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样本率的多重比较_第1页
多个样本率的多重比较_第2页
多个样本率的多重比较_第3页
多个样本率的多重比较_第4页
多个样本率的多重比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多个样本率的多重比较.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 0 6 综述 多个样本率的多重比较 南方医科大学( 5 1 0 5 1 5 ) 钱 俊陈平雁 多个样本间的多重比较( m u l t i p l ec o m p a r i s o n s ) 是 医学研究领域较为多见的应用问题。目前,对多个均 数多重比较的研究比较成熟和深入,然而对多个样本 率的多重比较,国内外虽有诸多探讨,但至今缺乏被普 遍认可和推荐的方法,统计学专著和教科书中也鲜有 讨论。针对此问题,本文将对多个样本率多重比较的 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为便于叙述,将本文引用符号的含义列予表1 ,这 里,“假设集合”指针对多重比较所建立的一系列假设 ( af a m i l yo

2、 f h y p o t h e s e s ) 的集合。 表1 本文引用符号的含义 符号含义 H o ,f假设集合中的零假设,以及包含的零假设的个数 m 组距,样本率排序后两组间的组间跨度( 即含比较组在内所包含的组数) 样本的组数 以第i 组的总体率 A ,A 第i 组的样本率,样本率进行转换计算后的值 x i第i 组的样本量。阳性铡数 户( i ) 。”( f ) 排序后第f 组的样本率。样本量 a 检验水准 风,B 假设集合中第i 个零假设,及其对应的P 值 m o假设集合中H 。为“真”的数目 多重比较的分类 根据比较的组合,多重比较可分为两两比较、与对 照组比较和线性组合比较三类【

3、l ,引。 ( 1 ) 两两比较:是多重比较中最普遍、研究最深入 的一种类型,对是个样本率中任意两组进行比较,共有 c = 是( 七一1 ) 2 个H o ,其中第i 组与歹组的H o 为:础: 万f2 乃o ( 2 ) 与对照组比较:即某一对照组的样本率p o 与 其余各组样本率办( i = l ,忌一1 ) 进行比较,共有f = 愚一1 个H o ,其中第r 个H o 为:鲫:砟= 丌o 。 ( 3 ) 线性组合比较:当研究对象为其中部分或全 部样本率的线性组合时,对应的H o 的一般格式为: 七上 H o :c 无= o ,其中c f = o 。 根据控制指标,多重比较可分为基于控制个别

4、I 型错误率( c o m p a r i s o n w i s ee r r o rr a t e ,C E R ) ,基于控 主鱼卫生蕉盐2 Q 塑生旦箜2 鲞筮2 塑 制总I 型错误率( f a m i l y w i s ee r r o rr a t e ,F w E R ) 和基 于控制阳性结果错误率( f a l S ed i s c o v e r yr a t e ,F D R ) 等 方法。 根据分析过程,多重比较可分为单步、逐步、复合、 基于重复抽样等方法3 】。 多重比较方法的评价指标 传统观点认为,理想的多重比较方法应既能将 类错误控制在检验水准内,又能最小化二类错

5、误。近 年来,随着对多重比较问题研究的深入,出现了一些新 的观点,也提出了一些评价多重比较方法的指标,大致 概括如下。 1 总I 型错误率 在两样本假设检验中,假阳性错误率被称为I 型 错误率( t y p eIe r r o rr a t e ) ;在多重比较中,此类错误率 记为C E R 。但此时,应用者更关注的是F w E R 的大 小,即假设集合中至少发生了一个假阳性错误的概 率【4 ,5 ,副。若假设集合中包含了c 个H 0 ,只要其中出 现了一个假阳性错误,就认为此检验犯了总I 型错误。 在各组数据完全独立,且优o = c 时,F w E R 和C E R 满 足关系:F w E

6、R = 1 一( 1 一C E R ) 。,此时F W E R 取值最 大。评价多重比较方法的一个常用准则就是:能否控 制F w E R 在a 水平内。 2 检验效能 在两样本假设检验中,检验效能是指两总体存在 差异时。正确发现差异的能力。在多重比较中,对这种 能力有三种不同定义【6 J : 完全效能( a l l p a i r sp o w e r ) ,指在假设集合的比 较中发现了所有差异的能力,即拒绝了所有“假”的H o 的概率。 最小限度效能( a n y p a i rp o w e r ) ,指在假设集合 的检验中至少发现了一个差异或探测到任意一个差异 的能力,即至少拒绝了一个“

