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大知识点总结_第1页
工程热力学大知识点总结_第2页
工程热力学大知识点总结_第3页
工程热力学大知识点总结_第4页
工程热力学大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工程热力学大知识点总结.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第一章基 本 概 念第一章基 本 概 念 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热力系统热力系统:用界面将所要研究的对象与周围环境分隔开来,这种人为分隔的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 统,简称系统。 边界边界:分隔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称为边界。 外界外界:边界以外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称为外界或环境。 闭口系统闭口系统:没有物质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闭口系统,也称控制质量。 开口系统开口系统:有物质流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开口系统,又称控制体积,简称控制体,其界面称为控制 界面。 绝热系统绝热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称为绝热系统。 孤立系统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称为孤立系统。 单

2、相系单相系:系统中工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称为单相系。 复相系复相系:由两个相以上组成的系统称为复相系,如固、液、气组成的三相系统。 单元系单元系:由一种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单元系。 多元系多元系:由两种以上不同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多元系。 均匀系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均匀分布的为均匀系。 非均匀系非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非均匀分布,称非均匀系。 热力状态热力状态: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称为工质的热力状态,简称为状态。 平衡状态平衡状态: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如果宏观热力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系统内外同时建立 了热的和力的平衡,这时系统

3、的状态称为热力平衡状态,简称为平衡状态。 状态参数状态参数: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物理量称为工质的状态参数。如温度(t) 、压力(p) 、比容 ()或密度() 、内能(u) 、焓(h) 、熵(s) 、自由能(f) 、自由焓(g)等。 基本状态参数基本状态参数:在工质的状态参数中,其中温度、压力、比容或密度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仪表测量 出来,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温度温度:是描述系统热力平衡状况时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其物理实质是物质内部大量微观分子热运动 的强弱程度的宏观反映。 热力学第零定律热力学第零定律:如两个物体分别和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则它们彼此之间也必然处于热平衡。 压力压力:垂直作用于器

4、壁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力,也称压强。 相对压力相对压力:相对于大气环境所测得的压力。如工程上常用测压仪表测定系统中工质的压力即为相对 压力。 比容比容:单位质量工质所具有的容积,称为工质的比容。 密度密度:单位容积的工质所具有的质量,称为工质的密度。 强度性参数强度性参数:系统中单元体的参数值与整个系统的参数值相同,与质量多少无关,没有可加性,如 温度、压力等。在热力过程中,强度性参数起着推动力作用,称为广义力或势。 广延性参数广延性参数: 整个系统的某广延性参数值等于系统中各单元体该广延性参数值之和, 如系统的容积、 2 内能、焓、熵等。在热力过程中,广延性参数的变化起着类似力学中位移的作

5、用,称为广义位移。 准静态过程准静态过程:过程进行得非常缓慢,使过程中系统内部被破坏了的平衡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到新的平 衡态,从而使过程的每一瞬间系统内部的状态都非常接近平衡状态,整个过程可看作是由一系列非 常接近平衡态的状态所组成,并称之为准静态过程。 可逆过程可逆过程:当系统进行正、反两个过程后,系统与外界均能完全回复到初始状态,这样的过程称为 可逆过程。 膨胀功膨胀功:由于系统容积发生变化(增大或缩小)而通过界面向外界传递的机械功称为膨胀功,也称 容积功。 热量热量:通过热力系边界所传递的除功之外的能量。 热力循环热力循环:工质从某一初态开始,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最后又回复到初始状态的全部

6、过程称为热 力循环,简称循环。 2.常用公式常用公式 状态参数状态参数: 1 2 1 2 xxdx 0dx 状态参数是状态的函数,对应一定的状态,状态参数都有唯一确定的数值,工质在热力过程中发生 状态变化时,由初状态经过不同路径,最后到达终点,其参数的变化值,仅与初、终状态有关,而与状 态变化的途径无关。 温度温度: 1bt wm 2 2 式中 2 2 wm 分子平移运动的动能,其中 m 是一个分子的质量,w是分子平移运动的均 方根速度; b比例常数; t气体的热力学温度。 2tt 273 压力压力: 1nbt wm np 3 2 23 2 2 式中 p单位面积上的绝对压力; n分子浓度,即单

7、位容积内含有气体的分子数 v n n ,其中 n 为容积 v 包含的气体 分子总数。 2 f f p 3 式中f整个容器壁受到的力,单位为牛(n) ; f容器壁的总面积(m2) 。 3 g pbp(pb) hbp(pb) 式中 b当地大气压力 pg高于当地大气压力时的相对压力,称表压力; h 低于当地大气压力时的相对压力,称为真空值。 比容比容: 1 m v v m3/kg 式中v工质的容积 m工质的质量 21v 式中工质的密度kg/m3 v工质的比容m3/kg 热力循环热力循环: wq 或0u, 0du 循环热效率循环热效率: 1 2 1 21 1 0 1 q q q qq q w t 式中

