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浅埋滴灌双减增效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标准_第1页
玉米浅埋滴灌双减增效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标准_第2页
玉米浅埋滴灌双减增效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标准_第3页
玉米浅埋滴灌双减增效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标准_第4页
玉米浅埋滴灌双减增效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CS65.020.20B.22DB15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DB XX/ XXXXXXXXX玉米浅埋滴灌双减增效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The technology regulations of drip irrigation water and fertilizer integration under shallow burying on maize for chemical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 reduction and synergism in West Liaohe River Basin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XXXX - XX - XX发布

2、XXXX - XX XX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XX/ XXXXX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提出。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20)归口。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负责起草,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举、张建华、杜磊、戚迎龙、李彬、包额尔敦嘎、尹春艳、冯烨、狄彩霞、王春雷、张智勇。IDBXX/ XXXXX玉米浅埋滴灌精准水肥一体化双减增效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玉米不覆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整地、播种、田间管网铺设、灌溉施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管理、收获与管

3、道材料回收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西辽河平原及相似地区玉米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19812 (所有部分)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GB/T 20203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SL 236 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

4、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不覆膜浅埋滴灌 shallow buried drip irrigation with no mulching film指在不覆盖地膜的前提下,采用宽窄行种植模式,将滴灌带埋设于窄行中间深度2 cm4 cm处,利用输水管道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经滴灌带以水滴的形式缓慢而均匀地滴入植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溉技术。3.2水肥一体化技术 water and fertilizer integration technology指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

5、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管道系统供水供肥,均匀准确地输送至作物根部区域。4 整地4.1 整地要求创造良好的土壤耕层构造和表面状态,改善土壤基础条件,提供良好的播种环境。4.1.1 秋整地收获后秸秆还田,首先将茎秆粉碎为长度3 cm5 cm的碎块并抛洒均匀,然后按照2.5 kg/667 m2秸秆腐熟剂加5 kg/667 m2尿素喷撒在作物秸秆上,最后采用深翻机进行深翻作业,深度25 cm以上,要将粉碎的玉米秸秆全部翻入土壤下层。土壤粘重地块需深松30 cm以上。有条件地区,秸秆翻入土壤后,可以进行冬灌。4.1.2 春整地播种前春旋耕15 cm左右。要求耕堑直,百米直线度小于

6、等于15 cm,耕幅一致。达到上虚下实、土碎无坷垃。结合旋耕施入腐熟农家肥2000 kg/667 m23000 kg/667 m2。4.2 灭鼠整地后,将高效灭鼠剂溴敌隆配置水溶液,均匀拌合在炒葵花籽中,待药水晾干后撒在鼠洞周围以达到灭鼠效果。5 播种5.1 播种时间当5 cm10 cm土层温度稳定在8 10 时即可播种。西辽河流域玉米播种通常在4月下旬或5月初。沙坨地由于春季风大,播种可以安排在5月中旬。5.2 品种选择选择适宜当地积温的高产、优质、耐密、多抗性、成熟后籽粒含水量相对较小的玉米品种,其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中的规定。5.3 种植模式因滴灌是局部湿润灌溉,所以种植模式

7、通常采用大小垄种植,小垄一般35 cm40 cm,大垄根据农机具确定,一般在80 cm85 cm,播种机具推荐采用浅埋铺带播种一体化机械。播种的同时将滴灌带埋入窄行中间2 cm4 cm沟内,同时完成施种肥、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质地粘重的土壤播种深度3 cm4 cm,沙质土5 cm6 cm。要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5.4 种植密度根据品种和地力选择种植密度。同一品种中上等肥力的地块5000 株/667 m25500 株/667 m2;中低产田的播种密度为4500 株/667 m25000 株/667 m2,用种量1.5 kg/667 m22.5 kg/667 m2,精量播种。6 田间管网铺

8、设6.1 滴灌水肥一体化系统滴灌系统的首部控制枢纽一般由动力源、水泵(潜水泵、离心泵、深井泵、管道泵等)、施肥设备(压差式、注射式、文丘里式、高位开敞式等)、过滤设备(拦污栅、筛网式、离心式、砂石、叠片式等)、安全保护及量测设备(压力调节阀门、流量控制阀门、分流阀门、水表)等部件组成。6.2 管网系统铺设管网布置要求管路短、投资省、利于管理,应综合考虑地块形状、坡度、水源位置以及作物种植结构,因地制宜进行铺设。输配水管网的作用主要是将经首部枢纽处理的水流按照设计要求输送分配到每个灌水单元和滴头上,输配水管道包括干管、支管(辅管)、毛管及连接管件和控制、调节设备。根据滴灌系统的规模及管网布置的差

