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5082.7-2011 内燃机 气缸套 第7部分:平台珩磨网纹 技术规范及检测方法_第1页
JBT 5082.7-2011 内燃机 气缸套 第7部分:平台珩磨网纹 技术规范及检测方法_第2页
JBT 5082.7-2011 内燃机 气缸套 第7部分:平台珩磨网纹 技术规范及检测方法_第3页
JBT 5082.7-2011 内燃机 气缸套 第7部分:平台珩磨网纹 技术规范及检测方法_第4页
JBT 5082.7-2011 内燃机 气缸套 第7部分:平台珩磨网纹 技术规范及检测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CS 27.020 J 92 备案号:321412011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JB/T 5082.72011 代替JB/T 97681999 内燃机 气缸套 第 7 部分:平台珩磨网纹 技术规范及检测方法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Cylinder liners Part 7:Specifications and inspections for plateau honing cross hatch 2011-05-18 发布 2011-08-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B/T 5082.72011 I 目 次

2、前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技术要求. 1 4.1 粗糙度轮廓参数. 1 4.2 网纹角度. 2 4.3 珩磨外观质量. 2 5 测量仪器. 2 5.1 表面粗糙度检测仪或轮廓仪. 2 5.2 金相显微镜或生物显微镜. 3 6 检测与评定方法. 3 6.1 粗糙度轮廓参数的检测和评定. 3 6.2 网纹角度的检测和评定. 4 6.3 珩磨外观质量的检测和评定. 4 7 其他. 7 附录 A(资料性附录)复膜、复膜片及复膜照片的制作方法 . 8 A.1 复膜的制作. 8 A.2 贴制复膜片. 8 A.3 摄制复膜照片. 8 图 1 Mr 曲

3、线分布范围. 2 图 2 4 m 深沟槽数评定 . 3 图 3 Mr 作图方法. 4 图 4 轮廓支承长度率 Mr 分布曲线. 4 图 5 优质的平台珩磨网纹复制膜照片(100). 5 图 6 合格的平台珩磨网纹复制膜照片(100). 5 图 7 不合格的平台珩磨网纹复制膜照片(100). 6 图 8 平台珩磨网纹轮廓曲线. 7 JB/T 5082.72011 III 前 言 JB/T 5082内燃机 气缸套分为七个部分: 第1部分:硼铸铁金相检验; 第2部分:高磷铸铁金相检验; 第3部分:干式铸铁气缸套技术条件; 第4部分:风冷气缸套技术条件; 第5部分:钢质镀铬气缸套技术条件; 第6部分:

4、激光淬火气缸套技术条件; 第7部分:平台珩磨网纹技术规范及检测方法。 本部分是 JB/T 5082 的第 7 部分。 本部分代替 JB/T 97681999内燃机 气缸套平台珩磨网纹 技术规范及检测方法。 本部分与 JB/T 97681999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排放要求在国以下的内燃机气缸套平台珩磨网纹的粗糙度轮廓参数的技术要求、 检测 及评定方法; 增加了排放要求在国及其以上的内燃机气缸套平台珩磨网纹的粗糙度轮廓参数的技术要求、 检测及评定方法; 对测量仪器作了明确规定。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7)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

5、位:上海内燃机研究所、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开山缸套有限公司、浙江三人 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省洪泽县华晨机械有限公司、 成都银河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华祥实业有限公司、 云南云马缸套有限责任公司、宁夏中卫大河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苏晴华、刘治军、余华成、陈刚强、王明泉、文均、杨煜、朱宏林、吕玉清。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ZB J92 0111989; JB/T 97681999。 JB/T 5082.72011 1 内燃机 气缸套 第 7 部分:平台珩磨网纹 技术规范及检测方法 1 范围 JB/T 5082 的本部分规定了内燃机气缸套内孔表面平台珩磨网纹

6、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测量仪 器、检测与评定方法和其他。 本部分适用于内燃机气缸套内孔表面采用平台珩磨网纹工艺加工的平台珩磨网纹及表面质量的检 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35052000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 轮廓法 表面结构的术语、定义及参 数(eqv ISO 4287:2000) GB/T 606220

7、02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 轮廓法 接触(触针)式仪器的标称 特性(eqv ISO 3274:1996) GB/T 106101998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 轮廓法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 (eqv ISO 4288:1996) GB/T 187772002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 轮廓法 相位修正滤波器的计量特性 (eqv ISO 11562:1996) GB/T 18778.12002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 轮廓法 具有复合加工特征的表面 第 1 部分:滤波和一般测量条件(eqv ISO 13565-1:1996) GB/T 1