7、假”的H o 的概率。 比例效能( p e r p a i rp o w e r ) ,指在假设集合中差 异被发现的平均概率,即“假”的H 0 被拒绝的概率的 比值。 对于上述三种效能,应用者一般只关注完全效能 和比例效能,原因有二:一是最小限度效能在各种多重 万方数据 b i 翌业婴型垡H 塑! 尘曼! 堑囟盟t 匹2 Q Q z 丝4 :圣:垒坠:圣 比较方法中相差很小,通常在理论检验效能的数值附 近波动;二是最小限度效能和比例效能的相关性很高 ( 大于0 9 ) ,所以报告最小限度效能意义甚微【7 。 3 阳性结果错误率( f a l s ed i s c o v e r yr a t

8、e ,F D R ) 1 9 9 5 年,B e n j a m i n i 和H o c h b e r g 提出了F D R 的概 念和基于控制F D R 的B e n i a m i n i H o c h b e r g 法【8 】。 F D R 是指在拒绝H o 的结论中犯错误的比例,亦称为 “伪拒绝率”。从定义看,它是一个数学期望: 默= E 面丽鬟裂糍) 。f 拒绝R I 娲为真l 2 乜 函霸r f 传统的多重比较方法一般是基于控制F w E R 的, 但在组数较多时其结果过于保守,如B o n f e m n i 法。 但若忽略多重比较问题,采用基于控制C E R 的方法,

9、总I 型错误率又会相当大。此时,基于控制F D R 的方 法就显示出其优越性:既能获得较高的检验效能,又能 较好地控制总I 型错误率,如在微阵列数据的多重比 较中其应用较广泛【3 J 。 在假设检验中,F D R 和F w E R 有如下关系:F D R F w E R 。当假设集合中所有的H o 都为“真”时,不 等式取等号;H o 为“真”的比例越小,F D R 与F W E R 的差距就越大。总的来说。基于F W E R 、基于F D R 、基 于C E R 的多重比较方法的检验效能会依次递增,但相 应地控制总I 型错误率的能力又会依次递减【3 ,6 】。 4 判对率( t r u em

10、 o d e l ) 判对率指对于假设集合的统计推断完全正确的概 率,即同时避免了I 、类错误的概率【9 。 5 绝对误差( a b s 0 1 u t ee r r o r ,A E ) 绝对误差是指实际发生的总I 型错误率F w E R 与检验水准的差值,即A E = la F w E RI 。在统计推 断中,F W E R 是不是越小越好呢? 并非如此! 根据一 类错误的定义,若一类错误越接近检验水准,说明检验 统计的分布越接近实际分布;况且一类错误的减小是 以降低检验效能为代价的【l 引。而绝对误差越小,说明 F w E R 越靠近检验水准,则该多重比较方法的结果就 越可取。 6 一致

11、性( c l o s e d ) 在多重比较的计算中,有时我们检测到假设集合 内存在差异,而进行两两比较时结果却显示没有差异 存在;或者当我们检测到某两组间有差异,而假设集合 内最大组和最小组之间却不存在差异。如何避免这些 矛盾的结果。这要求在算法中考虑结果的一致性。一 般地,具有一致性的多重比较方法计算的结果不提供 置信区间,但检验效能较高【6 9 1 l 】。 样本率的多重比较的方法 可应用于样本率的多重比较方法较多,根据多重 比较的分类列表于表2 。 表2 多个样本率的多重比较方法 2 0 7 样本率两两比较的方法 样本率两两比较的方法比较多:常用的方法有 S c h e f f e 可

12、信区间法、S N K 法、调整检验水准的B 0 n f e r r o n i 等方法。国内学者针对此问题还创建了调整界值 表法,近年来,基于控制F 【) R 的方法也越来越受关注。 按其思想,将这些方法分为5 类进行论述: 一、基于检验的方法 1 S N K 法: 和均值比较的S N K 方法相比,它要对样本率进行 反三角转换【1 2 】。步骤如下: ( 1 ) 先将要比较的样本率从小到大排序,依次为 户( 1 ) ,夕( 2 ) ,夕( 1 ) ; ( 2 ) 对排序后的样本率进行反三角转换,转换为度 数; p = 丢c a 矧n 器+ a r 确群, ( 1 ) ( 3 ) 对排序后的第

