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编码chap1.ppt_第1页
信息与编码chap1.ppt_第2页
信息与编码chap1.ppt_第3页
信息与编码chap1.ppt_第4页
信息与编码chap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引论,第一章 引论,1.1 通信系统模型 1.2 信息论研究的中心问题及发展,1.1 通信系统模型,通信系统模型,通信系统模型进一步细分,等效离散信道,等效离散信源,等效信宿,信道编码器,信道译码器,各部件功能,信源 产生消息的源,消息可以是文字,语言,图像。可以离散,可以连续。随机发生。 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消息的统计特性和产生信息的速率 编码器 信源编码器:对信源输出进行变换,求得有效性 信道编码器:对信源编码输出变换,提高抗干扰性 调制器:将信道编码输出变成适合信道传输的方式,各部件功能,信道 信号从发端传到手段的介质 干扰源 系统各部分引入的干扰,包括衰落,多径,码间干扰,非线性失

2、真,加性噪声,主要是统计特性 信道的中心问题是研究信道的统计特性和传信能力,即信道容量,各部件功能,译码器 编码器的逆变换 中心问题是研究各种可实现的解调和译码方法 信宿 信息的接收者,信息、消息和信号,信息 一个抽象的概念,可以定量的描述。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一切系统的三大要素 消息 是信息的载体,相对具体的概念,如语言,文字,数字,图像 信号 表示消息的物理量,电信号的幅度,频率,相位等等,1.2 信息论研究的中心问题和发展,Shannon信息论的基本任务,1948年shannon发表了“通信的数学理论”奠定了信息论理论基础 基本任务是设计有效而可靠的通信系统 可靠是要使信源发出的消息经

3、过传输后,尽可能准确地、不失真地再现在接收端 有效是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和尽可能少的设备来传输一定量的消息,信息论的研究内容,狭义信息论(经典信息论) 研究信息测度,信道容量以及信源和信道编码理论 一般信息论 研究信息传输和处理问题,除经典信息论外还包括噪声理论,信号滤波和预测,统计检测和估值理论,调制理论,信息处理理论和保密理论 广义信息论 除上述内容外,还包括自然和社会领域有关信息的内容,如模式识别,计算机翻译,心理学,遗传学,神经生理学,狭义信息论体系结构,Shannon信息论,压缩理论,有失真编码,无失真编码,等长编码 定理 Shannon 1948 McMillan 1953,变长编码

4、定理 Shannon 1948 McMillan 1956,Huffman码(1952)、Fano码 算术码(1976,1982) LZ码(1977,1978),率失真理论 Shannon Gallager Berger,压缩编码 JPEG MPEG,传输理论,信道编码定理,网络信息理论,纠错码 编码调制理论,网络最佳码,信息论发展简史,电磁理论和电子学理论对通信理论技术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18201830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 莫尔斯18321835建立电报系统。1876年Bell发明电话 1864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存在,1888年赫兹验证该理论 1895年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通信 微波电子

5、管导致微波通信系统,微波雷达系统 激光技术使通信进入光通信时代,信息论发展简史,1832年莫尔斯电码对shannon编码理论的启发 1885年凯尔文研究了一条电缆的极限传信速率 1922年卡逊对调幅信号的频谱结构进行研究 1924年奈奎斯特证明了信号传输速率和带宽成正比 1928年Hartley提出信息量定义为可能消息量的对数 1939年Dudley发明声码器 1940维纳将随机过程和数理统计引入通信与控制系统,信息论发展简史,1948年shannon信息论奠基 1952年Fano证明了Fano不等式,给出了shannon信道编码逆定理的证明 1957,Wolfowitz,1961 Fano,1968Gallager给出信道编码定理的简介证明并描述了码率,码长和错误概率的关系,1972年Arimoto和Blahut发明了信道容量的迭代算法 1956McMillan证明了Kraft不等式。1952年Fano码,Huffman码。1976 Rissanen算术编码,1977,78 Ziv和Lempel的LZ算法,信息论发展简史,1950年汉明码,1960年卷积码的概率译码,Viterbi译码,1982年Ungerboeck编码调制技术,1993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