8、8778.22003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 轮廓法 具有复合加工特征的表面 第 2 部分:用线性化的支承率曲线表征高度特性(ISO 13565-2:1996,IDT) 3 术语和定义 GB/T 3505 和 GB/T 18778.22003 中所确立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JB/T 5082 的本部分。 3.1 平台珩磨网纹表面 surface with plateau honing cross hatch 气缸套内孔表面采用珩磨工艺加工成深沟槽与小平台均匀相间的交叉网纹表面, 是具有复合加工特 征的表面。 4 技术要求 4.1 粗糙度轮廓参数 不同排放要求的气缸套,平台珩磨

9、网纹参数应分别符合 4.1.1 或 4.1.2 的规定。 4.1.1 排放要求在国及其以上的内燃机气缸套 平台珩磨网纹技术参数采用 GB/T 18778.2 规定的以核心粗糙度深度“Rk”为中心的系列特性参数, JB/T 5082.72011 2 且符合以下要求: a)轮廓的最大高度 Rz 为 3 m8 m; b)核心粗糙度深度 Rk 为 0.2 m1.6 m; c)去除的峰值高度 Rpk 小于或等于 0.35 m; d)去除的谷值深度 Rvk 为 0.5 m3.0 m; e)支承率 Mr1小于或等于 14%;Mr2大于或等于 70%。 4.1.2 排放要求在国以下的内燃机气缸套 平台珩磨网纹

10、技术参数采用以下特性参数,且符合以下要求: a)表面粗糙度值 Ra 见表 1; b)轮廓偏斜度 Rsk 为0.83.0; c)在 4 mm 长度内,珩磨网纹的沟槽深度大于或等于 4 m 的沟槽数至少有 5 个; d)在活塞环行程内,气缸套内表面的轮廓支承长度率 Mr 应满足图 1 的要求。 表 1 气缸套直径 mm 60115 115160 160240 Ra的范围 m 0.401.30 0.441.40 0.521.50 图 1 Mr 曲线分布范围 4.2 网纹角度 网纹在气缸套轴线方向的夹角为 12510。 4.3 珩磨外观质量 平台珩磨网纹在两个方向应均匀、清晰,无金属折叠和撕裂,无局部

11、亮斑,无夹杂物。 5 测量仪器 5.1 表面粗糙度检测仪或轮廓仪 表面粗糙度检测仪或轮廓仪用于对粗糙度轮廓参数的检测,其滤波器采用 GB/T 187772002 规定 JB/T 5082.72011 3 的相位修正滤波器, 滤波方法应符合 GB/T 18778.12002 的规定, 触针的选择应符合 GB/T 60622002 的规定。 5.2 金相显微镜或生物显微镜 金相显微镜或生物显微镜用于对珩磨外观质量的检测和制取复膜照片。 6 检测与评定方法 6.1 粗糙度轮廓参数的检测和评定 6.1.1 Rz、Rk、Rpk、Rvk、Ra、Rsk 及 Mr1、Mr2值的检测和评定 在距离气缸套上端面

12、40 mm75 mm 处,沿圆周方向均布测量,检测和评定方法按 GB/T 10610 的 规定。 6.1.2 珩磨网纹沟槽数的检测和评定 6.1.2.1 沟槽数的测量位置同 6.1.1,但就其中一点记录轮廓曲线。在被测表面上测取 4 mm 长度的轮 廓曲线(轮廓记录曲线纵向放大倍数为 100 倍时,则记录曲线长度为 400 mm)。在曲线上做与轮廓中 心线平行的 Mr 等于 5%的基准线 M。再在距基准线 M 的 4 m 处做平行直线 N。 6.1.2.2 沟槽数的评定:计算轮廓曲线上与直线 N 相交或相切的沟槽数,沟槽数应多于或等于 5 个, 见图 2。 图 2 4 m 深沟槽数评定 6.1

13、.3 Mr 值的检测和评定 6.1.3.1 Mr 值的计算方法按 GB/T 35052000 的规定。 6.1.3.2 Mr 值的测量是在整个轮廓曲线上进行,即在 5 个取样长度(5l)上进行计算。 6.1.3.3 Mr 值的评定在所测得的轮廓曲线上,做 Mr 等于 5%,且平行于轮廓中心线的基准线 M,并以 该线作为计算轮廓水平截距 C 的起点线零点线。计算在不同的 C 值下的 Mr 值,C 值(m)为纵 坐标,做 Mr 分布曲线,该曲线应在规定的范围内,见图 1。 6.1.3.4 Mr 值也可在表面粗糙度检测仪或轮廓仪上直接读数, 但必须以 Mr 等于 5%作为轮廓水平截距 C 的计算零点