13、f ,歹两组进行两两比较,用转换 后的样本率计算q 值: 。一生i i ) 二坌( j2 一查( i ) 二空f 曲 Y S ( f ) 一户( j ) S E 距= 卷怒+ 岩怒 万方数据 2 0 8 ( 4 ) 将q 值与临界值q 。m ,。做比较q 。,。,。,取自 s t u d e n t i z e dr a n g e 分布,自由度为无穷,参数为组距m 。 在上述第( 2 ) 步中,如果确切的阳性例数X ;和样 本量 i 未知,可用式( 3 ) 计算,再继续第( 3 ) 步: 夕7 = a r c s i n 户( 3 ) 同均值的S N K 法相似,此法运用了排序,考虑了 组距

14、,推断结果较理想。但需注意:式( 1 ) 和式( 3 ) 的结 果以度数为单位,因此对样本率进行反正弦计算后要 乘以单位系数1 8 0 7 【。 2 S c h e f f e 法: 在均值比较的S c h e f f e 法思想下,M a r a s c u i l o ,C o h e n ,s e a m a n 分别提出了样本率的多重比较方法。 M a r a s c u i l o ( 1 9 6 6 ) 提出了志组独立的样本率进行 多重比较的S c h e f f e 方法,式( 4 ) 给出了任意i ,_ f 两组 样本率之差为( 1 一a ) 1 0 0 的置信区间,程, 一l

15、 为参数 是口和忌一1 的x 2 值【1 引。此处将样本率看成近似正 态分布,要求样本量较大。 一岛) 厩掣+ 掣 ( 4 ) C o h e n ( 1 9 6 7 ) 在M a r a s c u i l o 方法的基础上。扩大了 原算法的应用范围:不仅可应用于样本量较小的情形, 样本率还可以是极端值( 如0 或1 ) 1 4 】。它运用了 F i s h e r 的反三角转换方法对样本率进行转换,见式 ( 5 ) 。 2 a r c s i n 1 ( 4 咒)声= o 夕7 = _ 2 a r c s i n pop 1 ( 1 1 ) P = 1 一( 1 一P ) ( 1 2 )

16、这两种单步的方法使用简单,且不受数据分布、相 关等条件的限制,应用颇为广泛。但在组数较多时,结 果就过于保守,应采用其相应的逐步方法。 逐步调整检验水准的方法应用了排序,考虑了组 距,检验效能也随之提高,其分为逐步向下和逐步向上 两类【1 3 1 4 】。逐步向下( s t e p d o w n ) 方法的一般思想 是:先将P 值从小到大排序P ( 1 ) ,P ( 2 ) ,P ( 。) ,然后 2 0 9 按一定的算法对P 值进行调整,再按此顺序依次与检 验水准做比较:如果调整后的值P 7 ( i ) ( J = l ,2 ,c ) 小于口,就将其添加到拒绝集合;一旦出现P 7 ( j

17、) 大于 口,则停止整个比较。逐步向上( s t e p u p ) 方法先将P 值从大到小排序,P ( 。) ,P ( 2 ) ,P ( 1 ) ,然后对P 值进 行调整,再依次与检验水准口比较:一旦出现某个 P 7 ( ,) ( J = f ,2 ,1 ) 小于检验水准口时,就将假设 H ( 1 ) ,H ( j ) 添加到拒绝集合中,停止比较。近2 0 多 年来,统计领域对逐步方法的研究层出不穷,文中只介 绍算法较优的几种及其P 值的调整比较公式。 1 S t e p d o w nH o l m 法( 1 9 7 9 ) ,也称为S t e p d o w nB o n f e r r

18、 o n i 法 P 7 f = ( f 一歹+ 1 ) P ,口 ( 1 3 ) 2 S t e p d o w nS i d a k ;妥( 1 9 9 3 ) P 7 f = 1 一( 1 一P f ) ( 一j + 1 ) a ( 1 4 ) 3 S t e p u pH o c h b e r g 南安( 1 9 9 0 ) P 0 = ( c 一歹+ 1 ) 己口 ( 1 5 ) 4 S t e p u pH o m m e l 法( 1 9 8 8 ) P 7 ,= f ( ) 口 ( 1 6 ) 。 J 七= 1冠 5 S t e p u pR o m 法( 1 9 9 0 )

