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建省平潭海峡大桥及接线公路工程 通航主桥 静、动载试验报告 西安长大公路(检)字(QLJS) 共 39 页 西安长大公路工程检测中心西安长大公路工程检测中心 福福建建省省交交通通建建设设工工程程试试验验检检测测中中心心 20102010 年年 1111 月月 福建省平潭海峡大桥及接线公路工程 通航主桥 静、动载试验报告 西安长大公路(检)字(QLJS) 共 38 页 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人: : 报告编写人报告编写人: : 主要参加人主要参加人: : 西安长大公路工程检测中心西安长大公路工程检测中心 20102010 年年 1111 月月 项 目 名 称:福建省平潭海
2、峡大桥及接线公路工程通航主桥 技术负责人: 审 核: 报告编写人: 主要参加人 检 测 单 位: 西安长大公路工程检测中心 福建省交通建设工程试验检测中心 本次由我中心承担对福建省平潭海峡大桥及接线公路工程通航主桥的检测 工作。我检测中心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以及交通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综合甲 级资质,同时拥有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目目 录录 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6 6 二、技术指标二、技术指标.7 7 三、试验依据三、试验依据.7 7 四、试验目的及内容四、试验目的及内容.7 7 五、静载试验方案五、静载试验方案.8 8 5.1 结构内力分析.8 5.2 测试截面的确定.9 5.3 测点布置
3、.10 5.4 试验荷载.13 5.5 试验工况及加载位置.14 5.6 主要测试仪器.17 5.7 试验过程.18 5.8 理论计算方法及结果.20 5.10 静载试验小结.33 六、动载试验方案六、动载试验方案.3434 6.1.测试截面及测点布置.35 6.2 试验荷载.35 6.3 结构动力分析.35 6.4 试验工况.35 6.5 试验结果与分析.35 6.6 动载试验小结.38 七、桥梁承载力综合评估七、桥梁承载力综合评估.3838 附录:部分工作照片附录:部分工作照片.3939 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 通航主桥通航孔(K2+923.5mK3+483.5)为双孔单向航道,代表 5
4、000 吨 级海轮为标准,单孔通航净空为 12338m。桥跨布置为 100+2180+100m,全 长 560m。上部结构采用 100+2180+100m 变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 下部结构采用钻孔桩基础。全桥桥跨型式为 100+2180+100m 四跨预应力混凝 土连续刚构主桥,450m、550m 和 350+40m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引桥, 桥面横向由一个单箱单室直腹板箱梁组成,箱梁顶板宽 17m,底板宽 8.5m,两 悬臂长 4.25m。桥面由箱梁中心线向两侧设置 1.5双向横坡。其间梁底曲线 以 1.6 次抛物线变化。箱梁纵向划分为墩顶 0梁段、21 个对称悬浇梁段、1 个不对
5、称悬浇梁段、边跨支架现浇梁段、中跨合拢段、边跨合拢段。悬臂浇注 梁段最大控制重量为 2718kN,通航主桥最大“T”悬臂长度 89m、最大“” 悬臂长度 93m。桥面铺装采用沥青混凝土 9cm防水层C40 防水海工混凝土 6cm。桥墩防撞主墩基础防撞设计选择“22 根 280cm250cm 变直径钻孔灌 注桩”群桩基础;边墩基础设计选择“15 根 280cm250cm 变直径钻孔灌注 桩”群桩基础。桩基础布置同时考虑船舶撞击力对墩身的影响。为降低船舶撞 击基础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程度,主墩、边墩基础防撞采用承台套 箱作为防撞消能结构。主桥两端与引桥相邻处各设置 480mm 海洋防腐伸缩
