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防灾减灾知识调查报告_第1页
居民防灾减灾知识调查报告_第2页
居民防灾减灾知识调查报告_第3页
居民防灾减灾知识调查报告_第4页
居民防灾减灾知识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居民居民防灾防灾减灾知识减灾知识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发布机构:需求网调研社区 发布时间:2015 年 11 月 居民防灾减灾知识调查报告 目录 一、研究背景 . 1 二、研究方法 . 1 2.1 数据来源 . 1 2.2 数据清洗 . 1 2.3 数据分析方法 . 2 三、研究分析 . 2 3.1 用户的基本属性 . 2 3.2 用户获取防灾减灾知识的途径 . 3 3.3 用户是否会使用消防用具 . 4 3.4 发生突发灾害时用户如何预防及自救 . 5 3.4.1 灾难来临时,用户会选择哪些地方作为应急场所 . 5 3.4.2 高层居民楼发生火灾时用户如何应急 . 7 3.4.3 如何扑灭书籍

2、引起的火灾 . 8 3.4.4 用户是否了解手机欠费后可拨打应急电话 . 9 3.4.5 发生地震时,用户的反应情况 . 10 3.4.6 若遭遇洪水时,用户的反应情况 . 11 3.5 用户对学习预防灾害知识必要性的反应 . 11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 14 图表索引 . 14 居民居民防灾减灾防灾减灾知识知识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共 16 页,第 1 页 一、研究背景一、研究背景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 造成损失重。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 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中国面临的自然灾

3、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 加剧。 在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 ,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防灾减灾 日” ,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 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 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实际生活中,人们对于防灾减灾这方面的知识如何呢?于是,我们设计了居民防灾减 灾知识调研问卷来具体了解苏州市民防灾减灾知识掌握的具体情况。 二二、研究、研究方法方法 2 2.1 .1

4、 数据数据来源来源 “居民防灾减灾知识调查报告”是根据居民防灾减灾知识调查问卷,此问卷于 2015 年 8 月 30 日放置在需求网上,数据分析于 2015 年 10 月 14 日从后台取数,共收集了 6285 条答题样本数据。 2 2.2 .2 数据清洗数据清洗 为了使数据更为客观有效,我们对收集到的原始数据做了如下处理: 1、问题超过一题未填答的样本一律删除; 2、删除线上用户多次填答的样本:同一用户多次填答的样本仅保留其第一次填答的数 据; 3、回答时间 20 分钟以上以及 15 秒以下的样本一律删除; 4、逻辑前后矛盾或不合常理的样本一律删除; 5、同一时间段内,答题样本完全一致的样本

5、一律删除; 6、答题时通过某些手段未能跳转仍能继续答题的样本一律删除。 居民居民防灾减灾防灾减灾知识知识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共 16 页,第 2 页 经以上数据清洗, 居民防灾减灾知识调查报告共获得用户有效样本 5228 条,样本有 效率 83.2%。 2 2.3.3 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方法 本报告主要采用频数分析的数据研究方法, 并对统计结果加以描述与解释, 说明苏州用 户防火意识的具体情况。 三、研究分析三、研究分析 3.13.1 用户的用户的基本属性基本属性 经分析,被调查用户的基本属性如下: 1男:女为 39.5%:60.5%,女性高于男性; 2年龄以 26-35 岁的人为主,比例高达

6、 48.6%; 3被访用户的学历较高,以本科和大专为主,比例分别是 40.7%和 31.5%; 4超过一半用户的职业是企业/公司职员,其次是自由职业者。 (详见图 1) 居民居民防灾减灾防灾减灾知识知识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共 16 页,第 3 页 图表 1 用户的基本属性 3.3.2 2 用户用户获取防灾减灾获取防灾减灾知识的途径知识的途径 27.7%的从来不会注意学习及收集有关防灾减灾方面的知识,48.2%的偶尔会收集,经 常会收集相关知识的仅有 24.1%。同时用户以往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网络媒体。 (详 见图 2) 居民居民防灾减灾防灾减灾知识知识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共 16 页,第 4