8、q1工质从热源吸热; q2工质向冷源放热; w0循环所作的净功。 制冷系数制冷系数: 21 2 0 2 1 qq q w q 式中q1工质向热源放出热量; q2工质从冷源吸取热量; w0循环所作的净功。 供热系数:供热系数: 21 1 0 1 2 qq q w q 式中q1工质向热源放出热量 q2工质从冷源吸取热量 w0循环所作的净功 4 3.重要图表重要图表 图 1-1 热力系统图 1-2 边界可变形系统 图 1-3 开口系统 图 1-4 孤立系统 图 1-5 u 形压力计测压图 1-6 各压力间的关系 5 图 1-14 任意循环在vp 图上的表示 (a)正循环 ; (b)逆循环 第二章气体

9、的热力性质第二章气体的热力性质 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理想气体理想气体:气体分子是由一些弹性的、忽略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 、不占有体积的质 点所构成。 比热比热:单位物量的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 1k(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比热。 定容比热定容比热:在定容情况下,单位物量的物体,温度变化 1k(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该 物体的定容比热。 定压比热定压比热:在定压情况下,单位物量的物体,温度变化 1k(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该 物体的定压比热。 定压质量比热定压质量比热:在定压过程中,单位质量的物体,当其温度变化 1k(1)时,物体和外界交换 的热量,称为该物

10、体的定压质量比热。 定压容积比热定压容积比热:在定压过程中,单位容积的物体,当其温度变化 1k(1)时,物体和外界交换 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定压容积比热。 定压摩尔比热定压摩尔比热:在定压过程中,单位摩尔的物体,当其温度变化 1k(1)时,物体和外界交换 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定压摩尔比热。 定容质量比热定容质量比热:在定容过程中,单位质量的物体,当其温度变化 1k(1)时,物体和外界交换 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定容质量比热。 定容容积比热定容容积比热:在定容过程中,单位容积的物体,当其温度变化 1k(1)时,物体和外界交换 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定容容积比热。 定容摩尔比热定容摩尔比热:在定容过程

11、中,单位摩尔的物体,当其温度变化 1k(1)时,物体和外界交换 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定容摩尔比热。 混合气体的分压力混合气体的分压力:维持混合气体的温度和容积不变时,各组成气体所具有的压力。 道尔顿分压定律道尔顿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力 p 等于各组成气体分压力 pi之和。 混合气体的分容积混合气体的分容积:维持混合气体的温度和压力不变时,各组成气体所具有的容积。 阿密盖特分容积定律阿密盖特分容积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容积 v 等于各组成气体分容积 vi之和。 混合气体的质量成分混合气体的质量成分:混合气体中某组元气体的质量与混合气体总质量的比值称为混合气体的质 6 量成分。 混合气体的容积成分

12、混合气体的容积成分:混合气体中某组元气体的容积与混合气体总容积的比值称为混合气体的容 积成分。 混合气体的摩尔成分混合气体的摩尔成分:混合气体中某组元气体的摩尔数与混合气体总摩尔数的比值称为混合气体 的摩尔成分。 对比参数对比参数:各状态参数与临界状态的同名参数的比值。 对比态定律对比态定律:对于满足同一对比态方程式的各种气体,对比参数 r p、 r t和 r v中若有两个相等, 则第三个对比参数就一定相等,物质也就处于对应状态中。 2.常用公式常用公式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rtpv 式中p绝对压力pa v比容m3/kg t热力学温度k 适用于 1 千克理想气体。 2mrtp

13、v 式中v质量为 mkg 气体所占的容积 适用于 m 千克理想气体。 3trpvm 0 t 式中vm=mv气体的摩尔容积,m3/kmol; r0=mr通用气体常数,j/kmolk 适用于 1 千摩尔理想气体。 4tnrpv 0 式中vnkmol 气体所占有的容积,m3; n气体的摩尔数, m m n ,kmol 适用于 n 千摩尔理想气体。 5通用气体常数:r0 8314 0 rj/kmolk r0与气体性质、状态均无关。 6气体常数:r mm r r 8314 0 j/kgk r 与状态无关,仅决定于气体性质。 7 7 1 122 12 p vp v tt 比热比热: 1比热定义式: dt

14、q c 表明单位物量的物体升高或降低 1k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其值不仅取决于物质性质,还 与气体热力的过程和所处状态有关。 2质量比热、容积比热和摩尔比热的换算关系: 0 4 .22 c mc c 式中 c质量比热,kj/kgk c容积比热,kj/m3k mc摩尔比热,kj/kmolk 3定容比热: v vv v t u dt du dt q c 表明单位物量的气体在定容情况下升高或降低 1k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4定压比热: dt dh dt q c p p 表明单位物量的气体在定压情况下升高或降低 1k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5梅耶公式: rcc vp rcc vp0 0 rmrmcm