6、缝一 道,采用模块式多向变位桥梁伸缩装置。 试验桥梁全貌如图 1 所示。 图 1 桥梁全貌图 受福建省交通质监局的委托,西安长大公路工程检测中心和福建省交通建 设工程试验检测中心对福建省平潭海峡大桥及接线公路工程通航主桥进行荷载 试验。 二、技术指标二、技术指标 1、设计荷载:公路-I 级。 2、桥梁宽度:0.5+16+0.5 米 3、桥梁跨径:主桥部分 100+2180+100 米 4、行车道数:双向两车道 5、设计速度:80km/h 6、纵坡:桥上纵坡 4;接线公路纵坡 5。 7、结构设计基准年限:100 年 8、平、纵曲线半径: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250m,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400m
7、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2500m,缓和曲线最小半径 70m,一般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 4500m,极限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 3000m,一般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 3000m ,极 限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 2000m。 9、地震基本烈度:度 10、抗震设防标准:主桥 50 年超越概率 10%抗震强度验算和 50 年超越概 率 2%抗震延性验算;引桥 50 年超越概率 10%抗震强度验算。 三、试验依据三、试验依据 1、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交通部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 20
8、04。 4、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旧桥承载能力鉴定方法 (试行) 1988 年。 6、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1982 年。 四、试验目的及内容四、试验目的及内容 荷载试验的目的 通过静载试验,确定桥梁结构的静应变、静挠度并观察裂缝状态。通过动载 试验,确定桥梁的频率和阻尼比。经综合分析,对该桥的安全性做出可靠的评 价,其相应试验结果为该桥今后正常运营及养护提供技术依据。 荷载试验的主要内容 1、静载试验 桥梁控制截面的最大静应变(中载) ; 桥梁控制截面的最大静应变(偏载) ; 桥梁控制截面的最大静挠度(中载) ; 桥梁控
9、制截面的最大静挠度(偏载) 。 2、动载试验 、主梁自振频率。 、结构阻尼比。 、动荷载作用下主梁冲击系数。 五、静载试验方案五、静载试验方案 5.1 结构内力分析 (1)材料特性 全桥主梁均采用 C55 海工混凝土:容重为 =26.25kN/m3,弹性模量为 Eh=3.5104MPa; (2)结构内力分析计算 根据桥梁结构形式,采用桥梁结构分析专用程序桥梁博士和 Midas Civil 进 行结构静力分析。主桥结构划分共为 377 个单元、384 个节点数及结构离散示 意如图 2 所示。 图 2 结构离散示意 5.2 测试截面的确定 根据桥梁结构形式,本次试验选取主桥部分(100+2180+
10、100)米平潭侧边 跨和中跨作为试验对象。根据程序计算所得的位移影响线如图 34 所示以及在 设计荷载作用下桥跨结构的各控制截面处最大弯矩影响线如图 58 所示。由此 分析可得该桥在设计荷载级作用下最不利截面位于 46 跨 0.4L、45#墩墩顶、第 45 跨跨中以及 44#墩墩顶。 图 3 第 46 跨 0.4L 处位移影响线 图 4 第 45 跨中点处位移影响线 图 5 第 46 跨 0.4L 处弯矩影响图 图 6 第 45 号墩墩顶处弯矩影响线 图 7 第 45 跨中点处弯矩影响线 图 8 第 44 号墩墩顶处弯矩影响线 5.3 测点布置 应变及挠度测点布置于主梁控制截面处,具体位置如图