9、异,一般将干管或干管、支管(辅管)埋入冻土层以下,形成一级或二级地埋,支管(辅管)或毛管置于地面,便于移动和检修。一般情况下,坡地或控制面积较大的地块采用干管、支管(辅管)二级地埋;平地及控制面积较小的地块采用干管一级地埋。管网系统的工程技术应符合GB/T 20203中的规定,其管网中的各级管道材料选择应符合GB/T 19812中的规定,灌溉系统的运行管理应符合SL 236中的规定。7 灌溉施肥管理7.1 灌溉管理7.1.1 灌溉水质进入滴灌系统的灌溉水应先经过离心过滤器和碟片过滤器,以防止滴灌器堵塞。为防止土壤和水体污染及作物质量下降,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规定的要求。7.1.2 灌溉

10、制度灌水定额按西辽河流域实际气象资料制订,灌水定额范围为:12 mm35 mm即8 m3/667 m223.3 m3/667 m2。为了兼顾玉米产量和灌溉水分生产率,优选生育初期亏缺灌为适宜的灌溉调控模式,可发挥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节水成效,结合当地的农田管理实践经验,相应的推荐灌溉制度见表1表1 浅埋滴灌推荐灌溉制度 生育阶段生长初期快速生长期生长中期日期/(m/d)5/155/256/107/27/218/28/17灌水量/mm21123525242726灌水量/( m3/667 m2)14823.316.7161817.37.2 施肥管理7.2.1 施肥方式播种时采用一体化农机混合施

11、入氮、磷、钾肥作为基肥,滴灌水肥一体化追肥时间点分别在临近玉米拔节、抽雄、灌浆时进行,其肥料使用过程中的常规准则应符合NY/T 496中的规定。7.2.2 施肥制度在西辽河流域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前期成果推荐施肥管理的基础上,目标产量为800 kg/667 m2850 kg/667 m2,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优选出减肥25 %作为适宜的施肥制度见表2表2 浅埋滴灌推荐施肥制度施肥时期施肥方式施肥种类施肥量/(kg/667 m2)种肥农机施肥氮N-磷P2O5-钾K2O1.6-9-8拔节肥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氮N2.4抽雄肥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氮N5.6灌浆肥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氮N2.48 病虫草害防治减

12、药管理8.1 用药管理在符合GB/T 8321规定的合理用药基础条件下,基于玉米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模式,作为用量最大的种类,除草剂可通过以茎叶处理替代封闭处理的方式提高防治效果,减小杂草防治对水份的依赖,同时结合硝磺草酮、氯氟吡氧乙酸的添加,处理难防杂草,减少莠去津的用量,另外,还可结合助剂的使用以及主要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达到最大的减量效果。8.2 施药制度浅埋滴灌模式下病虫草害防治用药时期及推荐用量见表3。表3 浅埋滴灌推荐施药制度时期4月中旬5月上旬5月下旬6月上旬6月中旬7月上旬7月下旬-8月上旬采取措施播后苗前除草,一般在草害重、墒情好或灌溉充足的地块进行;草害轻的地块或干旱年份不建议

13、播后苗前除草。未进行苗前除草的地块,于玉米35叶期,杂草24叶期时进行苗后除草。一代玉米螟、粘虫防治。二代玉米螟防治。用药种类及剂量90 %乙草胺EC100 ml/667 m2+38 %莠去津SC 200 ml/667 m2+87.5 % 2、4-D异辛酯EC60 ml/667 m2。15 %硝磺草酮SC 100 ml/667 m2+4%烟嘧磺隆SC 60 ml/667 m2+38 %莠去津SC 120 ml/667 m2。玉米螟:当田间百株卵量达12 块后,分2次释放赤眼蜂防治,释放量11.5 万头/667 m2;粘虫:仅在发生严重年份防治,推荐使用20 %氯虫苯甲酰胺SC 6000倍液全田喷雾。田间出现玉米螟一代成虫时,在田间释放1次赤眼蜂,释放量0.75万头/667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