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特种水产养殖学》-2名特鱼类养殖-4.ppt_第1页
8《特种水产养殖学》-2名特鱼类养殖-4.ppt_第2页
8《特种水产养殖学》-2名特鱼类养殖-4.ppt_第3页
8《特种水产养殖学》-2名特鱼类养殖-4.ppt_第4页
8《特种水产养殖学》-2名特鱼类养殖-4.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淡水白鲳养殖,鱼类养殖,第四章 淡水白鲳养殖,概 述 学名短盖巨脂鲤(Colassoma brachypomum Cuvier),属脂鲤目、脂鲤科、巨脂鲤属。 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 台湾于82年从国外引进,大陆于85年秋由台湾经香港引进第一批苗种。 该鱼具有生长良好、食性杂,肉质鲜、耐低氧、易捕捞等优点。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特征,是一种食用、观赏兼备的鱼类。,二、生活习性 是一种热带鱼类,生活适温范围1835,最适生长温度2830 ,繁殖水温2528 ,当水温降至12 以下时全部死亡。 喜微酸性水,PH5.66.4;耐低氧0.48mg/l,46mg/

2、l生长良好;耐盐性较高,在510的水中生长良好。 三、食性 杂食性。包括藻类,浮游动物、水生生物、腐殖质、有机碎屑、鱼虾、各种人工饲料。,试验:对水花生的饲料转换率为50:1,四、残食 五、对药物的敏感性 敌百虫0.2mg/l,11h开始死亡, 0.5mg/l,34h大量死亡, 安全浓度为0.028mg/l。 六、起捕率 第一网次的起捕率在90%以上;易钩钓。,七、生长与繁殖 1、生长 5cm的鱼苗,经70天饲养,尾重可达400600g。 2、繁殖 # 三年左右性成熟,每年1012月为产卵期,属溯河产卵类型;,# 雌雄性腺发育不一致,雄鱼的成熟慢于雌鱼;,# 属一年多次产卵类型,在适宜的温度条

3、件下,一年可催产 24次。平均每次产卵约在2032万粒;,# 卵无粘性,在流水中为半浮性。,第二节 人工繁殖,一、亲鱼的选择和培育 体重24kg,体质健壮。避免近亲。 亲鱼的温室培育,水温控制2126 。 放养23尾/m2为宜。 饲料蛋白质含量30%,日投饲量为亲鱼体重的23%。 另外,还需适当投喂麦芽、青菜等青饲料。 亲鱼培育后期,投饲量增加到体重的8%,并早晚冲水。,二、亲鱼的人工催熟,药物:RES 、DOM、HCG、LRH-A、PG。 使用:单独或混合使用。在催产前50多天进行,多采用36次注射,一般为催产剂量的1/101/8。,三、人工催产 1、雌雄比例 自然受精:=1:1.5 人工授

4、精:= 2:1 2、催产药物和剂量,脑垂体3.87.8mg/kg鱼( ), 1.44.5mg/kg鱼() 3mgDOM+2微克LRH-A /kg鱼 (),雄鱼减半,一次注射 800国际单位HCG+10微克LRH-A/kg鱼 (),雄鱼减半,一次注射,四、人工孵化 1、孵化用水处理:经80120目筛绢过滤。 2、孵化水温2830 , PH6.57.5; D.O45mg/l 3、孵化时水的流速大于四大家鱼的流速。 4、出膜时间:水温27.529.5 时,22h孵化出膜。,第三章 苗种培育,一、鱼苗培育 1、鱼池条件:12亩为宜,弱酸水,水温2530 。清 塘要彻底。 2、放养密度:510万或102

5、0万尾/亩。 3、培育方法 施肥与投喂豆浆饲养法。 水泥池培育法。 二、鱼种培育 1、鱼池条件:1.53亩,水深1.52m。肥水下塘。 2、放养密度:35万尾/亩。采用混养。,鲤、鲫,3、培育方法,第四节 成鱼养殖,一、池塘养殖 1、单养58cm鱼种,投15002000尾/亩或50100g越冬鱼种8001000尾。经5个月饲养,亩产400500kg。 2、混养 1)以淡水白鲳为主搭配鳙或罗非鱼。 58cm淡水白鲳600800尾/亩或50100g350700尾,亩产400500kg。 2)以四大家鱼为主搭配淡水白鲳 亩放50100g淡水白鲳150200尾。亩产200kg。 3)四大家鱼鱼种池套养

6、淡水白鲳 亩放58cm淡水白鲳200300尾,亩产150200kg。,二、网箱养殖 1、采用金属网箱 2、进箱水温要稳定在23以上; 3、放养密度120150尾/m2,尾重1525克。 4、投饵与管理。 三、温流水养殖 水源:温泉、电厂温排水,工厂余热等。,第五节 越冬保种,一、加热方式 温泉水、地下井水、工厂余热、锅炉加温等。 二、进池 1、时间:水温在20左右。 2、放养密度:冬片鱼种150300尾/ m2 500600g后备亲鱼45尾/ m2 23kg亲鱼1尾/m2 3、鱼种消毒:亚甲基蓝0.2mg/l,1015分钟。 或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三、管理 1、水温控制:24 以上。 2、饲料及投喂 蛋白质含量2830%,分上、下午投喂,投喂量占鱼体重的1%左右。 3、水质管理:换水;混养罗非鱼。 四、出池 1、不需拉网锻炼; 2、选择适当的天气;,第六节 疾病防治,一、小瓜虫病 病原:多子小瓜虫。 防治:2mg/l硝酸亚汞浸泡12小时;或25mg/l亚甲基蓝全池泼洒。 二、白皮病 病原:白皮假单胞菌。 防治:勿使鱼体受伤;1mg/l漂白粉全池泼洒;12.5mg/l金霉素或25mg/l土霉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