11、 914 所示。 福清平潭 45号墩44号墩 图 9 各控制截面示意图 图 10 第 46 跨 0.4L 截面应变测点布置图 图 11 第 45 号墩截面应变测点布置图 图 12 第 45 跨跨中截面应变测点布置图 图 13 第 44 号墩截面应变测点布置图 图 14 第 46 跨 0.4L 处以及 45 跨中点处截面挠度测点 5.4 试验荷载 根据大跨径混凝土桥梁荷载试验方法的规定,一般采用基本荷载,静 力试验荷载的效率系数 取值范围需为 0.81.05。这里 =Sstat/(S) 式中:Sstat试验荷载作用下,检测部位变位或力的计算值。 S设计标准活荷载作用下,检测部位变位或力的计算值。
12、 设计取用的动力系数。 为了保证试验的有效性,根据各测试截面的内力影响线,按最不利位置加 载,在保证各主要测试截面试验荷载效率系数 至少达到 0.80 以上的条件下, 经过计算确定,本次静载试验用总重量为 36T 的载重车 12 辆。 在试验荷载效应(应变和挠度)计算过程中,按表 2 中实际的轴重、轮距 和轴距取平均值得出静载试验效率如表 3 所示。 本次试验用车型号及重量表 表 2 轴间距(m) 编号及车牌号 横向前中中后 后轴重(KN)总重量(KN) 1 (闽 AB0829) 1.83.51.428.135.6 2 (贵 B27289) 1.83.51.428.735.0 3 (闽 A56
13、105) 1.83.51.428.536.5 4 (闽 AB0652) 1.83.51.427.935.7 5 (闽 A56652) 1.83.51.428.636.1 6 (闽 A56883) 1.83.51.428.735.9 7 (闽 A56878) 1.83.51.428.036.1 8 (闽 A56909) 1.83.51.428.635.6 9 (闽 A56906) 1.83.51.428.235.9 10 (闽 A56891) 1.83.51.427.535.1 11 (闽 A56886) 1.83.51.428.236.0 12 (贵 B27339) 1.83.51.428.5
14、35.7 静载试验效率系数 表 3 控制截面项目试验荷载效应标准荷载效应 效率系数 (%) 第 46 跨 0.4L 截 面 弯矩 (kNm) 31074.234910.889 第 45 号墩顶截面 弯矩 (kNm) -.2-.486 第 45 跨跨中截面 弯矩 (kNm) 26114.028732.091 第 44 号墩顶截面 弯矩 (kNm) -.0-.784 由表 3 可见,各工况荷载的效应均在理论荷载效应的 80%以上,符合大跨 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中的规定,说明本次试验方案满足有效性要求。 5.5 试验工况及加载位置 与测试截面相对应,分别取各个截面最不利位置布载,共分为以六种工况:
15、 工况 1:纵桥向按第 46 跨 0.4(截面)位置布载,横桥向为中载, 纵向布载如图 15 所示,横向布载如图 19 所示。 工况 2:纵桥向按第 46 跨 0.4(截面)位置布载,横桥向为偏载, 纵向布载如图 15 所示,横向布载如图 20 所示。 工况 3:纵桥向按 45#墩墩顶(截面)位置布载,横桥向为中载,纵 向布载如图 16 所示,横向布载如图 19 所示。 工况 4:纵桥向按 45#墩墩顶(截面)位置布载,横桥向为偏载,纵 向布载如图 16 所示,横向布载如图 20 所示。 工况 5:纵桥向按第 45 跨跨中(截面)位置布载,横桥向为中载, 纵向布载如图 17 所示,横向布载如图
16、 19 所示。 工况 6:纵桥向按第 45 跨跨中(截面)位置布载,横桥向为偏载, 纵向布载如图 17 所示,横向布载如图 20 所示。 工况 7:纵桥向按 44#墩墩顶(截面)位置布载,横桥向为中载,纵 向布载如图 18 所示,横向布载如图 19 所示。 工况 8:纵桥向 44#墩墩顶(截面)位置布载,横桥向为偏载,纵向 布载如图 18 所示,横向布载如图 20 所示。 图 15 工况 1、2 加载纵向位置示意(尺寸单位:m) 图 16 工况 3、4 加载纵向位置示意(尺寸单位:m) 图 17 工况 5、6 加载纵向位置示意(尺寸单位:m) 图 18 工况 7、8 加载纵向位置示意(尺寸单位