7、 页 图表 2 用户是否会注意学习有关防灾减灾知识及获取知识的途径 3.3.3 3 用户用户是否会是否会使用消防用具使用消防用具 40.2%的被访者自己家里偶尔会有一些防灾救急用品, 一直都有的 15.8%, 25.5%则表示 自己不清楚家中是否有备,18.8%则肯定自己家中没有所谓的防灾救急用品。 (详见图 3) 图表 3 用户是否注意学习和收集有关防火防灾的知识 我们平时居住的小区楼道经常会备有消防用具以备突发情况时居民可以使用来自救, 然 而调研结果显示:知道这些设施存在并且会熟练使用的仅有 16.9%,39.7%接受过一些指导, 但自己没有实际操作过。 (详见图 4) 居民居民防灾减灾

8、防灾减灾知识知识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共 16 页,第 5 页 图表 4 用户是否知道楼道里的消防用户如何使用 3.3.4 4 发生突发发生突发灾害时用户如何灾害时用户如何预预防防及自救及自救 一旦突发事件降临,33.7%的用户表示自己会互助自救,26.5%则选择报警求助,23.5% 选择逃离现场,仅有 14.6%会依据社区人员防护方案防护。 (详见图 5) 图表 5 若突发事件降临,您会选择何种行动方案 3.3.4 4.1.1 灾难来临灾难来临时,用户会选择哪些地方作为应急场所时,用户会选择哪些地方作为应急场所 居民居住区域附近是否有紧急避灾场所,36.6%的都不太清楚是否有,22%的清楚具体

9、位置,28.3%知道所谓的避灾场所但却不清楚具体位置在哪儿,当然还有 13.1%的用户附近 居民居民防灾减灾防灾减灾知识知识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共 16 页,第 6 页 没有这类场所。 (详见图 6) 图表 6 您所居住的区域是否有应急避灾所 灾害来临时,近七成用户会选择广场,绿地等空旷地带作为临时避难所,同时公园、防 空洞也是用户会常选择的地方。 (详见图 7) 图表 7 当灾害来临时,您会选择哪个场地作为避难场所 居民居民防灾减灾防灾减灾知识知识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共 16 页,第 7 页 3.3.4 4.2.2 高层居民楼高层居民楼发生火灾时用户如何应急发生火灾时用户如何应急 高层居民楼发生

10、火灾时,采取何种方案应急更安全,近五成用户会赶快从楼道向下跑, 三成用户则认为躲在阳台、窗户或者床下等待救援更安全。 (详见图 8) 图表 8 用户家中的易燃物品是否放在火源附近 同时,如何逃脱更安全更好,55.7%的受访者认为应该捂住口鼻,并且弯腰前进,39.4% 认为应该捂住口鼻,匍匐前进,4.9%觉得应该直着腰并且快速逃脱。 (详见图 9) 图表 9 发生火灾逃生时,哪种逃脱方式最好 居民居民防灾减灾防灾减灾知识知识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共 16 页,第 8 页 用户普遍认为烟气中毒或肺灼伤是在火灾中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此外还有烧死或缺氧 所致。 (详见图 10) 图表 10 您知道火灾中

11、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3.3.4.34.3 如何扑灭如何扑灭书籍引起的火灾书籍引起的火灾 扑灭书籍引起的火灾时,40.5%的用户会使用干粉灭火器,27.9%的会使用液体二氧化 碳灭火器,14.1%的使用泡沫灭火器,当然还有 17.6%的认为这三种灭火器中的任何一种就 可以达到灭火效果。 (详见图 11) 图表 11 扑灭书籍火灾应使用哪种灭火器最优 居民居民防灾减灾防灾减灾知识知识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共 16 页,第 9 页 当然看到有人员受伤的交通事故发生时,大部分用户会马上拨打 120 寻求帮助。 (详见图 12) 图表 12 当看到有人员受伤的交通事故发生时,最先应有何举动 3.3.4.4

12、.4 4 用户用户是否了解是否了解手机欠费后可拨打应急电话手机欠费后可拨打应急电话 如果手机因欠费停机了,此时是否可以用来拨打 119/122 等号码,六成用户知道可以直 接拨打,24.7%还不知道可以拨打,他们以为只能拨打网络服务热线。 (详见图 13) 图表 13 如果手机因欠费停机了,您觉得能用来拨打 119、122 等号码吗 居民居民防灾减灾防灾减灾知识知识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共 16 页,第 10 页 3.3.4.4.5 5 发生地震时发生地震时,用户,用户的反应的反应情况情况 发生地震时, 若是此时正好身处家中的楼房中, 近六成用户认为躲在桌子等兼顾的家具 下面靠柱子旁边, 此时房屋

