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CS 23.120 J 72 备案号:336072011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JB/T 43622011 代替 JB/T 43621999 电站轴流式通风机 Power station axial fans 2011-08-15 发布 2011-11-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B/T 43622011 I 目 次 前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技术要求. 1 3.1 基本设计要求. 1 3.2 材料要求. 2 3.3 其他. 2 4 试验方法. 3 5 检验规则. 3 6 标志、包装及运输. 3 6.1
2、标志. 3 6.2 包装及运输. 3 7 贮存及保养. 4 JB/T 43622011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JB/T 43621999电站轴流式通风机 ,与 JB/T 43621999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本标准将原标准 3.1.2 更改为 3.1.1。 本标准取消了“合格品:80%;一等品:82%;优等品:84%”的等级要求,且将“风 机在额定工况下, 最高全压效率” 更改为 “风机在额定工况下, 风机运行效率应不低于 80%” 。 本标准将 3.1.10 中“在第一次大修前,风机安全运行时间应为”改为“轴承设计寿命不应 小
3、于 5 年” 。 本标准在 3.1.11 中增加了“风机的噪声限值应符合 JB/T 8690 的规定” 。 本标准将原标准 3.1.13 更改为 3.1.17。 本标准将原标准 3.1.22 更改为 3.1.26; 且将 “滚动轴承的正常工作温度不得高于 70” 改为 “滚 动轴承的正常工作温度不应高于 75” 。 本标准取消了“轴承温升应为:合格品:60;一等品:55;优等品:55” 。 本标准增加了滑动轴承“最高温度不得超过 80”的规定。 原标准的第 4、7 章的内容经过修订和部分删除,合并到了本标准第 3 章。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风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
4、/TC187)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鼓风机厂有限公司、保定惠阳航空螺旋桨有限责任公司、上虞新风风机 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忠浩、姚佩珍、张宝森、李险峰、朱继宏。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 43621986、JB/T 43621999。 JB/T 43622011 1 电站轴流式通风机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站轴流式通风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及运输,贮存及保养等。 本标准适用于火电站锅炉轴流式送风机、引风机及一次空气风机,也适用于火电站轴流式脱硫、脱 硝风机(以下简称风机) 。送风机及一次空气风机的工作介质温度,在正常情况下不得
5、高于 70;引风 机的工作介质温度不得高于 250。 送风机及一次空气风机输送的介质为空气,引风机输送的介质为烟气,烟气含尘量(标准状态下) 150 mg/m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36 工业通风机 用标准化风道进行性能试验 GB/T 2888 风机和罗茨鼓风机噪声测量方法 GB/T 10178 工业通风机 现场性能试验 GB/T 13306 标牌 JB/T 6444 风机包装 通用技术条件 JB/T 6886 通风机
6、涂装技术条件 JB/T 6887 风机用铸铁件 技术条件 JB/T 6888 风机用铸钢件 技术条件 JB/T 8689 通风机 振动检测及其限值 JB/T 8690 工业通风机 噪声限值 JB/T 9101 通风机转子平衡 JB/T 10213 通风机 焊接质量检验技术条件 3 技术要求 3.1 基本设计要求 3.1.1 风机在额定工况下,风机运行效率应不低于 80%。 3.1.2 在优化选型的条件下,锅炉出力为 100%满负荷时,风机运行效率应大于或等于 80%。 3.1.3 在给定转速的前提下,工况点实际效率与给定效率之间的允差为:在接近最高效率点处为 3%; 在大于或等于 75%等效率
7、区域内为 5%;在小于 75%等效率区域内的工况点则不作考核。 3.1.4 风机应有良好的调节性能,调节方式可以有动叶可调、静叶可调、停车动叶可调或改变转速调 节。 3.1.5 采用动叶可调或静叶可调控制流量时,叶片由最小角度至最大角度范围时,其动作时间规定为: 送风机及一次空气风机不得超过 45 s,引风机不得超过 60 s。 3.1.6 采用动叶可调或静叶可调控制流量时,风机应带有叶片限位装置。在风机机壳外部应有表示叶 片位置的指示牌和为遥控提供电信号的装置。 3.1.7 风机振动速度有效值应符合 JB/T 8689 的规定。 JB/T 43622011 2 3.1.8 风机主轴承箱、液压