17、:m) 图 19 中载加载示意图(尺寸单位:m) 图 20 偏载加载示意图(尺寸单位:m) 本次试验的加载车辆如表 4 所示 各工况实际加载车辆统计表 表 4 序号工况加载车(辆) 11、24 22、312 35、68 47、812 5.6 主要测试仪器 静、动载试验采用的主要测试仪器及设备见表 5 所示。 主要检测仪器及设备一览表 表 5 序号仪器产地用途 1综合测试仪湖南长沙应变测试 2 JMZX-212AT 智能弦式应变 计 湖南长沙应变测试 3JMXX-4P 四芯屏蔽导线湖南长沙数据传输 4JMZX-32B 通用振弦采集仪湖南长沙数据采集 5笔记本中国数据采集、分析 6精密水准仪苏州静
18、挠度测试 7木质铟钢尺河北穆峰静挠度测试 8 G01 新型 16 通道数据采集 分析仪 中国地震局动态测试 9拾振器中国地震局动态信号响应 10电荷放大器中国地震局动态信息响应 5.7 试验过程 (1)准备过程 试验前分别对试验桥梁逐孔查看,并选取中孔及边孔作为试验孔,在正式 加载试验之前完成如下准备工作: 由于此次选择的试验对象在箱梁之中所以首先要准备好电源,其次按照 试验方案要求租用试验车辆并装载过磅,记录试验车的原始数据以便进行分析; 清理桥面,标计加载位置及测点布设位置。 对试验孔按前述的应变和挠度测点布置方式进行放样,搭设脚手架,布 片时先对各测点位置实施打磨找平并清洁干净,粘贴应变
19、计,做好防潮处理, 同时布设挠度测点。 布设测试仪器及传感器连接导线,联机调试仪器。检查各个应变计确保 电路畅通,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进行预加载,进一步检查应变计直至读数正常、反应灵敏,一切无误后, 按工况位置进行加载试验。 (2)荷载试验 试验时间安排于 11 月 17-11 月 19 日,当试验在每一工况的每一次加载 时,载重汽车加载到位后,关闭发动机并持续 5 分钟以上,待数据完全稳定后 进行记录采数,卸载 10 分钟以上再进行重复加载,以便使结构恢复弹性变形, 减小塑性残余变形。 各工况均采用分级加载,先上轻车后上重车,按每车道试验车辆递增加 载。 现场试验中各工况保证有两个平行试
20、验,即重复两次试验,并在试验中 对重要测点数据与理论值及时进行分析比较。 (3)试验现场车位摆放照如图 21,荷载试验流程图如图 22 所示 图 21 开 始 选择试验 孔 径 计算荷载 效 率 车 重 量 确定加载 搭设支架 清理现场 开始试验 预 压 加 载 按照工况 时 间 确定试验 加 载 下一工况 试验结束 内业处理 数据 是否 吻合 否 是 图 22 荷载试验流程图 5.8 试验结果及分析试验结果及分析 静载试验结果包括试验工况下各测点应变值和挠度值。 1)应变比较 工况 1 下相应控制截面应变计算值及相应点处的实测值和校验系数见表 6,-截面应变见图 23,图、表中以压应变为负,
21、拉应变为正。 工况 1 -截面中载应变值比较 表 6 测点 位置 测点 编号 理论值 () 实测值 () 应变校验系数 / 应变校验 系数 平均值 1-11250.42 1-21130.27 1-31020.20 1-4-23-40.17 1-5-24-100.42 1-6-25-120.52 1-7-24-110.46 1-8-24-110.46 1-9-24-110.46 1-10-24-120.50 1-11-25-130.52 1-12-24-80.33 1-13-23-40.17 1-141010.10 1-151120.18 第 46 跨 0.4L 1-161250.42 0.35
22、 -30 -25 -20 -15 -10 -5 0 5 10 15 12345678910 11 12 13 14 15 16 测点号 数据 理论值 实测值 图 23 工况 1 -截面实测值与理论值对比图 图 24 工况 1 -截面箱梁应力分析图 工况 2 下相应控制截面应变计算值及相应点处的实测值和校验系数见表 7,-截面应变见图 25,图、表中以压应变为负,拉应变为正。 工况 2 -截面偏载应变值比较 表 7 测点 位置 测点 编号 理论值 () 实测值 () 应变校验系数 / 应变校验 系数 平均值 1-114 1 0.07 1-213 1 0.10 1-312 5 0.39 1-4-2
23、6 -1 0.03 1-5-27 -12 0.44 1-6-28 -15 0.54 1-7-26 -10 0.37 1-8-24 -8 0.35 1-9-24 -6 0.25 1-10-22 -4 0.20 1-11-20 -6 0.32 1-12-20 -7 0.37 1-13-19 -7 0.36 1-149 2 0.24 1-159 1 0.11 第 46 跨 0.4L 1-1610 1 0.10 0.26 -35 -30 -25 -20 -15 -10 -5 0 5 10 15 20 12345678910 11 12 13 14 15 16 测点号 数据 理论值 实测值 图 25 工