13、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相较其他地方应该更加安全。(详 见图 14) 图表 14 假如当地震发生时,您在家中,是楼房,您应如何避震 地震时为了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大部分用户认为此时应该紧急切断燃气源和电源。(详 见图 15) 图表 15 地震时,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您首先要做的是 3.3.4.4.6 6 若若遭遇洪水遭遇洪水时时,用户的反应情况用户的反应情况 当然所遭遇突发的洪水时,不能惊慌,可以尽量往高处跑,但靠近电线杆是最危险的。 (详见图 16) 图表 16 遭遇突然发生的洪水时,不能惊慌,可以尽量往高处跑,但下列哪处是危险的 如果洪水中或者生活中有人溺水时,52.9%的用户自

14、己了解过科学的控水和人工呼吸方 法,但没有实际演习过,完全了解且参加过实际演戏的 16.2%,还有三成左右用户完全不知 道所谓的控水和呼吸方法。 (详见图 17) 图表 17 如果洪水中或者生活中有人溺水,您知道科学地控水和人工呼吸的方法吗 3.3.5 5 用户对学习用户对学习预防灾害知识必要性的反应预防灾害知识必要性的反应 通过以上调研,37%的用户认为目前很有必要学习一些预防灾害的相关知识,因为了解 防灾减灾知识迫在眉睫,还有 37%认为有必要需要防患于未然,20.9%的希望有需要时再学 习,当然剩余的 5.1%的则持乐观态度,认为自己居住的地方不会有大灾害,不需要担心。 (详见图 18)

15、 图表 18 您认为目前有学习预防灾害相关知识的必要吗 对于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学习预防灾害知识, 参加灾害演戏和餐馆灾害博物馆或灾害知识 展览两种方式最受欢迎。 (详见图 19) 图表 19 您希望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学习预防灾害知识 如果社区发放防灾知识及手册, 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巨大伤害及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 两方面的知识是大部分用户最希望了解的。 (详见图 20) 图表 20 如果发放防灾知识普及手册,您最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 50.7%的用户希望预防灾害知识的普及手册能够图文并茂,要比教科书多点图片,当然 还有 36.3%的希望最好有配套的影像图片。 (详见图 21) 图表 21 您希望的预

16、防灾害知识普及手册是什么样的 四、研究结论四、研究结论与建议与建议 4.1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男、女比例为 39.5%:60.5%,女性高于男性;年龄以 26-35 岁的 人为主;并且被访用户的学历都较高,以本科和大专为主,超过一半用户的职业是企 业/公司职员; 4.2 超过七成用户都表示自己平时会多多少少收集些关于防灾减灾方面的知识,并且获取 信息的途径主要是网络媒体; 4.3 超过五成用户表示自己家中会备些防灾用的备用品,同时对居民楼楼道放置的消防用 具知道且会熟练使用的仅有 16.9%; 4.4 突发事件降临,33.7%的用户表示自己会互助自救,七成用户会选择广场,绿地等空旷 地带作为临

17、时避难所;高层居民楼发生火灾时,近五成用户认为赶快从楼道向下跑最 安全;扑灭书籍引起的火灾时,40.5%的用户会使用干粉灭火器,当然还有 17.6%的认 为这三种灭火器中的任何一种就可以达到灭火效果;如果手机因欠费停机了,此时是 否可以用来拨打 119/122 等号码,六成用户知道可以直接拨打;发生地震时,若是此 时正好身处家中的楼房中,近六成用户认为躲在桌子等兼顾的家具下面靠柱子旁边, 此时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相较其他地方应该更加安全,同时应该紧急 切断燃气源和电源以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当然所遭遇突发的洪水时,不能惊慌,可以 尽量往高处跑,但靠近电线杆是最危险的; 4.5 通过以上

18、调研,大部分用户均表示应该学习相关防灾减灾的知识,学习相关知识,最 好是通过参加灾害演戏和餐馆灾害博物馆或灾害知识展览两种方式;当然用户最希望 了解的是有关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巨大伤害及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两方面的知识。 图表索引图表索引 图索引 图表 1 用户的基本属性 . 3 图表 2 用户是否会注意学习有关防灾减灾知识及获取知识的途径 . 4 图表 3 用户是否注意学习和收集有关防火防灾的知识 . 4 图表 4 用户是否知道楼道里的消防用户如何使用 . 5 图表 5 若突发事件降临,您会选择何种行动方案 . 5 图表 6 您所居住的区域是否有应急避灾所 . 6 图表 7 当灾害来临时,您会选择哪个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