8、润滑供油装置及其连接管路,均不准许有液压油或润滑油泄漏。 3.1.9 主轴承箱及液压调节装置,应单独进行全负荷、满转速的功能试验,在运行正常后的试验时间 不得少于 4 h。 3.1.10 风机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得少于 15 年,轴承设计寿命不应小于 5 年。 3.1.11 风机噪声限值应符合 JB/T 8690 的规定, 风机噪声测量应符合 GB/T 2888 的规定。 3.1.12 风机应设有喘振报警装置。 3.1.13 动叶片相邻截面的扭转角偏差在0.5范围内,任意截面的扭转角偏差在1范围内。 3.1.14 动叶片和导叶片安装角偏差不得超过名义值的2。 3.1.15 动叶片与机壳之间的径向间
9、隙,应为转子直径的 0.0010.002 或符合图样规定。 3.1.16 叶轮上叶片质量差最大不应超过 5%,根据降低不平衡量的原则,应对每个叶片取力矩值或称 重,并按照平衡程序依次排列叶片的周向位置,保证平衡精度。 3.1.17 风机动叶片的固有频率不准许在 1 倍、2 倍、3 倍、4 倍转速及叶片传输频率的10%之内。 3.1.18 基础设计必须保证风机基础的固有频率在下列范围外: 0.7n1.3n; 0.8(2n)1.2(2n) 。 注:n 为风机转速。 3.1.19 在风机进气箱的最低点,应装设直径不小于 50 mm 的疏水管或螺塞。 3.1.20 在风机进出口与管网连接处、进气箱与机
10、壳、机壳与扩压器之间应采用挠性连接。 3.1.21 在引风机进口前、送风机与一次空气风机出口后,系统应有用于隔离的挡板。 3.1.22 为使风机具有良好的进出气条件和性能,系统设计应合理布置风机进口前、出口后的弯头及管 道。如在风机进口前必须改变气流方向,应加导向装置。 3.1.23 进气箱、扩压器应设有便于检修时进出及具有密封性和可开闭的人孔门。 3.1.24 风机各零、部件应备有吊攀或吊孔,联轴器应设有保护罩。 3.1.25 风机主轴承可采用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推荐采用滚动轴承。 3.1.26 滚动轴承的正常工作温度不应高于 7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 95。滑动轴承正常工作温度应 不高于 7
11、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 80。 3.1.27 风机转子平衡应符合 JB/T 9101 的要求。 3.1.28 风机主要零部件之间的联接螺栓或螺钉,应在图样上给出拧紧力矩。 3.1.29 风机焊接质量应符合 JB/T 10213 的规定。 3.1.30 风机的涂漆件质量应符合 JB/T 6886 的规定。 3.2 材料要求 3.2.1 风机所用材料应符合所需要的强度和使用要求。 3.2.2 风机所用铸铁件应符合 JB/T 6887 的规定。 3.2.3 风机所用铸钢件应符合 JB/T 6888 的规定。 3.2.4 动叶片可用铸铝合金、锻铝合金、球墨铸铁、铸钢或高强度低合金钢制成。 3.2.5 叶
12、柄、叶片及轮毂、主轴、中间轴、联轴器等转动零部件的材料,应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和无损 检测。 3.3 其他 3.3.1 保证期 需方在遵守风机有关保管、使用、安装、运输等规定的条件下,从第一次起动运行后的 8 000 h 内, 因制造质量问题而发生损坏或不能进行正常工作的情况, 供方应免费为需方修理或更换零部件; 风机保 证期从工厂交货日期算起为 18 个月。 3.3.2 成套性 JB/T 43622011 3 3.3.2.1 风机本体一般包括进气箱、机壳、整流导叶环、转子、主轴承箱、中间轴、联轴器及其罩壳、 叶片调节机构、扩压器、挠性接头和地脚螺栓等。 3.3.2.2 辅助设备一般包括液压润滑油
13、站、喘振报警装置、压力及温度测量一次元件、轴承箱和液压 调节装置的油管路和叶轮装拆专用工具等。 其中液压调节油站和润滑油站可以分开, 也可以组合成同一 单元。 3.3.2.3 除供需双方有要求外,一般不包括风机进口前或出口后的导流装置以及在管网中用于隔离的 挡板。 4 试验方法 4.1 风机的空气动力性能试验,按 GB/T 1236 的规定。 4.2 风机叶轮直径小于或等于 3 m 时,出厂前应进行机械运转试验;叶轮直径大于 3 m 时,整机机械 运转试验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 4.3 厂内进行风机机械运转试验,应采用额定工作转速运行,并列表记录机械运转时各项功能指标的 情况。在试车条件有限时,
14、允许降低转速进行机械运转试验。 4.4 风机现场性能试验按 GB/T 10178 的规定。 5 检验规则 5.1 在风机进行机械运转试验的前后,都应检验动叶片与机壳之间的径向间隙,并符合 3.1.15 的要求。 5.2 风机振动速度测量方法按 JB/T 8689 的规定。 5.3 在符合 3.1.26 规定的条件下,检查主轴承箱、液压调节装置、供油装置及其连接油路管,不得有 油泄漏。 5.4 叶片调节的检验: 5.4.1 静态时检验叶片安装角度位置和最小、最大角度调节范围,应满足 3.1.14 及图样上的规定。 5.4.2 液压调节装置和执行机构的调节力,应满足叶片角度全范围调节的要求。 5.