24、况 2 -截面实测值与理论值对比图 图 26 工况 2 -截面箱梁应力分析图 工况 3 下相应控制截面应变计算值及相应点处的实测值和校验系数见表 8,-截面应变见图 27,图、表中以压应变为负,拉应变为正。 工况 3 -截面中载应变值比较 表 8 测点 位置 测点 编号 理论值 () 实测值 () 应变校验系数 / 应变校验系 数 平均值 2-1 -25-50.20 2-2 -24-30.13 2-3 -24-20.08 2-4 2440.17 2-5 2460.25 2-6 2570.28 45 号墩 2-7 2570.28 2-8 2590.36 2-9 2560.24 2-10 2560
25、.25 2-11 2580.32 2-12 2480.33 2-13 2470.29 2-14 -24-50.21 2-15 -24-60.25 墩顶 2-16 -25-90.36 -30 -20 -10 0 10 20 30 12345678910 11 12 13 14 15 16 测点号 数据 理论值 实测值 图 27 工况 3 -截面应变实测值与理论值对比图 图 28 工况 3 -截面箱梁应力分析图 工况 4 下相应控制截面应变计算值及相应点处的实测值和校验系数见表 9,-截面应变见图 29,图、表中以压应变为负,拉应变为正。 工况 4 -截面偏载应变值比较 表 9 测点 位置 测点
26、编号 理论值 () 实测值 () 应变校验系数 / 应变校验 系数 平均值 2-1-29 -6 0.21 2-2-28 -5 0.18 2-3-27 -4 0.15 2-427 5 0.19 2-528 7 0.25 2-629 7 0.24 2-727 6 0.22 2-825 5 0.20 2-925 5 0.20 2-1023 3 0.13 2-1121 4 0.19 2-1221 4 0.19 2-1320 3 0.15 2-14-20 -10 0.50 2-15-21 -12 0.57 45 号墩 墩顶 2-16-21 -12 0.57 0.26 -40 -30 -20 -10 0
27、10 20 30 40 12345678910 11 12 13 14 15 16 测点号 数据 理论值 实测值 图 29 工况 4 -截面应变实测值与理论值对比图 图 30 工况 4 -箱梁应力分析图 工况 5 下相应控制截面应变计算值及相应点处的实测值和校验系数见表 10,-截面应变见图 31,图、表中以压应变为负,拉应变为正。 工况 5 -截面中载应变值比较 表 10 测点 位置 测点 编号 理论值 () 实测值 () 应变校验系数 / 应变校验 系数 平均值 3-1126 0.50 3-275 0.71 3-321 0.50 3-4-65-10 0.15 3-5-70-25 0.36
28、3-6-75-30 0.40 3-7-75-32 0.43 3-8-75-31 0.41 3-9-75-31 0.41 3-10-75-30 0.40 3-11-75-30 0.40 3-12-70-23 0.33 3-13-65-10 0.15 3-1421 0.50 3-1572 0.29 第 45 跨 跨中 3-16127 0.58 0.41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12345678910 11 12 13 14 15 16 测点号 数据 理论值 实测值 图 31 工况 5 -截面应变实测值与理论值对比图 图 32 工况 5 -截面
29、箱梁应力分析图 工况 6 下相应控制截面应变计算值及相应点处的实测值和校验系数见表 11,-截面应变见图 34,图、表中以压应变为负,拉应变为正。 工况 6 -截面偏载应变值比较 表 11 测点 位置 测点 编号 理论值 () 实测值 () 应变校验系数 / 应变校验 系数 平均值 3-114.030.21 3-28.010.13 3-32.010.50 3-4-74.0-100.14 3-5-80.0-170.21 3-6-86.0-270.31 3-7-82.0-220.27 3-8-77.0-180.23 3-9-73.0-150.21 3-10-68.0-140.21 3-11-64.