15、c vp 6比热比: v p v p v p mc mc c c c c 1 r cv 1 nr cp 道尔顿分压定律道尔顿分压定律: vt n i in pppppp , 1 321 阿密盖特分容积定律阿密盖特分容积定律: pt n i in vvvvvv , 1 321 质量成分:质量成分: i i m g m 12 1 1 n ni i gggg 8 容积成分:容积成分: i i v r v 12 1 1 n ni i rrrrr 摩尔成分:摩尔成分: i i n x n 12 1 1 n ni i xxxxx 容积成分与摩尔成分关系:容积成分与摩尔成分关系: i ii n rx n 质

16、量成分与容积成分:质量成分与容积成分: iiiii iii mn mmm gxr mnmmm ii iiii i mr grrr mr 折合分子量:折合分子量: 1 11 n iinn i iiii ii n m m mx mrm nn 12 112 11 n n i in i m gggg mmmm 折合气体常数:折合气体常数: 0 0 1 000 1 n n i in i ii ii i r mn r rnrm rg r mmmm 00 12 1122 112 11 n n i nn in i rr r rrrr mrmr mr m rrrr 分压力的确定分压力的确定 i ii v ppr

17、 p v i iiii ii rm pgpgpgp mr 混合气体的比热容混合气体的比热容: 12 1 n nnii i cgg cg c 12 c +g c + 混合气体的容积比热容:混合气体的容积比热容: 12 1 n nnii i crr crc 12 c+rc+ 9 混合气体的摩尔比热容混合气体的摩尔比热容: 11 nn iiiii ii mcmg cx m c 混合气体的热力学能、焓和熵混合气体的热力学能、焓和熵 1 n i i uu 或 1 n ii i umu 1 n i i hh 或 1 n ii i hmh 1 n i i ss 或 1 n i i i sm s 范德瓦尔范德

18、瓦尔(van der waals)方程方程 2 a pvbrt v 对于对于 1kmol 实际气体实际气体 0 2 m m a pvbr t v 压缩因子:压缩因子: id vpv z vrt 对比参数:对比参数: r c t t t , r c p p p , r c v v v 3.重要图表 常用气体在理想状态下的定压摩尔比热与温度的关系常用气体在理想状态下的定压摩尔比热与温度的关系 23 123 (/() po mcaata ta tkjkmol k 气体分子式 0 a 3 1 10a 6 2 10a 9 3 10a 温度范围 (k) 最大误差 % 空气 氢h 28.106 28.10

19、1.9665 -1.9159 4.8023 -4.0038 -1.9661 -0.8704 2731800 2731800 0.72 1.01 氧o225.17715.2022-5.06181.311727318001.19 氮n228.907-1.57138.0805-28.725627318000.59 一氧化碳co28.2601.67515.3717-2.221927318000.89 二氧化碳co222.25759.8084-35.01007.469327318000.647 10 水蒸气h2o32.2381.923410.5549-3.595227318000.53 乙烯c2h24.

20、1261155.0213-81.545516.975529815000.30 丙烯c3h43.7457234.0107-115.127821.735329815000.44 甲烷ch419.88750.241612.6860-11.011327315001.33 乙烷c2h65.413178.0872-69.37498.714729815000.70 丙烷c3h8-4.233306.264-158.631632.145529815000.28 几种气体在理想气体状态下的平均定压质量比热容 t()o2n2h2co空气co2h2o 00.9151.03914.1951.0401.0040.8151

21、.859 1000.9231.04014.3531.0421.0060.8661.873 2000.9351.04314.4211.0461.0120.9101.894 3000.9501.04914.4461.0541.0190.9491.919 4000.9651.05714.4771.0631.0280.9831.948 5000.9791.06614.5091.0751.0391.0131.978 6000.9931.07614.5421.0861.0501.0402.009 7001.0051.08714.5871.0981.0611.0642.042 8001.0161.09714

22、.6411.1091.0711.0852.075 9001.0261.10814.7061.1201.0811.1042.110 10001.0351.11814.7761.1301.0911.1222.144 11001.0431.12714.8531.1401.1001.1382.177 12001.0511.13614.9341.1491.1081.1532.211 13001.0581.14515.0231.1581.1171.1662.243 14001.0651.15315.1131.1661.1241.1782.274 15001.0711.16015.2021.1731.131

23、1.1892.305 16001.0771.16715.2941.1801.1381.2002.335 17001.0831.17415.3831.1871.1441.2092.363 18001.0891.18015.4721.1921.1501.2182.391 19001.0941.18615.5611.1981.1561.2262.417 20001.0991.19115.6491.2031.1611.2332.442 21001.1041.19715.7361.2081.1661.2412.466 22001.1091.20115.8191.2131.1711.2472.489 23