19、 R o m 法将从大到小排序后的P 值P ( 订与逐步调 整后的临界值乃( 式1 7 ) 比较,一旦出现P ( J ) 0 ,则 拒绝假设H ( 1 ) ,H ( J ) 。 一口; 铲萎r 一萎挚 ( 1 7 ) 6 B e n j 锄i n i H o c h b e r g 法( 1 9 9 5 ) 与前述方法不同,B e n j a m i n i H o c h b e r g 方法是基 于控制F D R 的方法。 K e s e l m a n 认为在组数较大时,传统的基于控制 F w E R 的方法检验效能会很小。推荐使用基于控制 F D R 的方法 1 5 ,1 6 ,1 训

20、。B e n j a m i n i H o c h b e r g 法其实也 是一种逐步的方法: ( 1 ) 将P 值从小到大排序:P ( 1 ) ,P ( 2 ) ,P ( 。) ; ( 2 ) 计算s :s 为满足不等式P ( f ) 的最大的整 数;然后拒绝下列假设:H ( f ) ,i = 1 ,2 ,s ;后来B e n j a m i n i 和H o c h b e r g ( 2 0 0 0 ) 对此方法进行改进,命名为 A F D R 。 四、复合的方法 当假设集合中比较的次数较多时,H o 中为“真” 的数目( m 。) 对多重比较方法的各项指标值影响较大。 如果事先知道

21、这个值,那么在调整P 值的时候,就可 以应用它来优化算法。最初S c h w e d e r 和S p j o t v o U ( 1 9 8 2 ) 提出通过图形的方法来估计参数值,后来 H o c h b e r g 和B e n j 锄i n i 将此方法和前述的多重比较方 法结合起来,得到一些复合的方法:S h a r p e n e dH o l m 万方数据 2 1 0 - 法、s h a r p e n e dH o c h b e r g 法、A F D R 法,提高了原检验 的检验效能【1 3 ,1 4 ,1 6 ,1 引。下面仅列出A F D R 法的程序: ( 1 ) 将

22、P 值从小到大排序:P ( 1 ) ,P ( 2 ) ,P ( 。) 。 ( 2 ) s 为满足P ( f ) 口的最大整数,拒绝所有的 H ( f ) ,i = 1 ,2 ,s 。如果所有的H ( f ) 都未被拒绝,则 停止比较。否则,计算后续步骤。 ( 3 ) 估计斜率s = 乏碧。 ( 4 ) 按i 的升序,检验是否满足不等式S ( ;) S ( f 1 ) ;一旦出现S ( ) S ( 一1 ) ,停止循环,确定S ( J ) 的 取值。 ( 5 ) 定义优o = m i n ( 1 S f + 1 ,c ) 。 ( 6 ) 从最大的P 值P ( 。) 开始,每个P ( f ) 与焉

23、 口比较,直至出现不等式P ( z ) 兹。口,确定z 的取值。 ( 7 ) 拒绝所有的假设H ( i ) ,i = 1 ,2 ,z 。 A F D R 法在最小二乘原理的基础上,结合了图形 估计参数和逐步调整检验水准两种思想,使得检验的 结果更加敏感( 例1 ) 。但当P 值大于口时,也可能会 出现拒绝对应的H 。的现象。因此应用A F D R 法时, 拒绝某个假设必须同时满足条件P 口。 例1 :有一组P 值:O 0 0 1 0 ,0 0 0 5 8 ,O 0 1 3 2 , 0 0 2 8 9 ,0 0 4 9 8 ,0 0 9 1 1 ,0 2 0 1 2 ,0 5 7 1 8 ,O

24、8 9 1 2 , 0 9 0 1 1 ,用不同的多重比较方法对其进行调整【l 引。 运用了5 种逐步的方法和2 种复合的方法对其进 行计算,结果如表3 。此时,S h a r p e n e dH o l m 方法中参 数m o 的估计值为6 ,A F D R 方法中参数m o 的估计值 为8 ,但它们都比相应的逐步调整检验水准方法更灵 敏。 表3 例1 中7 种多重比较方法调整后的P 值 * :表示P 5 ,咒口 5 ) 时,D u n n e t t I 七v y 法的计算结果较理想。但与两两 比较的L e v y 法相同,不适用于样本量悬殊的情形。 2 D u n n e t t S