30、0-130.20 3-12-59.0-120.20 3-13-55.0-100.18 3-142.010.50 3-156.020.33 第 45 跨 跨中 3-1610.020.20 0.25 -100 -80 -60 -40 -20 0 20 12345678910 11 12 13 14 15 16 测点号 数据 理论值 实测值 图 33 工况 6 -截面应变实测值与理论值对比图 图 34 工况 6 -截面箱梁应力分析图 工况 7 下相应控制截面应变计算值及相应点处的实测值和校验系数见表 12,-截面应变见图 35,图、表中以压应变为负,拉应变为正。 工况 7 -截面中载应变值比较 表
31、12 测点 位置 测点 编号 理论值 () 实测值 () 应变校验系数 / 应变校验 系数 平均值 4-1-25 -11 0.44 4-2-24 -6 0.25 4-3-24 -4 0.17 4-423 5 0.22 4-523 8 0.35 4-624 10 0.42 4-724 9 0.38 4-824 8 0.33 4-924 8 0.33 4-1024 7 0.29 4-1124 8 0.33 4-1223 8 0.35 4-1323 3 0.13 4-14-24 -3 0.13 4-15-24 -7 0.29 44 号墩 墩顶 4-16-25 -8 0.32 0.30 -30 -20
32、 -10 0 10 20 30 12345678910 11 12 13 14 15 16 测点号 数据 理论值 实测值 图 35 工况 7 -截面应变实测值与理论值对比图 图 36 工况 7 -截面箱梁应力分析图 工况 8 下相应控制截面应变计算值及相应点处的实测值和校验系数见表 13,-截面应变见图 37,图、表中以压应变为负,拉应变为正。 工况 8 -截面偏载应变值比较 表 13 测点 位置 测点 编号 理论值 () 实测值 () 应变校验系数 / 应变校验 系数 平均值 4-1-29 -6 0.22 4-2-28 -5 0.17 4-3-27 -5 0.17 4-426 8 0.30
33、4-527 12 0.45 4-628 13 0.47 4-729 14 0.48 4-828 14 0.50 4-924 7 0.29 4-1022 6 0.27 4-1120 5 0.25 4-1220 5 0.25 4-1319 4 0.21 4-14-20 -6 0.30 4-15-21 -7 0.33 44 号墩 墩顶 4-16-21 -8 0.38 0.32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12345678910 11 12 13 14 15 16 测点号 数据 理论值 实测值 图 37 工况 8 -截面应变实测值与理论值对比图 图 38 工况 8 -截
34、面箱梁应力分析图 2)挠度比较 工况 1 下相应控制截面挠度计算值及相应点处的实测值和校验系数见表 14 挠度见图 39,图、表中以上挠为负,下挠为正。 工况 1 -截面挠度值比较 表 14 测点 位置 测点 编号 理论值 (mm) 实测值 (mm) 挠度校验 系数 / 挠度校验 系数平均值 13.863.610.94 24.74.420.94箱梁底板 33.863.540.92 0.93 0 1 2 3 4 5 123 测点号 数据 理论值 实测值 图 39 工况 1 -截面挠度实测值与理论值对比图 工况 2 下相应控制截面挠度计算值及相应点处的实测值和校验系数见表 15 挠度横向见图 40
35、,图、表中以上挠为负,下挠为正。 工况 2 -截面挠度值比较 表 15 测点 位置 测点 编号 理论值 (mm) 实测值 (mm) 挠度校验 系数 / 挠度校验 系数平均值 14.564.090.90 23.883.240.84箱梁底板 32.972.270.76 0.83 0 1 2 3 4 5 123 测点号 数据 理论值 实测值 图 40 工况 2 -截面挠度实测值与理论值对比图 工况 5 下相应控制截面挠度计算值及相应点处的实测值和校验系数见表 16 挠度分布见图 41,图、表中以上挠为负,下挠为正。 工况 5 -截面挠度值比较 表 16 测点 位置 测点 编号 理论值 (mm) 实测
36、值 (mm) 挠度校验 系数 / 挠度校验 系数平均值 1 18.3713.930.76 2 19.8416.060.81 箱梁底板 3 18.3716.150.88 0.82 0 5 10 15 20 25 123 测点号 数据 理论值 实测值 图 41 工况 5 -截面挠度实测值与理论值对比图 工况 6 下相应控制截面挠度计算值及相应点处的实测值和校验系数见表 17 挠度横向分布见图 42,图、表中以上挠为负,下挠为正。 工况 6 -截面挠度值比较 表 17 测点 位置 测点 编号 理论值 (mm) 实测值 (mm) 挠度校验 系数 / 挠度校验 系数平均值 1 21.0716.270.7