24、001.1141.20615.9021.2181.1761.2532.512 24001.1181.21015.9831.2221.1801.2592.533 25001.1231.21416.0641.2261.1821.2642.554 密度(kg/m3)1.42861.25050.089991.25051.29321.96480.8042 几种气体的临界参数和范德瓦尔常数几种气体的临界参数和范德瓦尔常数 物质名称 c t (k) c p (mpa) 3 10a (mpa.m6/kmol2) 3 10b (m3/kmol) 11 he h2 n2 o2 co2 nh3 h2o ch4 co

25、 5.3 33.3 126.2 154.8 304.2 405.5 647.3 190.7 133.0 0.22901 1.29702 3.39456 5.07663 7.38696 11.29830 22.12970 4.64091 3.49589 3.5767 24.9304 136.8115 137.6429 365.2920 424.3812 552.1069 228.5001 147.5479 24.05 26.68 38.63 31.68 42.78 37.30 30.39 42.69 39.53 几种气体的临界压缩因子几种气体的临界压缩因子 物质heh2n2o2co2nh3h2o

26、coch4 c z0.3000.3040.2970.2920.2740.2380.2300.2940.290 图 2-5 通用压缩因子图 第三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三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或从 一个系统转移到另一个系统,而其总量保持恒定,这一自然界普遍规律称为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 把这一定律应用于伴有热现象的能量和转移过程,即为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一类永动机第一类永动机:不消耗任何能量而能连续不断作功的循环发动机,称为第一类永动机。 热力学能热力学能:热力系处于宏观静止状态时系统内所有

27、微观粒子所具有的能量之和。 外储存能外储存能:也是系统储存能的一部分,取决于系统工质与外力场的相互作用(如重力位能)及以外 界为参考坐标的系统宏观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宏观动能) 。这两种能量统称为外储存能。 轴功轴功:系统通过机械轴与外界传递的机械功称为轴功。 流动功(或推动功)流动功(或推动功) :当工质在流进和流出控制体界面时,后面的流体推开前面的流体而前进,这 样后面的流体对前面的流体必须作推动功。因此,流动功是为维持流体通过控制体界面而传递的机 械功,它是维持流体正常流动所必须传递的能量。 12 焓焓:流动工质向流动前方传递的总能量中取决于热力状态的那部分能量。对于流动工质,焓=内能+

28、流动功,即焓具有能量意义;对于不流动工质,焓只是一个复合状态参数。 稳态稳流工况稳态稳流工况:工质以恒定的流量连续不断地进出系统,系统内部及界面上各点工质的状态参数和 宏观运动参数都保持一定,不随时间变化,称稳态稳流工况。 技术功技术功:在热力过程中可被直接利用来作功的能量,称为技术功。 动力机动力机:动力机是利用工质在机器中膨胀获得机械功的设备。 压气机压气机:消耗轴功使气体压缩以升高其压力的设备称为压气机。 节流节流:流体在管道内流动,遇到突然变窄的断面,由于存在阻力使流体压力降低的现象。 2.常用公式常用公式 外储存能外储存能: 1宏观动能: 2 2 1 mcek 2重力位能: mgze

29、p 式中g重力加速度。 系统总储存能系统总储存能: 1 pk eeue 或mgzmcue 2 2 1 2gzcue 2 2 1 3ue 或ue (没有宏观运动,并且高度为零) 热力学能变化热力学能变化: 1dtcdu v , 2 1 dtcu v 适用于理想气体一切过程或者实际气体定容过程 2)( 12 ttcu v 适用于理想气体一切过程或者实际气体定容过程(用定值比热计算) 3 1020 00 12 122 1 tctcdtcdtcdtcu t vm t vm t v t v t t v 适用于理想气体一切过程或者实际气体定容过程(用平均比热计算) 4把 tfcv的经验公式代入 2 1 d

30、tcu v 积分。 适用于理想气体一切过程或者实际气体定容过程(用真实比热公式计算) 5 n i ii n i in umuuuuu 11 21 13 由理想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的热力学能等于各组成气体热力学能之和, 各组成气体热力学 能又可表示为单位质量热力学能与其质量的乘积。 6 2 1 pdvqu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过程。 7qu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定容过程 8 2 1 pdvu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绝热过程。 90u 适用于闭口系统任何工质绝热、对外不作功的热力过程等热力学能或理想气体定温过 程。 10wqu 适用于 mkg 质量工质,开口、闭口,任何工质,可逆、不可逆过程。 11.