25、N K 法L 1 5 J : 此方法的样本率转换过程类似于S N K 法: ( 1 ) 先对样本率进行反三角转换( 转换为度数) ,如 式( 1 ) 。 万方数据 垒i ! ! 墼螋婴型丛旦! 堂尘墨! 堑i 坠i 堡:巳12 Q Q :y 丛:2 :垒垫:2 ( 2 ) 要将i 组与对照组( 下标记为0 ) 做比较,用公 式( 1 9 ) 计算: q = 产,距= 1 嚣器+ 黜 ( 1 9 ) ( 3 ) 计算得到的q 值与临界值D 。做比较。 同D u n n e t t L e v y 法相比,在不平衡设计中,D u n n e t t S N K 法的结果更敏感。 3 B r u n

26、 d e n 方法: B r u n d e n ( 1 9 7 2 ) 提出了调整显著水平的计算公式, 以应用于与对照组比较的情形: 口。2 丽专可 ( 2 0 ) 式中a 为调整后的显著性水平。各组与对照组形 成了( 是一1 ) 张四格表,计算其x 2 值,与临界值薏,- 比 较【2 训。这种方法简便通用。应用颇为广泛。但B r u n d e n ( 1 9 8 7 ) 后来发现式( 2 0 ) 是错误的,并进行了更正【3 0 】。 如式( 2 1 ) 。 ,口 口2 f j ( 2 1 ) B r u n d e n 法实际上也是一种B 0 n f e r r o n i 调整界值 法

27、,结果本身就很保守,如果错误地使用式( 2 0 ) ,将使 调整后显著性水平a 减小一倍,错误率更为增大。然 而,此后有很多的专著和文献仍沿用错误的( 2 0 ) 式。 为此,G o l b e c k 和E v e r i t t ( 1 9 9 4 ) 在B i o m e t r i c s 上强调应 该使用式( 2 1 ) ,并对他们自己的专著中曾错误地引用 了式( 2 0 ) 而进行了道歉和更正【3 1 ) 。 4 杜养志法( 见上述) 5 基于重复抽样的方法( 见上述) 样本率的线性组合比较的方法 样本率的线性组合比较的方法,主要还是来源于 S c h e f f e 方法的思想【

28、1 2 3 2 ,3 3 】。 1 S c h e f f e S N K 法 ( 1 ) 首先对样本率户f 按式( 1 ) 进行反三角转换,转 换为度数夕7 f 。 量 ( 2 ) 计算其线性组合印7 f 。 ( 3 ) 根据公式( 2 2 ) 式计算s 值,与临界值s 。= z :一1 比较。 量 c i 夕7 i 52 矿 ( 2 2 ) 2 S c h e f f e M a r a s c u i l o 法: W i I l i a m ( 1 9 9 7 ) 在M a r a s c u i l o S c h e f f e 方法基础 上,提出样本率的线性组合比较的( 1 一a

29、 ) 1 0 0 的置信 2 1 1 区间为 c i 户;磊,c ;v a r ( 夕i ) v a r ( 户j ) = 户i ( 1 一p f ) 竹i ( 2 2 ) 3 C o h e n 法 C o h e n 方法也可应用于样本率的线性组合中,其 置信区间为 奎c 护7 ;厩、奎筹 c 2 3 , i = 1 T f = 1 “o 4 基于重复抽样的方法( 见上述) 在上述4 种方法中:S c h e f f e S N K 法不能提供置 信区间,基于重复抽样的方法需要编写程序,s c h e f f e M a r a s c u i l o 法和C o h e n 法都能提供置

30、信区间,且C o h 锄 法的结果较保守。 结 语 本文介绍了在样本率多重比较不同分类下,可运 用的多种方法。其中有1 8 种方法可应用于两两比较, 5 种方法可应用于与对照组比较,4 种方法可应用于线 性组合比较的情形。在实际的应用中,应根据原始数 据的特点选取较优的多重比较方法进行计算。文中介 绍的多重比较方法颇多,对于各种多重比较方法的特 性、评价指标值,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H 鲫J C M u l t i p kc o m p a r i s o n :T h e a r y 柚dM e t h o d s U K :C h a 阴l a l l H a l l