37、7 2 20.8415.570.75 箱梁底板 3 19.0212.960.68 0.73 0 5 10 15 20 25 123 测点号 数据 理论值 实测值 图 42 工况 6 -截面挠度实测值与理论值对比图 5.9 静载试验静载试验小结小结 1)应变校验系数 平潭跨海大桥第 44 号墩顶处应变校验系数在中载下平均值为 0.30;在偏 载下平均值为 0.32。 平潭跨海大桥第 45 跨跨中处应变校验系数在中载下平均值为 0.41;在偏 载下平均值为 0.25。 平潭跨海大桥第 45 号墩顶处应变校验系数在中载下平均值为 0.25;在偏 载下平均值为 0.26。 平潭跨海大桥第 46 跨 0
38、.4L 处应变校验系数在中载下平均值为 0.35;在偏 载下平均值为 0.26。 2)挠度校验系数 平潭跨海大桥第 45 跨 0.5L 处应变校验系数在中载下平均值为 0.82,偏载 下平均值为 0.73 平潭跨海大桥第 46 跨 0.4L 处应变校验系数在中载下平均值为 0.93,偏载 下平均值为 0.83。 3)裂缝观测结果 试验加载前,经观测试验梁处有细微裂缝;试验加载过程中试验梁处裂缝 长、宽均未发展。 经综合分析表明,主梁结构在设计荷载作用下,应变校验系数及挠度校验 系 数均在正常范围内,裂缝亦未见异常,表明该桥在设计荷载作用下,其承载能 力能够满足设计的要求。 六、动载试验方案六、
39、动载试验方案 6.1 测试截面及测点布置测试截面及测点布置 根据桥梁结构的特点,为了有效地测得结构的动力性能,将测点布置在一 阶模态振幅值最大的截面即边跨跨中和中跨跨中截面。在测试截面的箱梁上缘 安置加速度传感器,以取得结构动力振动频率及阻尼比。 6.2 试验荷载试验荷载 动力试验荷载采用 36T 加载车 1 辆。以跑车的激振形式,采集动力响应信 息。 6.3 结构动力分析结构动力分析 采用结构动力分析有限元专用程序 Midas/Civil7.4.1 进行空间结构的建模与 分析。结构离散模型如图 43 所示,分析计算振型图如图 44,45,46 所示。 图 43 结构动力分析模型示意图 图 44 结构一阶振型图(f=0.52Hz) 图 45 结构二阶振型图(f=0.79Hz) 图 46 结构三阶振型图(f=0.93Hz) 6.4 试验工况试验工况 以跑车的激振形式,采集动力响应信息。具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成功背后的学生动机分析
- 校园智慧体育设施的建设现状及挑战
- 情绪智力在教育心理学中的核心地位
- 医疗行业中的科技应用与师资培训模式研究
- 商业环境下的教育创新与青少年运动培训的融合研究
- 教育游戏化的策略与方法探讨
- 学生心理特点与教学方法的匹配研究
- 公交优先与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2025年协同发展策略报告
- 2024年福建省福州市六校联考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台州学院《剑桥商务英语(中级)》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食品安全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共卫生管理考试试卷与答案
- 2025至2030空调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价值报告
- 早孕期产科超声检查规范
- 2025版心肺复苏培训课件
-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
- 2025至2030中国环氧活性稀释剂市场未来趋势及前景规划建议报告
- 网络安全攻防实战考核试卷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苏教版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原电池与电解池
- 《基础会计》教案 项目二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 2025江苏省惠隆资产管理限公司招聘3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