15、4.3 静态时检验叶片角度指示刻度与叶片实际角度的一致性和重复性,其偏差不超过1。 6 标志、包装及运输 6.1 标志 6.1.1 在风机或独立部件的明显位置上应有标牌, 其内容应包括厂名 (出口产品应有国名) , 产品名称、 型号,风机或独立部件的主要性能参数、介质温度、介质密度、产品编号及制造日期等。 6.1.2 在风机或独立部件壳体的明显位置上,应根据需要标有旋转方向和叶片角度位置的指示牌。 6.1.3 油站中液压、润滑系统及阀门等的油进出口处,均应有流动方向和油位指示标记。 6.1.4 风机标牌的尺寸与技术要求应符合 GB/T 13306 的规定。 6.2 包装及运输 6.2.1 风机
16、应按装箱清单所规定的编号、项目、件数进行包装。包装箱应符合 JB/T 6444 的规定,并应 遵守水路、公路和铁路等运输的有关规定。 6.2.2 随机文件应放入风机本体的包装箱内,并装进防潮袋中。 6.2.3 风机允许采用简易包装,但风机转子、主轴承箱、电动机、油站、联轴器和仪表等的包装必须 保证防水、防潮和防振。 6.2.4 已装上转子的风机,在机壳两端开口处,应用木盖或代用物进行封闭。 6.2.5 风机零部件外露不涂漆的加工部位,均需涂上防锈层或加上油纸布带保护。 6.2.6 所有螺纹接头应用管塞塞住或用帽盖封闭。 6.2.7 除由于运输界限尺寸的限制或工地安装的要求外,应尽可能使风机以装
17、配好的组件交货。 JB/T 43622011 4 7 贮存及保养 7.1 严格遵守风机使用说明书中的贮存及保养规定。 7.2 风机不允许存放在潮湿和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 7.3 机械加工面外露的零部件单独存放时,必须涂抹上防锈油或油脂,并用油纸或塑料膜保护好。若 这些零部件需长期贮存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并定期检查加工面的腐蚀情况。 7.4 风机带有叶轮、轴承箱等主要部件及仪表等时,应预先考虑好基本上无振动的存放地点,并使它 放在保持干燥、温差小的室内。 7.5 钢结构部件可置放在露天下,但每隔 3 个月必须检查一次涂层,必要时对其进行修补。 7.6 消声器的消声片和膨胀节最好存放在室内,如存放在露天时一定要加覆盖物,以达到防水、防潮 和防尘的效果。 7.7 风机总装成后长期停运时的保养措施: 7.7.1 风机存放应符合 7.4 的规定。风机轴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动标准实施管理办法
- 公司购车补贴管理办法
- 学校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 储备项目过程管理办法
- 信用数据采集管理办法
- 公路养护决策管理办法
- 劳模管理办法加强劳模
- 公路资产处置管理办法
- 制定工程领域管理办法
- 公司展厅接待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中国氨基吡啶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2030中国商业展示道具市场应用前景及投资价值评估报告
- 2025年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西渠镇人民政府选聘专业化管理村文书笔试参考题库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防洪防汛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
- JG/T 446-2014建筑用蓄光型发光涂料
- T/CCMA 0137-2022防撞缓冲车
- 博弈论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 工地意外死亡赔偿协议书6篇
- 江苏省2025年中职职教高考文化统考数学试题答案
- 自体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课件
- 《大脑解剖及神经网络》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