31、wqu 适用于 1kg 质量工质,开口、闭口,任何工质,可逆、不可逆过程 12.pdvqdu 适用于微元,任何工质可逆过程 13pvhu 热力学能的变化等于焓的变化与流动功的差值。 焓的变化焓的变化: 1pvuh 适用于 m 千克工质 2pvuh 适用于 1 千克工质 3 tfrtuh 适用于理想气体 4dtcdh p ,dtch p 2 1 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一切热力过程或者实际气体的定压过程 5)( 12 ttch p 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一切热力过程或者实际气体的定压过程,用定值比热计算 6 1020 00 12 122 1 tctcdtcdtcdtch t pm t pm t p t p t

32、 t p 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一切热力过程或者实际气体的定压过程用平均比热计算 7把 tfcp的经验公式代入 2 1 dtch p 积分。 14 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一切热力过程或者实际气体的定压过程,用真实比热公式计算 8 n i ii n i in hmhhhhh 11 21 由理想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的焓等于各组成气体焓之和, 各组成气体焓又可表示为单位质量 焓与其质量的乘积。 9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方程 cvs dewmgzchmgzchq 11 2 1122 2 22 2 1 2 1 适用于任何工质,任何热力过程。 10 s wgdzdcqdh 2 2 1 适用于任何工质,稳态稳流热力过程 11

33、 s wqdh 适用于任何工质稳态稳流过程,忽略工质动能和位能的变化。 12 2 1 vdpqh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稳态稳流过程,忽略工质动能和位能的变化。 13 2 1 vdph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稳态稳流绝热过程,忽略工质动能和位能的变化。 14qh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稳态稳流定压过程,忽略工质动能和位能的变化。 150h 适用于任何工质等焓或理想气体等温过程。 熵的变化熵的变化: 1 2 1t q s 适用于任何气体,可逆过程。 2 gf sss f s为熵流,其值可正、可负或为零; g s为熵产,其值恒大于或等于零。 3 1 2 ln t t cs v (理想气体、可逆定容过程)

34、 4 1 2 ln t t cs p (理想气体、可逆定压过程) 5 2 1 1 2 lnln p p r v v rs(理想气体、可逆定温过程) 60s(定熵过程) 15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lnln lnln lnln p p c v v c p p r t t c v v r t t cs vp p v 适用于理想气体、任何过程 功量功量: 膨胀功(容积功)膨胀功(容积功) : 1pdvw 或 2 1 pdvw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过程 20w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定容过程 3 21 wp vv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定压过程 4 1 2 ln v v rtw

35、适用于理想气体、可逆定温过程 5uqw 适用于任何系统,任何工质,任何过程。 6qw 适用于理想气体定温过程。 7uw 适用于任何气体绝热过程。 8dtcw v 2 1 适用于理想气体、绝热过程 9 k k p p k rt ttr k vpvp k uw 1 1 21 21 2211 1 1 1 1 1 1 适用于理想气体、可逆绝热过程 10 16 11 1 1 1 1 1 1 1 21 21 2211 n p p n rt ttr n vpvp n w n n 适用于理想气体、可逆多变过程 流动功流动功: 1122 vpvpwf 推动 1kg 工质进、出控制体所必须的功。 技术功技术功:

36、1 st wzgcw 2 2 1 热力过程中可被直接利用来作功的能量,统称为技术功。 2 st wgdzdcw 2 2 1 适用于稳态稳流、微元热力过程 3 2211 vpvpwwt 技术功等于膨胀功与流动功的代数和。 4vdpwt 适用于稳态稳流、微元可逆热力过程 5 2 1 vdpwt 适用于稳态稳流、可逆过程 热量热量: 1tdsq 适用于任何工质、微元可逆过程。 2 2 1 tdsq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过程 3wuq 适用于 mkg 质量任何工质,开口、闭口,可逆、不可逆过程 4wuq 适用于 1kg 质量任何工质,开口、闭口,可逆、不可逆过程 5pdvduq 适用于微元,任何工质可

37、逆过程。 6 2 1 pdvuq 17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过程。 7 cvs dewmgzchmgzchq 11 2 1122 2 22 2 1 2 1 适用于任何工质,任何系统,任何过程。 8 s wgdzdcdhq 2 2 1 适用于微元稳态稳流过程 9 t whq 适用于稳态稳流过程 10uq 适用于任何工质定容过程 11 12 ttcq v 适用于理想气体定容过程。 12hq 适用于任何工质定压过程 13 12 ttcq p 适用于理想气体、定压过程 140q 适用于任何工质、绝热过程 151 1 12 nttc n kn q v 适用于理想气体、多变过程 3.重要图表重要图表 18

38、图图 31 轴功轴功 图图 32 流动功流动功 图图 33 闭口系统的能量转换闭口系统的能量转换 图图 37 技术功技术功 图图 35 开口系统开口系统 19 第四章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及气体压缩第四章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及气体压缩 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分析热力过程的一般步骤:分析热力过程的一般步骤:1.依据热力过程特性建立过程方程式,p=f(v); 2.确定初、终状态的基本状态参数; 3.将过程线表示在 p-v 图及 ts 图上,使过程直观,便于分析讨论。 4.计算过程中传递的热量和功量。 绝热过程绝热过程:系统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情况下所进行的状态变化过程,即0q或0q称为绝热过程。 定熵过程