31、1 9 9 6 2 ,M i n e rR G s i m u l t e D u sS t a t i s t i c a li n f e r e n c e ( 2 n d ) N e wY o r k :S p r i n g e r V e r l a gI n c 1 9 8 1 ,5 3 6 3 苟鹏程,赵杨,柏建岭等微阵列数据的多重比较中国卫生统计, 2 0 0 6 ,2 3 ( 1 ) ;5 8 4 K r o m r e yJ D f o w e ra n d y p eIe r r o rM t 鹳o fn e wp a i f w i s em u l t i p l

32、ec o m p 缸i s o n 眦e d u r 器唧d e rh e t e r o g e n e o u sv 撕a n c J 0 1 | 玎I a lo fE x p e r i r n e n - t a lE d u t i o n ,1 9 9 5 ,6 3 ( 4 ) :3 4 3 3 6 3 5 ( b b i eR A P 面r w 站虻M t 2 l t i p l eC c 髓p a f i s 。璐;n e wY a r d s t j c k n e w 地s l 】l t s , J o 啪a l0 fE x p e r i m 蚴t a lE d u c

33、a t i o n ,2 0 0 3 ,7 1 ( 3 ) :2 5 1 2 6 5 6 W 鹤t f a l lP H M u l t i p l e 。o m p a r i s D n sa n dm u h i p l et 鹤t s :惜i n gt h e & 峪s y s t 锄C a r y N C :S A SI n s t i t u t e 。I n c 1 9 9 9 7 S 阻m a nM A ,N e wd e v e I o p m 饥t si I Ip a i r w i 鬻m u h i p l e m p a r i f 璩:S b f n e p a w

34、e r f I l la n dp r a c t i c a b l ep r i D c e d u r 鹤P s y c h o b g i c a lB u l l e t i n ,1 9 9 l ,1 1 0 ( 3 ) :5 7 7 5 8 6 8 踟蜉锄缸iY ,H D c h b e 堰Y C o n t r o U i n gt b ef a 】s ed i o v e r ym t e :Ap r 即t i c a l 拍dp a w e r f ma p p r o a c ht om I l l t i p l et e s 【i n g J o 啪a lo ft h

35、 eR o y a lS t a t i 3 t i c a l S o c i e t y ( B ) ,1 9 9 5 ,5 7 :2 8 9 3 0 0 9 c r i b b i e R A P 加i m u l t i p l e m p a d 3 0 n 5 :A m o d e l m 彤L r i s o na p p r c h v e r s u ss e p w i 3 ep r o o e d u r 曙B r i t i s hJ o u l m a Io fM a t h e 她t i c a la n dS t a t i s t i c a lP s y c

36、h o l o g y ,2 0 0 3 ,5 5 :2 7 3 9 1 0 陈平雁,芏斌会四格表资料三种常用统计方法的比较中国卫生统 计,1 9 9 6 。1 3 ( 2 ) ;1 4 一1 6 1 1 s a v i u eI ) J B 越i cS t a t i 8 位觚dt h eI n m 妇触c yo fM u t t 岫I ec c 吼p ar i 跚 P r o c e d u r e s ,c a l l a d i 锄J o u m a lo fE x p e r i I I l 帆t a lP s y c h o l o g y ,2 0 0 3 ,5 7 ( 3 )

37、: 万方数据 2 1 2 1 6 7 一1 7 5 1 2 Z a rJ H B i o s t a t b t i c a lA m a l y s i s 4t he d P r e n t i c eH “,1 9 9 9 5 6 2 5 6 5 1 3 M a 删辩u n oL A L a r g e s a m p l em u J t i p l ec o m p a “s o n s P s y c h o I o g i c a Ib u l k t i n 1 9 6 6 ,6 5 ( 5 ) :2 8 0 一2 9 0 1 4 c o h e nJ A 1 1a l t e

38、 m a t i v et oM a r a s c u i l o s1 a r g e 鞠m p l em u l t i p l ec o m p a r i s o l l Sf o rp r o p o r t i o n s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B u l l e t i n ,1 9 6 7 ,6 7 ( 3 ) :1 9 9 2 0 1 1 5 S e a m a nM A P a i r w i 鸵c o m p a r i s o n sf o rp r o p o n i o n s :an o t eo n ( b xa n d K e y

39、 E d u c a t i o n a l & P s y c h o k ) g i c a lM e a s u r e m e n t ,1 9 9 6 ,5 6 ( 3 ) :4 5 2 4 5 9 1 6 L e V yl ( J P a i r w i s ec o m p a r i s o n si n v o l v i n gu n e q u a ls a m p l es i z 酷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r r e l a t i o n s ,p r c p o r t i o n s ,o rv a r i a n c e s B

