁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医疗器械搬迁合同
- 社区工作者考试(选择题200题)带答案
- 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通关题库附带答案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隔膜式氢气压缩机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社区上半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 2025至2030中国精神病医院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河南省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中国二手球鞋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2025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含标准答案)
- 产品售后成本管理制度
- 塔吊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 教师职业道德(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