39、定熵过程:系统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情况下所进行的可逆热力过程,称为定熵过程。 多变过程多变过程:凡过程方程为 n pv常数的过程,称为多变过程。 定容过程定容过程:定量工质容积保持不变时的热力过程称为定容过程。 定压过程定压过程:定量工质压力保持不变时的热力过程称为定压过程。 定温过程定温过程:定量工质温度保持不变时的热力过程称为定温过程。 单级活塞式压气机工作原理:单级活塞式压气机工作原理:吸气过程、压缩过程、排气过程,活塞每往返一次,完成以上三个过程。 活塞式压气机的容积效率活塞式压气机的容积效率:活塞式压气机的有效容积和活塞排量之比,称为容积效率。 活塞式压气机的余隙活塞式压气机的余隙:为

40、了安置进、排气阀以及避免活塞与汽缸端盖间的碰撞,在汽缸端盖与活塞行程 终点间留有一定的余隙,称为余隙容积,简称余隙。 最佳增压比最佳增压比:使多级压缩中间冷却压气机耗功最小时,各级的增压比称为最佳增压比。 压气机的效率压气机的效率:在相同的初态及增压比条件下,可逆压缩过程中压气机所消耗的功与实际不可逆压缩过 程中压气机所消耗的功之比,称为压气机的效率。 热机循环热机循环:若循环的结果是工质将外界的热能在一定条件下连续不断地转变为机械能,则此循环称为热 机循环。 20 2.常用公式常用公式 气体主要热力过程的基本公式气体主要热力过程的基本公式 过程定容过程定压过程定温过程定熵过程多变过程 过程指

41、数 n01 n 过程方程v=常数p=常数pv=常数pv =常数 pv n=常数 p、v、t 关系 22 11 tp tp 22 11 tv tv 1 122 p vp v 2 1 12 p vp v 1 22 11 tv tv 1 2 1 p p 2 1 12 nn p vp v 1 22 11 n tv tv 1 2 1 n n p p u s 、 h 、 计算式 21 () v u c t t 21 () p h c t t 2 1 ln v t sc t 21 () v uc tt 21 () p hc tt 2 1 ln p t sc t 0u 0h 2 1 1 2 ln ln v s

42、r v p r p 21 () v uc tt 21 () p hc tt 0s 21 () v uc tt 21 () p hc tt 22 11 22 11 22 11 lnln lnln lnln v p pv tv scr tv tp cr tp vp cc vp 膨胀功 2 1 wpdv w=0 21 21 () () wp vv r tt 2 1 1 2 ln ln v wrt v p rt p 1 122 12 1 12 1 1 () 1 1 () 1 1 1 wup vp v rtt rtp p 1 122 12 1 12 1 1 () 1 1 () 1 1 1 n n wp

43、vp v n rtt n rtp np 热量 2 1 2 1 qcdt tds 21 () v qu c tt 21 () p qh c tt qt s w 0q 21 1 () (1) v n q n c tt n 比热容 v c p c0 1 nv n cc n 备注表中比热容为定值比热容 多变指数多变指数 n: z 级压气机,最佳级间升压比: 21 i1 z 1 p p 3.重要图表重要图表 图 41 绝热过程p-v 图图 42 绝热过程 t-s 图 图 43 多变过程p-v 图图 43 多变过程 t-s 图 图 46 单级活塞式压气机图 47 理论压气过程示功图 22 图 48 三种压

44、缩过程p-v 图和 t-s 图 图 4-11 为两级压气机工作过程图 第五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五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1.基本概念1.基本概念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开尔文说法:只冷却一个热源而连续不断作功的循环发动机是造不成功的。 克劳修斯说法:热不可能自发地、不付代价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第二类永动机第二类永动机:从单一热源取得热量,并使之完全转变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的循环发动机,称为 第二类永动机。 孤立系统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称为孤立系统。 孤立系统熵增原理孤立系统熵增原理:任何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只能沿着使孤立系统熵增加的方向进

45、行。 定熵过程定熵过程:系统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情况下所进行的可逆热力过程,称为定熵过程。 热机循环热机循环:若循环的结果是工质将外界的热能在一定条件下连续不断地转变为机械能,则此循环称为热 机循环。 制冷制冷:对物体进行冷却,使其温度低于周围环境温度,并维持这个低温称为制冷。 制冷机制冷机:从低温冷藏室吸取热量排向大气所用的机械称为制冷机。 热泵热泵:将从低温热源吸取的热量传送至高温暖室所用的机械装置称为热泵。 23 理想热机理想热机:热机内发生的一切热力过程都是可逆过程,则该热机称为理想热机。 卡诺循环卡诺循环:在两个恒温热源间,由两个可逆定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绝热过程组成的循环,称为卡诺循环。