14、。计算不同水平截距 C 下的 Mr 值,其值应在规定的范围内。 6.1.3.5 计算举例,见图 3。 a)做 Mr 等于 5%的基准线; b)计算不同轮廓水平截距 C 下的 Mr 值,数值见表 2; 表 2 C m 1 2 3 4 Mr % 43 76 91 98 JB/T 5082.72011 4 图 3 Mr 作图方法 c)做轮廓支承长度率 Mr 分布曲线图,见图 4。该曲线在规定范围内,判定合格。 图 4 轮廓支承长度率 Mr 分布曲线 6.2 网纹角度的检测和评定 6.2.1 在距气缸套上端平面 40 mm75 mm 处的内孔表面上制取复膜照片(复制膜照片制作方法参见 附录 A)。 6

15、.2.2 将复制膜片拍成照片后,在照片上直接测量和观察切削方向交叉情况,角度应在规定范围内, 单方向切削则判定为不合格。 6.3 珩磨外观质量的检测和评定 6.3.1 按 6.2.1 制取复制膜片,并拍成照片或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 气缸套内孔表面不得有金属撕裂和金属折叠等缺陷。 为便于评定, 特规定下面三组图谱作为评定依 据: a)优质的平台珩磨网纹复制膜照片(见图 5):网纹清晰,表面无金属碎片、裂纹、夹杂物等缺 陷,两个方向的切削基本均匀; b)合格的平台珩磨网纹复制膜照片(见图 6):网纹基本清晰,表面存在少量金属碎片、个别粗 痕,无夹杂物等缺陷,两个方向的切削基本均匀; c)不合格的平

16、台珩磨网纹复制膜照片(见图 7):网纹紊乱,两个方向的切削不均匀,不清晰, 存在大量明显的金属碎片和裂纹等。 6.3.2 参考粗糙度轮廓曲线: 为控制平台珩磨网纹的质量,按照表面轮廓形状的特点,提供下列 3 条轮廓曲线,作为评定时的参 考依据。如图 8 所示。 JB/T 5082.72011 5 图 5 优质的平台珩磨网纹复制膜照片(100) a) b) 图 6 合格的平台珩磨网纹复制膜照片(100) a) b) c) JB/T 5082.72011 6 c) 图 6(续) a) b) c) 图 7 不合格的平台珩磨网纹复制膜照片(100) JB/T 5082.72011 7 图 8 平台珩磨

17、网纹轮廓曲线 7 其他 7.1 凡按平台珩磨网纹工艺生产的气缸套产品,应定期按本部分的各项条款逐一检查。 7.2 当珩磨工艺调整时,应及时按本部分的各项条款逐一检查产品的网纹参数。 7.3 对于本部分未规定的平台珩磨网纹的粗糙度轮廓参数,当用户有特殊要求时,可由供需双方共同 商定,其检测方法也由供需双方自行协商规定,并建议按 GB/T 10610 的规定。 JB/T 5082.72011 8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复膜、复膜片及复膜照片的制作方法 A.1 复膜的制作 A.1.1 将二醋酸纤维素按 7%10%的比例溶于丙酮溶剂中,待完全溶解后,并让它自行消除泡沫。 A.1.2 将二醋酸纤维

18、素溶液在玻璃平板上浇制成 0.03 mm0.05 mm 厚的透明无气孔薄膜, 蒸发干燥后 即可。 A.2 贴制复膜片 A.2.1 将无气孔、光滑的二醋酸纤维素薄膜剪成 20 mm40 mm 的小块。 A.2.2 用乙醇彻底清洗干净待查的缸套内表面。 A.2.3 在缸套的待查部位上滴 1 滴2 滴丙酮,浸湿表面。 A.2.4 迅速将剪好的薄膜贴到被丙酮湿润了的缸套表面上,用干净、无油的手指压紧大约 30 s,压紧 力约为 0.2 MPa。压紧薄膜时,不允许薄膜有任何方向的移动,待干后即制成了复膜片。 A.3 摄制复膜照片 A.3.1 将制取的复膜片贴到玻璃载玻片上,放到显微镜的物镜下。 A.3.2 采用偏侧光或斜透光对贴在载玻片上的薄膜进行拍摄,放大倍率为 100 倍。 注:按此方法所得到的照片是一个颠倒的图像,因为复膜表面是一个负片,所以气缸套珩磨表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