40、 r i t i s hJ o u n l a lo fM a t h e m a t i c a la 1 1 dS t a t i s t i c a lP s y c h o l o g y ,1 9 7 7 ,3 0 :1 3 7 1 3 9 1 7 W i l l i a 脚R H T u k e y l i k ep a i n V i s e 啪1 p 蕊啪sa 脚n gp r o p o r t i o n s E d u c a t i c 煳l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M e 鸪u r 啪e n t ,1 9 9 2 ,5 2 ( 4 ) :9 1

41、 3 9 1 4 1 8 W i U i a l I l sR H P a i 删i 能c 。m p a r i n s 硼D n gp r o 吨D n s E d u c a t i o n a l & P s ”h 出9 9 i c a IM e 笛u r e m t 1 9 9 5 ,5 5 ( 3 ) :4 4 5 4 4 7 1 9 R y 越T A S i g n i f i c a n c et 鹊t s f o rm u l t i p I e 跏p a r i s o no fp r 。p o r t i o n s ,v a r i 一 锄c 船。a n do t h e

42、 rs t a t i s t i P s y c h o I o g i c a lB u u e t i n ,1 9 6 0 ,5 7 :3 1 8 3 2 8 2 0 K 雠l l T l a nH J ,R o b e r tC r i b b i e ,B u r tH 0 a n d C o n t r 0 1 l i n gt h er a t eo fT y p e Ie r r o ro v e rah r g e 鸵to fs t a t i s t i c a It e s t s B r i t i s hJ o u r n a lo fM a t h 哪t i c

43、a l a l l dS 协t i s t i c a lP s y c h o l o g y ,2 0 0 2 ,5 5 :2 7 3 9 2 1 B e n i 锄nY ,H o c h b e r gY ,O ht h ea d a p t i v e 。o n t r o lo ft h e 怂ed i s v e 巧 r a t ei nm u l t i p l et 鹤t i n gw i t hi n d e p e n d e n ts t a t i s t i c s J o 啪a lo fE d u c a t i o n a l B e h a v i o r a

44、IS t a t i s t i c s ,2 0 0 0 ,2 5 :6 0 一8 3 2 2 杜养志关于2 k 表分割为非独立的2 2 表显著界的探讨湖南 医学院学报,1 9 8 0 ,5 ( 4 ) :2 8 9 2 9 3 主垦卫生缠进! Q Q ! 生! 旦筮堑鲞筮2 塑 2 3 罗文海2 k 表多重比较检验界值的研究中国卫生统计,2 0 0 l ,1 8 ( 4 ) :2 0 1 2 0 3 2 4 B r o w nB W ,R u s s e UK M e t h o 出c o r r e c t i n gf o rm u l t i p l et e s t i n g :

45、o p e r a t 。 i n g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S t a t i s t i c si nM e d i c i n e ,1 9 9 7 ,1 6 :2 5 1 l 一2 5 2 8 2 5 H o c h b e r gY ,B e n j a m i n iY M o r ep a w e r f u lp r o c e d u r e sf o rm u l t i p l es i g n i f - i c a I l c e t e s t i n g S t a t i s t i c s i n M e d i c i n

46、 e ,1 9 9 0 ,9 :8 1 1 8 1 8 2 6 陈峰,陆守曾等B t s t r 印估计及其应用中国卫生统计,1 9 9 7 ,1 4 ( 5 ) :5 7 2 7 S t a t aC o r p o r a t i o n S t a t aB a s eR e f e r e n c eM a n u a t ( V o L U M E1 :A F , r e l e a 靶8 ) U S A :s t a t aP r e s s ,T e x a s ,2 0 0 3 2 8 L e B l a J l cW G ,W i U i a m sR H C o m p u

47、 t i n gm a r I y o n ec 帆p a r i S o n sa m o t l g i n d e p e n d e n ts a m p l ep r o p o r t i o n sw i t ht h eS A Ss y S t e m E d u c a t i o n a l &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M e a s u r e m e n t ,1 9 9 5 ,5 5 ( 5 ) :7 9 9 8 0 3 2 9 B r u n d e n M N T h ea n a l y s i so f n o n h d e p e n d e n t 2 2 t a b l e s f r 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