46、 卡诺定理卡诺定理: 1所有工作于同温热源与同温冷源之间的一切可逆循环,其热效率都相等,与采用哪种工质无关。 2在同温热源与同温冷源之间的一切不可逆循环,其热效率必小于可逆循环。 自由膨胀自由膨胀:气体向没有阻力空间的膨胀过程,称为自由膨胀过程。 2.常用公式常用公式 熵的定义式: 2 1t q s j/kg k 工质熵变计算: 12 sss, 0ds 工质熵变是指工质从某一平衡状态变化到另一平衡状态熵的差值。因为熵是状态参数,两状态 间的熵差对于任何过程,可逆还是不可逆都相等。 1 1 2 1 2 lnln v v r t t cs v 理想气体、已知初、终态 t、v 值求s。 2 1 2

47、1 2 lnln p p r t t cs p 理想气体已知初、终态 t、p 值求s。 3 1 2 1 2 lnln p p c v v cs vp 理想气体、已知初、终态 p、v 值求s。 4固体及液体的熵变计算: 1 2 ln, t t mcs t mcdt ds 5热源熵变: t q s 克劳修斯不等式:0 r t q 任何循环的克劳修斯积分永远小于零,可逆过程时等于零。 闭口系统熵方程闭口系统熵方程: n i iisosursysiso sssss 1 或 式中:ssys系统熵变; ssur环境熵变; 24 si某子系统熵变。 开口系统熵方程开口系统熵方程: 1122 smsmsss

48、sursysiso 式中:m2s2工质流出系统的熵; m1s1工质流入系统的熵。 不可逆作功能力损失:不可逆作功能力损失: iso stw 0 式中:t0环境温度; siso孤立系统熵增。 3.重要图表重要图表 图 5-4 卡诺循环的p-v 图和 t-s 图 图 5-4 逆卡诺循环的p-v 图和 t-s 图 25 图 5-7 任意可逆循环图 5-7 熵变、熵流与熵产 第六章 热力学微分关系式第六章 热力学微分关系式 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自由能:自由能:f =uts,f 称为自由能,或称亥姆霍兹(helmholtz)函数。 自由焓:自由焓:令 g = hts,g 称为自由焓,或称吉布斯(gibb

49、s)函数。 2重要公式重要公式 热力学能的基本关系式:热力学能的基本关系式: vpuwuqddd vpstuddd 焓的基本关系式:焓的基本关系式: pvvpuhdddd pvsthddd 自由能基本关系式:自由能基本关系式: vptsfddd 自由焓的基本关系式:自由焓的基本关系式: pvtsgddd 麦克斯韦关系式:麦克斯韦关系式: vs )()( s p v t ps )()( s v p t vt )()( t p v s pt )()( t v p s 26 热系数:热系数: t p v )( 1 )( 1 )( 1 p v v t v v t p p 式中压力温度系数; v )(

50、t p 物质在定容下压力随温度的变化率; 容积膨胀系数,或称热膨胀系数; p )( t v 物质在定压下比体积随温度的变化率; 定温压缩系数,或简称压缩系数; t )( p v 物质在定温下比体积随压力的变化率,表示物质在定温条件下受压后的压缩性。 这 个偏导数为负值,加负号后,仍为正值。 熵方程:熵方程: v t p t t c sd)(dd v v p t v t t c sd)(dd p p v v t t c p p t t c sd)(d)(d p p v v 焓方程:焓方程: p t v tvtchd )(dd pp 热力学能的微分方程式:热力学能的微分方程式: 2 1 2 1 d

51、 )(d vv12 v v t t vp t p ttcuu 热量的微分方程式:热量的微分方程式: vv pp dd() d dd() d p qt scttv t v qt scttp t 上述两式适用于任意物质的任何可逆过程。 比热容与状态方程式的关系:比热容与状态方程式的关系: 27 2 tv 2 1 ()() v cp tvt 2 p tp 2 1 ()() c v tpt 2 21 1 2 pptp 2 ()() d p p v cctp t 比定压热容与比定容热容的关系:比定压热容与比定容热容的关系: t 2 pvp )()( v p t v tcc 2 vp tv cc 克拉贝龙

52、方程:克拉贝龙方程: )(d d )()( )()( s s vvt hh t p 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 2 ss s s s s d )(lnd d d1 rt r t p t p p 第七章 水蒸气第七章 水蒸气 1基本概念1基本概念 未饱和水:未饱和水: 水温低于饱和温度的水称为未饱和水(也称过冷水). 饱和水:饱和水: 当水温达到压力 p 所对应的饱和温度 s t时,水将开始沸腾,这时的水称为饱和水。 湿饱和蒸汽:湿饱和蒸汽:把预热到 ts的饱和水继续加热,饱和水开始沸腾,在定温下产生蒸汽而形成饱和液体 和饱和蒸汽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称为湿饱和蒸汽,简称湿蒸汽。

53、 干饱和蒸汽:干饱和蒸汽:湿蒸汽的体积随着蒸汽的不断产生而逐渐加大,直至水全部变为蒸汽,这时的蒸汽称 为干饱和蒸汽(即不含饱和水的饱和蒸汽) 。 2常用公式2常用公式 干度:干度: 湿蒸汽的总质量 量湿蒸汽中含干蒸汽的质 干度x 湿蒸汽的参数:湿蒸汽的参数: )()1 ( x vvxvvxvxv vxv x (当 p 不太大,x 不太小时) xrhhhxhhxhxh )()1 ( x 28 s x )()1 ( t r xsssxssxsxs xxx pvhu 过热蒸汽的焓:过热蒸汽的焓: )( spm ttchh 其中)( spm ttc是过热热量,t 为过热蒸汽的温度,cpm为过热蒸汽由

54、t 到 ts的平均比定压热容。 过热蒸汽的热力学能:过热蒸汽的热力学能: pvhu 过热蒸汽的熵:过热蒸汽的熵: s pm s p s ln d s t t c t r s t t c t r ss t t 水蒸气定压过程:水蒸气定压过程: 12 hhhq )( 1212 vvphhu uqw或)( 12 vvpw 0d t p p pvw s pm s p s ln d s t t c t r s t t c t r ss t t 水蒸气定容过程:水蒸气定容过程: v v vpw0d uq )( 1212 ppvhhu )(d 21t 2 1 ppvpvw p p 水蒸气定温过程:水蒸气定温

55、过程: )( 12 sstq uqw hqw t )( 112212 vpvphhu 水蒸气绝热过程:水蒸气绝热过程: 0q uw hw t 29 )( 112212 vpvphhu 3重要图表3重要图表 7-1 凝固时体积膨胀的物质的 p-t 图 图 7-2 凝固时体积缩小的物质的 p-t 图 图 7-4 水蒸气定压发生过程示意图 图 7-5 水蒸气的 p-v 图图 7-6 水蒸气的 t-s 图 30 图 7-7 水蒸气的 t-s 图图 7-8 水蒸气的 h-s 图 图 7-9 水蒸气的定压过程 图 7-10 水蒸气的定容过程 图 7-11 水蒸气的定温过程图 7-12 水蒸气的定熵过程 3

56、1 图 7-13 水蒸气的不可逆绝热过程图 7-14 例 7-3 第八章湿空气第八章湿空气 1.基本概念1.基本概念 湿空气:干空气和水蒸气所组成的混合气体。 饱和空气:干空气和饱和水蒸气所组成的混合气体。 未饱和空气:干空气和过热水蒸气所组成的混合气体。 绝对湿度:每立方米湿空气中所含有的水蒸气质量。 饱和绝对湿度:在一定温度下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达到最大值,称为饱和绝对湿度 相对湿度:湿空气的绝对湿度 v 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饱和绝对湿度 s 的比值 含湿量(比湿度):在含有 1kg 干空气的湿空气中,所混有的水蒸气质量 饱和度:湿空气的含湿量 d 与同温下饱和空气的含湿量 ds的比值 湿空

57、气的比体积:在一定温度 t 和总压力 p 下,1kg 干空气和 0.001d 水蒸气所占有的体积湿空气的焓: 1kg 干空气的焓和 0.001dkg 水蒸气的焓的总和 2.常用公式常用公式 湿空气的总压力湿空气的总压力p: av ppp 湿空气的平均分子量:湿空气的平均分子量: ()28.97(28.97 18.02) aavv avvv avav vv aav mr mr m ppbpp mmmm bbbb pp mmm bb 湿空气的气体常数湿空气的气体常数: 32 83148314287 28.97 10.951 0.378 vv r pp m bb 绝对湿度:绝对湿度: vv v v

58、mp vr t 饱和绝对湿度饱和绝对湿度 s : s s v p r t 相对湿度相对湿度: v s 相对湿度反映了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接近饱和的程度。在某温度 t 下,值小,表示空气干燥, 具有较大的吸湿能力;值大,表示空气潮湿,吸湿能力小。当0时为干空气,1时则为饱和空 气。未饱和空气的相对湿度在 0 到 1 之间(01)。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相对湿度又可表示为 vv ss p p 含湿量含湿量(或称比湿度或称比湿度) d: vv aa m d m 622( /( ) s s p dg kg a bp 饱和度饱和度 d: 622 622 v vs s sv s p bpbpd d p dbp bp 饱和度 d 略小于相对湿度,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